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834.278 KB
  • 2024-11-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834.2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207c04aa2a62c7337c3f643c160e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育才教育集团高中2022级2023年春三月质量检测(高中)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人体肌肉、皮肤、神经等细胞形态、功能均不相同,其每个细胞核中所含基因()A.不一定相同B.相同C.不相同D.有些相同,有些不相同【答案】B【解析】

【分析】同一个个体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同。【详解】人体肌肉、皮肤、神经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

有丝分裂形成的,因此它们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B正确。故选B。【点睛】2.把某生物组织捣碎后,经分析含有水、蛋白质、DNA和糖原,可判断该组织是()A.小麦的B.家兔的C.病毒的D细菌的【答案】B【解析】【分析

】成分中有糖元说明该组织是动物组织。【详解】A、小麦是植物,不含有糖原,A错误;B、家兔是动物,含有DNA和糖原,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与遗传物质核酸,不含有糖原,C错误;D、细菌不含有糖

原,D错误.故选B。3.如图分别为三种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图a表示线粒体,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主要分布在内膜和基质中B.图b表示叶绿体,属于半自主细胞器C.图a、b、c中内、外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D.c图中的孔道是DNA、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答

案】D【解析】【分析】图a是线粒体,图b是叶绿体,图c是细胞核。【详解】A、图a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主要分布在内膜和基质中,A正确;B、图b表示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所以称为半自主细胞器,B

正确;C、图a、b、c中内、外膜都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D、图c是细胞核,核孔不允许DNA通过,D错误。故选D。4.近日,我国海关对一批入境原木检疫时,截获2蟑螂新物种。下列有关蟑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蟑螂体内的蛋白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一只蟑螂只具有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层次C.腺病毒寄生在蟑螂体内,说明病毒是最基本生命系统D.这批入境原木上的所有蟑螂形成一个群落【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结构层次。种群是指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的个体。【详解】A、蛋白质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结构层次,因为最基本的生命结构层次是细胞,A正确;B、一只蟑螂是个体,一只蟑螂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层次,B错误;C、腺病毒寄生在蟑螂体内,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

统,C错误;的D、这批入境原木上的所有蟑螂形成一个种群,D错误;故选A。5.图甲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乙为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物质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B.葡萄糖通过

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时,不一定会消耗ATP提供的能量C.图甲中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产生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D.图乙中只有Na的运输不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

体和能量;图乙为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物质的情况,乙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钠离子浓度差做动力。【详解】A.图甲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图乙是主动运输,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A正确;B.葡萄糖通过主

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时,不一定会消耗ATP提供的能量,也可能是钠离子浓度差,B正确;C.图甲中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发酵发生在微生物细胞中,而该题题干是人体细胞,C错误;D.图乙中只有Na的运输不消耗能量,氨基酸、葡萄糖都需要

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膜结构、物质跨膜运输、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大肠杆

菌和草履虫都可以通过分裂产生两个新个体D.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

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分裂期)整个连续的过程,A正确;B、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青蛙进行无丝分裂

,真核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B错误;C、大肠杆菌(二分裂)和草履虫(有丝分裂)都可以通过分裂产生两个新个体,C正确;D、细胞增殖能产生新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D正确。故选B。7.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的机

制是A.青蛙个体大,尾部相对小B.青蛙上岸后,尾部组织脱水缩小C.尾部功能被四肢代替D.尾部细胞产生溶酶体,内含水解酶,细胞自溶【答案】D【解析】【分析】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与溶酶体内含有的水解酶密切相关。【详解】A、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而不是尾部相对小,A错误;B、青蛙上岸后,尾部消失的原因不是青蛙尾部组织脱水缩小所致,B错误;C、尾部功能被四肢代替,不是尾部消失的机制,C错误;D、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的消失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凋亡的结果

,其直接原因是尾部细胞产生溶酶体,溶酶体内含有的水解酶使细胞自溶,D正确。故选D。8.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E~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E~H的组合中,可在一个精细胞内出现的是()A.F2、H1B.E1、F2C.G1、G2、H1、H2D.E1、F2

、G2、H1【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E1和E2、F1和F2、G1和G2、H1和H2互为姐妹染色单体,图中为两对同源染色体,组成了两个四分体。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在精细胞中不会存在同

源染色体。【详解】A、F2、H1互为非同源,可以共存于一个精细胞中,A正确;B、E1、F2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会进入一个精细胞中,B错误;C、G1、G2、H1、H2,这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

体,可共存于初级精母细胞中,不会存在于同一个精细胞中,C错误;D、E1、F2为非姐妹染色单体,G2、H1同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不会出现在同一个精细胞中,D错误。故选A。【点睛】9.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

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

;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

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变化,除哪项以外都是有利于染色体均分的()A.核膜的周期性消失和重建B.染色质形态的周期性变化C.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平面上D.大液泡使细胞处于坚挺状态【答案】D

【解析】【分析】有丝分裂特点:①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③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详解】A、核膜的周期性消失和重建有利于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从而有利于染色体均分,A不符合题意;B、过长的染色质容易相互纠缠,不利于染色体均分,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

有利于染色体均分,即染色质形态的周期性变化有利于染色体均分,B不符合题意;C、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平面上,有利于纺锤丝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从而有利于染色体均分,C不符合题意;D、大液泡使细胞处于坚挺状态,这与染色体是否均分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

的是()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B.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巴消失属于细胞凋亡C.健康人体的成熟组织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D.核辐射导致白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

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详解】A、皮肤上的“老年

斑”是细胞衰老的产物,A错误;B、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B正确;C、健康人体的成熟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C错误;D、核辐射导致白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故选B。12.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

的是()A.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B.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①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

相对性状;②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详解】豌豆是雌雄同体同花,所以在做杂交实验时,母本需要去雄,才能保证不会出现自花传粉,故C符合题意。故选C。13.落花生是闭花授粉的植物,果实(花生)的厚皮对薄皮为

显性,果子狸毛色深褐色对浅灰色是显性。若要鉴定一株结厚皮果实的落花生和一只深褐色果子狸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的遗传方法分别是A.杂交、杂交B.杂交、测交C.自交、自交D.自交、测交【答案】D【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厚皮落花生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对闭花授粉的植物而言,自交比测交操作简便。让深褐色的果子狸与多只隐性个体交配:若后代全为深褐色,则可认为是纯合子;若后代有隐性个体出现,则是杂合子。考点:自交、测交

的应用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分清动植物鉴定是否纯合的方法,属于对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4.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B.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C.四分体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四个DNA分子D.同源

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缠绕互换相应片段【答案】C【解析】【分析】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详解】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

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复制而成的是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同源染色体大小、性状基本相同,如X和Y染色体大小性状不同,但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C、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四分子DNA,叫做四分体,C正确;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D错误。故选C。15.某动物卵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极体所含的染色体为2和4,则卵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是()A.2和4B.1和3C.1、3或2、4D.1、4或2、3【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

染色体组成情况,该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据此答题即可。【详解】ABCD、由题意可知,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极体所含的染色体为2和4,那么有两种情况,第一若该极体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则与其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

组成也为2和4;第二若该极体是由第一极体分裂形成,则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2和4,那么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1和3,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为1和3,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酮酸产生CO2的过程可能产生[H],也可能消耗[H]B.进行厌氧呼吸时,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C.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产生酒精时伴有[H]和ATP的产生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答案】A【解析】【分析】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

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

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丙酮酸产生CO2的过程有可能是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H],也可能是产酒精的厌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A正确;B、利用葡萄糖进行厌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没有释放出来,仍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释放出来

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C、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产生酒精时消耗[H],C错误;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错误。故选A。17.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

的是()①羊的长毛与卷毛②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③果蝇的红眼与棒眼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矮茎=1:1⑤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⑥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1A.①⑥B.②⑥C.②④D

.③⑥【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①羊的长毛与卷毛不属于同一性状,不是相对性状,①错误;②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属于相对性状,②正确;③果蝇的红眼与棒眼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③错误;④高茎豌豆与矮

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矮茎=1:1,属于测交实验,不属于性状分离,④错误;⑤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不属于性状分离,⑤错误;⑥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1,属于性状分离,⑥正确。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8.洋葱是生物

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与洋葱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选用洋葱管状叶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B.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C.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可以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的动态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洋葱作为实验材料:(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①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②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A、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详解】A、洋葱的管状叶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可用于观察细胞内

的叶绿体,A正确;B、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含有线粒体且无色,可用于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正确;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只是现象不明显,C正确;D、可以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但实验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

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D错误。故选D。19.下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2、图3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图2和图3所示细胞与图1所示过程对应关

系正确的是()A.图2、图3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1的过程I、IIB.图2、图3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1的过程II、IIIC.图2、图3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1的过程I、IIID.图2、图3所示分裂时期分别位于图1的过程III、II【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某二

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中Ⅰ表示有丝分裂过程,Ⅱ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2为有丝分裂后期,位于图1中的过程I

中;图3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图1的过程II中,A正确。故选A。【点睛】20.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核DNA含量之比分别是()A.2∶1和2∶1B.1∶1和2∶1C.4∶1和4∶1D.4∶1和2∶1【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

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

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仍位于一个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因此减一后

期和减二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DNA含量之比分别是1:1和2:1。的故选B。21.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相关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白色对黑色为显性B.图中黑色山羊均为纯合子C.4和5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为34D.

7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白山羊4和白山羊5杂交,后代出现黑山羊6,说明白色对黑色为显性性状,由此可以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白色对黑色为显

性性状,A正确;B、因为黑色为隐性,所以凡是黑色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是aa,B正确;C、因为4和5均为显性个体,所以它们都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A,又因为它们生有黑色后代,所以另一个遗传因子都是a,故4和5的

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所以它们再生育一个白色后代(A)的概率为3/4,这些后代中雌雄各占一半,故4和5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因为4和5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故白色个体7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分别是1/3AA、2/3Aa,是纯合子的概率

为1/3,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够根据杂交图解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继而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属于基础题。22.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③B.②⑤C.③

④D.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则图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染色体组成相同的①④,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3.研究发现,实验室培养的抗体可激活骨髓细

胞中某些物质的生长,最终将骨髓干细胞(通常会发育成白血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即将成熟的脑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前体细胞衰老时,核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骨髓干细胞和

神经前体细胞中的mRNA不完全相同D.若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增殖方式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2、干细胞的分类: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

体的分化潜能。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详解】A、神经前体细胞衰老时,核体

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A错误;B、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C、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会有所不同,C正确;D、骨髓干细胞转变为

癌细胞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增殖方式依然是有丝分裂,D正确。故选A。2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C.后期染色体数加倍、核DNA分子数不变D.末期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分子数【答案】D【解析】【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

体消失。【详解】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现,即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A正确;B、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正确;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但核DNA分子数不变,C正确;D、末期着丝粒已经分裂,没

有染色单体存,D错误。故选D。25.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对无病的夫妇所生的头两个孩子都是白化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的第三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A.0B.1C.1/2D.1/4【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F2出现3∶1的分离比

的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在(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详解】一对无病的夫妇生出两个白化病的

孩子,说明这对夫妇是白化病的携带者,他们再生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应是1/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A.50%B.25%C.75%D.100%【答案】B【解析】【分析】根

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先根据亲本的表现型确定双亲的基因型,再判断后代的情况。【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母亲的基因型为Aa,父亲正常,其基因型为aa,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1,因此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1/2×1/2=1/4(25%),B正确。故选

B。【点睛】27.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无角C.若双亲基因型均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例1:1D.绵羊

得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得分离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题中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

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详解】A、双亲无角,如果母本是Hh,则子代雄性个体中会出现有角,A错误;B、双亲有角,如果父本是Hh,母本是HH,则子代中雌性个体Hh会出现无角,B错误;C、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雄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

1,雌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3,所以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正确;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等位基因Hh发生分离,D错误。故选C。28.某高等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纯合植株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现将红花杂合植株自由

交配两代,则理论上F2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3∶1B.2∶1C.3∶2D.1∶1【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在同一对基因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某高等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a表示,红花杂合植株Aa自由交配,产生F1是AA:Aa:aa=1:2:1,F1再自由交配,产生

的雌配子A:a=1:1,由于红花纯合植株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只有Aa:aa=2:1才能产生雄配子,雄配子为A:a=1:2,F2代中aa=1/2×2/3=1/3,A=1=1/3=2/3,即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B正确,ACD错误。故

选B。29.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⑤⑥B.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④⑤C.⑥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③中的两倍D.细胞⑤中可发生等位基因的相互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

分析,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且

着丝点(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⑤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④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⑤

,④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C、⑥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4个,③中染色体数是2个,但DNA数是4个,所以⑥中的DNA分子数是③中的两倍,但染色体数和③中的相等,C错误;D、细胞⑤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等位基因

的相互分离,D正确。故选D。30.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类型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不可推知花色的显隐性关系B.由③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C.F1中白花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D.F2中开白花与开黄花的南瓜的理论比是5∶3【答案】D【解析】【分析】由遗传实验可知,子一代白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推知,白花为显性性状,黄花为隐性性状,则亲本遗

传因子组成为黄花aa×白花Aa。【详解】A、由①不可推知花色的显隐性关系,由过程③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推知黄花是隐性性状,A正确;B、过程③中,亲本白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即后代出现黄花,说明白色是显

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B正确;C、F1中白花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其为杂合体,遗传因子组成是Aa,C正确;D、亲本中白花为杂合子,因此F1中白花占1/2,白花是显性性状,所以白花自交F2中白花占1/2×3/4=3/8,则黄花占5

/8,所以F2中开白花与开黄花南瓜的理论比是3:5,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31.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利用某部分区域探究“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进行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应该取上述根尖的哪个部位?(

选a或b或c或d)(2)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3)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的分生区细胞有什么样的特点?。(4)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以下是某小组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培养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甲基绿溶液的培养皿中染

色3~5min。(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约10min。(四)制片: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将根尖放在中央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直接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这样可使细胞分散开。请指出“实验报告”中3处错误并进行改正:错误之处正确操作(试剂)的在上述(4)

的解离步骤中,解离的目的。【答案】①.b②.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所占时间较短③.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④.错误之处正确操作(试剂)装片制作流程不当先漂洗再染色染色不应该用甲基绿溶液醋酸洋红溶液(龙胆紫溶液)制片时不应该直接盖上载玻片先盖上盖玻片,再盖上载玻片⑤.用药液使组织细胞中的细胞相

互分离开来【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为根冠,b为分生区,c为伸长区,d为成熟区。【详解】(1)应该取根尖的b分生区进行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2)由于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细胞所占时间较短,故难以观察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3)分

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4)装片制作的流程错误,应该先用蒸馏水漂洗后再进行染色;染色剂选择也是错误的,应该用龙胆紫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时,不应该直接盖上载玻片,应该先盖盖玻片,再盖上载玻片。本实验中解

离是用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来。【点睛】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是为了让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解离液。32.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跑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

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就图2中乙分析可知,该胞含有条染色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该细胞处于期(

细胞分裂时期),乙细胞的细胞名称为。(4)图2中甲细胞处于期,甲具有对同源染色体个DNA分子。【答案】(1)①.进行DNA的复制②.间③.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2)①.乙、丙②.甲(3)①.4②.1:2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初级卵母细胞(4)①.有丝分裂后期②.4③.8【解析】【分析】

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小问1详解】据题意可知,图1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因此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加倍;图1中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小问2详解】图1中BC段表示每条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

图2中的乙、丙细胞;图1中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甲细胞。【小问3详解】图2乙细胞中的2对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此时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又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则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小问4详解】图2中甲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此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此时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33.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做了三组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请

回答下列问题:的组合亲本性状表现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①紫花×白花405411②紫花×白花8070③紫花×紫花1240413(1)图中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母本是。(2)操作①叫作,操作②叫作,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①和

操作②后都要进行。(3)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的组合是(填组合序号)。(4)表格中表示测交实验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表格中表示性状分离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并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且B对b为显性)。(5)组合③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答案】(1)①.白花植株②.紫花植株(2)①.去雄②.人工授粉③.套袋(3)①.紫花②.组合②和组合③(4)①.组合①②.组合③③.Bb和Bb(5)1/2【解析

】【分析】如图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其中①为去雄过程,②为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分析表格:根据②杂交组合,紫花×白花→后代紫花,说明紫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根据③杂交组合,紫花×紫花→后代紫花:白花=3:1,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花相对

于白花是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父本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是接受花粉的植株。则图中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白花植株,母本是紫花植株。【小问2详解】操作①叫作去雄,操作②叫作人工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在去雄和授粉后,都要套袋。【小问3详解】根据②杂交组合,紫花×白花→后代紫花,说明紫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根据③杂交组合,紫花×紫花→后代紫花:白花=3:1,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小问4详解】根据表格分析,①紫花×白花→后代紫花:

白花=1:1,表示测交实验。组合③紫花×紫花后代紫花:白花=3:1,表示性状分离。组合③亲本的基因型是Bb和Bb。【小问5详解】组合③中,Bb×Bb→1BB、2Bb、1bb,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1/2。34.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

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植物。故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2)从实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隐性性状。(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其中杂合子的占。若黄色子叶戊植株自交,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黄色子叶个体占。【答案】①.纯合子(纯种)②.实验二③.绿色④.Y:y=1:1⑤.YY或Yy⑥.2/3⑦.1/6⑧.5/6【解析】【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

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孟德尔在做杂交试验时选用了豌豆作试验材料,这是因为豌豆不仅是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而且有很多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2.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

况进行研究,在弄清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后,再研究两对、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这种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也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3.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详解】(1)由分析可知,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植物,故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这是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2)实验二中黄色子叶自交出现性状分离可知,这对相对性状中绿色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3)实验一为测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即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可推知亲本黄色子叶甲的基因型和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故

此可知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的原因是亲代产生了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Y:y=1:1。(4)根据实验二中亲子代的性状表现可知,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或Yy,且比例为1:2,可知杂合子的占2/3。黄色子叶戊植株的基因型

可表示为1/3YY或2/3Yy,若黄色子叶戊植株自交,可推出子代中绿色子叶占2/3×1/4=1/6。(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的基因型为Yy,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1/3YY或2/3Yy,二者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黄色子叶个体占1/3×12/3×3/4=5/6。【

点睛】学会运用分离定律解答本题是学习遗传学问题的基本要求,熟知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