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317 M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0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2.317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973a518c5319aec5812ad4d7bdc8e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1.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B.根据122qqFkr=,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C.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不是体积很小的球体,能否看成点电荷是看该电荷对研究问题时能否忽略不计,所以A错误;B.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定律不适合使用,所以静电力不是趋向无穷大,则B错误;C.库仑力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则q1

对q2的静电力总是等于q2对q1的静电力,所以C错误;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定律,所以D正确;故选D。2.快递运输时,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易损坏物品外面都会利用充气袋进行包裹,这种做法的好处是()A.可以大幅度减小某颠簸过程中物品所

受合力的冲量B.可以大幅度减小某颠簸过程中物品动量的变化C.可以使某颠籁簸过程中物品动量变化的时间延长D.可以使某颠簸过程中物品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ABC.充气袋在运输中起到

缓冲作用,在某颠簸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不变,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不变,充气袋可以延长动量变化所用的时间,从而减小物体所受的合力,AB错误,C正确;D.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即为物体所受的合力,充气袋可以减小颠簸过程中物品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D错误。故选C。3.1R、2R是用相同金

属材料制成的电阻,其上、下表面分别是边长为a、b的正方形,厚度分别为1d、2d,连接方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1R、2R之比为12:ddB.通过1R、2R的电流之比为:baC.1R、2R两端电压之比为2212:ddD

.1R、2R两端电压之比为21:dd【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由电阻定律lRS=可得,R1、R2的电阻之比为122121:RdabRadbdd==故A错误;B.两个电阻串联,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1:1,故B错误;CD.根据题意,由欧

姆定律可得,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2221UIRdUIRd==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两电阻R1、R2的U-I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R2=1∶4B.R1∶R2=4∶1C.将R1与R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4D.将R1与R2

并联后接在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4∶1【答案】B【解析】【详解】AB.U­I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值,两者的图线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两者都是定值电阻,由图像可得111==10URI,222==2.5URI

则R1∶R2=4∶1,故A错误,B正确;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C错误;D.根据并联分流特点,支路电流与支路电阻值成反比,所以I1∶I2=1∶4,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45),场中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

,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水平。现用一外力将小球缓慢拉至竖直方向最低点,小球电荷量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A.该外力所做的功为2tanmgLB.该外力所做的功为mgLtanθC.

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2tanmgLD.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qEL(sinθ+cosθ)【答案】D【解析】【详解】CD.小球在水平位置静止,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sinFmg=电则sinmgF=电小球从最初始位置移到最低点时,电场力

所做的功()cossinWEqL=−+电因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加()pcossinEWEqL=−=+电D正确,C错误;AB.由动能定理可知0GWWW++=外电即()cost(sinan)GmgLWWWEqLmgL=−+=

+−=外电AB错误。故选D。6.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的两个正点电荷放置于正方体的顶点A、C,正方体的边长为a,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顶点B和D的电场强度相等B.顶点B和D′的电势相等C.顶点B电场强度大小为22kqaD.

顶点B′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2kqa【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特点可知,顶点B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反向相反,故A错误;B.顶点B到两个正点电荷的距离都为a,顶点D′到两个正点电荷的距离都为2a,故顶点B的电势比顶点D′电势高,

故B错误;CD.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场强的叠加法则可知顶点B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BkqEa=顶点B′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32cos302(2)BkqkqEaa==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个物块,质量分别为2m、2m、m。C物块叠放在B物块上

方,B的上表面粗糙,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两个物块中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刻弹簧为原长状态。现给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的弹性势能pE与形变量x的关系为212pEkx=,要保证B、C不发生相对滑动,则0v的最大值为()的A.gmkB.3g2mkC.5g2mkD.15g2mk【答案】D【解析】【详解】若要保证B、C不发生相对滑动,则需BC整体加速度不

超过C物体摩擦力所提供最大加速度mag=故对BC整体分析,需弹簧最大弹力3Fmg=由胡克定律得Fkx=即3kxmg弹簧最大形变时ABC共速,此时形变量可由能量守恒得2220m11125222mvmvk

x=+共解得20m65mvxk=联立解得0152mvgk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本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

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B.a点处的场强E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b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D.一正电荷运动到

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a指向c【答案】CD【解析】【详解】AB.该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不明,所以在c点处的电势不一定为4V,a点处的场强Ea不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b。故AB错误;CD.由公式pEq=易知,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根据“沿电场

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得c点的场强方向由a指向c。所以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a指向c。故CD正确。故选CD。9.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a、b、c三点,位置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平行于坐标平面.将电子从a点分别移到

坐标原点和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均为2eV,已知a点电势为2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点电势为零B.电场强度大小为200V/mC.电子在c点电势能为­8eVD.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相同【答案】BC【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2eV2VeabaoUU===−−,因a点电势为2V,则bO两点的电势均为4V,选项A错误;场强大小为:22200V/m1cos602102baUEab−===,选项B正确;bc连线与场强E方

向平行,则2200210V4VcbUEbc−===,则c点的电势为8V,电子在c点电势能为­8eV,选项C正确;由于ab和bc的电势差不相等,则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不相同,选项D错误.10.如图(a),水平地面上

固定有一倾角为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一质量为m的滑块锁定在斜面上。0t=时解除锁定,同时对滑块施加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滑块()A.在00~4t内一直沿斜面

向下运动B.在00~4t内所受合外力的总冲量大小为零C.在0t时动量大小是在02t时的一半D.在002~3tt内的位移大小比在003~4tt内的小【答案】AD【解析】【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当2sinFmg=时,

物块加速度为2sinsin3sinmgmgagm+==方向沿斜面向下;当2sinFmg=−时,物块加速度大小为2sinsinsinmgmgagm−==方向沿斜面向上,作出物块00~4t内的vt−图像A.根据图像可知00~4t,物体一直

沿斜面向下运动,故A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00~4t,物块的末速度不等于0,根据动量定理0Ip=合故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0t时物块速度大于02t时物块的速度,故0t时动量不是02t时的一半,故C错误;D.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由图

像可知002~3tt过程物体的位移小于003~4tt的位移,故D正确。故选AD。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为了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

作: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

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P;③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的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M和N;④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am和bm,用刻度尺

测量白纸上O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My、Py和Ny.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择入射球am、被碰球bm时,应该使am_________b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球a和b发生碰撞后,小球a在图中白纸上撞击痕迹应是__________点.(3)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论___________产生影响(填“会”或“不会”).(4)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物理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

am、bm、My、Py、Ny表示)【答案】①.大于②.N③.不会④.aabPNMmmmyyy=+【解析】【详解】(1)[1]为防止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应该使ma大于mb;(2)(4)[2][4]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设木板与抛出点之间的距

离为x,由平抛运动规律得:水平方向:xvt=竖直方向:212hgt=解得:2gvxh=碰撞前,小球a落在图中的P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0.小球a和b发生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变小,下落的更多,a的落点在图中的N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m2的落点是图中

的M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2.小球碰撞的过程中若动量守恒,则有:的012aabmvmvmv=+即为222aabPNMgggmxmxmxyyy=+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aabpNMmmmyyy=+(3)[3]只要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小球到达轨

道底端时速度相等,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误差.1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A和静电计外壳接地,电容器右极板B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使电容器带电后与电源断开。(1)关于此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B.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情况C.A板与静电计的指针带的是异种电荷D.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2)保持B板不动,将A板向右移动,静电计指针张角______________;保持AB板不动,向两板间插

入陶瓷片,静电计指针张角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改变相关因素使电容器电容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测量某些物理量,因此可制作电容式传感器。保持B板不动,将A板上下移动会使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变化。下列传感器电容变化和此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

【答案】①.AC##CA②.减小③.减小④.BD##DB【解析】【详解】(1)[1]A.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其它物理量不变,改变其中某一个物理量,A正确;B.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势差,该实验电量不发生变化,B错误;C.静电计与B

板连接,所以与A板带是异种电荷,C正确;D.电压表必须有电流通过才行,所以不能用电压表代替,D错误。故选AC。(2)[2]A板向右移动,根据4SCkd=得电容变大,根据QUC=电量不变,电势差减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3]向两板间插入陶瓷片,电容增大,同理,张角

减小。(3)[4]保持B板不动,将A板上下移动,目的是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由此可知,BD符合题意,A图为改变介电常数,C图为改变两极板间距。故选BD。四、解答题(3个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公式、文字叙述)13.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电场线上有相距6cm的A

、B两点,且UAB=150V,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电场中A、C两点相距14cm,A、C两点连线与电场线方向成37°夹角,则C点与A点的电势差UCA为多少?(已知sin37°=0.6,cos37°=0.8)【答案】(1)2.5

×103V/m,方向水平向右;(2)-280V【解析】【详解】(1)电场强度的大小的3150V/m2.510V/m0.06ABABUEd===方向水平向右。(2)C点与A点的电势差UCA=-EdCAcos37°=-280V14.如图所示,AB

⊥CD且A、B、C、D位于一半径为r的竖直圆上,在C点有一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现从A点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光滑绝缘轨道ADB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gr,g为重力加速度,不考虑运动电荷对静电场的影响,求:(1)小球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

小球从A点到D点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答案】(1)224Qqmgkr−(2)(21)2kQqEr=−【解析】【详解】(1)点电荷在D点时有224NQqvFkmgmrr+−=224NQqFmgkr=−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点电

荷在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24NQqFmgkr=−方向竖直向下(2)从A到D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mgrWmgr+=−解得电场力做功:12Wmgr=−因为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12Emgr=方法2:A点的电势能:A2kQqEr=−B点电势能

:2BkQqEr=−电势能的该变量:AB(21)2kQqEEEr=−=−15.如图所示,滑板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表面由长度为L的粗糙水平部分AB和四分之一光滑圆周BC组成(半径R未知)平滑连接而成,物体P(可视为质点)置

于滑板最右端A点。一根长度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质量为m的小球Q,小球Q位于最低点时与物体P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接触。现将小球Q拉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Q到达最低

点时与滑块P发生弹性正撞且时间极短,已知物体P的质量为m,滑板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1)求小球Q与物体P碰撞前瞬间细线对小球拉力F的大小;(2)若物体P与滑板水平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15=,为保证物

体P不会从圆弧上C点离开滑板,求圆弧半径R满足的条件;(3)要使物体P最终停在滑板上且物体P在相对滑板反向运动过程中,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速度,求物体P与滑板AB段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2Fmg=;(2)215LR;(3)1164【解析】【详解】(

1)对小球Q摆到最低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的201(1cos)2mglmv−=在最低点对小球Q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0vFmgml−=联立解得2Fmg=(2)小球Q和物体P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P的速度大

小为1v,Q的速度大小为2v;由于机械能和动量守恒,则012mvmvmv=+222012111222mvmvmv=+解得1vgl=若滑块P刚好能够滑到滑槽轨道的最高点C,向左为正,对滑块P和滑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

动量守恒可得13mvmv=根据能量守恒可得22111322mvmvmglmgR−=+解得215LR=所以215LR(3)设物体P从滑上圆弧再返回刚好回到滑板最右端A点,物体P与滑板具有共同的速度v,此时μ有最小值,则有13mvm

v=根据能量守恒可得2211113222mvmvmgl−=联立解得116=当P滑块滑到凹槽C点又滑回到B点时,滑块P滑回B点时速度恰好为0,此时μ有最大值,利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122mvmv

=2212211222mvmvmgl−=解得214=所以1164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