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645.552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5.6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645.55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cffd5b6a701ca9b593ad40e598cb7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一生物学试卷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试时间:2024年6月27日,上午10:15-11:30★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B.基因在染色体上C.DNA是遗传物质D.DNA半保留复制【答案】D【解析】【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

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4、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详解】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A不符合题意;B、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B不符合题

意;C、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未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C不符合题意;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

NA半保留复制,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D符合题意。故选D。2.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经历许多科学家的不断接力,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R型细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B.艾弗里和同事的肺炎链

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

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

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B、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

提纯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染色体、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

系,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C.不同性状组合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D.染色体的组蛋白

被修饰造成的结构变化不影响基因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细胞质基质中的基因也可以影响性状,性状不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A错误;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会导致相对性状的分离,B正确;C、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

组合导致的,C错误;D、染色体的组蛋白修饰可以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状态,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基因表达,D错误。故选B。4.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下图),否定了DNA全保留复制方式,证实了DNA是以

半保留方式复制的。②③④⑤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90分钟B.③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②是复制两代的结果C.否定DNA以全保留方式复制的关键实验证据是试管③的

结果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⑤所示【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亲代DNA为重带(15N/15N),对应于试管①,则这一代DNA均处于中带(14N/15N),对应于试管③;子二代DNA一半处于轻带,一半处于中带,对应于试管④。【详解

】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④是复制二代的结果,因此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A错误;B、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亲代DNA为重带(15N/15N),对应于试管①,则子一代DNA均处于中带(14N/15N),对应于试管③;子二代DNA一半处于轻带,一半

处于中带,对应于试管④,B错误;C、若DNA是全保留复制,则不会出现中带(14N/15N),即试管③的结果可以否定DNA是全保留复制的假说,C正确;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DNA双链打开,离心出现的结果应该是出现1/4DNA单链(15N)和3/4DNA单链(14N),与试管⑤所示

不符,D错误。故选C。5.有学生学习了孟德尔杂交实验后,别出心裁进行了模拟实验:用4个大信封,按照如下表所示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卡片,然后从每个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后放回原信封,重复多次,下列关于该模拟结

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大信封信封内装入卡片黄Y绿y圆R皱r雌1101000雌2001010雄1101000雄2001010A.可模拟子代基因型,记录的卡片组合类型有9种B.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四个信封内卡片总数可以都不相等C.分别从“雌2”和“雄1”内随机取出1张卡

片,记录组合类型,可以模拟配子的随机结合D.雌1和雌2取出的卡片组合可以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共有4种类型【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

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可模拟子代基因型,记录的卡片组合方式有16种,卡片组合类型有9种,A正确;B、从每个信封中抽取一个卡片,模拟的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将同一性别的不同信封中的

卡片组合,模拟的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将来自不同性别的卡片继续组合模拟的是受精作用,所以上述结果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的F2,四个信封内卡片总数可以都不相等,只需保证同一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一致即可

,B正确;C、雌1、雌2所含的基因不控制同一性状,雄1、雄2所含的基因不控制同一性状,实验不能模拟雌1、雌2、雄1、雄2之间的随机交配,C错误;D、从雌1、雌2信封内各随机取出一张卡片,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产

生雌配子的过程,共有4种类型,D正确。故选C。6.已知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T控制,幼虫皮肤透明的家蚕称为“油蚕”,皮肤透明由Z染色体上的t控制。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

而油性幼虫具有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常作为筛选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28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B.家蚕中控制皮肤不透明的T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用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杂交,子代中不透明个体出丝率更高D.雌蚕中的Z

染色体从雄蚕那里遗传来,以后传给雄蚕【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T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

隐性基因t控制,T对t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详解】A、测定家蚕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27条常染色体,以及2条性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共需要测定29条,A错误;B、T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C、雄

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T控制,皮肤透明称为“油蚕”由Z染色体上的t控制。用正常雌蚕(ZTW)和皮肤油性雄蚕(ZtZt)杂交,子代中的不透明个体均为雄蚕,因此出丝率更高,

C正确;D、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因此雌蚕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从雄蚕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雄蚕,D正确。故选A。7.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下图表示D

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值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有可能不同C.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D.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与T之间的多【答案】D【解析】【详解】A和B:由图可知G+C含量在70℃之后随Tm的升高而升高,70℃之前无法确定,A、B正确;C.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

酸二酯键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C正确;D.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与A与T之间无法确定,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特性8.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肠道病毒EV71

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NA上含有多个基因,能表达多种蛋白质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至少有三种RN

A参与C.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蛋白质D.图中+RNA既是病毒的重要成分,也是复制、转录的模板【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表示肠道病毒EV71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过程,①、②过程都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则N表示RNA聚合酶.此外还以EV71的+R

NA为模板翻译形成病毒的衣壳蛋白和相应的蛋白酶(催化复制和翻译过程)。【详解】A、肠道病毒EV71是RNA病毒,其+RNA上含有多个基因;题图可知,+RNA翻译出了一条多肽链M,然后M被加工成不同的蛋白质,A正确;B、图中的M物质是一条多肽链,由于

EV71病毒没有细胞器,故多肽M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至少有三种RNA(mRNA、tRNA和rRNA)参与,B正确;C、物质N是通过翻译得到的,在①、②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起催化作用,因此物质N是蛋白质,C正确;D、肠道病毒EV71侵入细胞后,先以+RNA为

模板合成一RNA,再以一RNA为模板合成十RNA,没有转录过程,D错误。故选D。9.目前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二大杀手,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人体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下图是导致正常细胞成为癌细胞的三种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途径一中可能发生了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途径二中基因种类未变化,没改变人的遗传物质D.途径三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由图可知,基因突变、基因数量和位置改变均可的能引起癌变。【详解】A、人的卵细胞和

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正确;B、途径一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正确;C、途径二中,

基因多拷贝后,基因数量增多,改变了人的遗传物质,C错误;D、途径三基因移到新的位置,而过量表达,从而导致癌变,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C。10.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

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下列正确的是()A.放射性心脏损伤是因为P蛋白表达过

多造成的B.可通过增大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治疗该心脏病C.提高miRNA表达量,有利于该心脏病的治疗D.由DNA到circRNA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解旋酶【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可知,miRNA能与mRNA结合,使其降解,降低mRNA的翻译水平。当miR

NA与circRNA结合时,就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详解】A、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由图可知,P蛋白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因此放射性心脏损伤不是因为P蛋白表达过多造成的,A错误;B、circRNA是

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则提高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可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B正确;C、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细胞凋亡,其可能

的原因是miRNA表达量升高,与P基因的mRNA结合并将其降解的概率上升,P蛋白的含量下降,则不能抑制细胞凋亡,不利于该心脏病的治疗,C错误;D、由DNA到circ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因此过程中不需要用到解旋酶,D错误。故选B。11.基因的多效性指的是染色体上一个或一对基因影响生

物的多种性状,又称“一因多效”,如豌豆中控制花色的基因也控制种皮的颜色和叶腋有无黑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细胞中的基因都具有多效性B.豌豆种皮颜色、叶腋黑斑只与控制花色的基因有关C.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

线性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调控网络D.排除环境干扰,只需研究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确定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也

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详解】A、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即生物细胞中的基因不都具有多效性,A错误;B、豌豆种皮颜色、叶腋黑斑除了与控制花色基因有关,还与环境有关,B错误;C、基因

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调控网络,C正确;D、基因除了位于染色体上,还位于线粒体、叶绿体等上,因此排除环境干扰,

只研究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法确定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C。12.某走失男孩被找回,但其父母已经离世,为确认该男孩的身份,可采取的方案是()A.比较他和9的Y染色体DNA序列B.比较他和10的Y染色体DNA序列C.比较他和9线粒体DNA序列D.比较他和10的线粒体DNA序列的的【答案

】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走失男孩的线粒体基因来源于7号的姐妹,10的线粒体基因来源于7号,而7号姐妹和7号的线粒体基因都来源于4号,则比对走失男孩和10的线粒体DNA序列,可确认该男孩的身份。【详解】A、9的Y染色体DNA序列来源于

5号,走失男孩的Y染色体DNA序列来源于1号,所以不能确认该男孩的身份,A错误;B、走失男孩的Y染色体DNA序列来源于1号,10的Y染色体DNA序列来源于8号,所以不能确认该男孩的身份,B错误;C、9

的线粒体DNA序列来源于2号,走失男孩的线粒体DNA序列来源于4号,所以不能确认该男孩的身份,C错误;D、走失男孩和10的线粒体DNA序列都来源于4号,则比较走失男孩和10的线粒体DNA序列,可确定该男孩的身份,D正确。故选D。13.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

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A.B.C.D.【答案】C【解析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分析选项可知,A属于缺失、B属于重复、C属于易位,D属于倒位。【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为

连锁关系,正常情况下,测交结果只能出现两种表现型,但题干中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类似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被易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故选C。14.为了分析某爱德华综合征(18三体)患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18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A1~A4都是等位基因)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图所示。该患儿的病因不可能是()A.若未发生染

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I异常所致B.若未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异常所致C.若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I异常所致D.若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

分裂Ⅱ异常所致【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电泳图可知患儿从父亲继承了A4基因,从母亲继承了A2、A3基因。母亲为杂合子,说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2、A3所在18号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详解】A、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可能是卵原细胞减

数分裂Ⅰ时18号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的,A正确;B、不考虑染色体互换,患儿含有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不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时18号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的,B错误;CD、本患儿含有来自母亲的A2、A3,如果发生染色体互换,A2、A3所在的两条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

,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即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时,18号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的,CD正确。故选B。15.不少生物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遗传现象,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短尾猫相互交配

的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其原因可能是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B.杂合子(Aa)豌豆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比例为2:3:1,其原因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a的花粉50%致死C.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雌果蝇,其原因可能是其父本产生配子时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

叶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其原因是环境改变了与叶形有关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

代。【详解】A、短尾猫相互交配的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说明短尾对长尾为显性,则长尾猫的比例不是1/4的原因可能是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A正确;B、杂合子(Aa)豌豆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比例为2∶3∶1,即aa的比例为1/6=1/2×1/3,即a花粉

的比例为1/3,该比例的出现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a的花粉50%致死,B正确;C、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不育雌果蝇,其原因可能是其父本产生配子时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其母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的X染色体进入到同一个卵细胞中导

致的,C正确;D、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其原因是环境改变了有关的基因的表达,而不是改变了相关基因型,D错误。故选D。16.科研人员开展了芥菜和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实验杂种经多代自花传粉选育,后代育性达到了亲本相当的水平。图中L、M、N表示3个不

同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个体都是含有不同染色体组的多倍体B.F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17个四分体C.F1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类型为LM和MND.F1两个M染色体组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配子

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均属于单倍体。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详解】A、由题意可知,L、M、N表示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故图除了选育产生的后代中第一个个体是二倍体外,其他个体都是含

有不同染色体组数,且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为多倍体,A错误;B、四分体形成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且F1只有M染色体组可发生联会,从而形成8个四分体,B错误;C、由图中选育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推知,F1可能产生M、LM、LN、MN、LMN等配子,C错误;D、根据C选项配子类型的分析,已经图

中选育产生的后代可知,后代一定会获得两个M染色体,D正确。故选D。17.拟南芥染色体组蛋白第三亚基中的4号赖氨酸甲基化会激活开花抑制因子(FLC)基因的表达,9号和27号赖氨酸甲基化会导致FLC基因沉默。适宜的低温刺激会使4号赖氨酸甲基化替换为9号和27号赖氨酸甲基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适宜的低温处理会解除FLC的抑制作用而促进开花B.低温通过改变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FLC基因的表达C.拟南芥甲基化酶突变体的花期对温度的响应不同于野生型D.组蛋白的甲基化在不改变遗传信息的情况下增加了表

型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FLC是开花抑制因子,4号赖氨酸甲基化可以激活FLC基因的表达,而9号和27号赖氨酸甲基化会导致FLC基因沉默,从而促进开花;而低温也可促进开花。【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4号赖氨酸甲基化可以激活FLC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开

花,而适宜的低温刺激会使4号赖氨酸甲基化替换为9号和27号赖氨酸甲基化,从而使FLC基因沉默,对于开花抑制的作用解除,进而促进开花,A正确;B、据题意可知,4号、9号和27号赖氨酸甲基化影响FLC基因表达,该

过程并未改变氨基酸序列,B错误;C、甲基化是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发生的性状改变,拟南芥甲基化酶突变体的花期对温度的响应不同于野生型,C正确;D、组蛋白的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在不改变遗传信息的情况下

增加了表型的多样性,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故选B。18.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为了探究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F1雌雄果蝇随机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

雄果蝇=2:1:1。最合理的结论是A.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B.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C.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D.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答案】

A【解析】【详解】由于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全部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是显性。而让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说明卷刚毛与直刚毛与性别相关联,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所以很可能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

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假设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用A/a表示。则卷刚毛雄果蝇(XaY)与直刚毛雌果蝇(XAXA)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XAXa、XAY),其随机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XAXa、XAXA):直刚毛雄果蝇(

XAY):卷刚毛雄果蝇(XaY)=2:1:1。A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含4小题,共64分。19.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某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

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RNA合成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不是脱氧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___,RNA主要分布在___;核酸子链的延伸方向是___(填“5'→3'或3'→

5'”)。14C具有放射性,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技术,检测到相应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实验材料:突变细胞、基本培养基、12C-核糖核苷酸、14C-核糖核苷酸、12C-脱氧核苷酸、14C-脱氧核苷酸、细胞放射性检测技术等。(2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基本培养基若干,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第二步: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12C-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在乙组培养基中加入___。的第三步:在甲、乙两组培养基中分别

接种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细胞增殖。第四步:分别取出甲、乙两组培养基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___。(3)预期结果:___(4)实验结论:___。【答案】(1)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5'→3'(2)①.等量的14C核糖

核苷酸和12C脱氧核苷酸②.等量的突变细胞③.细胞中出现放射性的部位(3)甲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乙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4)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RNA合成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不是脱氧核苷酸【解析】【分析】DNA主要分

布在细胞核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小问1详解】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酸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小问2详解】

实验步骤: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第二步:设置对比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12C-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等量的112C-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第三步:培养。在

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放射性强弱。【小问3详解】①培养基甲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②培养基乙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小

问4详解】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RNA合成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不是脱氧核苷酸。20.在病毒DNA、线粒体DNA和质粒DNA中,常会出现同一段DNA参与转录多种mRNA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基因重叠。下图是某种噬菌体(其遗传物质为单链DNA)的DNA部分序列,研究结果表

明,其编码蛋白质时存在基因重叠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通常是指___。基因中___代表遗传信息。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在D基因表达过程中此DNA片段会发生___轮碱基互补配对过程,才能将信息传递到氨基酸的序列中。(2)该噬菌体

比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更加容易发生变异,原因是___,病毒体积远远小于宿主细胞,基因重叠现象对其积极意义是___。(3)因基因突变而导致E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而D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最可能原因是E基因内发生的是碱基的_

__,D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未改变的原因是___,同时密码子具有___性。【答案】(1)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②.碱基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3/三(2)①.该噬菌体为DNA单链,碱基暴露在外,容易产生碱基改变而发生基因突变②.一定长

度的DNA能够储存更多的遗传信息(3)①.替换②.D基因和E基因的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③.简并【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小问1详解】基因通常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

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分析题意,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图示D基因的起始碱基是ATG,故需要先经过DNA分子复制得到TAC的序列,再经过转录过程得到AUG的起始密码子,然后起始密码子经翻译过程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才能才能将信息传递到氨基酸的序列中,即需

要经过3轮碱基互补配对过程。【小问2详解】由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而该噬菌体遗传物质为单链DNA,碱基暴露在外,容易产生碱基改变而发生基因突变,故该噬菌体比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更加容易发生变异;一定长度的DNA能

够储存更多的遗传信息,故基因重置对于病毒具有积极意义。【小问3详解】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E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而D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最可能

原因是E基因内发生的是碱基的替换;D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未改变的原因是D基因和E基因的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且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密码子决定。21.我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是___(至少回答三点)。育种工作者常利用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等或化学因素如___(回答一点)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创造出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2)在培育新品种水稻种子时,发现某纯合矮秆品种在自然环境条件

下自交出现了少数高秆后代。研究人员不能确定该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仅由环境引起的。为检验是何种原因导致高秆水稻的出现,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操作方案:___。后证实高秆水稻为基因突变体,高秆与矮秆为相对性状,则控制高秆与矮秆的基因序列___(填“一定相同”或“不

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3)研究人员在研究水稻叶片颜色时,发现了叶片黄色突变体丙和叶片黄色突变体丁。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Y控制,突变体丙叶片黄色由基因Y突变为Y1所致(若基因Y1纯合,水稻会在幼苗期死亡)。①突变体丙连续自交2代,F2成年植株中叶片黄色植株占比为___。基因

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Y1转录产物的第727位碱基发生了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已知翻译从转录产物第1位碱基开始。据下表分析,由此将导致第___位氨基酸突变为___(翻译由起始

密码子“AUG”开始)。部分密码子及其对应的氨基酸密码子GAGAGAGACACACAG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酰胺②突变体丁叶片黄色由基因Y的另一突变基因Y2所致(Y2基因纯合或杂合均不会致死)。用突变体丁与突变体丙杂交,子代中叶片黄

色植株与叶片绿色植株各占50%。据此推测Y2的突变类型是___(选填“显性”或“隐性”)突变。【答案】(1)①.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②.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2)①.让该高秆水稻自交并种植在良好环境下

,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②.一定不同(3)①.2/5②.243③.谷氨酰胺④.隐性【解析】【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

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特点: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

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通常在一个种群中,只有少数个体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多害少利性:大多数基因

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是有利的,还有一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利。除了亚硝酸,以下化学因素也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2-氨基嘌呤等。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天然碱基相似,在DNA复制时可能会掺入到DNA分子中,导致碱基配对错误,从而引

起基因突变。【小问2详解】将这些高秆后代的种子种植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让其自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子代全为高秆,则说明高秆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子代全为矮秆,则说明高秆性状仅由环境引起。高秆水稻为基因突变体,高秆与矮秆为相对性状,则控制高秆与矮秆的

基因序列一定不同。【小问3详解】①由题干信息可知,突变体丙叶片为黄色,是因为基因Y突变为Y1所致,且基因Y1纯合幼苗期致死,由此可知,突变体丙应为杂合子(Y1Y),且Y1对Y为显性,让突变体丙(Y1Y)连续自交2代,子一

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3YY、2/3Y1Y,子二代中YY=2/3×1/4+1/3=3/6,Y1Y=2/3×1/2=2/6,Y1Y1=2/3×1/4=1/6,又因为基因Y1纯合幼苗期致死,所以子二代中YY=3/5,

Y1Y=2/5,即F2成年植株中叶片黄色植株占比为2/5。由题意“突变基因Y1转录产物的第727位碱基发生了改变'”可知,突变位点前碱基数为726,又因为三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故突变位点前对应氨基

酸数为726÷3=242。即第243位氨基酸发生突变。由于突变前转录产物为5'-GAGAG-3',突变后变为5'-GACAG-3'’,即突变后密码子为CAG对应谷氨酰胺,因此导致第243位氨基酸突变为谷氨酰胺。22.果蝇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染色

体组成如图1所示。在二倍体生物中,单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三体(2n+1)指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见图2),单体和三体都可以用于基因定位。(1)果蝇形成单体或

三体的变异属于___。该变异___(填“能”或“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2)果蝇Ⅳ号常染色体(点状染色体)是最小的一对,Ⅳ号染色体的单体和三体在多种性状表现上与野生型不同,减数分裂时,单体型的一条Ⅳ号染色体以及三体型多余的一条Ⅳ

号染色体随机地移向两极.均为可育。①假设无眼基因(e)是Ⅳ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之一。若三体型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表示为EEe)与野生型无眼雌果蝇交配,三条Ⅳ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F1中三体型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②可利用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ee)与Ⅳ号染色

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的个体致死)实验步骤:让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与Ⅳ号染色体单体正常眼果蝇交配,获得子代;若F1表型及比例为___,且将F1雌雄果蝇相

互交配,后代正常眼:无眼=___,则说明该对等位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若F1表型及比例为___,且将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正常眼:无眼=___,则说明该对等位基因在Ⅳ号染色体上。【答案】(1)①.染色体

变异②.能(2)①.E、EE、Ee、e②.1/2或50%③.全部为正常眼④.3∶1⑤.正常眼∶无眼=1∶1⑥.7∶8【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两类:个别染色体的

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其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无法产生正常配子,从而不能形成种子。【小问1详解】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两类: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果蝇形成单体或三体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该变异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小问2详解】体型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

表示为EEe)与野生型无眼雌果蝇(ee)交配,三条Ⅳ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E、Ee、EE、e,F1中三体型果蝇所占的比例是50%。若该对等位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则Ⅳ号染色体数目是否正常与表现型无关,因此若F1表型及比例为全部为正常眼且将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后代正常眼:无眼=3∶1,则说明该对等位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若该对等位基因在Ⅳ号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ee)、Ⅳ号染色体单体正常眼果蝇(E),则F1表型及比例为正常眼(Ee)∶无眼(eo)=1∶1,将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E、1/2e、1/4o,因此后

代正常眼:无眼=7∶8。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