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12)页,939.02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ae7e6ef28d71afd5ec48b427e198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表中制度调整的史实按朝代排序正确的是①将尚书台作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
权力受到削弱②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③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枢制度④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2.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官员的选拨和管理,对官员的考核在秦以后两千余年的发展
中形成了一套价值明确、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下列选项中,关于官员考核说法错误的是()A.秦汉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被称为“大计”B.隋唐时期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C.明朝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D.清朝对京官进行三年一次的京察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
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下列选项中,符合宋代特征的有()①“律为正文,例为附注”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④“取士
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候、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
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意识觉醒C.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D.消除了教会对欧洲政治的影响5.古代户籍制度是
国家治理重要制度。以下①②③分别对应正确的是:()A.编户齐民、大索貌阅、黄册B.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的的C.大索貌阅、编户齐民、主户客户D.大索貌阅、编户齐民、户贴制度6.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香精大米”事件再度引发了人们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以下不属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原因的是()A.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B.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C.耕地面积不断减少D.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7.“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下列关
于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促使初等教育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②促进了乡村的改变③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④促进工厂的产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表为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对此分析不正
确...的是()年份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872年数据)10%—1913年15%11%13%8%4%A.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B.世界贸易逐渐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C.以国家干预为核心促进贸易发展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9.作为人工
开凿河流,运河不仅可用于灌溉、分洪和排涝,更为船舶缩短航程提供了极大便利。下图所示的运河为()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米迪运河D.伊利运河10.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
的序列。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最重要,是长辈起居、主人会客及供奉牌位的地方;晚辈住在厢的房,当中以东厢房为尊,一般是家中嫡长子的住处。坐南朝北的房子称为倒座,用作客厅或书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宗教神权潜移默化的影响B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D.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11.画家黄永玉数次执笔生肖邮票。2023年“癸卯寄福”、“同圆共生”兔票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精品,同时也表达了对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生活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人类与疫病不懈斗争的成
果有()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抗疟的方法②吴有性提出了传染病原“疠气”致病学说③西汉政府对患者“民疾疫者,舍空邸地”④为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我国推行计划免疫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如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A.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C.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D.胡椒、胡桃等传入中国内地13.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古代文字
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巴利文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②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③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④朝鲜在中国汉字基础上创制出谚文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4.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
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如图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太阳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B.②——《编年史》——古代西亚史学最高成就C.③——人首飞牛石雕——国王权力的象征D.④——“
悬诗”——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15.《汉谟拉比法典》的前言记载:安努(众神之父)和恩利尔(大地和空气之神)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神和司法天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这条记载()A.强
调公平正义B.维护了平民利益C.普及法治思想D.宣扬了君权神授16.古希腊、罗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各项中能得出这一结论的是()A.《荷马史诗》里的英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
文学创作的源泉B.苏格拉底致力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C.伊本·西那的《医典》在欧洲被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D.希罗多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17.不少欧洲学者在论及拜占庭时,认为它的历史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描
述符合拜占庭实际情况的有()①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②融汇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③基辅罗斯是东正教的中心④圣索非亚大教章以哥特式风格闻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18.中古时期,欧洲的教育和
文化知识被教士所垄断,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浸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由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文化A.因为战争破坏而停滞B.神学色彩浓厚C.进入黑暗衰退时期D.哲学加速发展19.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
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①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兴起②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③创造出20进制④《三国史记》是印度现存最早的史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0.《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源
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下列关于该书叙述正确的是()①《源氏物语》是一部日本古典文学杰作②主要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为了争夺
王位而进行的战争③《源氏物语》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④《源氏物语》取材于中国故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1.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以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包括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地。他们的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下
列选项中,属于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文化“相同之处”的是()①多神崇拜②建造金字塔③拥有文字④使用天然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是显示有史以来一切与
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的地图。结合所学判断,如图可以用于研究()A.小麦全球传播B.奴隶贸易C.印欧人早期迁徙D.华工出国23.3—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之相关的是()①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②中国北方形成民
族大交融③日耳曼人建立一系列王国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4.“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中叶,势力范围扩展到几乎整个小亚及叙利亚北部和中部地区,并在叙利亚同埃及进行了争霸战争。”该“帝
国”A.公元前17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B.使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C.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而逐渐衰落D.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25.专家预测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或将引爆欧洲70年以来的最大难民危机,除
战争和地区冲突外,造成二战后世界难民问题的因素还有①宗教矛盾②部族冲突③自然灭害④经济恶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6.新加坡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华人春节)、耶稣受难日(基督教节日)、开斋节(伊斯兰教节日)、劳动节、卫塞节(即佛诞,又称浴佛节
)、屠妖节(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等宗教的节日)、圣诞节(基督教节日)等。这反映了新加坡()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B.文化冲突和宗教矛盾十分严重C.消除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D.是最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国家27.商路的开辟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有
关唐代商路及其文化交流成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瓷器成为大宗出口商品B.汗血马从大宛国传入中国C.开辟通往印度洋的商路D.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地区28.《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
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据此可知()A.张骞开通了西南丝绸之路B.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C.此路后来成为匈奴等游牧民族西迁之路D.汉
朝与大夏之间有直接的经贸往来29.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A.全球贸易网最终形成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冷战的结束促进世界贸易突飞猛进30.马克思、恩
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上述经典作家的论述对历史研究的启示在于()A.必须把
历史现象的个别性与历史认识的规律性有机地统一起来B.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更要重视各历史时期的独特作用C.认识到前一个历史时代会对后一个历史时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D.承认历史发展阶段的独特价值,每个时代的历史都与前代不同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墨子材料二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
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周边国家大量的僧侣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将茶的种植方式传播到了各自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朝鲜和日本,茶文化传到这些国家后便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文化。……新航
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在海外的殖民贸易在本质上是以国家组织的形式对落后地区的资源掠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茶文化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材料三传统中华文化共同体近代以来的深刻裂变,是在近代西方文
明的强烈冲击下开始的。在作为《青年杂志》发刊词的《敬告青年》中,陈独秀高调揭示新文化六大纲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大纲领,无一不是以近代
西方为坐标;无一不是将近代西方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泛滥、工业文明的确立而产生的部分观念与制度,视为中国必须原封不动照样复制的目标模式。——姜义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百年裂变与重建》(1)概括材料
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所学,从国家治理角度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特点。请分别指出日本和英国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的茶文化。(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指出新文化运动初期中华文
化追求的价值目标。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发表演说:“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191
6年,他说“吾今主张五权分立制以救三权鼎立之弊。”1924年,孙中山提出:“凡候选及任命人员,无论中央和地方皆须经中央考试,铨定资格者方可。”——摘编自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影响》材料二16—19世纪商业贸易一览表时间事
件或现象16世纪以后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被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取代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前后英国和荷兰
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根据《选择性必修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基本主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商业贸易发生
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以晚清银行发展史实为例,说明这些变化在近代中国的表现。33.【旧金山唐人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6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初步建立。1906年美国排华高潮时期,旧金山唐人街经历大地震。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新唐人街”建立。
以下是关于旧金山唐人街部分文献研究资料序著作或论文简介号①张德彝《欧美环游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合订本)记录了作者1868年访问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见闻和思考,文本成型的时期正值旧金山华人聚集区逐步成为旧金山唐人街。②泗丽莎
《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奋斗史》,王金凯译追溯了泗家从1867年进入洛杉矶唐人街,直至作者生活年代(1920年代)的历史。③彼得和杜桑卡·米赛耶维奇《中国人在美国的发财史》侧重考察中国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及遭遇,关于排华运动时期的历史着墨甚多。④
赵欣《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硕士学位论文)随着北美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在不同的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或主动的传播。⑤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博士
学位论文)将传教士群体视为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宗教文化传播行为进行研究。⑥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考察1850至1943年间中国移民的心路历程,以及遭遇排华法案并试图克服种族歧视的历史处境。⑦安东尼·李《图绘唐人街:旧金山的
艺术与东方情调》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关于旧金山唐人街的摄影和绘画,涉及唐人街的街景、艺术界、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⑧乔热《唐人街的儿童:在旧金山生养美国华人,1850—1920》考察了旧金山唐人街的家庭和
学校,其内容关系到华人移民对于中美文化的态度和选择。⑨陈静瑜《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视华埠为一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潜力、把中国移民带进美国社会的主要桥梁。(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大
量引进华工的背景。(2)请你围绕旧金山唐人街的变迁,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