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89.561 KB
  • 2025-0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测试(解析版).doc,共(15)页,189.5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08e332751a05761e8428ba0df27c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节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一、单选题1.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C.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节约粮食,不符合题

意;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污染,符合题意;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符合题意。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形成

酸雨的根本原因是()A.臭氧层的破坏B.噪声污染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D.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答案】D【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等大气降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3.降低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答案】A【解

析】【分析】2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能源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详解】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

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A符合题意;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B不符合题意;植树种草,扩大绿化

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C不符合题意;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保护措施。4.今年初夏,无锡太

湖发生了大面积水藻,严重危及市民的正常饮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工业污水大量排放B.草履虫大量繁殖C.蓝藻大量繁殖D.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

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浮游

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赤潮的原因。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

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5.下列措施不利环境保护的是()A.封山育林B.禁止捕猎C.荒坡变果园D.围湖造田【答案】D【解析】封山育林可以保护树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正确;禁止捕猎,可以保护动物的多样性,

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荒坡变果园,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3沙、制止水土流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沼泽湿地、湖泊,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因此围湖造田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错误。6.关于人类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一定改善了环境B.人类活动要以经济利益为前提C.人类活动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D.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可随心所欲【答案】C【解析】

人类的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如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A错误;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不要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B错误,C正确;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人类的活动超出生态环境的自我

调节能力,生态平衡就破坏,D错误。7.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知识点。侧重考察学生

学以致用的能力。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可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引发新的环境危机。答案:C。8.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以下说法与“绿色奥运”理念不相符的是A.倡导步行、骑自行

车上班B.倡导节约用水C.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D.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上班、节约用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这些行为,都不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使用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都

不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4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要了解“绿色奥运”的理念。9.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

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详解】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A正确;酸雨直接危

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正确;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酸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C正确;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

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10.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A.填海法B.焚烧法C.掩埋法D.堆放法【答案】C【解析】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

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而不是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决不可使用填海法、焚烧法、堆放法污染环境。1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酸雨

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5C.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邻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

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详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A正确;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

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B正确;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C正确;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错误。【点睛】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12.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不符合的是()A.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危害当代贻害后代B.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会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C.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

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D.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但对环境影响不大【答案】D【解析】土地利用不科学,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必将影响可持续发展,A正确;掠夺式采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B正确;环境污染必将严重威胁

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C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利用加剧,带来环境污染,D错误。13.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

,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6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

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

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

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

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麻雀是动物的一员,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麻雀还能捕食农业害虫,综上所述,选项A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动物在生态平衡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4.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A.推广生物防治,减少环境污染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C.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D.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解析】7推广生物防治,减少药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不符合题意;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提高了废物利用率,属于保护环境的例子,B不符合题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尽量减

少使用一次性木筷,C符合题意;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不符合题意。15.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磷酸D.盐酸【答案】B【解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当雨水的pH<5.6时就形成酸雨。16.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能源枯竭B.产生大量垃圾C.人类竞争压力过大

D.以上都对【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来解答。【详解】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过度开发自然

资源,能源枯竭,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产生大量垃圾,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多了竞争工作,人类竞争压力过大,D符合题意。【点睛】掌握人口快速增长产生的影响是本题解题关键。17.下列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A.工厂烟囱冒出

的浓烟B.工厂排出的废水C.机动车排出的尾气D.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答案】B【解析】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机动车排出的尾气、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水会造成水的污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18.下列各种行为中,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

()8A.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B.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C.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D.退耕还林还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草少了,牛羊就被饿死,生态平衡被破坏,A不符合题意;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生态

环境遭到破坏,B不符合题意;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在食物链:草→兔子→狐狸中,如果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兔会由于失去狐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导致数量大量增加,兔直接以草为食,因此短时间内草会减少,兔会因为没草而慢慢减少,兔减少了草就会慢慢在增多,C不符合题意;大力植树造林,其目的主要就

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植树造林还能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以及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作用;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D符合题意。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

重要意义。19.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B.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C.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

作用D.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答案】B【解析】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A错误;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有些不合理的活动就会使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C错误;生物圈Ⅱ号的实验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D错误。920.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A.③⑤B.①②C.①②④⑥D.②

④⑤⑥【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详解】①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往往会损害湖泊的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的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围湖造田使水禽赖以生息的环

境遭到破坏,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有些种群几乎绝迹。②排放污水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④焚烧垃圾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恶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

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⑥喷药灭虫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

不利的影响。而③植树造林、⑤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综上所述只有③、⑤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故选A。【点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掌握相关措施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科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将奴隶和俘

虏扔进海里淹死,可他们却神奇地浮在海面上…”“死海不死”故事远远传扬.材料2: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海水里是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而被称为死海.死海地处炎热、干旱地区,有“世界的肚脐”之

称,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四周河流全注入死海,却没有一个出口,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材料3:科学家曾对海水进行测量分析,主要情况如下:含盐类的质量分数密度(g/cm3)水温(℃)毒害生物的成分25%~30%1.17~1.2319~37没明显发现材料4:正常生物的细胞液中无机盐的质

量分数在0.9%左右,细胞液中的无机盐和水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10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1)死海中海水含盐类的质量分数高达25%﹣30%,请分析其成因()A.四周矿物盐溶于河水并汇集入死海,增加了死海海水中的溶质B

.液体蒸发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死海因炎热、干旱,加快了海水的蒸发,减小了海水中的溶剂C.死海中的生物排出盐分的能力强,使海水中的含盐量升高D.水是良好的溶剂,注入死海的河水使死海中的含盐总量不断升高(2)鱼虾、水草等生物随河水到死海后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答案】(1).ABD(2).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死海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死亡【解析】【分析】(1)死海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周围缺乏植被,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2)正常生物的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

度的大小。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就失水。【详解】(1)死海地处炎热、干旱地区,缺少植被,四周的岩石矿物盐含量丰富,随河流全部注入死海,却没有一个出口,气候炎热海水蒸发加快,使海水中矿

物盐的含量增加,再加上河水不断地注入死海,使死海中的含盐总量不断升高,造成了死海中海水含盐类的质量分数高达25%-30%,ABD正确。(2)鱼虾、水草等生物细胞液的浓度远远低于死海溶液的浓度,会造成细胞严重

失水,导致死亡。【点睛】正常生物的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的大小。22.有些地区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请回答下列问题:(1)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作物通过________作用贮存起来的.(2)秸秆中能燃烧的物质

是________,在燃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到________中.(3)秸秆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灰分.这些灰分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________中吸收的________.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答案】(1).光合(2).有机物(3).大气(4).土壤(5

).无机盐(6).根尖成熟区【解析】【分析】1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但是焚烧农作物的秸秆,除了是对资源的浪费外,还会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

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详解】(1)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这些有机物内,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太阳能。(2)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有机物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秸

秆中能够燃烧的物质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秸秆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散失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3)秸秆燃烧后留下的少量草木灰是无机物,这些物质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根具有吸收作用的部位主要是的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

区具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根毛。【点睛】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人人有责。23.根据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

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1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

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20.36%.资料三: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1)碳﹣氧平衡是指__和__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__作用维持碳﹣氧平衡.(2)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3)蒸腾作用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请结合资料谈谈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两条)__、__.(4)请推测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写出1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保护植被呢?

请写出两条合理的做法.________【答案】(1).氧(2).二氧化碳(3).光合(4).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5).保持水土(6).涵养水源(7).乱砍乱伐(8).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解

析】1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2)如果

人为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大量破坏,会使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致使草原生态系统无法恢复。(3)以上资料可知,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可产

生向上的拉力,促进水分向上运输。(4)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所以我国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乱砍乱伐。(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我们应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24.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人类)都依靠地球环境三要素: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请你结合下面这幅画,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已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部分标志如图乙所示.

现有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应投入贴有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____(2)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一天里,世界各国都举行大规模的各种纪念活动.请你为这一天写出至少一条较有创意的宣传标语.____(3)人类不能失去梦想,失去梦想,人类就会缺乏继续发

展的动力.假如在100年后的地球上,你担任了“叶绿体”工厂的厂长,工厂需要的原料有哪些?产品又有哪些?(提示:可用画图、文字以及概念图等方式呈现)_____【答案】(1).现有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应投入

B贴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收集箱(2).保护生物多13样性就是保护你我他(3).【解析】(1)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属于有毒物质,故应投入B贴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收集箱。(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

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有创意的宣传标语是:①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你我他;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③营造绿色环境,呵护地球家园等。(3)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含有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因此“叶绿体

”是加工厂;工厂需要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用概念图可以表示为:。25.材料:近年来,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水华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蓝藻大量繁殖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毒素——湖淀,湖淀能杀死

鱼、虾等水生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农田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氧、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这是引起水化发生的主要原因。(1)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2)水

华是一种污染现象,它有什么危害?___________(3)针对水华发生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______【答案】(1).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农田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过多,藻类植物大量生长繁

殖,产生水华(2).蓝藻会产生毒素-----湖淀,这种物质能杀死鱼虾等动物。植物和动物死亡后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恶臭,水体被污染了(3).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等【解析】【分析】14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详解】(1)水华的成因就是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因为废水中含有很多的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久了就导致富营养化,结果藻类等水生物疯长

,疯狂的吸收营养物质,有很多都是金属元素,堆积在植物体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色的现象。(2)蓝藻会产生毒素--湖淀,他能杀死鱼虾等水生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化、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水质极度恶化。(3)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在农

田中大量使用化肥,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等。15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