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原卷版).doc,共(7)页,142.88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735ce61d3f25a1efb1efb316e6e28e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一、单选题1.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C.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2.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A.臭氧层的破坏B.噪声污染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
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3.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4.今年初夏,无锡
太湖发生了大面积水藻,严重危及市民的正常饮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工业污水大量排放B.草履虫大量繁殖C.蓝藻大量繁殖D.水生植物过度繁殖5.下列措施不利环境保护的是()A.封山育林B.禁止捕猎C.荒坡
变果园D.围湖造田6.关于人类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一定改善了环境B.人类活动要以经济利益为前提C.人类活动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D.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可随心所欲7.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
作技术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8.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以下说法与“绿色奥运”理念不相符的是A.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上班B.倡导节约用水2C.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D.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塑料袋9.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
气无关10.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A.填海法B.焚烧法C.掩埋法D.堆放法1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C.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邻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
关12.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不符合的是()A.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危害当代贻害后代B.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会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C.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和生物圈的稳定D.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但对环境影响不大13.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14.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3A.推广生物防治,减少环境污染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C.减
少传染病的发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15.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磷酸D.盐酸16.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能源
枯竭B.产生大量垃圾C.人类竞争压力过大D.以上都对17.下列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A.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B.工厂排出的废水C.机动车排出的尾气D.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18.下列各种行为中
,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A.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B.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C.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D.退耕还林还草19.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B.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
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C.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D.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20.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①围湖造田②排放
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A.③⑤B.①②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二、非选择题4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科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淹死,可他们却神奇地浮在海面上…”“死海不死”故事远远传
扬.材料2: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海水里是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而被称为死海.死海地处炎热、干旱地区,有“世界的肚脐”之称,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四周河流全注入死海,却没有一个出口,四
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材料3:科学家曾对海水进行测量分析,主要情况如下:含盐类的质量分数密度(g/cm3)水温(℃)毒害生物的成分25%~30%1.17~1.2319~37没明显发现材料4:正常生物的细胞液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在0.9%左右,细胞液中的
无机盐和水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1)死海中海水含盐类的质量分数高达25%﹣30%,请分析其成因()A.四周矿物盐溶于河水并汇集入死海,增加了死海海水中的溶质B.液体蒸发会随温度升高而加
快,死海因炎热、干旱,加快了海水的蒸发,减小了海水中的溶剂C.死海中的生物排出盐分的能力强,使海水中的含盐量升高D.水是良好的溶剂,注入死海的河水使死海中的含盐总量不断升高(2)鱼虾、水草等生物随河水到死海后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2.有些地区
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请回答下列问题:(1)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作物通过________作用贮存起来的.(2)秸秆中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在燃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到________中.(3)秸秆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灰分.这
些灰分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________中吸收的________.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23.根据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
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5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1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
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20.36%.资料三: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
沙漠.(1)碳﹣氧平衡是指__和__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__作用维持碳﹣氧平衡.(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3)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请结合资料谈谈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两条)__、__.(4)请推测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写出1个即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保护植被呢?请写出两条合理的做法.________24.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人类)都依靠地球环境三要素: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
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请你结合下面这幅画,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已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部分标志如图乙所示.现有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应投入贴有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____(2)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一天里,世界各国都举行大规模的各种纪念活动
.请你为这一天写出至少一条较有创意的宣传标语.____(3)人类不能失去梦想,失去梦想,人类就会缺乏继续发展的动力.假如在100年后的地球上,你担任了“叶绿体”工厂的厂长,工厂需要的原料有哪些?产品又有哪些?(提示:可用画图、文字以及概念图等方式呈现)_____25.材料:
近年来,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水华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蓝藻大量繁殖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毒素——湖淀,湖淀能杀死鱼、虾等6水生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大量的工业、生活污
水和农田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氧、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这是引起水化发生的主要原因。(1)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2)水华是一种污染现象,它有什么危害?___________(3)针对水华发生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_____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