【文档说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 含解析.docx,共(16)页,1.62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67dcab38f7fb3b136c16cce4533cc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定远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开年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
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距
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小天体【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
】计划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地球将失去自转周期适中这一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将得不到保障,B正确;对安全的宇宙环境、适中的日地距离、稳定的太阳光照没有影响,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公转轨道在地球和小行星带之外,B
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与木星保护地球无关,C错误;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生命,被称为“地球的盾牌”,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
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的环境。2.自身条件:①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②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前形成大气层;③形成并存在液态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某研究员表示:目前我们处在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2019—2023年),太阳活动日益频繁,预计2025
年7月达到极大期,然后逐渐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地球上降水增多B.大同地区极光现象增多C.有线电话中断增多D.卫星通信故障增多4.科学家推测由于太阳活动的变化,2030年后地球将迎来小冰河期,这主要是因为()A.温室气体减少B.太阳活
动频发C.太阳辐射减弱D.太阳进入衰老期5.据材料推测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可能是()A.2026—2030年B.2030—2034年C.2035-2039年D.2040-2044年【答案】3.D4.C5.B【解析】【3题详解】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降水,但有的地区可能增多,
有的地区可能减少,所以A项错误。只有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大同位于中纬度,不可能出现极光,所以B项错误。太阳活动会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导致卫星通信故障增多,但不会影响有线电话,所以D项正确,C项错误。【4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2025年7月太阳活动
达到极大期然后逐渐减少,这意味着2025年7月以后太阳所产生的太阳辐射减弱,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下降,在2030年后地球将迎来小冰河期,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5题详解】太阳活动一定的周期性,约为11年。由材料可知,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在2019—2023年,加上11年,就可以推
测出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在2030—2034年,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影响地球气候。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且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的概率增加,反之气候状
况相对平稳;②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产生极光现象;④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⑤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的生。1970年,前苏联挑选了最顶尖的科学家,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启动“科拉超深钻孔”项目,计划挖穿地球,到1994年此次钻探工作
终止,一共挖了12226米深。下图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科拉超深钻孔”经过了()①生物圈②地壳③岩石圈④地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它()A.最先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幔层B.依次穿过莫霍界面
和古登堡界面C.在地壳层经过呈熔融状的软流层D.所经过地区纵波和横波先后消失【答案】6.A7.B【解析】【6题详解】据题干可知,“科拉超深钻孔”在地下12226米(12.226千米)深,而莫霍界面在地下33千米深处,莫霍界面至地面为地壳,所以“科拉超深钻孔”还在地壳里,②对。而地壳属于岩石圈
的组成部分,③对。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科拉超深钻孔”也经过了生物圈,①对。“科拉超深钻孔”还在地壳里,还没到达地核,④错。①②③对,故选A。【7题详解】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如果“科拉超深钻孔”真的钻至地心,那么,它最先
到达的是内部圈层的地壳,A错。莫霍界面在地下33千米,古登堡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所以,依次穿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B对。软流层在上地幔上部,不在地壳,C错。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不会消失,D错。故选B。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的8.读图可知()A.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B.①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率比②层大C.①层温度变化趋势与③层相同D.离太阳越近,气温越高9.有关②层大气,描述正确的是()A.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
射B.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C.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D.存在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10.山东寿光农民在冬季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其主要目的是()A.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B.阻挡大气的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C.减少地面辐射损失,提高大棚
内部温度D.改善冬季光照条件,增强光效【答案】8.B9.C10.C【解析】【8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①为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②层为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③层为高层大气,气温随海拔的升高先下降后升高,AC错误;①层厚度比②层小,图示中单位
距离①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②层,B正确;平流层顶部相较于高层大气80km处离太阳较远,温度较高,D不符合实际,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根据图示可以判断,②层为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吸
收太阳紫外线升温,AB错误;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紫外线,起到对生物的保护作用,C正确;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山东寿光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
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冬季使用塑料大棚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C正确;大棚的使用不会削弱地面辐射,A错误;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B错误;大棚的使用无法改变冬季光照条件,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短波辐射穿越大气到达地面,产生地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继而产生大气辐
射,一部分射向地面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为大气逆辐射,故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在于存在大气逆辐射。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随纬度
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关于海水性质分布及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60°N海区比60°S海区水温低,盐度高B.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C.海水盐度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变化呈正相关南纬D.赤道附近海区海水温度最高是受蒸发
量的影响12.关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A.潮汐和波浪减小海岸侵蚀B.海水密度会加快污染物扩散C.利用海水盐度发电D.在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60°N海区比60°S海区水温高,盐度低,A错误;读
图可知,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B正确;海水盐度变化与蒸发量变化呈正相关,C错误;赤道附近海区海水温度最高是受纬度的影响,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知,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A错误;海水密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较小,
海水的运动对污染物扩散影响较大,B错误;人类可以利用海水潮差发电,利用海水盐度不能发电,C错误;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D正确。故选D。【点睛】我国的三大盐场分别是长芦盐场、布袋盐
场和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布袋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乐东县西南海滨,主要生产食用盐、工业盐。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能的开发方式
是建造潮汐坝,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坝内,落潮时放出海水,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潮流能的开发利用,是在潮流流速大的地方建造涡轮机,海流带动涡轮机旋转发电。下图示意潮汐发电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3.下列关于潮汐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B.为不可再生资源C.受天气影响大D.发电日变化明显14.与风能相比,潮汐能的突出优势是()A.更清洁B.更稳定C.选址更灵活D.维护成本更低【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
知识可知,潮汐能是利用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完成能量的转化,与太阳辐射、天气等无关,AC错误;潮汐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B错误;潮汐在一日内有周期性涨落,因此其发电存在较为明显的日变化,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潮汐的发生具有周期性,与风能相比
,不受天气影响,全年发电量稳定,B正确;潮汐能与风能同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都较小,A错误;潮汐发电装置需要布局在地质条件适宜,潮汐能丰富且其开发的浅海、海湾或河口地区,选址并不灵活,C错误;潮汐发电装置长期浸泡在水中,易被腐蚀,维护成本高,D错误。故选B。【点睛】潮汐,是
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下图为不同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地貌①②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流水溶蚀海浪堆积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海浪堆积冰川侵蚀C.风力堆积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海浪侵蚀流水堆积16.关于图示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貌所在地可能盛行西北风B.②地貌景观含有风蚀柱、海蚀拱桥C.②地貌多分布于我国中部地区D.③地貌沉积物颗粒由内向
外逐渐变大【答案】15.D16.A【解析】【分析】【15题详解】由①为雅丹地貌,主要外力作用类型为风力侵蚀;②为海蚀地貌,主要外力作用为海浪侵蚀;③为冲积扇,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6题详解】结合景观图①中的雅丹地貌走向和指向标
可推测出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西北风,A正确;②地貌景观为海岸地貌,多分布于沿海地区,风蚀柱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C错误;③所示冲积扇沉积物颗粒由内向外逐渐减小,D错误。所以选A。【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
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②C.③D.④18.图②中描绘的地貌类型是()A
.喀斯特地貌B.风沙地貌C.河流地貌D.海岸地貌【答案】17.D18.A【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①有高山峡谷,与丘陵地形不符合,A错误;②中多孤峰、峰林,属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B错误;③地表
千沟万壑,属黄土高原,C错误;④低山丘陵,描绘一幅江南水乡画卷,D正确。故选D。【18题详解】根据图示可知,②中多孤峰、峰林,属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
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左图表示荒漠中部分植物与地下水深度的关系,右图表示新疆局部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度
等值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根据左图中信息推测()A.梭梭树的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埋藏深度呈负相关B.沙拐枣的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埋藏深度呈正相关C.当地下水埋藏深度为3-4米时,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柽柳D.若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10米,沙拐枣的成活率高于梭梭树20.右图中甲、乙两地适
合种植的固沙植物分别是()A.柽柳B.胡杨C.梭梭树D.沙拐枣【答案】19.CD20.AD【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左图“荒漠中部分植物与地下水深度的关系”图可知,梭梭树在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5米时,植被覆盖率随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下
水埋深为5~8米处植被覆盖率随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A错误;在地下水埋藏深度为7~9米处时,植被覆盖率随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地下水埋藏尝试为9~11米时,植被覆盖率随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增加略有减少,B错误;当地下水埋藏深度为3~4米时,梭梭树的植被覆盖率为10%以上,而柽柳的植被覆盖率
才2~3%左右,因此梭梭树的成活率高于柽柳,C正确;若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10米,没有梭梭树分布,只有沙拐枣分布,因此沙拐枣的成活率高于梭梭树,D正确。故选CD。【20题详解】读右图“新疆局部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分布图可知,甲地地下水埋
藏深度为0~2米,根据甲图,在地下水埋藏深度为0~2米范围内只有柽柳树分布,因此适合种植的固沙植物为柽柳,A正确;乙地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为8~10米,在这个地下水埋藏深度范围内沙拐枣分布的最多,因此最适合种植的固沙植物为沙拐枣,D正确。故选AD。【点睛】流
动沙丘的判断——迎风坡是缓坡,治理流动沙丘的主要措施是在迎风坡植树,否则达不到治沙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可以双管齐下的,在沙丘迎风坡植树,起后拉作用,在沙丘背风面的丘间低地植树,起前挡作用,裸露的沙丘中、上部经强烈的主风作用,继续前移,逐步降低,形成四形地段,这时应继续栽
植,逐步推进,直到整个沙丘拉平。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A.土壤黏粒比重高B
.土层薄C.成土速度慢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22.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A.引淡淋盐B.增施绿肥C.引水灌溉D.平整土地【答案】21.A22.B【解析】【21题详解】红色土与黑色土相比,主要是他们成土环境的不同。红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南方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的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多呈酸性,A正确;土层的厚薄和土壤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错;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比较旺盛,因此成土的速度比黑色土分布地区速度要快,C错;南方红色土分布地区降水充足,土壤淋溶作用强,盐分不易在土壤中
积累,D错。故选A。【22题详解】由于红色土壤分布地区气候湿热、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低,因此,应增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红色土壤土地盐碱化并不严重,不必引淡淋盐,
A错;引水灌溉目的在于改善灌溉条件,平整土地目的在于改善地势坡度,均不属于改良红色土壤的措施,CD错。故选B。2020年7月云南省昭通市多地遭受强降雨袭击,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并诱发山谷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此次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可能
是()A.洪灾B.地震C.泥石流D.冻雨24.与此次地质灾害成因无关的是()A.暴雨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D.火山喷发25.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防避洪灾的是()①退耕还林②沿河设城③兴建水库④河流裁弯取直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23.C24.D25.C【解析】【23题详
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山高谷深,地质活动频繁,地表多碎屑物,在强降水后,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C正确;洪灾属于气象灾害,A错误;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降水无关,B错误;冻雨是一
种天气,不属于地质灾害,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由于云南山高谷深,地质活动频繁,地表多碎屑物;加之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地表破坏严重,在强
降水后,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ABC与题意不符,排除;泥石流发生与火山喷发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2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云南山高谷深,易发生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退耕还林可以恢复植被的水土保持
的能力,有利于防洪避灾,①正确;洪涝灾害多沿河而发,沿河设城会增加受灾风险,②错误;兴建水库可以起到削减洪峰,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③正确;云南山高谷深,属于河流上游地区,河流裁弯取直主要在河流下游地区,④错误。故选C。【点睛】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下图中的甲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乙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
题。(1)甲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图示气压场在________半球。(2)乙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_。(3)乙图中A、D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________。(4
)乙图中①多________天气,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答案】①.d②.北③.C④.东南风⑤.A⑥.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显著⑦.阴雨⑧.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的判断,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详
解】(1)读图可知,图中d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b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为摩擦力;a为地转偏向力。结合图中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说明气压场位于北半球。(2)本题考查近地面风向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近地面风向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气压梯度力在①处指向①,在②处由②向外指,北半球风向右偏,所以图中C符合当地风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知,其风向是东南风。(3)本题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及原
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风力大小的判断及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等压线越密,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所以,图中A、D两处相比,A处风力较大,因等压线更密。(4)本题考查天气及气温日较差较的判断,旨在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天气及气温日较差较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图中①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②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当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少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少,气温低,而阴雨天气相反。所以多晴朗天气的②气温日较差较大。是【点睛】27.读图,完成下列翔题。(1)填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园前,人类修建水库直接干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______
__填序号),如果图中的森林被大面积破坏,带来的直接变化是④________(增大或减小),⑤________(增大或减小)。(3)若图19中的虚线表示洋流,⑦是________流(暖或寒),位于________半球(北或南)。(4)若洋流⑦在太平洋,其名称可能是________,它对沿岸的气
候影响是_______。【答案】①.水汽输送②.地表径流③.下渗④.④⑤.增大⑥.减小⑦.暖⑧.北⑨.日本暖流⑩.增温增湿【解析】【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等温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洋流分类、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详解】(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是: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2)人类修建水库直接干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④地表径流环节,如果图中的森林被大面积破坏,带来的直接变化是④地表径流增大,⑤下渗减小。(3
)若图19中的虚线表示洋流,⑦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向北温度减小,位于北半球。(4)若洋流⑦在太平洋,其名称可能是日本暖流,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影响是增温增湿。【点睛】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炭地区的土壤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迅速硬实结块,对植物根系造成极大伤害,
在这种土壤中植物难以存活。在泰国上泥岩地区,人们利用一种名叫培地茅(根系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的植物来改良土壤。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在雨季来临之前,密集种植培地茅;第二阶段,待培地茅长成后,在种植果树之处挖除培地茅,
再植入果树树苗。下面左图示意泰国气候资料,右图示意培地茅根系景观。(1)描述泰国的气候特征。(2)分析泰国泥岩地区种植培地茅能改良土壤的原因。(3)有专家建议,我国西南地区可引种培地茅来减轻水土流失问题,请说明理由。【答案】(1)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
(分旱、雨两季),6-9月降水多。(2)培地茅根系发达,能适应降水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特征;庞大的根系在旱季能改善土壤结块现象;雨季增加下渗,起到固土作用;密集种植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培地茅,消耗土壤有机质少,产生的生物残体多,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3)西南地区地形崎岖
多样,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特征与泰国类似,草本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培地茅根系发达,截留降水、减少雨水侵蚀、固土能力强;两地地理位置相近,引种成本低。【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植被对土壤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等。【详解】(1)由泰国气候资料
图可知,泰国各月均温大致在25℃以上,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于6~9月,10月~次年4月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明显分为旱、雨两季。(2)由材料可知,培地茅根系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可适应泰国降水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特征;发达的根系可改善土壤在旱季的结块现象,
在雨季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由图文材料可知,培地茅属于草本植物,对土壤肥力的消耗小;且雨季来临之前种植根系发达的培地茅,雨季期间生长茂盛,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生物残体,以此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南地区
气候特征与泰国相似,且地形崎岖复杂,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而培地茅等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其发达的根系可截留大量雨水,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能力强。而且,我国西南地区距泰国近,引种培地茅的成本较低。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下列要求。2018年10月10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堰塞湖地区山高谷深),两天后堰塞湖右岸拢口完全冲开,湖水水位下降,溃坝隐患消除。11月3日,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
原山体滑坡点发生了规模更大的二次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体,堰塞体水面以上滑坡塌方体达310万立方米(如图)。到11月11日9时,堰塞湖水位累计上涨57.44米,推算堰塞湖蓄水量约为4.69亿立方米。(1)简析白格堰塞湖地区
山高谷深的成因。(2)说明白格堰塞湖处易发生滑坡的原因。(3)简述白格堰塞湖危害及应对措施。(4)在收看了金沙江因滑坡而形成白格堰塞湖的新闻后,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展开了讨论,小明认为可以利用堰塞体修建水坝,小亮则提出
反对意见,请说出小亮反对的理由。【答案】(1)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板块挤压,地壳缓慢抬升;该区域降水量较大,地势起伏大,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强烈。(2)白格堰塞湖两岸山高谷深,山体坡度大;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体较破碎。(3)危害:淹没上游地
区的耕地、道路和草场等,造成涝灾;堰塞湖蓄水量大,溃堤后会形成洪灾,威胁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金沙江断流,影响下游用水安全;可能诱发其他地质灾害。措施:及时疏散两岸地势较低处的居民;监测堰塞体及湖体水文;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实施定向爆破泄流等。(4)该处多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说明地质
条件复杂,不适宜修建水坝;堰塞体较为松散、不稳定,随时可能溃堤;上游不具备建坝蓄水的条件,缺乏前期可行性论证与库区蓄水准备等。【解析】的【分析】本题以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的形成为背景,考查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应对措施等知识。【详解】(1)该题可
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成因,“山高”的原因和“谷深”的原因。根据已有的地理知识,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挤压,地壳抬升导致山体高大;同时该地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下蚀作用强烈,导致谷深。(2)由材料可知,白格堰塞湖所在地山高谷深,山体的坡度较
大;该地又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多松散沉积物。(3)本题注意答题规范,先回答危害,再回答措施。危害可以从对堰塞湖上游地区、下游地区、堰塞湖区三个角度作答。堰塞湖导致上游地区河流水位升高,淹没耕地、道路和草场;对于下游地区来说
,由于堰塞体的不稳定性和堰塞湖体量巨大,溃堤后会引发洪灾,威胁下游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堰塞湖引起的金沙江下游断流,也会影响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对于堰塞湖区来说,湖泊底部岩层受力加大,可能诱发其他地质灾害。应对措施:首先应及
时疏散两岸地势较低处的居民,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堰塞体要及时开挖泄流槽,或定向爆破,及时排出堰塞湖大量水体;同时应加强对堰塞体和堰塞湖的实时监测。(4)反对的理由可以从该地的地质条件、堰塞体的特性、该处建坝蓄
水的条件以及工程的论证准备等角度加以回答。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堰塞体为山体滑坡携带的松散沉积物组成,有随时溃堤的危险;建坝蓄水往往选择在“肚大口小”的口袋型区域,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且该堰塞体上游分布有城镇,不满足建坝蓄
水的条件;该滑坡导致的堰塞湖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修建水坝工程缺乏前期的可行性论证,贸然修建水坝,危害难以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