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生物的类群单元综合检测(解析版).doc,共(20)页,460.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e910248925027af1fcfc6230eb221b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四章生物的类群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A.细菌、蘑菇、灵芝B.松树、蘑菇、灵芝C.蘑菇、灵芝、银耳D.病毒、细菌、鱼【答案】C【解析】蘑菇、灵芝是真菌,与细菌不同,A不符
合题意;松树是植物,蘑菇、灵芝是真菌,B不符合题意;蘑菇、灵芝、银耳都是真菌,C符合题意;鱼是动物,与病毒、细菌不同,D不符合题意。2.学习完“种子的萌发”后,小明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将两份等量的大米分别种在两个花盆中,浇足水后,一盆给予光照,另一盆放在黑暗中,保持二者所处的环境温度相
同,结果两盆中的大米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A.胚被破坏B.光照太强C.温度太高D.水分太多【答案】A【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除了满足外界条件外,还要满足自身条件,自身的条件为种子是完整的,胚具活性,处于非休眠期。【详解】种子萌发必须具备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
条件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由以上描述可知: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相同,种子有光无光的环境都不能萌发,由此推断:影响种子萌发的应该是自身的条件,大米指的是种子
的胚乳部分,应该是胚不完整导致的。故选A。2【点睛】掌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只有二者同时具备,种子才能萌发。3.园林工人在移栽秧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时常剪去部分枝叶,其目的是降低()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
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点睛】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4.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凤仙花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
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A.导管B.筛管C.形成层D.表皮【答案】A【解析】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红墨水是导管运输的,所以导管被染成了红色。5.2011年,某品牌乳制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
霉毒素是由黄曲霉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如图所示为黄曲霉菌落,关于该菌落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该菌落的黄曲霉是一种真菌3B.菌落较大,呈绒毛状C.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D.构成该菌落的黄曲霉靠孢子繁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菌菌落
与真菌菌落的区别.结合题意,分析解答.解:黄曲霉菌落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因此,选项C的叙述错误的.故选C.考点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6.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答案】C【解析】【分析】多
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详解】体
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A正确;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B正确;鸟类有的骨中空,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但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错误;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吸气和呼
气时都能在肺能时行气体交换,D正确。4【点睛】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7.一个花生果实里有3粒种子,那么这个花生果实是由()A.一个子房、1个胚珠发育而来B.三个子房、1
个胚珠发育而来C.一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而来D.三个子房、3个胚珠发育而来【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形成,可从种子的来源来解答。【详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外为子房壁,子房内有胚珠,其数量是一个或多个,受精后,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多个胚珠发育成多粒种子,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花生米属于种子,一个花生有3粒种子,说明子房中有3个胚珠,但果实还是一个,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
。因此,ABD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多个胚珠发育成多粒种子。8.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其它显著不同的是()A.B.C.D.【答案】D【解析
】图中:A酵母菌,B霉菌,C蘑菇,D细菌。酵母菌、霉菌、蘑菇,都是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因此“细菌”的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它生物。故选D。59.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胚乳B.子叶数
目C.种皮和果皮D.种子大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考点: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10.在甘蔗的茎杆中储藏着大
量的糖分,这些糖分主要来自于()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二氧化碳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答案】B【解析】【详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甘
蔗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水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而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水。11.桃树上有
下列四种情况的桃花,其中一定不能结出桃的是()A.花瓣缺失的B.雌蕊被虫吃掉的C.花药部分掉落的D.萼片脱落的【答案】B【解析】【分析】在花的结构中,与繁殖有关的结构是花蕊,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最终6发育成植物的果实,所以当害虫把雌蕊咬去后,此花将不能发育
成果实。【详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瓣、花药、萼片都逐渐凋落,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雌蕊被虫吃掉的一定不能结出桃。A花瓣缺失的、C花药部分掉落的和D萼片脱落的都有可能结出桃,B.雌蕊被虫吃掉的一定不能结出桃。故选B【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被害虫咬去雌蕊后不能结出果实。12.下列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青霉可以进行孢子生殖B.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C.青霉的直立菌丝只能在显微镜下
观察D.电镜下可见青霉有明显的液泡【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详解】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
后代,A正确;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B正确;青霉属于多细胞大型真菌,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菌丝有横隔,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
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所以放大镜下也可见青霉白色的直立菌丝,C错误;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细胞核和液泡,所以电镜下可见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是正确的,D正确。【点睛】掌握真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3.
以下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病毒B.细菌C.草履虫D.衣藻【答案】A【解析】7试题分析: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故A符合题意;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
叶绿体,故B不符合题意;草履虫属于动物,所有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衣藻属于植物,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14.盐碱地不利于种植农作物是因为盐碱地()A.容易造成
土壤缺水B.土壤温度过低C.土壤易于板结而缺氧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溶液里面所含的盐分过高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盐碱地由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接近或
大于细胞液浓度,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很难吸到水分,吸收的水分少于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造成植物体自身缺水,而引起植物死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点评: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植物细胞失水和
吸水关键看二者是否有浓度差,水总是向浓度大的一方流动。15.“身体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附肢都分节”是下列哪种动物的特征A.水螅B.涡虫C.缢蛏D.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身体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
的特征。水螅属于环节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缢蛏属于软体动物;蝉属于节肢动物,符合题意。考点:动物的分类1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8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详解】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
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故选A。【点睛】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17.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我们现在使用的煤来自于古代的蕨类植物B.日常生活中我们食
用的瓜果大多是被子植物C.大多数的爬行动物都具有冬眠的生活习性D.花冠是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意义,被子植物的特征,爬行动物的特点,花的主要结构,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
了煤炭,A正确;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在地球上的30多万种植物中,被子植物就占20多万种。常见的粮食作物、水果蔬菜、花卉等大多是被子植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白9菜、萝卜、苹果、月季、西
瓜等,B正确;爬行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大都具有冬眠的生活习性如蛇、蜥蜴,C正确;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8.今年我市渔民从海洋中捕获一体型较
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A.哺乳类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答案】D【解析】【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
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详解】捕获一体型较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此特点具备鱼类的特征,因此应属鱼类。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19.在大棚内种植的反季节瓜果类农作物,往
往是“华而不实”,主要原因是大棚内缺少()A.鸟类B.昆虫C.两栖动物D.分解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传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是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是自花传粉,人工授粉是用人工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
将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的技术,在大棚生产的环境中,因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将以下八种生物按某一依据分成两类,结果如表,该分类依据是10类群一
乌贼虾蚯蚓蝗虫类群二青蛙蛇海鸥东北虎A.是否胎生B.体温是否恒定C.有无脊柱D.生殖方式的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蛇、青蛙、海鸥、东北虎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乌贼、虾、蚯蚓、蝗虫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
无脊椎动物。可见,该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21.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A.降低蒸腾作用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操作方便【答案】A【解析】【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
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
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几片叶,A正确。【点睛】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22.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胚轴伸长,子叶出土11②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③子叶枯萎,幼苗独立生活④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⑤胚芽发育成茎和叶A.④②⑤①③B.④①②⑤③C.④②⑤③①D.④②①⑤③【答案】D【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
程。【详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2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利用以下图示能很好地解释这
句话。关于图示中I、II、III符号的说明,正确的是A.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B.Ⅱ表示蒸腾作用,Ⅲ表示消化与吸收C.Ⅰ表示吸收作用,Ⅱ表示光合作用D.Ⅱ表示消化与吸收,Ⅲ表示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合成的
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12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由上可知Ⅰ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
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然后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Ⅱ消化和吸收进入体内,成为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细胞的线粒体里再通过Ⅲ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因此图解中的Ⅰ是光合作用,Ⅱ是消化和吸收,Ⅲ是呼吸作用。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
量转化,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点评: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需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能量的转变,自然界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物质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只有理解了才能用来灵活的分析题中的图解。24.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
的特征是()A.用肺呼吸B.体内受精C.陆地产卵D.体温恒定【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都能用肺呼吸,鱼类用鳃呼吸,A错误;B、鱼类、两栖类是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是体内受精,B
错误;C、鱼类和两栖类在水中产卵,鸟类和爬行类是陆地产卵,C错误;D、鸟类的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的特征,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25.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纲B.目C.属D.种【答案】D【解析】试
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故选D.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13二、非选择题26.“桔”与“吉”音似,人们常将桔作为吉祥物和贺年赠品。桔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填写序号)(1)①是由种子的_______发育而来,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2)桔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中散放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
________。(3)E由D图中的[]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4)从E可判断桔属于________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答案】(1)胚芽;成熟区(根毛区);(2)⑤;受精(受
精作用);(3)④;器官;(4)被子植物。【解析】(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其中胚芽发育成①茎和叶;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2)传粉是成熟花粉从雄蕊⑤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子房将发
育成果实,胚珠将发育成种子。(3)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14因此E果实是由D图中的④子房发育而来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果实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4)桔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学
科网考点定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名师点睛】掌握被子植物的一生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7.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请就家燕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家燕的身体中最发达的肌肉是________.(2)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
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________来保证.【答案】(1).胸肌(2).身体呈流线型(3).被覆
羽毛(4).前肢变成翼(5).双重呼吸【解析】【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
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详解】(1)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家燕属于鸟类,鸟的外形有许多地方适于其在空中飞行的特点,从外形看,它适于飞行的特点是:鸟的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15(3)家燕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呼吸的效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的需要。【点睛】解答此题的关
键是知道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28.下图表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是________,②是__
______,③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4)
物质1、2进出叶片的通道是________。【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2)氧气二氧化碳(3)水(4)气孔【解析】试题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水是在植物体内部通过导管运输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其产物为有
机物和氧,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氧是从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水;④是有机物。(2)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氧是从空气中经过气孔到植物体的,呼吸作用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经
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16(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②是水。(4)气体出入的通道是气孔。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
系。29.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图中分别列举了鲫鱼、蚯蚓、野鸭、家兔和蝗虫五种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1)A类动物身体呈________形,有利于减少水中游泳的阻力,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2)B类动物生活在阴暗潮湿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用________呼吸.(3)C类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
,叫做________呼吸,因为它的肺上连着很多________.(4)D类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5)E类动物体表有________,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6)B、E与A、C、D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答案】(1).梭(
2).湿润的体壁(3).双重(4).气囊(5).胎生哺乳(6).外骨骼(7).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分析图形:A鲫鱼属于鱼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野鸭属于鸟类,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分析解答.解:(1)、A是鱼类,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水中游泳的阻力,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B是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17(3)、C属于鸟类,营飞行生活,需氧量大,体内
有气囊,与肺相同,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4)、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5)E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6)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A、C、D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B、E都属于无脊椎动物.30.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
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新、湿润。(1)“绿墙”能吸收二氧化碳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__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3)“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
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_______作用.(4)绿色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全对才能给分)⑵二氧化碳和氧气(或碳—
—氧)⑶蒸腾⑷叶绿体线粒体【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反应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维持碳氧平衡、蒸腾作用的意义和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答时可以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关系、与碳氧平衡的关系
、蒸腾作用的意义和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线粒体的作用方面来切入.【详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在叶绿体内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18产生氧气的过程.其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2)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
能量,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3)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使空气湿润,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因此“绿墙”与
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4)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因此绿色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碳氧平衡的关系、光合
作用的反应式、蒸腾作用的意义。31.如图是家鸽的肺和气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囊与肺相通,鸟类飞行时,每呼吸一次,空气就________次经过[]________.在________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称作________
,它大大提高了鸟类气体交换的效率.(2)生物圈中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各有特点,请回答下列动物是用身体的那一部分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蚯蚓:________鲫鱼:________海豚:________.【答案】(1).两(2)
.2肺(3).肺(4).双重呼吸(5).体壁(6).鳃(7).肺【解析】试题分析:(1)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1→3→2;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19成两次气体交换
,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2)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鲫鱼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