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43.34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9048ab571216029ccd89ae2a379e0e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命审题单位:武钢三中语文学科组审题单位:圆创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时间:2024年6月26日上午8:00—10:30☆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
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峰陡峭,万壑争流,这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林区有着来自亘古时
代的美感,再看它与远古传说关联的“神农”之名,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相传上古时代,人们饱受瘟疫横行之苦,此地是草药茂密之地,但大多数珍稀药草都生长在悬崖绝壁处,不易取得,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此地遂得名“神农架”。历史上,洪灾对农耕民族同样是梦魇般存在,治水问题曾让历代统治者
焦头烂额。对洪水的畏惧,就很容易令人们对远古时代治水的先贤大禹产生崇拜和怀念。很少有人知道,杭州地名的由来,也与大禹有一定渊源。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武林等,而它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字叫余杭。“余杭”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见于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说“余杭”本为禹杭,
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后转讹为余杭;其二,则认为“余杭”系百越语地名,与大禹治水无关。河南省开封市下辖的禹王台区,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名曰“吹台”,最初与大禹并无关系;但自元朝以来,开
封地区黄河水患愈发严重,明嘉靖二年,苦难的开封人民于古台之上建禹王庙,为其供奉香火,祈祷他能守护这一方水土,从此才有了“禹王台”这个名称。从殷商时代起,因重大历史事件而诞生的地名逐渐变多,且不再像远古史那般缥渺,而是
变得具体,有史可查,有迹可循。如今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下辖的武陟县之名,就与武王伐纣这场大进军关联。武陟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这是“武陟”首次出现。它的命名有两种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明万历年编撰《武陟
县志》,此地因是周武王进军克商,提牧野之师,兴兹土之地,遂名“武陟”。而另有一种说法则认为“陟”有登高之意,可能是武王进军途中在这里登上一座高山而命名。随着大军向商王都朝歌推进,决战打响之前,周武王作《牧誓》进行全军总动员,随后于朝歌城外的牧野与殷商展开最后决战。牧野
位于今河南新乡市北部,牧野之战前并非专有名词,而是相对殷都朝歌而言的位置。当时都城由内外的位置分别以城、郭、郊、牧、野来称呼,简单地说,“牧野”原指都城郊外的地方。但牧野之战后,“牧野”就专指这一块地区
。湖北省宜昌市秘归县的地名同样来源于著名历史人物,《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名女婴,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则由“姊”演变而来。为了“示威,服海内”,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全国,第四次出巡最北至辽西郡,在此刻
瑞石门,并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药,这里就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不过秦皇岛作为地名在明代才出现。大概没有哪个时代能像汉末三国那样,能给中国人留下如此根深蒂固的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并非一座城市,而是“州”级行政
建制,囊括当今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区。赤壁大战前,荆州核心治所在襄阳。建安十三年,曹操引军南犯,孙刘联军于赤壁大败曹军,一年后周瑜攻克南郡,南郡之战的胜利打破了荆州原有格局,曹操势力除了占据北部襄阳为据点,基本退出荆州。对荆州南部地盘的划分使得周瑜与刘备的关系趋于紧
张。周瑜领南郡太守,屯兵于江陵,还任命程普为江夏太守,可江夏本来就属于刘备和刘琦的控制范围,如今却要让刘备拱手让出,刘备所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屈辱可想而知。攻克江陵后,刘备仅分得南郡南岸一小块,即孱陵地区。刘备当时的职衔为左将军,人称左公,他遂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刘备
一如既往地顽强,即使地盘很小,但正如这个地名的美好寓意,他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左公从此安定。这年与公安一同改名的还有宜都。此前曹操南征吞并荆州后,将南郡枝江以西的地方划为临江郡,曹军赤壁兵败后,刘备控制了这块地盘,遂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只可惜后来关羽大意失荆
州,刘备亦于夷陵之战惨败,公安、宜都均为孙权所占。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的赤壁市也是三国文化十分浓厚的城市,然而哪怕在20多年前,这里都还叫蒲圻市。随着20世纪90年代央视版《三国演义》播出后,三国热
席卷全国,加上历来对赤壁之战古战场具体位置诸多争议里,大部分专家都认可蒲圻市就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蒲圻市遂提出更名为“赤壁市”。1988年6月11日,民政部批复同意将蒲圻市更名赤壁,就这样,乘着三国文化的青云,赤壁市迅速名扬天下,还有的地名大
概率和三国正史无关,反而有很重的演义痕迹。这里以湖北省荆门市下辖的掇刀区为例。这个地名因掇刀石而来,相传关羽曾在此屯兵,将青龙偃月刀掇于巨石中,人们便将这块巨石命名为掇刀石。然而正史上并未记载关羽使用的武器是刀,青龙偃月刀更是宋代才出现的武
器,加上掇刀传说又出现于关公崇拜已兴起的清代,应该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而来。这类地名虽然很难与历史事件直接对应,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也反映了数百年来三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同样具有人文色彩。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江南,从繁华都市到阡陌乡村,地名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识着
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湖南衡阳之名源于其位于衡山之南,陕西华阴之名则由于其地处华山北侧;江苏海门因其位于长江入海口,江西湖口则得名于其为长江和鄱阳湖的交汇处。江苏淮安、山东泰安、四川雅安、陕西西安都有个“安”,寄托了中国
人对安定生活的祈祝;浙江镇海、江苏镇江、广西南宁等地名,充满了中国人期盼平定祸乱的心愿……从远古到明清时代,留在神州版图上一个个特殊的地名,不仅是几千年风雨中那些惊心动魄历史瞬间的见证者,这些名称从诞生到演变乃至含义发生变化,折射出的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方向
。(摘编自国家人文地理《华夏青史的地理印记》,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治理水患历来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需要关注的问题,黄河自元代开始在开封地区泛滥,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明万历年编撰的《武陟县志》最早记载了关于“武陟”两个命
名的说法,这两个说法都与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相关。C.武王伐纣之后,“牧野”这一地名由专指变成了泛指,其指代的地域范围也比这场决战打响前的所指缩小了。D.刘备在攻克江陵后改孱陵为公安,寄寓了其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备还为宜都定名。2.根
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古中国历史相对模糊缥渺,缺乏史料支撑,许多地名的由来与神话传说有关也说明这一点,商朝之后情况逐渐改观。B.“州”级行政建制在汉末三国时期是相对较大的区域,可知《出师表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中“益州”不单指成都一市。C.虽然赤壁之战古战场的具体位置有诸多争议,但专家们都支持原蒲圻市为战争发生地,促成了该市成功更名为赤壁市。D.中国地图上一个个城市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政治、文化内涵,不同时代的中国人追求的人文精神我们可以从中探寻。3.文中划线句子“余杭系百越语地名,和大禹是否在此治水无关。”下面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此观点的一项是A.通过溯源发现,与大禹相关的地名,大多是源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怀念之情,余杭并不是大禹治水之处
。B.远古时代的夏部落联盟活动地区,大致西至今河南西部和陕西南部,东至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地。C.夏禹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较低下,交通闭塞,大禹不可能同时活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处地区。D.记载说“余杭”本为禹杭的《余杭县志》成书于清朝嘉庆年间,出现的时间远远晚于大禹治水发生的时
间。4.结合文本材料,请概括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缘由。5.本文在讲述地名文化时能够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答案】1.D2.C3.A4.①来自神话传说,如神农架;②来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秭归、宜都;③来自历史演义,如掇刀区;④来自地理方位,如衡阳
、海门;⑤来自人民的美好愿望,如泰安、镇江。5.①言之有序:文章由分到总,按照时间顺序,从神农氏到商、周、秦,再到三国,来介绍“华夏青史的地理印记”。②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引经据典,事例丰富,明确史实与争议,严谨科学。③言
之有味:以生动的语言,将地名中的故事与文化娓娓道来,文白结合,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读来韵味十足。【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黄河自元代开始在开封地区泛滥”有误,原文是“自元朝以来,开封地区黄河水患愈发严重”;B.“最早记载了关于‘武陟’两个命名的说法”有误,
文本“它的命名有两种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明万历年编撰《武陟县志》,此地因是周武王进军克商,提牧野之师,兴兹土之地,遂名‘武陟’。而另有一种说法则认为‘陟’有登高之意,可能是武王进军途中在这里登上一座高山而命名”,原意是《武陟县志》的记载是两个命名说法之一;C.“‘牧
野’这一地名由专指变成了泛指”有误,原文“牧野之战前并非专有名词,而是相对殷都朝歌而言的位置”“但牧野之战后,‘牧野’就专指这一块地区”应该是由泛指变成了专指。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专家们都
支持原蒲圻市为战争发生地”错,原文是“大部分专家都认可”。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不能由“……大多是源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怀念之情,当地并不是大禹治水之处”断定所有地方都是这种情况,余杭还是有可能是因大禹在当地治水而命名的,所以不适
合充当论据。B、C两项主要从事件本身推断,以大禹以及夏部落联盟的活跃范围作为论据支撑观点;D.“‘余杭’本为禹杭”的说法出现时间非常晚,可能是出于后人杜撰,可作为论据支撑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
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相传上古时代,人们饱受瘟疫横行之苦,此地是草药茂密之地……此地遂得名‘神农架’”可得出:来自神话传说,如神农架;②根据“《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名女婴,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则由‘姊’演变而来”“此前曹操南征吞并荆州后,将南郡枝
江以西的地方划为临江郡,曹军赤壁兵败后,刘备控制了这块地盘,遂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可得出:来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秭归、宜都;③根据“相传关羽曾在此屯兵,将青龙偃月刀掇于巨石中,人们便将这块巨
石命名为掇刀石”可得出:来自历史演义,如掇刀区;④根据“湖南衡阳之名源于其位于衡山之南,陕西华阴之名则由于其地处华山北侧;江苏海门因其位于长江入海口,江西湖口则得名于其为长江和鄱阳湖的交汇处”可得出:来自地理
方位,如衡阳、海门;⑤根据“江苏淮安、山东泰安、四川雅安、陕西西安都有个‘安’,寄托了中国人对安定生活的祈祝;浙江镇海、江苏镇江、广西南宁等地名,充满了中国人期盼平定祸乱的心愿……”可得出:来自人民的美好愿望,如泰安、镇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写作特点的能力。①言之有序: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先从上古时代神话传说引出“神农架”得名由来,然后是商朝的“武陟”,周朝的“牧野”,秦国的“秦皇岛”,三国的“赤壁”“公安”等,这是分说;然后总说“从远古到明清时代,留在神州版图上一个个特殊的地名,不仅是几千年风雨中那些惊心动魄历史瞬间的见
证者,这些名称从诞生到演变乃至含义发生变化,折射出的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方向”。总之,文章由分到总,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华夏青史的地理印记”。②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引经据典,事例丰富,介绍“杭州”地名时“‘余杭’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其二…
…”,引用论据,把两种说法介绍得清晰明白;在谈到“武陟”地名时,“武陟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这是‘武陟’首次出现。它的命名有两种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明万历年编撰《武陟县志》……”,明确史实与争议,严谨科学。③言之有
味:以生动的语言,将地名中的故事与文化娓娓道来,如文白结合“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此地遂得名‘神农架’”,如长短句结合“刘备当时的职衔为左将军,人称左公,他遂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如整散句结合“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江南,从繁华都市
到阡陌乡村,地名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识着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读来韵味十足。(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少年崔立少年是在一个上午,蹑手蹑脚地走出图书馆。图书馆外,是一条步行
街。步行街上,来来往往走过人群。阳光下,天并不热,但少年的额头上微微沁出了汗。少年的头一直低着。从阅览室门口,直至走到步行街的每一步,少年都小心翼翼,脸上带着惊慌。倘若有谁呼喊少年一声,少年恐怕都会被惊住
,暴露出他那不想暴露的东西。少年远远地朝身后的图书馆望,确定安全了。少年如释重负般的,整个人也放松下来,大喘一口气,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解脱。少年轻轻拉开上衣,一本崭新的杂志到了手上。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少年都喜欢。少年想带回家去看。少年去附近的报刊亭看过,没有这本杂志卖。犹豫再
三,终于选择了铤而走险。这一晚,少年躺在床上,将这本杂志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好好地看了一遍,连中缝处都没放过。合上杂志,少年满足地伸展了一下腰,好爽!几天后,少年再度出现在了图书馆门口,左顾右盼地,又上了二楼的报刊阅
览室。走进去时,少年的心是带着一点忐忑的,小小的忐忑,在门口演变成大大的忐忑,那个坐在服务台前中年女管理员,似乎朝着少年的方向凌厉地望了一眼,就那一眼,少年的心都快要出来了。还好,中年女管理员在望过一眼后,就没再看少年,少年有过瞬间的
放松。少年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径直在书架前停住,那里有一本新的杂志。是上次杂志的新一期。这是本半月刊。少年轻轻地拿下杂志,在旁侧的书桌前坐下,看杂志的人不是很多,只有几个年纪大的老人,在认真地翻看,像少年
一样的孩子,几乎是看不到的。翻了几篇文章,少年又有了爱不释手的感觉。上一次,少年就是没控制住自己。少年抬头望了眼女管理员的方向,女管理员低着头,似乎在认真看着什么。少年心头有些窃喜。真的要像上次那样吗?少年想。少年合上杂志。少年的手,伸向了杂志。少年的手,忽然又打开那
本杂志。在心头,少年拒绝了自己。少年不想再这样了。这一天,少年把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认真读完了。读完后的杂志,少年轻轻地合上。少年站起身,又来到书橱前,轻轻地放了上去。每隔几天,少年都会来到图书馆,来到报刊阅览室,去找寻那本新一期的杂志。看这杂志,像
是少年的一个约定。每次,少年都会看到那个女管理员,总有那么一丝心悸,在心头慢慢弥漫开。每次,少年都会认真把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都看完。少年轻轻地合上那本杂志,站起身,来到书架前,将那本杂志轻轻地放在上面。时
间在慢慢地拉长。少年喜欢看那本杂志的习惯,没有因为时间而改变。反而,少年带来了纸、笔。少年会照着那些文章,自己也开始写起了文章。虽然写得多少有些拙劣,但少年喜欢。那些像是青涩的自己,容易犯错,在错误后慢慢修正。有一天,女管理员走到了少年的身旁。少年正低着头写他的文章。感觉似乎有
人在注视自己,抬起头,少年吓了一跳。女管理员笑,说,写文章啊?少年说,哦,对,对。少年的脸微有些烫,是被看到偷偷写文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女管理员说,下周,我要退休了。女管理员说,我看你经常来这里看杂志。女管理员还说,我带你参观一下我那里吧
。少年跟着女管理员,到了服务台处,惊讶地发现一台带监控的电脑,阅览室里各个角落的场景,包括少年常常拿杂志的书橱和坐下来看杂志的位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少年忽然脸特别地烫。她是在提醒自己什么吗?少年记得那次“拿”杂志的时候,女管理员是低着头的,低着头在看电脑吗?几秒的停顿。女管理员忽然又说,以
后文章写好了,给我看看。少年说,好。少年稍稍有些缓和。隔两周,少年去报刊阅览室,女管理员果然已不在了,换了一个中年男人。这个是多年前的事了。多年后,少年长大了,考上了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少年的文章写得也很精彩,经常在当地的日报上刊登,还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刊登,包括那个杂
志,少年也经常会上。少年在这个领域已小有名气。少年常常想,如果当年那位中年女管理员抓住偷杂志的他,会是怎样?如果自己偷了一次,又偷,又会是怎样?少年还想,如果没有当年自己青涩的文章,能有现在精彩的文章吗?现在,少年不用再去当年的图书馆了。老图书馆拆掉了,这里又建起了新图书馆
,在新图书馆门口,这个少年在阳光下站立几分钟,想想多年前的自己,他微笑着,再次迈开步,走了进去。(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年走出图书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神情紧绷,额头冒汗,可以看出少年此时的内心是非常的焦虑和不安。B.少年轻轻地合上杂志,又轻轻地把它放上书橱,
几个“轻轻地”表现了少年行窃时的犹豫不决和思想斗争。C.中年女管理员很关心少年,这也让少年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他不确定她是否知晓他的偷窃行为,因为她没有表现得特别清楚。D.少年在图书馆只偷过一次书,却让他长时间忐忑不安,表明少年仍然
是一个有良知、未泯灭道德的年轻人。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年不想再这样了”一句是文章的一个转折,表现了少年的成长,也为下文他的努力和成功埋下伏笔。B.“如果没有当年自己青涩的文章,能有现在精彩的文章吗?”一语双关,既
有“写文章”,也有“做人”两层意思。C.小说多处运用神态、语言、外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大量心理描写则让读者看到少年的内心变化。D.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显得极具客观性;以顺叙的方式展现事件全貌,让读者能够将来龙去脉明了于心。8.小说以“少年”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9.小说结尾多处呼
应开头,含义深刻,余韵悠长。请从首尾呼应的角度,为小说的结尾写一个短评。【答案】6.B7.C8.①情节方面,小说讲述的是少年的经历与成长;②人物方面,“少年”称谓前后未变,有“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之妙;③主题方面,彼时的少年成长为此时的少年,凸显良知与求知对人
生的重要。9.①结构严谨:结尾新的图书馆呼应老的图书馆,结尾的“阳光”呼应开头的“阳光”,结尾的“走进图书馆”呼应开头的“走出图书馆”。②含义深刻:时间的流转可以使人事物变迁,而书籍则是人生进步的阶梯;良知的光明能够战胜欲望的黑暗;个人的成长需要勇于纠正错误,方能最终成就自我。③余韵悠长:小说以
温馨的画面结尾。有余音绕梁之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令人回味。【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几个‘轻轻地’表现了少年行窃时的犹豫不决和思想斗争”有误,此时的少
年已经改过自新,并非在行窃。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小说并没有运用外貌描写。有神态“脸上带着惊慌”,有语言“哦,对,对”,有动作“满足地伸展了一下腰”,但没有外貌描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情节方
面,小说围绕一个“少年”讲述其经历与成长,如喜欢杂志偷回家看,不愿再偷、认真读杂志、写文章,在图书管理员的爱护帮助下知错能改,考上大学、有稳定工作、能写精彩的文章;②人物方面,当年在图书馆读杂志时的确是“少年”,但多
年后已经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从年龄上已经不是“少年”,但文中称呼未变,“少年在这个领域已小有名气。少年常常想,如果当年那位中年女管理员抓住偷杂志的他,会是怎样?如果自己偷了一次,又偷,又会是怎样?”,“少年”称谓前后
未变,有“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之妙;③主题方面,当年的少年犯过错,但已经改正,凸显“良知”的意义;当年的少年爱读杂志,写文章,此时的少年已经大学毕业,写出精彩的文章,这一切都与“求知”有关。彼时的少年成长为此时的少年,凸显良
知与求知对人生的重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技巧、写文学短评的能力。注意题干提示,从首尾呼应角度鉴赏。①结构严谨:结尾“老图书馆拆掉了,这里又建起了新图书馆”,新的图书馆呼应老的图书馆;结尾“这个少年在阳光下站立几分钟”,呼应开头“阳光下,天并不热,但少年的额头上微微沁出了汗”,两处
“阳光”呼应;结尾“他微笑着,再次迈开步,走了进去”,呼应开头“少年是在一个上午,蹑手蹑脚地走出图书馆”,一处“走进”,一处“走出”呼应。②含义深刻:“老图书馆拆掉了,这里又建起了新图书馆”,“少年”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但“少年”仍旧像当年一样走进图书馆读书,时间的流转可以使人事
物变迁,而书籍则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当年的少年从图书馆出来,“蹑手蹑脚”,头上冒汗,是因为他偷了杂志,结尾的“少年”早已有了自己的成就,他应该感谢当年的图书管理员,帮助他改正错误,走上了光明大道,良知的光明能够战胜欲的望的黑暗;少年从偷杂志到成长成才,除了图书管理员的爱护,还有就是他自己的良知,他能
够改正错误,这说明个人的成长需要勇于纠正错误,方能最终成就自我。③余韵悠长:小说结尾的画面很温馨,“在新图书馆门口,这个少年在阳光下站立几分钟,想想多年前的自己,他微笑着,再次迈开步,走了进去”,这样的写法富有意蕴,有余音绕梁之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令人回味,比
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使民务于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务于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
尊。民务于农则重,重则少私议,少私议则公法立,民力专一。民务于农则其产丰,其产丰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
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籍田①,以教民尊地产也。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以力妇教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节选自《吕氏春秋·
上农》)材料二: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②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则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民朴,则官爵
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说取官爵也。故进则曲主,退则虑私,所以实其私,然则卖权矣。夫曲主虑私,非国利也,而为之者,以其爵禄也;卖权,非忠臣也,而为之者,以逐利也。
然则下官之冀迁.者皆曰:“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必不冀矣,则我焉得无下动众取货以事上而以求迁乎?”百姓曰:“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仓虚,主卑,家贫,然则不如索官!”于是事商贾,为技艺
,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节选自《商君书·农战第三》)【注】①籍田:古代供帝王举行亲耕仪式的田地。②农战:农业和军事。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A民B求官爵C皆不以D农战E而以
巧言F虚道G则国H必无力。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意为没有,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中的“无”意思相同。B.所以,表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
、征利、拒谏”的“所以”意思相同。C.劝,文中指勉励、鼓励的意思,与荀子《劝学》中的“劝”意思相同。D.迁,在文中表示提升官职,与其类似的还有升、擢、拔、陟、加等,这些词语表示官员包括升官、提拔、调动等情形。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
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民众致力于农耕就会家产富足,家产富足就会安土重迁,这有利于国家统治;反之,则不利于国家统治。B.材料一认为,天子率诸侯耕种籍田,后妃率妃嫔养蚕采桑,他们身体力行,是为了给民众做表率,引导民众致力于农事。C.材料二认为,善于治
理国家的君主,即使国家不缺粮食,也不会放松农耕;即使位高权重,也不会用言语轻侮底层百姓。D.材料二认为,如果为官者曲意逢迎,考虑一己之私利玩弄权术,就会误导人民,使其效仿而求取官位,最终危害国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2)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1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了培养百姓质朴的品性,但培养的途径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CEG11.
B12.C13.(1)因此男子不织布却有衣穿,女子不耕作却有饭吃,男女交换劳动成果来养活自己。(2)我努力务农,先使国家的粮仓充实,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为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国家安定。14.①材料一强调
使民众致力于农耕,以此培养他们质朴的品性;②材料二强调遏制言辞浮夸放纵之风,以此培养民众质朴的品性。【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百姓求取官职和爵位,都不是凭借农业和军事,而是凭借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那么国家就一定没有实力。“民求
官爵”,主谓宾成分完整,所以C处断句;“农战”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E处断句;“巧言虚道”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且“则”,连词,一般用在下一句的开头,所以G处断句。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
、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相同,“无”,都是“没有”的意思。句意:没有安居之心。/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没有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吃了。B.错误,不相同,“所以”,……的原因/用来……的。句意:致力于耕织的原因
。/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C.正确,相同,“劝”,都是“勉励、鼓励”的意思。句意:通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勉励学习。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
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即使位高权重,也不会用言语轻侮底层百姓”错误,文中无,原文“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意思是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满,也不放松农耕;国家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质朴。故选C。【13题详
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故”,因此;“丈夫”,成男男性;“贸”,交换;“长生”,养活自己。(2)“疾”,急切地从事(努力);“实”,使……充实;“食”,供养,喂养;“尊”“安”,使……尊贵,使……安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使民务于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务于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务于农则重,重则少私议,少私议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务于农则其产丰,其产丰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可知,材料一强调使民众致力于农耕,
以此培养他们质朴品性;根据材料二“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民朴,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可知,材料二强调遏制言辞浮夸放纵之风,以此培养民众质朴的品性。参考译文:材料一:上古
圣王教导民众的方法,是首先致力于农业。使民众致力于农业,不仅是为了土地生产的利益,而且是重视民众的心志。民众致力于农业就会质朴,质朴就容易役使,容易役使则边境安宁,君主的地位也就尊贵。民众致力于农业就行为稳重,行为稳重就很少私下议论朝政,很少私下议
论朝政则国家的法令就能确立,民众的精力就会专一。民众致力于农业,他们的家产就会富足,家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徙,不轻易迁徙就会老死故乡而不会有二心。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依靠他们守卫国土,不能依靠他们攻战。民众舍弃
农业而从事工商业,他们的财产就会减少,财产少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则国家有了祸难,民众都有迁徙到远方的打算,而没有安居之心。民众舍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就会喜好耍弄智谋,喜好耍弄智谋就会诡诈多端,诡诈多端就会在法令上投机取巧,把正确的当作错误的,把错误的当作正
确的。后稷说:“致力于耕织的原因,是把它作为教化的根本。”因此天子亲自率领诸侯耕种田地,以此教化民众重视田地里的生产。后妃率领妃嫔在郊外养蚕,在公田里采桑,以致力于对妇女的教化。因此男子不织布却有衣穿,女子不耕作却有饭吃
,男女交换劳动成果来养活自己。因此人们重视时令、珍惜光阴,不到年老不停止劳作,不是生病不肯休息,不到死时不会舍弃农事。(节选自《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二:通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国家得以兴旺的凭借,是农业和军事。如果百姓
求取官职和爵位,都不是凭借农耕和作战的功绩,而是凭借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那么国家就一定没有实力。国家没有实力,这个国家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满,也不放松农耕;国家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质朴。民众质朴
,那官职和爵位就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官职和爵位,那么奸猾的人就不会产生。奸民不产生,君主就不会受迷惑。(如果)现在国内的民众以及据有官职和爵位的人,看见朝廷中能凭借巧妙的空谈、诡辩的说教来获得官职和爵位,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便曲意逢迎君主,退朝回
家便图谋自己的私利,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他们就会玩弄权术。曲意逢迎君主图谋自己的私利,就不会对国家有利,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得到爵位和厚禄;玩弄权术,就不是忠臣,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追逐财利。这样那么下面希望升迁的官员都会说:“我不用财物侍奉上级来取得的升迁,一定不会有成功
的希望,那我怎能不到下面去役使民众搜刮钱财来侍奉上级而谋求升官呢?”百姓说:“我努力务农,先使国家的粮仓充实,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为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国家安定。(我这样做了,)还是粮仓空虚,国君卑微,家庭贫穷,既然这样不如谋取个官职!”于是从事
经商,做手工业,都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用这种现实来教化民众,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节选自《商君书·农战第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在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史湘云提议以“柳絮”为对象来填
词,林黛玉和薛宝钗所填的词得到了众人的推崇。请阅读下面两首词,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柳絮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
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临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何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注】①百花洲在姑苏山上。②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
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汉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这里暗自呼应“白玉为堂金作马”。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黛玉词中以“粉堕”“香残”开篇,既写出了柳絮飘零,香消玉残的败景,也为词作奠定了悲凉的基调。B.“草木也知愁,韶华竟
白头”,写出了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也暗含黛玉的自我嗟叹。C.宝钗词中“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乱”字,尤其传神,D.宝钗柳絮词描写了春光里柳絮飘飞的景象,借柳絮“终不改”“随聚随分”的形象喻已“守拙随时”之怀。16.宝钗和黛玉的两
首词,吟咏之物虽都是柳絮,但二人笔下之柳飘飞的地点、飘飞的姿态、寄寓的情感皆不同,请试着加以分析。【答案】15.C16.飘飞的地点不同:黛玉诗歌中是触目愁肠的“百花洲”和“燕子楼”;宝钗诗中是充满着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飘飞的姿态不同:黛玉是粘连飘飞,随风漂
泊,无人收拾;宝钗则是欢快轻盈、均匀优美的舞姿,“何的曾”“岂必”的反问向式写出柳絮不随水而逝,不沦芳尘。寄寓的情感不同:黛玉词表达了对自我不幸身世的自伤,青春流逝的伤感,孤苦伶仃无人怜惜的哀愁;宝钗词表达了青云直上的向往追求,以及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杯。【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观点态度的能力。C.“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错,这一句的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纷纷追随柳絮”,烘染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从而唱出了词人对春光的一曲赞歌,并非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比较分析诗句并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柳飘飞的地点:黛玉词,“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开头点明柳飘飞地点是“百花洲”和“燕子楼”;宝钗词,“白玉堂前春解舞”,白玉华堂前
面,春风轻拂,漫天飞絮,翩翩起舞。开头点明柳飘飞地点是“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柳飘飞的姿态:黛玉词,“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一团团的白绒、互相追赶着结队成球。飘泊不定就象人那样命苦,难合难分也没有用处。词的上片后半部分,点明了柳飘风的
姿态,粘连飘飞;宝钗词,“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何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舞姿轻盈优美,节奏均匀适度。一群群蜂儿蝶儿,团团翻飞,连同柳花,一同画进群芳谱。何曾随水逝去?怎会堕入尘土?写出柳的欢快轻盈
、均匀优美的舞姿,“何曾”“岂必”的反问向式写出柳絮不随水而逝,不沦芳尘。柳寄寓的情感:黛玉词,“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可叹这一生、谁舍弃了你谁又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流离,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字
里行间流露出孤苦伶仃无人怜惜的哀愁;同是,“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草木好象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宝钗词,“何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写柳絮的不愿意随
波逐流、飘坠尘埃,正好为词的下片抒写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地埋下了伏线;“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非常细腻地体现了柳絮尽管四处飘飞,也仍不改初衷,无牵无系,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直接地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
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诗经》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类似。(2)《答司马谏议书
》中,王安石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揭露了朝堂之上官吏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夺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②.能克终者盖寡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④.同俗自媚于众为善⑤.钉头磷磷⑥.多于在庾之粟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善、繁、寡、恤、磷、庾、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龙文化历史悠久,A。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B的创世之神,齐名盘古;或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繁衍
人类;或帮助黄帝打败蚩尤,一统天下;或协同大禹治理江河,泽及后世。鉴于我国神话传说与历史起源难以隔离的关系,可以说,所有的C、华夏儿女,都蒙受过龙的福祉。在古代社会,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龙的精神体现了团
结凝聚的精神;同时,龙又被奉作水神,总司灵泽,因此,龙的精神又包括了造福苍生的精神。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有着腾飞、振奋、开拓、进取等寓意,因此,龙的精神,又增添了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内涵。①中国是龙的家园,龙文化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②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
、歌舞影视,还是婚丧礼仪、服饰冠履、岁时节令,龙都占据着醒目的位置,展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③适逢龙年,作为“龙的传人”,当秉承龙的精神,弘扬纵横江天,浩然宇内的民族大气。④18.请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19.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
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20.“无边春色来天地,有志金龙越古今。”这副对联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答案】18.A源远流长B开天辟地C炎黄子孙19.龙的精神既包括了团结凝聚、造福苍生的精神,又包括了
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精神。20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此处说的是“龙文化”,搭配“历史悠久”,可填“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B由“齐名盘古”“创世之神”可知,“龙”在天地开辟之初就有了,可填“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第一种意思是指开辟天地,艰苦创业,多形容创造了空前宏伟的事业;第二种意思是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C此处指称
中国人,与“华夏儿女”搭配,可填“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黄”指黄帝。【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第二段主要讲的是“龙的精神”,根据“在古代社会”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可知,段落分为两个层次。先看古代社会的“龙的精神”,由“龙的精神体现了
团结凝聚的精神”“龙的精神又包括了造福苍生的精神”可得出团结凝聚和造福苍生两种精神;现代社会,由“龙的精神,又增添了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内涵”可得出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精神。题目要求用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
,可用关联词“既……又……”连接,得出答案:龙的精神既包括了团结凝聚、造福苍生的精神,又包括了踔厉前行、奋发有为的精神。【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春联“无边春色来天地,有志金龙越古今”契合
“适逢龙年”这种情境。应放在第③句。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看。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
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儿,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
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来的正好,你把这些花瓣儿都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
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21.下列句子中的“不过”与文中加点的“不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网络玄幻想象力丰富,不过..其负载社会价值有待提升。B.只要我们愿意去努力,人生最坏
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C.追求荣誉固然重要,但再高的荣誉也高不过..祖国的需要。D.经过一段治疗,病人的精神有所改观,不过..胃口不大好。22.上面语段出自某版本《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将画线句子修改为“有人的地方儿什么没有?
”修改后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21.B22.①改句委婉含蓄,符合林黛玉语言的清雅风格;原文“脏的臭的”语言粗俗直接,与林黛玉的语言特点不符。②改句使用反问,态度更加鲜明;且有提示宝玉的意思,更符合对话的情境。③改句内涵
更丰富。原文“脏的臭的”具体明确,改后:“什么没有”语义更丰富。【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义的能力。原文中“不过”,副词,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相当于“仅仅”“只”;A.“不过”,连词,用在
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B.“不过”,副词,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相当于“仅仅”“只”;C.“不过”,动词,不超过、不能越过;D.“不过”,连词,用在半句
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1)改句采用问句,语言委婉含蓄,符合林黛玉语言的清雅风格;原句用了“脏的臭的混倒”表意直接,语言粗俗,与林黛玉大家闺秀的人物个性以及清雅的语言风格不符合。(2)改句
的意思是有人的地方什么都有,采用反问句,无疑而问,启发人思考;采用反问修辞手法,鲜明地表达了黛玉的情感态度,这种不可置疑的语气,让宝玉无话可反驳;且有提示宝玉的意思,更符合对的话的情境;原句是“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这是一个陈述句,显然,陈述句的语气没有改句的语气强烈。(3)改句言
简义丰,耐人寻味。其中“什么没有?”意为什么都有,既有洁净的、芳香的,也有“脏的臭的”;原句说成“脏的臭的”,表意上过于直接,没有做到言简义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明代)刘
基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德国)叔本华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则名言组成,分别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第一句“孤举者难起,众行者
易趋”出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意在说明单独行动困难重重,而众人齐心协力则能迅速达成目标。第二句“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是明代刘基的名言,直接表明万众一心时,其力量足以无敌于天下。第三句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他通过鲁滨逊的漂流例子,说明个体的力量是有
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更多的事业。三句名言都围绕“合作”这个基本点展开,阐述了合作的意义。概括起来合作的意义双方以各自的长处,弥补对方的短板,借助对方的优势,共同发展好。那么如何合作呢?一句话,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写作时学生先明确观点,比
如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开头部分引用材料中的某一句名言作为开篇,迅速吸引读者注意文章的主题。主体部分先定义团结合作的概念,强调其在个人和集体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引用历史或现实中的例子,如古代的战役、现代的
科研项目等,说明团结合作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然后论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合作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或故事来阐述这一观点,如团队合作解决技术难题、社会各界携手抗击自然灾害等。最后提出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建
议和方法,如加强沟通、增进信任、建立共同目标等。结合个人经历和观察,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最后总结全文,重申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这一观点。立意:1.非合作无以明志,非共赢无以致远。2.独树难成林,合作促共赢。3.万物相生,相生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