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洮南市第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8)页,76.14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b8e0dd1daa63f9b49f886003de092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洮南市第一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1.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了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
建立鲁国。“其分器之多,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实非他国可比。”这说明分封制()A.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B.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C.任人唯亲阻碍阶层流动D.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2.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
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3.长期以来,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
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到唐代,他们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三省掌握了以前的宰相职权。这一变化()A.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矛盾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C.标志着内外朝制度形成D.调整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4.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政治()A.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B.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D.为此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埋下制度伏笔5.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
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官员选拔日渐科学6.有学者认为:明代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很多
情况下,皇权专制的高度发展只体现在制度上,高度集权的皇权,皇帝并没有真正行使,而是由大学士或太监行使了。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B.“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C.“国家政事,商确(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D.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7.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制度,遵循“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的原则,其中的亲王皆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成为皇帝依赖的群体,也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由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A.体
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B.表明清初满族贵族享有民主权利C.恢复了西周的宗法体制D.是清朝集权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8.“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
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9.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
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中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10.有学者
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11.18
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麦尔维尔说:“倘若某些在职者的观点与君上意见有别,君主虽未必就责成他们放弃;可若是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国王()A.政治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B.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C.成
为内阁事实上的组织者D.拥有左右政局的实际力量12.有学者认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关于材料中“州”的地位的演变,正确的是()A.从邦
联制到联邦制推动了“州”的独立性加强B.从殖民地到独立的“邦”,又到从属于联邦的成员C.在地位的升降过程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性D.联邦政府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1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
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巩固德意志的统一B.确立资本主义政体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争夺欧洲大陆霸权14.下面是两位学者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论述,这一事件()学者1:山河
破碎,内忧外患激起的布衣之怒。学者2: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因素。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沉重打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帝制时代D.其政治方案均得以顺利推行15.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
“义和团对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感到不安,他们的口号是‘杀死外国人’,他们特别不喜欢西方传教士以及皈依了基督信仰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威胁到了中国传统。对于这些杀害的回应是迅速而猛烈的,一支由英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两万人的联合部
队在1900年10月攻占北京,这支部队恢复了秩序”。此段叙述旨在()A.揭示战争起因的真相B.突出各国参战的正义性C.反映义和团运动全貌D.宣扬宗教传播的重要性16.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与“辛亥革命
”的主要史实对应正确的是()A.①中华民国建立并颁布《临时约法》B.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C.③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D.④保路运动为革命创造契机17.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
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A.改变旧式价值观念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C.推动传统社会转型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18.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束缚极感不便,思于宪法根
本纠正之。国民党以国基初奠,袁世凯野心跃跃,亦思于宪法严厉预防之。这反映出中华民国成立后()A.袁世凯力图修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B.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党为维护革命成果无视宪法的权威D.民主与专制存在着斗争冲突19.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
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20.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C.民主革命逐步转型D.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21.关于“14年抗战”的说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已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就开始了。”蒋介石晚年回顾:“第一大耻,已经由14年抗战成功而洗雪”。上述说法()
A.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共识B.推动国两党再次合作C.肯定了局部抗战的价值D.赞扬了正面战场的功绩22.表1是“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数据对比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表1: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数据对比统计表A.中国优势明显B.日本自不量力C.中日实力悬殊D.中国处置失当23
.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目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我军“获得了新的生命”是因为遵义会议()
A.通过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B.决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日本兵力人数正规军5万1.5万非正规军4万1万武器装备飞机262架4架火炮3000门30门轻武器12万支1万支24.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
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逐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A.帝国主义国家从此放弃了对中国侵略B.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C.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D.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第Ⅱ卷(非选
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25.(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
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
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往边地,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摘编自徐杰舜
《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材料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专门论述了“中华民族”,说明“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要“团结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存”,为争
取中华民族自决权而斗争。在统一的国家之下,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整体力量用语,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最强音。——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
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之中华民族观的意义。(6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
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成理各有依据的。分别以这三个年份为起点,算到1840年,各自都在2000年以上,比西方多了一倍。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
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
,阐述须史论结合。)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爆发的革命引起了欧洲其他专制国家统治者的恐慌。1792年的春天,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的联军,在莱茵河畔集结,随后法国对敌宣战。起初,由于法国的军官大都出身旧贵族,因此督战不力,甚至临阵叛变,国王路易
十六也暗中与外国势力串通,导致法军节节失利。在这危急关头,立法会议发出号召,要求所有爱国者武装起来,共同保卫国家。法国人民组成了义勇军,从全国各地奔赴巴黎,紧接着来到前线作战。在马赛,一支500人的义勇军一路高唱军歌,表现出了法
国人民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意志。这首军歌被称为《马赛曲》,并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摘编自李云哲编译《全球通史》材料二1934年,聂耳与田汉合作,为电影《桃李劫》创作了主题曲《毕业歌》。所有人都记得:电影故事聚焦了一个特别的时间——1931年9月18
日;主角就是离开校园的学生——一个时代的青年的缩影。“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首歌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毕业歌》唱到哪里,抗日救亡的运动就燃烧
到哪里。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数千人高唱《毕业歌》,走上街头,奔走呼号。1940年,18岁的饶平如唱着这首歌走进军校,他的父亲告诉他,“你要不去救国,也就没法救自己的家了”。1941年,17岁的张优唱着这首歌参加了新四军,他说:“我们都是一腔热血,这首歌警醒着我们、鼓励着
我们。”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毕业歌》历久弥新,愈加嘹亮,成为一代代青年的青春必唱,更见证着他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摘编自新华社《追梦青年舞起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马赛曲》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的背景。(4分)(2)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毕业歌》在抗日战争中和改革开放后对青年的影响。(4分)(3)概括上述材料中跨越时空的两首歌曲共同的主旋律。(2分)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朝建立后。虽对魏晋以来的官制进行了初步整顿,但仍存
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官吏名号重叠、队伍庞大臃肿、品阶制度繁杂混乱等众多问题。因此隋炀帝从大业二年开始,陆续对官制度进行改革。首先,改革之前各级官员任期满四年就可升迁的规定,“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其次,取消中低
级爵位。隋初为笼络人心。授爵过多过滥。隋炀帝“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度之”。即便如此,王、公、侯三等爵位只有子孙立下功勋,才能承袭爵位;第三,改革隋初“前代品爵,皆依旧不降”的旧制度。规定“制魏、周官不得为荫”
。不再承认前朝的官位、爵位;第四,精兵简政。裁并州郡,裁汰冗员;第五,增加进士科,正式确定了科举制度,开辟用人新途径。由于隋祚短暂,炀帝对官制改革的效果还没有显示出来,到了唐代这种改革后的制度才得以充分发展,
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摘编自李仕权《改革的教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炀帝官制改革的措施。(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官制改革的影响。(10分)答案1B2D3D4B5B6B7A8
B9D10A11B12B13A14B15B16C17C18D19D20D21C22D23C24D25(1)举措:①开拓疆土,设立郡县进行管理;②移民实边,实行军民屯田制度;③开通丝绸之路,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一点1分,共3分)意义:①有助于推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有助于巩固秦汉国家政权
,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③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融合的进程:④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2)意义: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抗战;②促进了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巩固;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④有利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⑤对新中国的民族政策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26示例:论题: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延续,但
社会仍有微渐变化。(3分)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年以上,社会发展滞缓。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长期延续并不断强化;经济上,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思想上,长期文化专制,儒学独尊。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一些中国士大夫开始关注并引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中国社会,但总体上微弱,不可能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9分)(要求:需明确提出论题,论题应包含漫长延续以及微渐变化两方面。论证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楚)27(1)背景:法国大革命;普奥联军武装干涉法
国革命,法国危急;立法会议号召下法国人民组成义勇军奔赴前线等。(2)影响:抗日战争中,激励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改革开放后,鼓舞青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3)主旋律:爱国、责任、使命感、担当等。28(1)措施:改变官员升迁的标准;取消中低级爵位,且对爵位世袭做出新的规定
;不承认前朝的官位和爵位;裁减官员;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正式确立。(5分)(2)影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加强了君主专制;整顿吏治,有利于政治清明;裁汰冗官,减少了政府开支;科举制形成,有利于选拔人才和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