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898.7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d0ef5eca501991ce6fb95a73a4737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育才教育集团高中2022级2023年春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5Fe-56第Ⅰ卷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是A.NaO
HB.H2O2C.Na2O2D.H2S【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NaOH由Na和OH-构成,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B.H2O2的结构式为H-O-O-H,含有O-H极性共价键和O-O非极性共价键,
B符合题意;C.Na2O2由Na和22O−构成,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D.H2S的结构式为H-S-H,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故选B。2.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是A第二周期第ⅢA族B.第二周期第ⅥA族C.第三周期第ⅢA族D.第三周期第ⅥA
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原子结构示意,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3,位于第ⅢA族,所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3周期第ⅢA族,故选C。3.短周期元素M、N、R、Z、Q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M与Z、N与Q分别同主族,M、N形成的
常见化合物有2MN、22MN,Z与N可组成某过氧化物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合物X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RQNC.N、Q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22HOHQ.D.Z、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能相互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M、
N、R、Z、Q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M与Z、N与Q分别同主族,M、N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2MN、22MN,Z与N可组成某过氧化物X,则Z为Na,N为O,M为H,Q为S,R为F。【详解】A.化合物X为过氧化钠,化合物X
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QNRZ,故B错误;C.根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因此N、Q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22HOHS,故C正确;D.Z、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说明该样品中所含金属元素只有钠B.向装有鲜花的集气瓶中通入2Cl,鲜花变色,说明2Cl具有漂白性C.白磷()4P与红磷所含分子
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D.用丁达尔效应鉴别颜色相似的浓溴水和()3FeOH胶体【答案】B【解析】【详解】A.用铂丝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说明该样品中所含金属元素只有钠,可能含有钾,故A正确;B.向装有鲜花的集气瓶中通入2Cl,
鲜花变色,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将鲜花漂白,说明湿润的2Cl具有漂白性,但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故B错误;C.白磷()4P与红磷所含分子不同,都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因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
别颜色相似的浓溴水和()3FeOH胶体,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5.下列各组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Na+、23CO−、K+、ClO−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3NO−、Cl−、4NH+C.能使酚酞
溶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Na+、4NH+、Cl−、OH−D.无色透明溶液中:K、NO3−、SO24−、Fe3【答案】A【解析】【详解】A.强碱性溶液中:Na+、23CO−、K+、ClO−相互不反应而共存,故A符合题意;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可能是酸溶液,也可
能是碱溶液,OH−与4N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说明溶液显碱性,OH−与4N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含Fe3溶液呈黄色,不符合无色的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6.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原子
半径:C>NB.热稳定性:HF<HClC.还原性:Mg>AlD.碱性:NaOH<KO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元素,则氟化氢的热稳定性
强于氯化氢,故B错误;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镁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则镁的还原性强于铝,故C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钠元素的金属性弱于钾元素,则氢氧化钠的碱性弱于氢氧化钾,故D正确;故选B。7.A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0.2molAl与足量稀24HSO充分反应,生成的2H体积为6.72LB.131L1molLFeCl−溶液制得的3Fe(OH)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目为ANC.足量2MnO与10.4L1molL−浓盐
酸在加热时充分反应,生成0.1mol的2ClD.2215.6gNaO与足量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0.2N【答案】D【解析】【详解】A.0.2molAl与足量稀24HSO充分反应,生成的2H物质的量由铝决定,为0.3mol
,由于不清楚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A错误;B.131L1molLFeCl−溶液中氯化铁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3Fe(OH)胶体粒子是集合体,因此得到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AN,故B错误;C.浓盐酸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变稀,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因此足
量2MnO与10.4L1molL−浓盐酸在加热时充分反应,生成氯气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C错误;D.22222NaO+2HO=4NaOH+O~2e-,2mo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2215.6gNaO(物质的量为0.2mol)与足量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0
.2N,故D正确;答案为D。8.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H2O,经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其过程如图。过程I:Fe3O4→FeOO2(未配平);过程II:FeOH2O→H2Fe3O4(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O在分解水制H2的过程中作催化剂B.过程I的反应中每生成12molFeO转移8
mol电子C.过程I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FeOD.过程II的反应中FeO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第一步中Fe3O4参与反应,第二步中又生成,所以Fe3O4为催化剂,FeO为中间产物,A错误;B.FeO为还原产物,Fe元素平均化合价由83价降低为2价,
每生成12molFeO转移12mol×23=8mol电子,B正确;C.过程Ⅰ中Fe3O4中的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FeO,所以还原产物是FeO,C正确;D.过程Ⅱ中FeO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23价,H2O中H元素化合价共降低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O和H2O的化学
计量数之比为3:1,D正确;故答案为:A。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周期表共有9个周期和18个族C.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第IA族元素,原子序
数越大,金属性越弱【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大小排列而成的,A错误;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和16个族,B错误;C.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单质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C正确;D.同一
主族元素至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第IA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15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D.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答案】A【解析】【详解】A.磷原子核电荷数为15,则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为3115P,故A正确;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CaCl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C错误;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之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还原性:X>W>ZB.Z
与W形成的某种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X与Y形成离子化合物D.W与Y组成的某种物质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答案】A【解析】【分析】W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W位于第二周期,为氧元素;Y在短周期元素中原
子半径最大,Y是钠元素,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X是氟元素;Z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代数之和为4,Z的最高价是6价,为硫元素。【详解】A.非金属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氢化物的稳定性:XWZ,A错误;B.Z与W形成的某种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物质是二氧化硫,
B正确;C.X与Y形成离子化合物NaF,C正确;D.W与Y组成的物质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该物质是过氧化钠,D正确。答案选A。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2CS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物中C.化石燃
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2SO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2SO,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3SO【答案】D【解析】【详解】A.硫是一种不溶于水但能溶于CS2的淡黄色粉末,故A正确;B.在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常含有硫的化合物,故B正确;C.化石燃料
中含有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C正确;D.硫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产物都是2SO,与氧气的浓度无关,二氧化硫只有在催化氧化时才能生成3SO,故D错误;故答案选D。13.对于反应2SO2+O2Δ⎯⎯⎯→催化剂2S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可
逆反应B.反应方程式中“”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C.1molO2与2molSO2混合反应,可生成2molSO3D.在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答案】C【解析】【详解】A.SO2和O2反应时在合成SO3时相
同条件下SO3也在不断分解生成SO2和O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A正确;B.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用“”表示,故B正确;C.S
O2、O2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2molSO2与1molO2混合一定不能生成2molSO3,故C错误;D.该反应中SO2中S元素由4价变为6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故D正确;故答案为C。1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
究SO2气体还原Fe3+的反应,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
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分析】2SO先后通入3FeCl溶液、含淀粉的碘水中,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探究2SO与3+2FeI、反应的
情况,多余的2SO最后通入NaOH溶液进行吸收,防止染污空气。【详解】A.向含有淀粉的碘水中通入2SO气体,会发生反应22224SOI2HO=HSO2HI+++,2I被消耗,B中蓝色溶液褪色,证明物质的还原
性强弱为2ISO−,A正确;B.2SO是大气污染物,且是酸性气体,可以与NaOH反应而被吸收,装置C可吸收2S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B正确;C.若A中2SO与3FeCl不发生反应,加入酸性4KMnO溶液时,4KMnO被2SO还原,溶液紫色褪
去;若A中2SO与3FeCl发生反应,生成的2Fe+可使加入的4KMnO被还原,溶液紫色也褪去,因此不能验证A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若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23242SO2HO2FeCl=HSO2HCl2FeCl++++,溶液中含有硫酸,当加
入用稀盐酸酸化的2BaCl溶液时,会发生反应2424HSOBaCl=BaSO2HCl++,产生白色沉淀;若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HCl酸性强于23HSO,当向溶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2BaCl溶液时,不产生白
色沉淀,D正确;故选C。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2SO:23SOOHHSO−−+=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的2SO:22224ClSO2HO4H2ClSO+−−++=++C.将2SO通入到饱和的3NaHCO溶液中:23222HCOH
OCO+−+=+D.向24AgSO溶液中加入2BaCl溶液:2-244SOBaBaSO++=【答案】B【解析】【详解】A.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氢氧化钠过量,生成亚硫酸根而不是亚硫酸氢根,A错误;B.氯水能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反应符合事实,原子、电子得失、电荷
均守恒,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C.碳酸是弱电解质,碳酸氢根不能完全电离,亚硫酸也是弱酸,不能直接写成氢离子,C错误;D.银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氯化银沉淀,D错误;故选B。16.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
铁制、铝制容器能盛放浓硫酸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H2、CO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不能干燥SO2、H2、CO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答案】C【解析】【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和铁的
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铁继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钝化,这也是可用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的原因;A错误;B.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表现还原性,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发生反
应;硫元素的6价和4价之间没有中间价态,因此,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之间也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浓硫酸干燥这三种气体;B错误;C.浓硫酸与金属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转化为硫酸铜的硫酸表现
酸性,转化为二氧化硫的硫酸表现氧化性;C正确;D.硫酸与亚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中硫酸表现酸性;D错误;故答案选C。17.在某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显红色,将二氧化硫通入该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为二氧化硫有()A.漂白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溶于水后显酸性【答案】D【解析】【详解】因二氧化硫不能使指示剂褪色,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着碱性的物质,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
没有碱性的物质,是由于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显酸性,可将碱性物质中和,故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使指示剂褪色。18.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
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
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反应①中氧化性Cu2+>I2,反应②中I2将SO2氧化,说明氧化性I2>SO2,故A正确;B.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
再通入SO2气体,又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②,该反应中I2作氧化剂,SO2作还原剂,故B错误;C.I2+SO2+2H2O=H2SO4+2HI②,该反应中I2作氧化剂,SO2作还原剂,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故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发
生反应:2CuSO4+4KI=2K2SO4+2CuI↓+I2①,当转移2mole-时生成2molCuI沉淀,故D错误;故选A。19.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
硝酸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先加HNO3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原溶液中若有SO32-、Ag,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干扰SO42-的检验,故A错误;B.先加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若原溶液中有SO32-也生成白色沉淀,干扰SO
42-的检验,故B错误;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可排除Ag和CO32-的干扰,无法排除SO32-的干扰,故C错误;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可以排除SO32-、Ag和CO32-的干扰,产生的
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故D正确;.故答案为D。2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
2NAD.1L0.45mol/L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0.1L0.15mol/LAlCl3溶液大【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B.同体
积、同密度的N2O和CO2的质量相等,因为N2O和CO2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1mol钠与氧气反应不管是生成Na2O还是Na2O2,失电子数目均为NA,故C错误;D.1L0.45mol/LNa
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mol/L,0.1L0.15mol/LAlCl3溶液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mol/L,两者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D错误;答案:B21.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
得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或事实实验目的或结论A氯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B向某溶液中滴加3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l-C金属钠保存在水中防止钠被氧化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向其中滴加少量氯水
,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2Fe+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氯气先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哪算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使变红的试纸褪色,氯气是没有漂白性和酸性,故A错误;B.向某溶液中滴
加3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也可能含有碳酸根或硫酸根,故B错误;C.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金属钠不能保存在水中,故C错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有铁离子,再向其中
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有铁离子即亚铁离子被氯水氧化成铁离子,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22.如图是Al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图,则关于Al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还原性强,能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抗腐蚀性差C.23AlO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2NaAlO属于氧化物【答案】C【解析】【详解】A.Al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A错误;B.Al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内部金属继续氧化,所以
抗腐蚀能力强,B错误;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C正确;D.偏铝酸钠属于盐,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组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23.钠是一种
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1)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钠在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表现强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钠的一种常见淡黄色的氧化物,常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该淡黄色固体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写出2CO与该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
钠的另一种化合物碳酸钠,它的俗名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2CO气体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碳酸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4)小苏打的化学式为:,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氢钠,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①.失去②.还原性(2)①.1:2②.2222322NaO2CO2NaCOO+=
+(3)①.纯碱或苏打②.23223NaCOCOHO2NaHCO=++(4)①.3NaHCO②.323222NaHCONaCOCOHO++【解析】【小问1详解】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而当最外层电子大
于4时容易得到电子。钠最外层1个电子,容易失去达饱和。所以钠失去电子呈现处还原性。答案为失去;还原性;【小问2详解】淡黄色固体为Na2O2,Na2O2中有1个2-2O和2个Na。Na2O2中O为-1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与
CO2发生产生Na2CO3和O2:2222322NaO2CO2NaCOO+=+。答案为1:2;2222322NaO2CO2NaCOO+=+;【小问3详解】碳酸钠俗名为苏打或纯碱,其能与CO2反应产生酸式盐:2322
3NaCOCOHO2NaHCO=++。答案为苏打或纯碱;23223NaCOCOHO2NaHCO=++;【小问4详解】小苏打为NaHCO3,其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为Na2CO3而Na2CO3热稳定性好:323222NaHCONaCOCOHO++。答案为NaHCO3;323222NaHC
ONaCOCOHO++。24.化学小组同学为研究氯气制备进行了如图实验。如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图。(1)M仪器的名称是,①中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③中存放的试剂是(3)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2222MnO4HClMnClCl2HO()
浓+++(2)浓硫酸(3)22Cl2OHClClOHO−−−+=++【解析】【分析】①制备Cl2,②③净化装置,④收集装置,⑤尾气处理。【小问1详解】M用于滴加液体,为分液漏斗。HCl被MnO2氧化为Cl2,反应为2222MnO4HClMnClCl2HO()浓+++。答案
为分液漏斗;2222MnO4HClMnClCl2HO()浓+++;【小问2详解】制得Cl2含有HCl和H2O。先用饱和NaCl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答案为浓硫酸;【小问3详解】Cl2与NaOH发生歧化反应产生Cl
-和ClO-,反应为22Cl2OHClClOHO−−−+=++。答案为22Cl2OHClClOHO−−−+=++。25.某同学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选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①中无水硫酸铜作用是。(3
)②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4)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A;B。(5)③中出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1)C2H2SO4(浓)2SO2↑CO2↑2H2O(2)检验H2O(3)
除CO2中的SO2(4)①.检验SO2②.检验SO2是否除尽(5)①.溶液变浑浊②.CO2Ca22OH-=CaCO3↓H2O【解析】【小问1详解】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把碳氧化为最高价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O2和CO2,化学
方程式为:C2H2SO4(浓)2SO2↑CO2↑2H2O;故答案为C2H2SO4(浓)2SO2↑CO2↑2H2O。【小问2详解】一般检验含有水汽的混合气体,水通常是第一个检验的;实验利用白色硫酸铜遇到水变为蓝色证明含有水蒸气,①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故答案
为检验H2O。【小问3详解】因SO2和C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要想检验出CO2,就要先把SO2检验了,并除掉SO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CO2,即②一定要在③的前面.根据检验SO2和CO2时,就要先把SO2检验了,并除掉SO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CO2,所以高锰
酸钾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故答案为除CO2中的SO2。【小问4详解】的根据检验SO2和CO2时,就要先把SO2检验了,并除掉SO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CO2,所以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检验生成的SO2气体;检验SO2
是否除尽;故答案为检验SO2;检验SO2是否除尽。【小问5详解】③装置是验证二氧化硫气体除净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存在的实验装置,反应现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
;CO2Ca22OH-=CaCO3↓H2O。26.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逐渐增大。①D的氧化物分子式为2DO,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D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而且D的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
子数相等,②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⑧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和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通常状况下,B的单质是气体,0.1molB和2H完全反应时,有232.40810
个电子转移,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生成浅黄色固体,此生成物与2AB反应可生成B的单质。根据以上叙述试回答:(1)指出四种元素的名称:A;B;C;D(2)写出2AB的结构式:;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3)写出B和C在加热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所得化合物的电子式:(4)B和D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弱:>【答案】(1)①.碳②.氧③.钠④.硫(2)①.OCO==②.共价键(极性共价键)(3)①.2222NaONaO+②.(4)①.2HO②.2HS【解析】【分析】D的氧化物分子式为DO2,最高价氧化物中D的质量分数为40%,D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
子数相等,则D为硫,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碳,B的阴离子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单质为气体,0.1molB与H2反应转移0.4mol电子,则B为氧,C的阳离子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单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C为钠。【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碳、B为氧
、C为钠、D为硫。【小问2详解】为AB2为CO2,其结构式为O=C=O,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小问3详解】Na和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22Δ2NaONaO+。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小问4详解】O的非金属性强于S,则其气态
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