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256.68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4cd4fff862cf243708259f03d618d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元谋猿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遗址出土了元谋人制造和使用的各种骨器、石器工具,以及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多种动物化
石,还找到了炭屑和烧黑的物件。据此推知,元谋猿人()A.使用磨制石器,提高了生产效率B.已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C.会使用火,食用熟食可能性较大D.懂得饲养家畜改善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中国
)。根据材料“还找到了炭屑和烧黑的物件”可推知,元谋猿人已会使用火,食用熟食可能性较大,C项正确;元谋猿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贫富分化的信息,根据所学可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我国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而元谋猿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中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不属于家畜,排除D项。故选C项。2.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各区域在环境基础、经济内容、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别,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兼收
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这一论述()A.说明区域间文明存在频繁交流B.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决定性作用C.意在说明黄河文明的独特地位D.阐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中国)。材料中“各区域……存在差别”阐述了文明的多元性,“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夏商周三代文明”则是阐述了文明的
一体性,D项正确;材料提出“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但是得不出“频繁交流”,排除A项;从材料看,地理环境只是因素之一、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材料阐述的是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不是说黄河文明具有独特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3.据考古发现,河南双槐树遗址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
一处都邑遗址,遗址面积117万平方米。其中发现有三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还发现中国最早的宫殿遗址,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实行君主专制集权统治B.呈现国家的初始形态特征C.部落间的联系趋于紧密D.源于军事防御功能而兴起【答案】B【解
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该地已经具有“较大规模的都邑、防御设施以及宫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专家认为宫殿建筑、阶级分
化等可说明其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B项正确;当时尚未形成君主专制集权,排除A项;仅据该材料无法得出部落间的联系趋于紧密的历史结论,排除C项;不能根据其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就得出“源于军事防御功能而兴起”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湘西吊脚楼依山傍水、类型多样,但其内部布
局基本都有三间正屋,其中居中的一间主要用于立香火、安祖先等;北京四合院以“回”字形布局,家中长辈居住的正房,有比其它房间更高的台基。据此可知,两种建筑蕴含的共同特性是()A.崇尚自然和谐B.循守等级秩序C.注重血缘伦理D.讲究建筑美学【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湘西吊脚楼中有用于立香火、安祖先的房间,体现了对血缘先祖的崇拜;北京四合院中长辈
居住在正房,也体现了对血缘长辈的遵从,是古代重视血缘伦理的表现,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湘西吊脚楼和北京四合院建筑中都没有对自然崇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述,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两座建筑中都有用以表达尊重血缘长辈的房间,但在描述中并没有这种“长
辈房”较其他房间规格更大或等级更高的地方,因此不存在循序等级秩序的特性,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建筑美学包括建筑和美学,材料中描述了两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但没有对这两座建筑美学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C项。5.《战国策》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
事的汇编。《史记》有选择地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丰富了记载的内容,但也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由此可知()A.《战国策》不具有史料价值B.《战国策》比《史记》可信度高C.《史记》对战国历史的记载都
不可信D.《史记》与《战国策》的相似处也需辨别真伪【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史记》有选择地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可知,《史记》中的
内容有一些吸收了《战国策》的记述,因此《战国策》中记载错误的内容也会出现在《史记》中,故需要注意需辨别真伪,D项正确;据材料“丰富了记载的内容”可知《战国策》的记述具有史料价值,排除A项;《战国策》和
《史记》各自有其史料价值,也都存在一些史实错误,特别是两者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面的内容,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可信度高,排除B项;据材料“造成了一些史实错误和矛盾”可知,《史记》对战国历史的记载存在一些错误,但并非
都不可信,排除C项。故选D项。6.公元前575年,在晋楚鄢陵之战中,晋国将军郤在战场上三次遇到楚王,他都下车行礼,楚王见了十分高兴还把自己的弓赏赐给了他。公元前554年,晋国将领匄率军攻齐,已经打到了齐国的国都
附近,这时候传来了齐灵公去世的消息,按“礼不伐丧”的礼制,晋国主动撤兵。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春秋礼韵,君子风范B.井然有序的礼乐制度C.诸侯争霸,烽火连天D.友好热情的外交氛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
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晋国将军郤在战场上三次遇到楚王,他都下车行礼”“礼不伐丧”体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交战时遵循的一种礼仪和规则,体现了春秋礼韵,君子风范,A项正确;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已经开始
,井然有序的礼乐制度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春秋时期礼制还具有一定的影响,无法体现诸侯争霸,烽火连天,排除C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不断,友好热情的外交氛围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7.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并不多见。到战国时期,出现以家庭为
单位的编户、纳税形式,农业家庭的经济、政治等职能加强。这主要是由于战国时期()A.诸侯争霸和变法运动兴起的推动B.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结构变动C.统治者对人口和土地控制的加强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战国时期农业家庭的经济、政治等职能加强,主要在于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发展使个体小农户逐渐摆脱对氏族的依附,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社会单元,B项正确;诸侯争霸和变法运动兴起的推动、统治者对人口和土地控制的加强是原因之一,
非根本原因,排除AC项;集体劳作在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8.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赵都邯郸城面积是其两倍,楚都纪南城面积接近其两倍,齐都临淄城的面积约为其三倍。这从侧面反映
出当时()A.礼崩乐坏B.华夏认同C.诸侯混战D.皇权旁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东
周洛阳都城面积小于其他诸侯国,说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问题,排除B项;题干显示的是周王室与各诸侯之间的关系,不是未反映诸侯混战的问题,排除C项;此时尚未形成专制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9.与儒、墨、道诸家不
同,法家诸子不将人性追逐利益、权衡利害视作恶行而予以禁绝。法家思想家们要求因循人性,以奖赏诱导人们守法,以刑罚威慑民众不违法,刑无贵贱,一视同仁,功不抵罪。这说明,法家诸子主张()A.构建社会运行的强制规范B.加强君主集权C.社会治理兼用德治和法治D.重
视以人为本【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法家诸子以法令作为衡量人们行动的标准,通过赏赐刺激人们逐利的欲望,以鼓励的方式诱使其行动纳入律法的轨道,通过刑罚遏制人们
的不当得利,以儆戒的方式迫使其行动符合律法的规定,意在造就令行禁止、整齐一致的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加强君主集权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法治的理念,未涉及德治的相关信息,排除C
项;以人为本是指重视民生和民意,法家思想是服务于统治阶层富国强兵的需要而实行严刑峻法,因循人性并不等于以人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是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论述。这反映了当时()孟子定于一《论语.宪问》一匡天下《吕氏春秋.不二》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荀子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A.统一成为各诸侯共识B.地理学取得了重大成就C.人们渴望统一的愿景D.思想领域神秘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材料中“定于一”“一匡天下”“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一则治,异则乱”,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家们都提出了统一的主张,反映出当时人们反对诸侯争霸渴望统一安宁的愿景,C项正确;材料仅是一些思想家们的设想,而非诸侯们的共识,排除A项;材料并非阐述当时地
理学的成就,也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言及当时思想领域存在浓厚的神秘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1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架构;管子亦秉承“天下物利天下人”的意旨,力主“普利万民”;墨子更是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的主张。
由此可见()A.各学派主张逐渐趋于一致B.土地兼并现象受到抨击C.反对等级制成为百家共识D.民众利益受到一定关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
材料“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普利万民”“兼相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多个学派思想蕴含着对民生的关注,即民众利益受到一定关注,D项正确;“趋于一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民本、民生”思
想,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且春秋战国时期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逐渐产生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不太严重,土地兼并不一定受到抨击,排除B项;“反对等级制成为百家共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2.春秋战国时期,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向中原地区
聚集。为了争得“正统”地位,他们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争得“诸夏”的身份和地位。这反映了()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了发展B.多元文化互动加强了中央集权C.传统政治秩序完
全被破坏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依旧稳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在寻求与中原文化的认同,努力使自己融入华夏文化的范畴,体现了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直接表明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排除C项;从历史事实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大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A项。13.里耶秦简户籍簿中记载,“东成户人(户主
)士五(身份称谓,指无爵位或免爵者)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其中,“大”,“小”均是课役身份的标志。由此推知,秦朝建立户籍的主要目的是()A.作为国家赋税征收的依据B.建立完整的户
籍管理制度C.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与监督D.方便政府掌握民情与民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里耶
秦简户籍薄》记录着户主人家的家庭住址、户主姓名和身份、家中人口及课役标准等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为了征伐赋役的需要,说明户籍是征伐赋役的重要依据,A项正确;建立户籍是为了征收赋税,而不是为了建立完整的户籍管理制度,排除B项;C也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建立户籍是为了赋税,并不是
为了掌握民意,排除D项。故选A项。14.对秦而言,文化的同化速度远远赶不上疆域扩张的速度,对关东六国的征服只需短短数年时间,将其同化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由于秦的统一过于短暂,短暂到无法压制关东地区的反秦思想,更遑
论将其同化了。这反映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A.未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整合B.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C.秦国文化落后于关东文化D.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秦国虽然在武力上征服了关东六国,但却没能实现对关东六国文化的同化
,地域文化冲突严重,说明秦朝未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整合,A项正确;严刑峻法和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D两项;秦朝没能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整合,不在于秦国文化的落后,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项
。15.如表秦始皇下令修建的交通要道表,据此可知,秦朝()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直向北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道五尺道今云南贵州等地新道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A.文书传递系统不断完善B.丝绸之路的贸易得以恢复C.朝廷与地
方政治联系加强D.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在境内大量修建交通要道,这便利了政令上传下达,
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加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文书传递系统,排除A项;西汉开通丝绸之路,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并不能看出秦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16.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
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A.促进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
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聚族而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秦汉实行郡县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都重视血缘关系,体现了以血缘为特色的贵族政治,秦汉时期按照
地域划分郡县并且任命县官体现了地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由此可见,这一发展轨迹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商周到秦汉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B项;秦汉以后的某些朝代仍然存在
地方割据势力,“得到遏制”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7.秦朝时期,设置的行政管辖区基本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例如北地、上党、太原、河东、
代郡、雁门等郡都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这种行政区划()的A.说明了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整顿C.凸显了耕地对农耕经济的重要性D.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依据材料可知,秦朝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以盆地或平原为中心,行政管辖区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使各郡都能有相当数量的耕地发展农耕经济,C项正确;“地理环境
决定文明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整顿社会风俗并不是材料措施的主旨,排除B项;秦朝关于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
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由朝臣决定B.表明皇权与相权分权制衡C.有效地监督和限制了皇权D.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
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朝议制度下,君臣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便于皇帝在决策时集思广益,D项正确;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
相权的矛盾,材料涉及的朝议制度主要与决策有关,排除B项;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9.西汉初年,承秦末之弊,战乱导致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到汉武帝初,“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府库余财”。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朝廷以怀柔政策对待四夷B
.推行“尊崇儒术”政策C.统治政策调整为与民休息D.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西汉初年,承秦末之弊,战乱导致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到汉武帝初
,‘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府库余财’”可知,西汉初期,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汉武帝时,家给人足,国家富足,这是因为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重视生产,促进了经的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
强调汉初到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待四夷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时在思想方面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材料强调社会经济的变化,排除B项;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王国问题得以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20.西汉时期有许多名臣佳话传世,如:董仲舒为了学业有成而“三
年不窥园”;霍去病立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超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而“投笔从戎”。这反映的时代风貌是()A.内敛含蓄B.开放包容C.锐意进取D.谦恭谨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材料董仲舒勤勉致学终成一代大儒,霍去病反击匈奴为国效命,班超弃抄文书而“投笔从戎”去建功立业,是体现锐意进取,C正确;内敛
含蓄体现不出来时代的风貌,排除A项;开放包容是体现对外政策的,排除B项;谦恭谨慎是体现个人品质的,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道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图二废井田开阡陌材料二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
》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
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孔子
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儒家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的——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2)解读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历史现象,并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指出其发展趋势。(3)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答案】(1)信息:图一:铁农具的使
用;图二:井田制废除,授田于百姓。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2)历史现象: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礼崩乐坏);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趋势: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或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从分裂走向统一;出现民族交融趋势。(3)关注重点:仁政;重民、富民。【解析】【小问1详解】信息:根据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可知,铁农具的
使用;根据图二“废井田开阡陌”可知,井田制废除,授田于百姓。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小问2详解】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二中“田氏取齐,六卿分
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可知,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礼崩乐坏);根据材料二中“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可知,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根据材料二中“华夏作为
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可知,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二中“国异政教,各自制断”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推动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传统的贵族政治开始向
官僚政治转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孕育着统一;根据材料二中“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可知,出现民族交融趋势。小问3详解】关注点:根据材
料三中“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可知,儒家学者主张仁政;根据材料三中“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可知,儒
家学者主张重民、富民。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对边疆地区高度重视。在北方,秦始皇派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下令修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旧长城连接起来,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的【同时,秦始皇还在北方边疆设置了九
原郡等郡进行管理。——摘编自林剑鸣《秦史稿》材料二秦朝在南方地区积极开拓。秦始皇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历经数年艰苦征战,最终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秦朝在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并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和民族交融。——摘编自王子今《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材料三秦朝对西南边疆也有所经营。秦始皇派遣常颏开通了五尺道,加强了秦朝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使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开始被纳入秦朝的统治范围。——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边疆治理
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实施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朝边疆治理的历史影响。【答案】(1)措施:设郡管理;移民实边;修筑长城;开通五尺道。(答出两点即可)条件:国家统一的实现;中央
集权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强大。(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历史影响: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民族交融;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答出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措施:据材料“秦始皇还在北方边疆设置了九原郡等郡进行管理”可知,设郡管理;据材料“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民族交融”可知,移民实边;据材料
“下令修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旧长城连接起来,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可知,修筑长城;据材料“秦朝对西南边疆也有所经营。秦始皇派遣常颏开通了五尺道,加强了秦朝与西南地区的联系”可知,开通五尺道。条件:据材料“秦始皇派遣蒙恬
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秦始皇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历经数年艰苦征战,最终将岭南地区纳入秦朝版图”可知,国家统一的实现;据材料“秦始皇还在北方边疆设置了九原郡等郡进行管理”可知,这些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据材料“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
发”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秦始皇派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可知,军事力量的强大。【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历史影响:据材料“加强了秦朝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使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开始被纳入秦朝
的统治范围”可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材料“并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岭南,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民族交融”可知,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民族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边疆治理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