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6.119 MB
  • 2024-09-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docx,共(13)页,6.1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f8b92483be5a367829b6d463fedf2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二历史2020.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

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传统天命观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任何后天人为争取的余地,一切都由至上神“天”来“命”定。东周以来,孔子对天命观进行改造、墨翟以“天志”取代“天命”、老子否定天命、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以上对传统天命观的看法A.推动当时社会思想解

放B.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崛起C.得到了各个诸侯国支持D.未能顺应当时社会需要2.《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据此可知A.孔子崇尚节俭的思想影响深远B.墨家主张用夏政缓和社会矛盾C.墨子对

儒家丧葬观持批判态度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挫伤3.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按儒术行事的丞相卫绾上奏反对窦太后所为。窦太后知道后大怒,当面斥责武帝。武帝被逼无奈只好把卫绾投入监牢,卫绾被迫自杀。这说明A.儒士深受统治阶层赏识B.黄老思想统治地位丧失C.儒学

官学地位尚未确立D.独尊儒术举措注定失败4.在汉魏书法实用拙朴风尚中,有一类首倡纯审美的书法,重视书法线条运行的自然流畅,与东晋文人雅士风流惆怅的人生姿态相合拍。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5.有唐一代,遗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

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以诗喻禅、以禅论诗、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禅诗成为唐代诗歌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对隋朝速亡的前车之鉴B.佛经佛典大量翻译与佛教传播C.儒学正统地位已经丧失D.唐诗更富哲思注重感悟6.1072年,沈括主持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整治汴河,顽固派借口“兴

役扰民”对工程百般阻挠。沈括坚持实地考察,用大量事实说明整治汴河是利民。在治理水利实践中,沈括因地制宜创造了分层筑堰的测量方法,保证了农田水利法实施。这客观上说明A.政治斗争促进科学发展B.法家成为科学指导思想C.

宋代测量科学有所发展D.古代科技轻实践重逻辑7.王阳明早年围绕“成圣何以可能”的问题沿袭朱熹格物之学、出入佛老之学后进而回归儒学立场,最终在“龙场悟道”后确立起自己的心学立场。在此,王阳明主张A.穷天理、明

人伦B.发明本心,内心反省C.克服私欲,回归良知D.培养人才、经世致用8.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无疑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典章制度、民情风俗、轶事趣闻、神仙鬼怪等内容。所以,有学者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据此,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文学描述最接近真实历史B.正史记

述往往缺乏权威性C.史料实证还需要科学严谨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9.《海图国志》出版后在中国传播反应较为平淡。1854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时人争相购读,对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晚清A.统

治危机四伏B.顽固势力虚弱C.知识群体均不关注世界D.缺乏新思想传播的条件10.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制度逐渐解体,儒学走向衰落,中国面临亡国亡种危机。面对危机,通过吸纳西方近代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和重构,为晚清中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提供理论支

持的是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康梁维新派的变革主张C.陈独秀科学思想D.孙中山三民主义11.甲午战争前夕,民间商报《直报》已开始反思洋务得失,提出废科举、设议院等多种维新主张。《直报》还抨击清廷对北京强学会的弹劾,利用读者来信为维新造势、转载中外新闻、代售进步书籍。据

此可推断,《直报》A.起到思想宣传和信息传播的作用B.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份商业报纸C.是维新派创办的理论宣传工具D.宣传的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12.孙中山说:“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

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这说明孙中山A.开始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举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主张C.坚持将“平均地权”主张落实到革命实践中D.已认清中国当时的部分国情13.戊成变法失败后,梁启超(1873-1929)弘扬谭嗣同舍生取义、拯救

众生、大仁大智,是一个烈士形象。晚年梁启超则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是“思想彗星”。影响上述评价转变的因素是A.预备立宪的开展B.维新思想发展完善C.武昌起义的爆发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

成熟的时限作了这样的界定,即毛泽东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据此可知,属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限内的理论成就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井冈山的斗争》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15.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一提法的目的在于A.为经济恢复创造条件B.打破美苏大国核垄断C.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D.摆脱苏联的经济援助16.教育口号是教育现实中的重要现象,教育口号受到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等制约与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下列属于新时期的教育口号是A.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B.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青年到农村去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7.1992年,邓小平针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念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了禁区,突破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颇具创造性的见解是A.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D.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18.在普罗泰戈拉那里,法律制度是人类为了公共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成文法,它以道

德为基础。智者的使命就是为保障公共利益而对公民进行政治美德教育,进而建立良好的城邦秩序。这说明智者学派A.重视教育B.否定神旨C.善于诡辩D.忽视道德19.中国明清绘画多以山水为题材,人物形象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崇尚自然是为了认识和改造自然

,人是自然的主人,也是世界的主人。这主要是因为A.绘画题材与颜料不同B.艺术与科学关系不同C.时代精神与审美情趣的差异D.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0.马克思认为:“在德国,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因此,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

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这说明宗教改革A.形式上对宗教有依赖性B.传播人文主义思想受挫C.挑战了天主教会权威D.遭遇天主教强力打压21.启蒙运动在宣传上不仅采用许多学术性、理论性著作,还出版了科普读物。同时面向社会,出版发行了大量通俗易懂小册子,并且还利用小说、

戏剧、诗歌等大众文艺形式,力求让更多的群众受到教育。这说明启蒙运动A.促进了近代教育快速发展B.明显提高了全民文化素养C.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努力构建民主科学的时代22.有学者在评价近代某一科学理论时认为:它为十八世纪机器生产准备了科

学理论,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其革故图新精神也鼓舞了清末社会变革。这一“科学的基础”应该是A.哥白尼日心说B.牛顿力学体系C.达尔文进化论D.普朗克量子论23.工业革命时期,曾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了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

,许多工匠出身的人成了社会名流。他们的成功刺激了当时的年轻人,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发明的队伍里。可见工业革命A.促进了人口流动B.推动了科技发展C.利于社会观念的嬗变D.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24.20世纪初英、法等国出现了一些以描写个人

命运沉浮、家族历史来揭示新旧力量及价值观冲突、反映社会变迁的小说,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类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5.艺术家对待社会、人生、外界与自身关系上是失衡扭曲的,他们所采

用的形式较为荒诞、抽象。通过画作,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悲观、消极、失望甚至是绝望的情绪。符合这一艺术特征的美术作品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孔子在继承西周“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为政以德。在

孔子的德治模式中,为政者作为德治的主体,其政治修养在国家政治系统中占有绝对重要作用。孟子遵循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没有完全否认法治的作用,只是强调德治才是治本之举。正因如此,

儒家主张教而后刑,强调对臣民道德教化的作用,视“明德慎罚”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历代儒家的德治思想,都把统治者的道德自觉和修身作为实行仁政德治的前提,利用统治权威将道德伦理入法实行儒家伦理法治化。——摘编自陈立滢《中西古代

德治思想比较研究》等材料二:苏格拉底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柏拉图认为,为了要达到善,必须有知识。只有掌握了智慧的人才能够有智慧的治理好国家。法律的目的在于追寻美德,培育有德性的公民。亚里士多德为了达到政治的至善,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一个城邦治理应该以公

正的法律为准绳。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必需的和有用的知识,还要着眼于培养公民的美德。公民能否实际地成为守法的公民,主要是看公民是否具有相应的美德。道德之治成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和理想,而法治则是达到这一目的和理想的必要手段。——摘编自陈立滢《中西古代德治思想比较研究》

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西古代德治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中西古代德治思想的异同。(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黑暗的中世纪在15世纪中叶戛然而止,而中世纪与近代最大的分别就在于科学地位的变

更。中世纪后期,特別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重新恢复活力,随着战争与商业贸易的兴起,欧洲民众开始打破桎梏,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了手工业工场的兴起,而手工业的兴盛也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对于市场的需求也促使欧洲的新贵开始了海外扩张的“新航路”运动,更重要的是,商品经济打

破了原来地主对财富的垄断,新的资产阶级新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是新技术、新科技的最主要推动者,也是最主要的受益者。——摘编自毛克盾《中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科学书籍在中国大量翻译出版。广学会、京师同文馆

是当时重要的出版机构。广学会侧重宗教、医学,京师同文馆多重外交、历史,但都缺乏价值较高的科学译著。传教士嘉约翰、傅兰雅也是科技传输者,由于语言差异及目的不同,因而准确性与严谨性不足,影响有限。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中,容宏、詹天佑等

留学生群体异常重视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系统与全面。此外,社会各界创办的各种新式书院,并在书院中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展示大量科技书籍和仪器。社会中各科技团体、协会,各种科学杂志都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引进。——摘编自毛克盾《中西

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材料三:不管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还是新文化运动,政治理论无不深深打下了近代科学的烙印。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首开风气,科举制度逐渐被打破。造就专业新型人才成为社会需要,创办新型教育机

构成为历史必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引进,报刊杂志广泛发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在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传播中,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新的知识分子群体。社会阶层不再像传统士、农、工、商那样一目了然。学习西方技术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自发变为自觉。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一股不可低估的

力量。——摘编自王斌、周育平《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与中国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近代西方科技发展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背景与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西方科技传入对中国的影响。(6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现代艺术于19世纪初孕育于西方的绘画和版画,19世纪中期扩展到雕塑和建筑,到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有

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现代艺术运动,如印象派、表现主义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战争无情地摧毁了物质文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创伤,精神的迷惘加深了人们的危机意识。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流派纷呈、变化迅速

。——摘编自韩更新《浅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异化问题》等材料二:20世纪初,中国文化和文学思想寻求现代化转变,对于西方现代文艺兴趣浓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西方现代艺术传播最力者要数《小说月报》、《青年界》等文学期刊。翻译介绍最勤者当属宗白华、鲁迅、郭沫若、丰子恺等人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文学关注点转向民族危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介绍随之减弱。新时期以来,各类文艺刊物又开始介绍西方现代艺术作品。进入90年代,出国文化交流成为常态,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介绍也进一步加强。——摘编自胡景敏、马云《西方现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文

学关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影响的历程。(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艺术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4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