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docx,共(6)页,21.52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4a146b40aad690ec94a9c0aa4711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阳一中2021年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体现的是国家疆域、国家机器和城市的出现,这
些是早期国家诞生的标志,故D正确;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材料和王位世袭没有关系,故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王的出现,故C错误。2.C【详解】中国人的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
,因此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C正确;AB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排除;个人观念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排除D。3.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
色彩。4.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公东征,平定了“三监”及武庚叛乱。之后,周公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分封,这次分封与武王的分封不一样,这次分封被称作封藩建卫,以藩屏周,就是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再次分封
异姓亲戚之国,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西周统治,故B项正确;强化中央集权必须削弱地方势力,而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国有很大的自治权力,故A项错误;分封制有利于民族交融,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
错误;周公再次分封异姓亲戚之国,所以周公分封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同姓诸侯,故D项错误。5.B【详解】根据材料“废封建,立郡县”“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但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
分封,主要是因为分封王族子弟体现皇权的独尊,即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诸侯权力和独立性较大,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基础,而不是血缘分封,C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
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而不是受到历代政权推崇,D项错误。6.A【详解】中国最早出现耕作栽培养育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的源头应始于新石器时代,故选A项;B、C、D三项都在A项时间之后,故排除。7.B【解析】从材
料反映的贵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以及各自所控制土地的规模来看,西周时期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血缘关系对巩固统治的作用,排除A项;西周时期还未能建立起集权体制,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8.A【解析】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
制,将王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在封地内在进行分封,称之为卿;卿在封地内在分封,称之为士;士以下不在分封。这样层层分封,形成等级分明的体系。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故应选A。9.C【详解】“宗”代表着祖先,它的数量增多表明对祖先更为重
视,“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说明对人的重视程度更大,因此本题选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祭祀仪式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与嫡庶尊卑的问题;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天人合一医德内容。10.A【详解】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属于西周时期的封国,A选项重建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商朝的首都在河南安阳,B选项排除;宋国属于先代贵族的封地,C选项排除;分封制下的对象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D选项排除。11.A【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政治。据材料信息可
知,先秦统治者在建立国家政务机关的同时,还建立了负责宫廷事务的官属,而宫廷事务主要是王族事务,这体现出家国一体化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宫廷事务,故排除B项;C项中的“君主专制”是在秦朝建立,故排除C项;D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不符,可排
除。12.A【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构建何种政治秩序是当时各学派探讨的主题。各学派提出不同主张都是为了“治”,即治理好天下,构建稳定的政治局面,故选A;儒家不提倡变革,B错误;法家不强调民本,C错误;官僚政治重要的特征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不再依
据血缘,与题干无关,D错误。13.B【详解】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按军功授予爵位,可见该制度仍然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实行军功授爵制度,与平民参政问题无关,排除C;实行军功授
爵,削弱了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14.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改制的主要内容涉及选拔人才、国家治理的各方各面,特别是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些措施从根本上反映了建立单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
趋势,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农业的重视,因此从材料无法得出“重视农战”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秦灭六国并完成统一的必然性,排除C项;法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优势是材料的部分相关信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5.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
土地归国家所有的井田制;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是废除井田制度,肯定土地私有制。因此材料直接反映的是生产关系领域中土地所有制人国家所有向私有制的转变。C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题干“废井田,
开阡陌”说的是土地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排除A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土地归国家所有的井田制,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是废除井田制度,直接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且这一时期是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不能体现封建王权的强化
,排除B项;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题目说的是
土地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6.D【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先秦、秦汉时期关于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涉及血缘宗族、饮食衣服、诗书礼乐法度等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文化选择与文明进步,边地
的蛮夷戎狄对华夏的认同也主要是在学习与接受华夏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融入的,D项正确;ABC三项皆是华夏认同的表现之一,排除ABC项。故选D。17.B【详解】材料中“让杀敌斩首有功的军士做医师和匠人,那么疾病一定不
能解除,屋舍一定不能建成”说明不同职业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选官应该量才而用,B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即按照血缘关系世世代代世袭官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项;君主专制指皇帝独揽全国大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执政之本,而是反映的
任用官吏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8.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齐桓公出于争霸需要,提出“尊王攘夷”;赵武灵王出于军事需要,推行“胡服骑射”,据此可知,材料说明了现实需要影响政策制定,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变革推动文化统一,排除B项;民族交融改变主流思想表述
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诸侯争霸缓和民族矛盾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9.C【详解】从材料可得出,墨家主张节约,孟子主张不误农时,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他们思想主张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与农业生产与小农经济有关,都有利于小农的发展,C项正确,排除D项;墨家维
护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法家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排除AB项。20.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焚毁诗书是思想文化专制,属于愚民政策;什伍连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属于辱民政策;重农抑商限制商业发展,属于穷民政策。结合
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21.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追求功利;践行法家思想,有助于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避免在争霸战争中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这是各诸侯国国君推行变法的出发点,B项正确;法家思想突出以法治国,严
刑峻法,可见缓和社会矛盾不属于“初衷”,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实现富国强兵等政治、军事的目标是各国尊奉法家的“初衷”,而不在于统一思想和顺应历史潮流等,排除CD项。22.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因此“
虽死犹存”,D正确;ABC均属于D的组成部分,排除。23.D【详解】根据材料“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先秦时期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下官吏世袭,属于贵族政治,而材料“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
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郡县制下的官吏由皇帝任命,属于官僚政治,所以D正确;分封制下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会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所以A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所以B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所以C错误。24.B【详解】从“世官”到“布衣为卿
相”,反映出贵族政治逐步瓦解,官僚政治的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员选拔,排除A;材料与法治无关,排除C;材料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5.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推行了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等。因此,我国形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益于秦朝统一文字,故C项正确。26.B【解析】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丞相,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
D项与题干现象无必然的因果联系;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角度看,B项符合题目要求。27.B【解析】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所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故选B项。28.C【解析】黄河流域涉及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各国分裂割据不利于防洪,建立
统一的国家由中央统一治理才是根本之道,减少战争、协调治黄都不是根本之道,故C项正确29.A【解析】“朕”由原先民间男子的称呼,变为秦始皇专用的称呼,不许百姓使用,体现了皇帝的权威性,其地位不可逾越,故选A项。30.B【解析】秦朝的治国指导思想是法家思
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体现了秦始皇用儒家伦理思想治国,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
体现了秦始皇推崇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但这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通过宣传儒家尊卑等级观念,维护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体现了秦始皇推崇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但这并不是他的最高
理想追求,故D项错误31.A【解析】B项是经济角度,排除;材料中“不考虑世系”体现了此制度改变的是血缘政治,故选A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32.A【详解】根据材料“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
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多决策,丞相代表的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相受制于皇帝的程度大大加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旨
在强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33.B【详解】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B正确。34.C
【解析】“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主要是说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此时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的道家思想。故C项正确。3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公九卿“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于是汉武帝设置中朝,这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制约丞相权力,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项;中朝不属于监察机构,与监察三公九卿无关,排除D项。36.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故D项
正确;根据材料“诸侯连城数十,泰强”可知,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中央行政体制无关,B项排除;根据材料“要求对他们‘稍侵夺’”可知,主要是为了调整皇族之间的
关系,尤其是与地方诸侯王的关系,而不是巩固,C项排除。37.D【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的专卖制度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这是历代政府重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业管控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并非以汉武帝为治国榜样,也不是推崇汉代经济制度,
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与富商大贾之间的矛盾,C项错误。38.C【解析】孔子地位由凡入圣,主要是从汉武帝开始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地位提高,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故选C项;仁政是孟子的观点,排除A项;B项
说法错误,排除;经学之士积极推动有促进孔子神化的作用,但相对于官方来说,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39.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利用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本质是适应了封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四书五经正式成为封建科考的教科书是在南宋,排除B项;儒学在南宋经朱熹改造后成为官方哲学,排除D项。故选C项。40.C【解析】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
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41.(10分)(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2分)“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2分)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分)(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2分)使三晋之人为
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2分)42.(16分)(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2分)理由是:天下初定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2分)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2分)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纷争。(2分)(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
(2分)原因:①在分封制下,血缘关系随着时间流逝疏远,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且世袭特权,独立性强,容易形成割据势力;②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直接听命于中央,这就实现了中央对地
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6分)43.(14分)(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原因:国家有分裂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4分)(2)秦始皇“焚书坑
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积极: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分)消极:二者都属于文化专制主义,
从长远看禁锢了思想,阻碍了文化创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