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备考语文试卷Ⅰ含答案.doc,共(20)页,14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e12dee572fca325771412b7d4ab1b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备考卷语文1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
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
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
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
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
传。《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展示了人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屈骚的解读中反观
自我,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由此可见“诗骚传统”实际上就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历代能得此传统之真义的文人,才是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立足当下文学时代性、民族性缺乏的现状,借助于对诗骚传统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再阐释和再承续,我们便可以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找回
那使人的信念清澈明晰的真理。(摘编自《论“诗骚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化是“诗骚”传统形成的重要环节,二者虽然并称,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B.“诗骚”传统是《诗经》“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
脉的载体。C.《诗》《骚》内涵丰富,都涵盖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处事原则、人生观念,优秀品质,价值系统等方面。D.诗骚传统中蕴含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先秦时期强调实际和辩证的理性思维特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
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两种完全不同”表述错误,原文有“‘诗骚
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等句子,且文本一直是“诗骚”并提,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共同之处的;C项,混淆了《诗》《骚》的内涵与“诗骚传统”的内涵两个概念,选项中所列出的是“诗骚传统”的内涵;D项,“体现了先秦时期强调实际和辩证的理性
思维特点”表述错误,原文是“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可见体现这一点的是“先秦时期的中华人文精神”。故选B。2.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针对新时期当代文学缺
少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问题,提出了发扬“诗骚传统”以解决该问题的观点。B.文章通过“诗”“骚”不同内涵的对比,突出了“诗”中所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C.文章从社会责任,重塑国民灵魂、价值引领三个方面阐述了发扬“诗骚传统”对于当代文学的重要意义。D.文章通过“诗骚传统”
的丰富蕴涵对历代文人产生重要影响的阐述,论证了当代文学发扬这一传统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B项,“突出了‘诗’中所蕴
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表述错误。原文是“《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可见文章开篇“诗”“骚”的不同内涵的作用是对“诗骚传统”进行界定,不是要突出谁。
故选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当代文学中,有些作品不关注现实人生,不传递社会理想,因而没有承担起文学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B.当代文人如果缺少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和刚毅自省等品质,就无法
成为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C.当代文学如果要成为承续中华文脉的载体,就需要在精神内涵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传承发扬“诗骚传统”。D.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学应致力于“诗骚传统”当代意义的阐释与民族性的重构。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结合文本主题内容“首先……其次……再次
”,文章并没有论述在“艺术形式”方面传承发扬“诗骚传统”。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桑斯坦认为当某一突发事件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时,一些较为激进、冒险的观点往往会更受网民的追捧,并集结为一种充满风险甚至
叛逆的群体性话语。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话语的背后意味着权力,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
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多例话语内容失真引发的网络典情危机。在湖北省个别党政干部由于“失职”“脱离岗位”等原因被免职或给予相关纪律处分时,网络上针对党和政府的话语攻击或谣言层出不穷。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
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摘编自朱佳欣李云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话语失序及其治理》)材料二:大数据时代的吊诡之处在于,数字信息海量增
长的现象之下是受众往往无法获取有用信息的窘境。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推送系统被认为是解决这一悖论行之有效的方案。算法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用户在数字空间中的各类浏览痕迹,从中挖掘出用户对媒介内容的偏好,并实现定制信息的精准推送,迎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能算法看似遵循着“数字化”与“标准化”
的算法公式,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同质化的信息来源让用户无法接触不同立场的声音,蕴含着统一而固化价值立场的信息流将受众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信息孤岛”中的群体在内部交流中固化了既有的偏执价值,并形成了网络“偏见共同体”。当这种价值偏见遭遇“孤岛”外的其
他价值理念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甚而引致相互诋毁与抨击,形成价值分裂格局。“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淹没了理性讨论的声音,侵染了理性交往的网络公共空间,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摘编自方正叶海涛《智媒时代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三点思索》)材料三: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非主流意识形态
有了生存的空间,加大了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就目前来看,弥散在网络空间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不下十余种,如: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等。它们以看似中立的态度发表看法,凭借似是而
非的言论宣扬其主张,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互联网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虚假主体的混杂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辨识度。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介的一个突出特点,多元社会思潮以不必呈现全貌的方式潜藏其中。
虚假的网络主体则意味着秉持某种信仰的网民能轻而易举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带有某种意图的信息通过包装后发布到网络空间。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我们难以准确判断信息源,也无法做到对所有信息逐一审查,这无疑为多元社会思潮的
传播提供了便利。基于上述原因,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再是仅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便可为之,其难度明显加大。(摘编自王永贵路媛《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及其路径创新》)4.下列对材料中“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异见者为了主导舆论的话语导向,在网络上生产和传播信息,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B.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推送系统并不能真正解决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难题。C.网络同质化的信息会固化受众既有的偏执价值,使受众群体形成网络“偏见共同体”。D.网络空间会助长多元社会思潮传播,加大人们在网
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异见者”范围扩大,对照原文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可见存在范围的差异和真假的不同;另外“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错,原文是“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
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真正的“异见者”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不一定会引发网络舆情危机。故选A。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为了使自身话语意
见迅速产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性话语的网络空间话语,具有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的特点。B.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利用算法技术虽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却也将用户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不利于凝聚社会价值共识。C.网络媒介容易以碎片化的方式传
播一些掩盖真实意图的信息,众多混杂的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辨识度。D.网络空间上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会影响到人们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政府应该打压网络空间上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为使自身话
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只是说部分网络空间话语具有上述特点,从“一些群体”可以看出;“具有”表示已然时态,文中“渴求”表示未然时态,两者不同。B项,“能满足用
户个性化需求”错,原文“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可看出实际上并未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D项,“政府应该打压网络空间上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非主流意
识形态有了生存的空间,加大了在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并没有说到政府应该怎么做。故选C。6.针对材料中网络信息传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6分)【参考答案】(1)公众:①提升媒介素养,全面认识
网络媒体的利与弊;②理性、客观、全面对待网络媒体,不盲信,不偏执。(2)政府:①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依法禁止不实信息的传播;②健全网络对话沟通机制,满足受众的合理诉求;③创新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与引领。(3)媒体:①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
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积极作用。②积极探索满足受众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可从公众、政府、媒体三方面来谈。首先,从公众角度来看,“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
,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部分以‘异见者’身份参与话题讨
论的网民群体,利用不同方式在媒体平台或自媒体账号打着自由式反权力话语口号,襄挟民意,生产和传播有损政府权威话语身份的网络谣言,意图主导舆论话语导向”,从中概括出“提升媒介素养,全面认识网络媒体的利与弊”“理性、客观、全面对待网络媒体,不盲信,不偏
执”;然后从政府角度看,“当这种价值偏见遭遇‘孤岛’外的其他价值理念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甚而引致相互诋毁与抨击,形成价值分裂格局。‘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淹没了理性讨论的声音,侵染了理性交往的网络公共空间,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了
严重的冲击”,政府应当“健全网络对话沟通机制,满足受众的合理诉求”“虚假的网络主体则意味着秉持某种信仰的网民能轻而易举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带有某种意图的信息通过包装后发布到网络空间”,政府应当“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依法禁止不实信息的传播”;“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再是仅
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便可为之,其难度明显加大”,政府应当“创新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与引领”;而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群体极化的趋势下,一些群体都意图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网络话语生产、传播和评
判者。为使自身话语意见迅速产生影响,他们更加渴求自身话语内容的时效性、批判性、创新性甚至极端性,以期影响或主导网络话语议题和典情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媒体,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媒体责任,发挥媒体积极作用”;“智能算法看似遵循着‘数字化’与‘标
准化’的算法公式,所谓的‘个性化定制’下隐藏的却是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来源。同质化的信息来源让用户无法接触不同立场的声音,蕴含着统一而固化价值立场的信息流将受众封闭于数字化的‘孤岛’中”,媒体应当“积极探索满足受众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太阳土宁新路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定得大“换”水土,定会
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太阳土
”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看作是土,看作是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
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喉咙发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一次它难咽一次,从来没喝习惯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才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脏。想到土里的脏来,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
?这让我注意起这老墙的土来。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简单。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
杂。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来自村西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荒地虽是花草遍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
我的祖先。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这土的水,是真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
。可它确有安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它的作用,是因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它的
偏爱。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水,不适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是肠胃只认熟悉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太
阳土”就是乡土的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码吧。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
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我一路上惦记着到异地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
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要忘了放点“太阳土”。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服”?我把几撮“太阳土”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也吃了连
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也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太阳土”的功效。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受,就想老家墙上的“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爱到“太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B.第三
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对太阳土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C.作者由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表现出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
索。D.“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角度有:内容、主旨、结构、手法等
多方面。D项,“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④段“‘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第⑤段“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第⑥段“
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第⑦段“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可知,“太阳土”水有着说不清的味
道,原因繁杂,原文也没有明确指向,题干因果逻辑不成立。故选D。8.请简要概括分析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6分)【参考答案】(1)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太阳土是晒了很多年的老土,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它的生成是复杂的。(2)太阳土是神奇的有灵性的。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上
的根,是乡土与生命的链接。(3)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太阳土是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上,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结合文中对相关对象评价或描述的词
语、句子或段落加以概括,分点陈述。本题中,请简要概括分析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根据原文第③段“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第④段“‘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第⑥段“土里,包含着
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第⑦段“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可知,“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根据原文第⑧段“可它确有安
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第⑩段“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第⑪段“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可知,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土
与生命的链接,是有灵性的;根据原文第⑩段“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第⑪段“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可知,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综合上述分析,
整理得出答案。9.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2)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3)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探究能力。解答时,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
理解文本的内容,充分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理解作者寄托在描写对象中的感情。本题中,要求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根据原文第①段“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第②段“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第③段“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第⑧段“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
,肠胃会舒服起来”可知,“太阳土”代表了母亲对“我”的殷殷关爱,在作者的叙述中,寄托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恩之情;根据原文第④段“‘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第⑥段“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第⑩段“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
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可知,“太阳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依恋之情;根据原文第⑥段“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第⑩段“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
太阳土’的神奇内涵”,第⑪段“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可知,作
者对“太阳土”的情感里包含着对乡土所承载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
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移隘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西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
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
、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为疾,且言:“事大钢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延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
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诸要切。江南赤谓其言诚实。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租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八年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
府,剖判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道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九年正月,晨起将朝,民眩暴卒,年五十七。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联方倚用,遽兹沦没,
非斯人之不幸,乃联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节选《宋史·列传二十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
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B.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C.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
之/D.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李穆性仁善”,“仁善”是本句的谓语,后面可断开,“辞学”是一个词
,指文章学识,不能断开,排除A;“对曰”,“对”的意思是回答,作谓语,省略主语,前面应断开,排除CD。本句译为:太祖曾对卢多逊说:“李穆生性仁惠善良,文章学识之外,没有他喜欢的。”卢多逊回答说:“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事不因为生死而改
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毅的人。”太祖说:“确实是这样,我要任用他。”故选B。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制诰,指拟定皇帝的诏令;诏指诏书,是古代皇帝颁发的命令。B
.太平兴国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君王用来纪年的名号。C.实录是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专门记录某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者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等。【答案】C【解析】本题
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项,“实录是纪传体史书的一种”错,实录是编年体史书。故选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穆品行高尚,聪慧善学。李穆拾到物品一定归回失主,很小就能写文
章、跟随王昭素学习《易》《庄子》《老子》等书,全都探究大义,得到照素的赞扬。B.李穆宦海浮沉,处变不惊。宋初:李穆历任洋州、监州等地通判,后因事被免官,带着母亲寄寓弟弟处,生活贫困,但他不以为意,兄弟俩一起学习,心志淡泊。C.李穆词令雅正,擅长言辞。李穆矫正五代以来文辞
崇尚华丽的流弊,独自运用典雅方正的词语;命召李煜入朝,言辞切中要害,完成使命,得到时人的肯定。D.李穆精明能干,颇有建树。李穆任开封府知府时,分析、审判案件精细敏捷,奸佞狡猾之徒无法逃脱罪罚,因此豪门大族收敛行迹,权贵不敢以私事干涉政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的能力。C项,“完成使命”错误,原文并未说李煜奉召入朝。故选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穆至谕旨,煜辞为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己。”(2)穆国之良臣,联方倚用,遽兹沦没
,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参考答案】(1)李穆到江南传达皇上旨意,李煜以有病推托,并且说:“我侍奉朝廷而希望保全自己,现在如果这样,倒不如死了算了。”(2)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
一句得分点:“谕”,传达;“事”,侍奉;“全济”,保全,救活;第二句得分点:“倚用”,倚重任用;“遽”,立即,马上;“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判断句,“非……,……也”,判断句标志。【参考译文】李穆
,字孟雍,开封府阳武县人。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卓绝的品行。在路途拾到遗物,一定要寻访到失主送还。跟随王昭素学习《易》及《庄》《老》等书,尽力探究大义。王昭素对李穆说:“你所得到的都是精微的义理,常常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对人说:“李生将来能成为肩负朝廷重任的人。”
宋朝初年,以殿中侍御史身份选任为洋州通判。李穆到了洋州,处理积滞的案件,没有拖延的诉讼案件。调任隘州通判,有关官吏要调用隘州租赋到河南时,李穆以本州军粮不足为由,不听从命令,因此而被免职。又因为选拔官吏犯错误而被免除了在前朝的职务。当
时他的弟弟李肃担任博州从事,李穆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与兄弟共同学习,心志淡泊。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身份被征召。第二年,授予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来,文辞崇尚华丽,到李穆独自运用典雅方正的词语,全力矫正流弊。李穆与卢多
逊曾同门受业,太祖曾对卢多逊说:“李穆生性仁惠善良,文章学识之外,没有他喜欢的。”卢多逊回答说:“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事不因为生死而改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毅的人。”太祖说:“确实是这样,我要任用他。”当时将要进攻讨伐江南,已经安排分派了各
位将领的兵力,但还没有发兵的理由。于是就先征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江南传达皇上旨意,李煜以有病推托,并且说:“我侍奉朝廷而希望保全自己,现在如果这样,倒不如死了算了。”李穆说:“入朝不入朝,你自己决定。然而朝廷军队精锐,物力雄厚丰富,你恐怕不容易抵挡其锋芒
,应该仔细考虑,切莫让自己后悔。”出使回来,详细地报告情况,皇上认为他传旨抓住了要点。江南人也认为他说的话很实在。太平兴国四年,跟随皇上出征太原回来后,又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获赐衣带、银器、缯彩。兴国八年五月,
征召他为翰林学士。六月,任开封府知府,判断精细敏捷,奸佞狡猾之徒无从逃脱,因此豪门大族敛迹,权贵不敢以私干政,皇上更加了解他的才能。十一月,升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兴国九年正月,早晨起床后正准备上朝,癫痫发作猝死,享年五十七
岁。皇上听说他去世,哭着对近臣说:“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追赠他工部尚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
维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①,三军出井陉②。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③。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注】①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②井陉: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
北井陉县境内。③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天官”“将星”点明人物身份和事情缘起,“柳”字暗点特定场景,言简意赅。B.颔联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点出了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呼应。C.颈联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意思是无论是辞凤阙
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D.诗歌前两联重在表现赵都督的耿耿忠心,后两联重在描写其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诗歌前两联重在表现赵都督的耿耿
忠心,后两联重在描写其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解读有误,理解颠倒,前两联重在描写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重在表现他的耿耿忠心。故选D。15.诗歌的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
案】尾联的意思是哪里肯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既表达诗人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也借此表达对赵都督的赞扬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含意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结合诗人思想追求及写作背景来归纳。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有何含意。分析诗句“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表层意思是哪里愿意学习那些书生之辈,终其一生在窗前死啃经书。结合题目“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表达的是对赵都督的赞扬之情,诗用在尾联这样写,也潜藏着他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苦衷;依据上述分析,考生可总结出本题答案。(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
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答案】(1)策扶老以流憩(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的青色草浪,在风中起伏。草是竹节草和黑麦草,簇拥着翻卷。晌午后的微雨,也是青黛色的。远处的岛屿,
像隐在烟雨之中的帆船。这里是初夏的“鄱阳湖草海”——香油洲,面积很大。再过两个月,鄱阳湖就会进入丰水期,湖水将慢慢上涨,将草洲,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而水下的草甸将成为鱼类觅食的天堂。大自然神秘莫测,它的力量是的。在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
,地质下陷,形成了古赣江下游的河谷盆地。至一万年前,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断块上升后形成的“庐山”耸峙盆地之缘,盆地变成泱泱大湖。因与鄱阳山相接,山的名字就被拿来给湖命名,即鄱阳湖,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条虬曲的动脉,盘踞在江西
大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子民。最终,这五大水系注入鄱阳湖,与长江相通。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望无际吞噬不可名状健壮B.一览无余吞噬不可思议粗壮C.一览无余吞没不可名状健壮D.一望无际吞没不可思议粗壮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的能力。解答时注意要从词语意义轻重、意义侧重点、感情色彩和语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第一处,“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一览无余”,一看就全在眼里了,形容事物简单或平淡无味;语境说的是一眼望去,青色草浪没有边际,应选用“一望无际”。第二处,
“吞噬”,吞食,并吞;“吞没”,淹没;语境说的是湖水淹没草洲,应选用“吞没”。第三处,“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从语境看,这里形容的是神秘莫测的自然的力量,应选用“不可思议”。第四处,“粗壮”,(物体)粗大而结实;“健壮”,强健;语境把五条河
比作动脉,用来修饰动脉,应选用“粗壮”。故选D。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好香的饭菜,——听到雨声了吗?”老陈低声说道。B.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C.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D.
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时一要了解破折号常见的作用,二是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常有的作用: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递进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画波浪线部分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A项,表示话题的转换;B项,表示声音的延长;C项,起总结上文的作用;D项,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即鄱阳湖,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B.因与鄱阳山相接,湖被用山的名字来命名,即鄱阳湖,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C.因与鄱阳山相接,湖被用山的名字来命名,即鄱阳湖,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D.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
自于山的名字,即鄱阳湖,它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
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A项,“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偷换主语,“与鄱阳山相接”的应是鄱阳湖,而后句的主语却是“湖的名字”;“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语序不当,多项修饰
成分并列,表领属性的“中国”应放在“最大的”的前面;C项,“它是最大的中国淡水湖”,语序不当,多项修饰成分并列,表领属性的“中国”应放在“最大的”的前面;D项,“因与鄱阳山相接,湖的名字就来自于山的名字”,偷换主语,“与鄱阳山相接”的应是鄱阳湖,而后句的主语却是“湖的名字”。
故选B。20.请参照①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6分)A.甲:核电站有着微量放射性,因而核电站是肮脏的。乙:①既然有微量放射性的都是肮脏的,那么有着微量放射性的大自然也是肮脏的了?B.赫尔岑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让他非常厌
烦。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赫尔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甲:宗教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怎么可能不是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
宗教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②既然流行的都是高尚的,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③既然对人类有用的都是科学,那么石头也是科学?【解析】这是一道反驳的题目
,注意先找反驳的观点,然后找到观点的同类的东西得出荒谬的结论即可。如②“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的意思是“流行的都是高尚的”,可以列举其它流行的东西如“感冒”,得出“流行感冒”高尚;第③句甲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对人类有用的都是科学”,然后列举“有用的”东西,比如“石头”,得出“石头
是科学”的荒谬的结论。21.下图是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概括这幅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中国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参考答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观察画面的结构形式,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各个部分的内容,
在进一步看清各个部分的要素,找出其表现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形式组织文字作答。本题要求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概括这幅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
过90个字。这里主题非常清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也非常明确,认真读图作答即可。首先我们发现圆形的结构图首先分了三个部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部分中间还有一个黑圈,意味着是核心内容:全面发展的人;三个部分各自又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所以按照合理的顺序
准确表述即可,也就是由内及外,先说核心内容,再说三个方面,最后说三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夏天,枝叶垂悬于两层楼之间,形成了美丽的绿色叶幔。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
起用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但感觉如此做太小气而作罢。第二年,年轻人在阳台欣赏盛开的紫藤花时,发现有几株葡萄藤攀上了他的阳台。往下看,一个女孩正对着他微笑。楼下人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回馈。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800字以上。【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
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
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
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审题:本题所给的材料根植现实生活,具有时代特色,导向积极,彰显正能量,易于引发考生的联想、思考。审题时可采用“主旨领悟法”。年轻人种紫藤花给邻居带来阴凉,楼下邻居种葡萄送给年轻人作为回馈,邻里之间关系和谐。由此可得出材料的主
旨,就是人与人之间要懂得分享才能和谐相处。也可以采取“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为什么会有楼下邻居种了葡萄回馈年轻人的结果呢?追究原因就会知道,是因为年轻人种的紫藤给邻居带来了阴凉,他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了邻居,邻居心存感恩也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年轻人,由
此可得出正确立意:学会分享、懂得感恩、邻里和谐相处等。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立意:(1)分享使快乐加倍;(2)受惠应懂得感恩;
(3)邻里当和睦相处;(4)分享让相处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