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生物(A卷).docx,共(13)页,299.34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05fa48c8815454fbb07aa258292ce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楚雄天人中学2023届高二年级秋季学期12月学习效果监测生物试卷A卷命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一、单选题。1.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表现型B.基因型C.性状分离D.伴性遗
传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黑毛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3.已知某tRNA的反密码子为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
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A.GATB.GAUC.CUAD.CTA4.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
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让该公猪与多只黑色母猪交配C.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白色母猪交配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设遗传因子为A、a),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所有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B.F1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C
.F2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与F1黑羊相同D.白色是隐性性状26.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分别是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决定,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无鳞鱼和野生型鳞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相互交配,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Aabb×AAbbB
.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7.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1F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
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8.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7/16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
子9.玉米有抗病与不抗病(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宽叶和窄叶(遗传因子用B和b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子一代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4∶2∶2.科学研究发现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有2种花粉出现不育,则这两种花粉的遗传因子
组成()A.AB和AbB.aB和abC.AB和abD.Ab和aB10.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3B.两者中
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11.甲至丁为某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1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进行
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B.一旦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变化,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前的卵细胞代谢较慢,卵细胞受精后十分活跃1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
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B.①类比推理②假说
—演绎法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D.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14.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上4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下列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丁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8、4、2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A.和B.和B.C.和D.和415.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群体中性别比例近于1:1,其原因是()A.含X的配子:含Y配子=1:1B.含X精子:含Y精子=1:1C.雌配子:雄配子=1:1D.含X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16.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
“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利用了“加法原理”B.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
验,利用了“减法原理”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每个实验组就利用了“减法原理”17.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将TMV变
种X的蛋白质外壳和变种Y的核酸组成新病毒,感染烟草后可以得到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为()A.变种XB.X蛋白质包裹Y核酸的病毒C.变种YD.Y蛋白质外壳包裹X核酸的病毒18.为研究促进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基本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5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有R型和S型两种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中甲组是对照,能排除提取物中的其他物质干扰19.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
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1∶1∶1B.4∶4∶1C.2∶3∶1D.1∶2∶120.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标记噬菌体时,应将其培养在含细菌和放射性的完全营养液中B.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其子代DN
AC.若该实验标记C元素,则无法将蛋白质和DNA区分开D.用含32P噬菌体侵染,若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放射性21.在一个DNA分子中,G占全部碱基的27%,并测得其中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占该链的比例是()A.28%B.27%C.9%D
.46%2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基因23.如图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④代表核
糖体,⑤代表多肽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624.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那么2个四分体含有()A.2个双链的DNA分子B.4个双链的DNA分子C.8个双链的DNA分子D.16个双链的DNA分子25.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
与之相对应的遗传密码子B.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氨基酸相同26.下列关于核酸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DNA是双链结构,存在氢键,RNA是单链结构,不存在氢键B.RNA是由DNA转录
而来,转录合成的产物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两个不同基因转录的模板链可能分别位于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链上D.RNA的合成过程中,RNA聚合酶具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27.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
DNA损伤后不能修复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有转录和翻译B.①链中(A+T)/(G+C)的值与②链中的相同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7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28.2013年,我国科学家发
现斑马鱼子代胚胎可继承精子DNA甲基化模式,在世界上首次以实验证明精子的表观遗传信息可以完整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A.表观遗传的调控机制只有DNA甲基化B.可遗传性是表
观遗传的特点之一C.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是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的结果D.表观遗传现象是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29..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A.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
酸的种类C.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D.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30.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A.蛋白质和脂质B.脂质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固醇D.磷脂和蛋白质3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一条多肽链的
蛋白质分子没有空间结构B.油脂是最常见的脂质,基本结构单元是甘油和脂肪酸C.糖原只存在于动物的肝脏中,是重要的贮能物质D.所有DNA和RNA分子中均含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32.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构成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CB.HC.O
D.N33.下列有关核酸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B.绿色植物根细胞内的部分DNA分布于细胞8质中C.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D.人本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3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B
.若只以葡萄糖作为底物,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C.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5.某水果批发城准备从海南进购―批热带水果,为最大程度保证水果的质量
,运输过程中最佳的环境条件是()A.低CO2,高O2、零下低温B.低O2、高CO2,零上低温C.无O2.高CO,零上低温D.低O2、无CO2,零下低温36.红苋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清洗叶片时,水的颜色无变化,炒熟后汤汁变成红色,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A.花青素位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B.加热增大了花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C.加热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花青素是脂溶性物质3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由细胞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B.细胞核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C.RNA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穿过两层磷脂分子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不具有细胞核38.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939.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正常情况
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下面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A.一匹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后代中只出现栗色马,则白色为隐性性状B.一匹栗色公马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后代中只出现栗色马,则栗色为显性性状C
.若多匹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后代中栗色、白色均有,不能说明栗色对白色为显性D.若多匹白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后代中出现栗色马,则白色马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0.假如蛙的15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都能正常分裂,并在最大限度内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5B
.10C.15D.20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41.(9分)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和有尾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选育纯种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有尾猫,且无尾猫
与有尾猫的比例为2∶1。由此进行以下推断。(1)猫的有尾和无尾是一对,其中(有尾,无尾)是显性性状,控制此性状的基因的传递符合遗传规律中的定律。无尾猫自交,后代既有无尾猫又有有尾猫的现象称作。(2)无尾猫的基因型为,有尾猫的基因型为;无尾猫自交,后代无尾猫与有尾猫的比例为2∶1,推测其
原因是。(2分)(3)让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出现无尾猫的比例为。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无关C.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Ⅲ区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1042.(12分)下图为
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43.(
11分)下图为DNA分子局部组成的平面结构图,碱基间的虚线表示氢键。请据图回答:44.(7分)图甲表示果蝇细胞某些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③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
_____;图中共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2)分析这种结构可知由_____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而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连接成碱基对时遵循_____原则,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为______。(2分)(3)如果有一个含有3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其
中共有胸腺嘧啶100个,则该片段中共含有氢键___个。(4)若此DNA进行复制,发生的时期是_____;复制方式为_____。(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
于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11(1)图乙所示果蝇精原细
胞完成完整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可用图甲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表示,与分裂前比较,分裂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__________;过程c最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作用,使之后的染色体数目加倍。(2)图乙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上,是一对____________基因,细胞分裂过程中,W和w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期。45.(7分)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
状,缺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2)如果用A、a表示
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那么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_____、_____、_____。(3)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的表型为_______
___,比值为__________。1246.(9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和。(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a过
程发生在真核细胞细胞周期的期。(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5)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其携带的分子是。47.(5分)多位科学家历经24年的研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____是使R型细菌
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2)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2分)(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让T2噬菌体带上32P标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2分)13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
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