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2.096 M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2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句容三中、海安实验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5)页,2.09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83fcbe89a6016c8ca77ae09a2185a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句容三中、海安实中高三年级联合测试生物学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辅酶,由磷酸基团连接两个核苷酸构成,参与供能、DNA修复、抗氧化等多项生理活动。

下列有关NAD+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B.以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形成的生物大分子C.在线粒体内膜上催化水和ATP的生成D.可以作为还原剂,辅助H的传递【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与氧化型辅酶Ⅰ(NAD+)结合

形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其携带的氢在电子传递链中被利用,在电子传递链中O2接受NADH携带的氢被还原成水。【详解】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由磷酸基团连接两个核苷酸构成,磷酸基团中含有P、O,核苷酸中含有C、H、O、N、P,

故NAD+是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A正确;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由磷酸基团连接两个核苷酸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C、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催化水和ATP的生成,C错误;D、NAD+和水分子脱去的氢、电子结合形成NADH,可以作为氧化剂,NADH携带的氢在电子传递链中被利用

,D错误。故选A。2.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众多、数量庞大,有一部分是病原微生物,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支原体、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和猴痘病毒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MRSA和

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两者都有细胞壁B.人食用较多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有患癌症的风险C.猴痘病毒含有的核酸种类比MRSA、黄曲霉菌都少D.黄曲霉菌有核膜和细胞器膜,而MRSA、支原体没有【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

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解】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A错误;B、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人食用较多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有患癌症的风险,B正确;C、猴痘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而MRSA、黄曲霉菌均有细胞结构,均含

有两种核酸,C正确;D、黄曲霉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核膜和细胞器膜,而MRSA、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D正确。故选A。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大多数蛋白质都由细胞核内的基因编码。下

图为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过程,由图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信号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信号序列作为向导决定了蛋白质的去向C.前体蛋白质的成熟过程只是空间结构的改变D.信号序列与受体结合后内外膜的蛋白转运体才能形成通道【答案】C【解析】【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

A,故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但其中的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依然受到细胞核中相关基因的控制。【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信号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从而实现了相关蛋白的定向转运,A正确;B、信号序列与相应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决定了蛋白质的去向,B正确;C、图中显示,前体蛋白质的成熟过程除了空间结构的改变,还有信号序列的切除,C错误;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信号序列与受体结合后内外膜的蛋白转运体形成通道,从而前体蛋白质可以进入,D正确。故选C。4.A3是

一种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α-淀粉酶。为确定A3的最适pH,研究人员使用了三种组分不同的缓冲系统进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的生成从而测定A3的酶活性B.缓冲系统的组分对A3的酶活性有影响C.先将淀粉加入缓冲

系统,再加入A3D.在不同pH的缓冲系统中,A3的相对酶活性均不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温度、PH等均会影响酶的活性,据图:在pH相同时,不同缓冲系统条件下所测得的相对酶活性不同,因此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在不同pH的缓冲系统中,A3的相对酶活性有相同

的情况,如后两个缓冲体系。【详解】A、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温度变化会影响酶的活性,可用碘液检测,淀粉遇碘液颜色会变为蓝色,通过检测单位时间淀粉的减少量表示A3酶的活性,A错误;B、由曲线可知,在pH相同时,不同缓冲系统条件下所测得

的相对酶活性不同,因此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B正确;C、实验探究的是A3的最适pH,故先将A3加入缓冲系统,再加入淀粉,C错误;D、由曲线可知,在不同pH的缓冲系统中,A3的相对酶活性有相同的情况,如后两个缓冲体系

,D错误。故选B。5.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序列的核糖核蛋白,可利用自身RNA中的一段重复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没有端粒,也不存在RNA-蛋白质复合体B.端粒酶能够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表现出逆转录酶活性C.端粒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

酸和氨基酸D.若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端粒酶的表达,可延缓细胞衰老【答案】B【解析】【分析】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

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导致细胞衰老。【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因而没有端粒,但是存在RNA—蛋白质复合体,如核糖体,A错误.;B、端粒酶用利用自身RNA中的一段重复序列作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表现出逆转录酶活性,B

正确;C、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序列的核糖核蛋白,因此,端粒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C错误;D、细胞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若增加端粒酶的活性或促进端粒酶的表达,可延缓细胞衰老,D错误。故选B

。6.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迄今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发现了DNA旋转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左氧氟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抑制人体细胞

的DNA复制,故毒副作用很大B.DNA复制时以每条单链为模板,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5’端向3’端方向移动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一个DNA在体外复制n次所得DNA分子中,含有亲代母链的DNA分子占1/2n-1【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DN

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①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②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详解】A、左氧氟沙星

通过特异性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迄今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发现了DNA旋转酶,所以左氧氟沙星不会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人体细胞的DNA复制,A错误;B、DNA复制时以每条链为模板,DNA聚合酶只

能沿模板链的3'端→5'端方向移动,子链延伸方向是5'端→3'端,B错误;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通过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错误;D、一个DNA复制n次后形成2n个DNA分子,其中含有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占1/2n-1,D正的确。故选D。7.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

分基因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基因W和w中的A+G/T+C的比值不同,基因B和b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只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卵细胞D.白眼雌果蝇和红

眼雄果蝇交配,子代中偶尔出现白眼雌蝇,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1、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其中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形态相同,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形态不同,是异型染色体;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根据

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该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相同,属于雌果蝇;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详解】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核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定律,A错

误;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双链DNA分子中,C=G,A=T,因此基因W和w中的A+G/T+C的比值相同,但基因B和b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将产生1个卵细胞

(生殖细胞)和三个极体,即产生1种基因型的卵细胞,C正确;D、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中偶尔出现白眼雌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D错误。故选C。8.免疫调节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机能。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溶菌酶、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参与构成第二道防线B.病毒侵入人体后,辅助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长C.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能够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D.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

稳功能过强而引起的疾病【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详解】A、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溶菌酶、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参与构成第二道防线,A正确;B、病毒侵入机

体引起特异性免疫,辅助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B错误;C、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其中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D、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强而引起的疾病,D错误。故选A。9.下列实验中,操作不当与导致的实验现象不符..的

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鉴定苹果汁中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未水浴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B分离菠菜叶中色素时,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滤纸条上无清晰色素带C制作泡菜时,消毒不到位,未密封泡菜坛内有杂菌污染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漂洗时间过短显微镜下细胞重叠A

.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使用方法: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现配现用、水浴加热,实验现象为出现砖红色沉淀。【详解】A、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故鉴定苹果汁中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未水

浴加热,会导致不出现砖红色沉淀,A正确;B、层析液是由有机溶剂组成,分离菠菜叶中色素时,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无清晰色素带,B正确;C、制作泡菜用到的菌种为乳酸菌,乳酸菌为异养厌氧型细菌,操作时需要消毒和密封处理,

若制作泡菜时,消毒不到位,未密封,则会导致泡菜坛内有杂菌污染,影响泡菜的成功制作,C正确;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时间过短,会导致显微镜下细胞重叠;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漂

洗时间过短会影响染色体的着色,D错误。故选D。10.原肠胚形成期被称为人体胚胎发育的“黑匣子”时期。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不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拟原肠胚”模型,用来揭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过

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滋养层细胞将来能发育成胎膜和胎盘B.利用核移植所得胚胎干细胞,可以诱导发育成适合移植的器官C.对原肠胚进行胚胎分割,可以提高移植胚胎的利用率D.该模型可以研究酒精、药物和病原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胚胎干细胞: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

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2、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

传改造。【详解】A、滋养层细胞将来能发育成胎膜和胎盘,A正确;B、利用核移植所得胚胎干细胞,可以诱导发育成适合移植的器官,可减少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C、胚胎分割时应该选择形态正常、发育良好的桑葚胚或囊胚,C错误;D、“拟原肠胚”模型可以研究酒精、药物和病原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D正确。故选C。1

1.某生活着水草、鲢鱼、鳙鱼和野鸭等生物的湖泊,由于排入工业废水导致污染严重。人们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B.鲢鱼和鳙鱼一般都喜居于水的中上层,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生态位C.

由于湖底土壤条件的不同,苦草、黑藻分布在不同水域,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研究该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属于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

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详解】A、根据题干分析,“人们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

演替,A正确;B、鲢鱼和鳙鱼一般都喜居于水的中上层,但是食性不同,所以它们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生态位,B错误;C、由于湖底土壤条件的不同,苦草、黑藻分布在不同水域,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呈现片状的分布,C

正确;D、研究该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如苦草大量繁殖后,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底栖动物数量增加,属于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D正确。故选B。12.如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

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罐发酵与啤酒生产中的糖化都存在大分子降解的过程B.发酵罐发酵需要将罐内的pH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C.发酵罐发酵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为无氧发酵D.发酵池发酵过程中添加的

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例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

碱性;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详解】A、发酵罐发酵过程种大豆、小麦、麦麸中的大分子降解,啤酒生产中的糖化过程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都存在大分子降解的过程,A正确;B、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B错误;C、发酵罐发酵主要是米曲霉

起作用,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是乳酸菌和酵母菌起作用,为无氧发酵,C正确;D、高浓度的盐可以使细菌失水,发酵池发酵过程中添加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D正确。故选B。13.甘薯长期营养繁殖会导致病毒蔓延,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甘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使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脱毒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茎尖材料消毒时,需用无菌水处理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冲洗B.诱导组织培养时需更换培养基,通常使愈伤组织先生根再出芽C.病毒检测时可用抗毒血清进行免疫检测,呈阳性反应则为带

毒苗D.生根试管苗在温室炼苗后,应连带培养基栽植于肥沃疏松基质中【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病毒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早在20

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详解】A、茎尖材料消毒时,需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冲洗掉次氯酸钠,

以免长时间作用破坏细胞,A错误;B、脱分化和再分化使用的培养基不同,通常使愈伤组织先生芽再生根,B错误;C、病毒含有特定的蛋白质抗原,可利用抗毒血清进行检测,呈阳性反应则为带毒苗,C正确;D、生根试管苗在培养箱内生长几日,用流水清洗掉根部的培养基后

,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D错误。故选C。14.Transwell实验可模拟肿瘤细胞侵袭过程。取用无血清培养液制成的细胞悬液加入上室中,下室为有血清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一层

具有一定孔径的聚碳酸酯膜(膜上铺有基质胶)分隔开,放入培养箱中培养,通过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入下室的肿瘤细胞数量越多,说明肿瘤细胞的分裂能力越强B.可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使肿瘤细胞分散开C.肿瘤细胞可分泌水解酶将基质胶中的成分分解

后进入下室D.血清培养液中含有某些因子促使肿瘤细胞向下室移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将待测细胞悬液加入膜上铺有基质胶的上室中,下室为有血清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

侵袭能力,数量越多,则说明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越强。【详解】A、由题意可知,通过计数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若进入下室的肿瘤细胞数量越多,说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越强,但不能说明肿瘤细胞的分裂能力越强,A错误;B、获得动物组织块后,可用胰蛋白酶、胶原

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细胞分散开,制成细胞悬液,B正确;C、一开始将肿瘤细胞加入膜上铺有基质胶的上室中,一段时间后在下室发现肿瘤细胞,说明肿瘤细胞可分泌水解酶将基质胶中的成分分解后进入下室,C正确;D、上室含无血清培

养液,下室含血清培养液,加入上室的肿瘤细胞一段时间后出现在下室中,说明血清培养液中含有某些因子促使肿瘤细胞向营养高的下室移动,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

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5.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膜性细胞器时常用的介质之一是蔗糖,蔗糖介质的最大密度是1.3g·cm-3。已知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的密度分别约为1.18g·cm-3、1.23g·cm-3。

下图是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细胞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梯度离心法通过逐渐提高离心速率来分离有差异的细胞器B.差速离心过程中,颗粒较小的细胞结构先被分离出来C.分离密度大于1.3g·cm-3的颗粒时不宜以蔗糖为介质D.密度梯

度离心法还可用来分离不同密度的DNA分子【答案】CD【解析】【分析】密度梯度离心法中,在蔗糖等高密度介质中,样品中各组分因离心力作用而逐渐沉降,当组分沉降到自身密度与介质密度相等处时不再移动,不同组分会形成不同的密度区带。这种方法常用来分离不同密度的细胞组分,灵敏度高,甚至可

以区分同位素。【详解】A、由于各种细胞器的密度不同,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A错误;B、差速离心过程中,颗粒较大的细胞结构先被分离出来,B错误;C、蔗糖的最大密度是1.3g•cm-3,故分离密度大于1.3g•cm-3的颗粒时不宜以蔗糖为介质,C正确;D、密度

梯度离心法可用于区分不同密度的DNA分子,如探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即依据此原理做出探究,D正确。故选CD。16.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病毒引起机体产生1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

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其分泌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热觉感受器兴奋B.使用地塞

米松降温时,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产热小于散热C.皮质醇可能通过抑制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D.长期服用地塞米松会导致机体皮质醇分泌增加,炎症反应减轻【答案】BC【解析】【分析】据题干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

℃左右,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由于在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此时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主要方式为减少汗液的分泌,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增加产热主要的方式为分泌甲状腺和肾上腺激素,加快代谢,增

加机体产热;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降温的实质是指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散热使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增加散热的主要方式为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详解】A、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因为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烧,由于在

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此时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故感染病毒后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过程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而非热觉感受器,A错误;B、临床上常用皮质醇类似物地塞米松进行降温,降温的实质是指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散热使机体

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增加散热的主要方式为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B正确;C、依据题干“皮质醇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并使体温调定点下调”、“引起机体产生1L-6引发炎症反应,IL-6可提高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

发烧”,推测皮质醇可能通过抑制IL-6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弱炎症反应,C正确;D、地塞米松为皮质醇类似物,与皮质醇性质、作用类似,由于皮质醇的分泌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推测长期服用地塞米松可能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机体皮质醇分泌减少,炎症反应并不能减轻,长期使用反而没有疗

效,D错误。故选BC。17.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对照组乙烯组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JA组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胚根长度(cm)9.04.89.04.85.0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NaCl溶液

处理的对照组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D.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乙烯和JA均会抑制胚根生长。乙烯合成受阻对于J

A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几乎无缓解,而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在JA合成受阻时得到恢复。【详解】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还有高浓度NaCl处理,A错误;B、各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

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因此还应有一组单纯用高浓度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B正确;CD、根据表格中前三组的实验结果推测,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

剂处理缓解,CD正确。故选BCD。18.图1为两个家族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A、a基因控制)是某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图2为图1中部分成员关于甲病基因DNA酶切并电泳后的条带情况;乙病(B、b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不在

X、Y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Ⅰ-3与Ⅰ-4的基因型都是AaBbC.若Ⅲ-1是个女孩,其患甲病的概率是1/3D.通过羊膜腔穿刺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胎儿是否患甲病【答案】ABC【解析】【分析】1、分析甲病:Ⅰ-3和Ⅰ-4(

I-1和I-2)正常,儿子Ⅱ-4(II-2)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电泳条带分析可知,Ⅰ-3和Ⅰ-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分析乙病,I-3和I-4患病,有正常的女儿II-3,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A、分析甲病:Ⅰ-

3和Ⅰ-4(I-1和I-2)正常,儿子Ⅱ-4(II-2)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电泳条带分析可知,Ⅰ-3和Ⅰ-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病,I-3和I-4患病,有正常的女儿II-3,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A正确;B、由于II-4两病皆患(aaB_),且II-3正常(A_bb),结合遗传系谱图可知I-3和I-4患乙病但不患甲病,因此他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B正确;C、仅考虑甲病,II-2基因型为aa,II-3基因型为1/3AA、2/3Aa(配子为2/3A、1/3a),若

Ⅲ-1是个女孩,其患甲病(aa)的概率1/3×1=1/3,C正确;D、利用羊水、绒毛细胞或胎儿血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用于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疾病,不能用于判断甲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ABC。三、填空题:本部分包

括5题,共计60分19.回答下列问题:(一)许多科学家致力于人工重建和控制光合作用过程,希望借此人工生产清洁能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从菠菜中分离出类囊体薄膜,用磷脂分子包裹形成图1所示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并在其中加入足量NADP-、ADP等物质。科学家对“油包水液滴

”结构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内产生的NADPH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NADPH含量明显______,暗期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NADPH含量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这说明“油

包水液滴”结构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构建成功。(2)将卡尔文循环中酶等放入“油包水液滴”结构中,构成人工光合系统。通入充足的______,形成化学反应循环,这一化学反应循环模拟了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分析,与叶肉细胞相比,该系统的优点主要是______。(3)从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一种该人工光合系统可能具有的优点(答出2点):______。(二)实验人员把玉米和小麦的叶切下,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然后测定叶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如图3所示。(4)在水分缺少时,由于______,吸收二氧化碳

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会减弱。相同水分亏缺的情况下,玉米比小麦更耐干旱,其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上升②.不变③.光下该结构中进行光反应产生了NADPH,暗处光反应无法进行,因而表现为光下NADPH含量上升(

2)①.CO2②.暗③.无呼吸作用,能够更有效的积累有机物(3)可摆脱土地种植限制,人工光反应系统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CO2以降低温室效应,保

证大气碳氧平衡(4)①.气孔大部分关闭②.玉米是C4植物,能够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而小麦是C3植物,对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利用较弱。【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油包水液滴中只含有磷脂,而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性的,尾部是疏水性的,故形成头部朝向水分子的油包水液滴;图2中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

为NADPH含量;图3中显示,在水分亏缺为20%和40%时,小麦和玉米分别停止光合作用,说明水分亏缼对小麦的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玉米。【小问1详解】科学家对“油包水液滴”结构采取明暗交替处理,一段时间内检测此结构内产生的NADPH的含量,由于其中包裹着类囊体薄膜,而类囊体薄膜是光

反应进行的场所,因此图2结果显示,在光下NADPH含量明显上升,暗期保持不变,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光下该结构中进行光反应,暗处光反应无法进行,且光反应的产物中有NADPH,因而表现为光下NADPH含量上升,该事实说明“油包水液滴”结构的人工光反应系统构建成功。【

小问2详解】暗反应需要二氧化碳及相关酶,而油包水液滴在上述适宜条件下进行了光反应,故明暗交替处理下,通入充足的CO2为原料,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可进行暗反应,则这一化学反应循环模拟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人工光合系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进行呼吸

作用,因此,该结构与叶肉细胞相比其优点为无呼吸作用,能够更有效的积累有机物。【小问3详解】该油包水液滴可在人为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有机物,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来说,可摆脱土地种植的限制,人工光反应系统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

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CO2以降低温室效应,保证大气碳氧平衡。小问4详解】在水分缺少时,植物自我适应性调节,导致气孔大部分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玉米是C4植物,能够利用低浓度

的二氧化碳,而小麦是C3植物,对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利用较弱,所以相同水分亏缺的情况下,玉米光合作用强度比小麦高,玉米比小麦更耐干旱。20.果蝇的翻翅和正常翅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由B和b控制,

控制翅形和刚毛形态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正常翅直毛雌蝇×翻翅分叉毛雄蝇。F1:翻翅直毛雌蝇∶翻翅直毛雄蝇=1∶1实验二:翻翅分叉毛雌蝇

×正常翅直毛雄蝇。F1:翻翅直毛雌蝇∶翻翅分叉毛雄蝇=1∶1(1)根据实验一的F1表现型可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知控制

果蝇刚毛形态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上,由此可知亲本中翻翅分叉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2)让实验二中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其雄性个体中表现型为正常翅分叉毛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_____。(3)实验一中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b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若在实验一F2群体中发现一只分叉毛雌果蝇,推测可能原因如下:①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若分叉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最可能是其

_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______________,导致配子染色体数目异常。②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是__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产生配子时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基因型为Xb的生殖细胞。③环境因素对性状的影响,可

选择______________与该果蝇进行交配,在不同环境下培养,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性状,则说明该性状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4)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用______________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1)①.翻翅、直

毛②.X染色体③.AAXbY(2)1/8(3)①.1/3②.母本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④.父本⑤.分叉毛雄果蝇⑥.直毛(4)假说—演绎法【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实验一中正常翅直毛雌蝇×翻翅分叉毛雄蝇,F1翻翅直毛雌蝇:翻翅直毛雄蝇=1:1,直

毛与分叉毛杂交,子一代都是直毛,说明直毛是显性性状;正常翅与翻翅杂交,子一代都是翻翅,说明翻翅是显性;实验二中的直毛与分叉毛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果蝇刚毛形态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1详解】实验一中正常翅

直毛雌蝇×翻翅分叉毛雄蝇,F1翻翅直毛雌蝇:翻翅直毛雄蝇=1:1,直毛与分叉毛杂交,子一代都是直毛,说明直毛是显性性状;正常翅与翻翅杂交,子一代都是翻翅,说明翻翅是显性;实验二中的直毛与分叉毛与性别相关

联,说明控制果蝇刚毛形态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此可知实验一亲本正常翅直毛雌蝇基因型是aaXBXB,亲本翻翅分叉毛雄蝇的基因型是AAXbY,实验二亲本翻翅分叉毛雌蝇基因型是AAXbXb,亲本正常翅直毛雄蝇基因型是aaX

BY。【小问2详解】结合(1)可知,实验二双亲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基因型则为AaXBXb、AaXbY,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其雄性个体中表现型为正常翅分叉毛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2=1/8。【小问3详解】实验一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

XbY,子一代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型为XBXb:XBY=1∶1,b的基因频率=1/(1×2+1)=1/3;若在实验一F2群体中发现一只分叉毛雌果蝇,推测可能原因:①若分叉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则Xb只能来自母本,故最可能是由于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产生

XbXb雌配子所致。②F2中正常雌性应为XBXb,若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可能是父本XB配子发生基因突变产生Xb的配子所致,基因型变为XbXb所致。③环境因素对性状的影响,则个体的基因型不发生改变,故可选择XbY分叉毛雄果蝇与该果蝇XBXb进行交

配,若该性状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其基因型为XBXb,则后代出现直毛。【小问4详解】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摩尔根和孟德尔做遗传学实验的方法一样,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点睛】掌握显隐性、遗传方式的的判断、基因频率的计算及表型异常原因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2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如图为血压调节的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AI),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AII)。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图中直

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______。(2)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血容量升高的机理是_______。(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

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表格:实验步骤目的简要操作过程小鼠分组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①____初次测定对三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三组小鼠②_______③____按40mgkg-

1用生理盐水对甲和乙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周实验组处理④____再次测量同初次测定的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并比较血压:乙组>甲组≈丙组;AI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II组:乙组>甲组>丙组(4)据上表推测卡托普利

的作用机制是抑制_______酶的活性,进而使AII的含量下降,导致了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_______,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答案】(1)①.神经-体液调节②.AII和神经递质③.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过强,进而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引起血容量增加(3)①.高血压模型鼠②.血压、AI含量、AII含量③.对照组处理④.按40mgkg-1用含卡托普利的生理盐水对丙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

周(4)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②.舒张【解析】【分析】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

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

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2、醛固酮的作用: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相反,当血钠含量升高时,则

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血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AⅡ和神经递质;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血压升高,所以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

可能是交感神经。【小问2详解】醛固酮分泌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过强,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小问3详解】根据对照实验的一般设计思路和原则,可补充相应的实验步骤: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因为实验数据处理并比较

的内容是血压、AⅠ、AⅡ的含量,所以需要初次测定三组小鼠的血压、AⅠ、AⅡ的含量;甲乙作为对照组按40mgkg-1用生理盐水对甲和乙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周,对丙组(实验组)小鼠按40mgkg-1用含卡托普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周。【小问4详解】由实验结果并结合题干信息,

可初步推测:卡托普利具有降血压作用,机理是卡托普利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使AⅡ的含量降低,进而导致了醛固酮的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舒张(或者血管收缩性下降),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22.某淡水湖中小岛众多,风景优美,吸引大量游客观光、疗养。因排入富含N、P等元素的生活污水引起了

藻类大量繁殖。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排入污水导致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形成“绿膜”的主要生物是______,与湖中黑藻的细胞结构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其______。(2)研究人员对该湖泊中有机碳生产率进行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5、7月份0.2m

处有机碳的生产率很高,而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3)受周边农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中N、P污染物超标。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一条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措施:______,治理措施需要遵循______原理。(4)污水治理时,相关

人员在岸边大量种植挺水植物,既能净化水体又能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其中水生美人蕉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抑制藻类生长,也能开花吸引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若将该区域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来看属于______。(5)在

污染严重的水域周围建立如图2所示的人工湿地,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6)图3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该湖泊在污染过程中某种食草鱼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在______点时,该种鱼的数量达到最大。图4表示该湖泊

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物成分,其中______可表示图3中鱼类。结合题意,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包括______。【答案】(1)①.蓝细菌②.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3)①.种植一些能快速吸收N、P的本

地植物②.自生、协调(4)①.直接和间接②.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③.就地保护(5)水平(6)①.c②.D③.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解析】【分析】1、群落是指一定的自然区域中分布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总和,包括动

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动物主要受栖息空间和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2、分析图示:5、7月份0.2m处有机碳的生产率很高,但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

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3、题图分析,图2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中的植物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图3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食草鱼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在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食草鱼类的数量达到最大。图4为表示该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小问1详解】形成“绿膜”的主要生物是蓝细菌,蓝细菌为原核生物,黑藻为真核生物,与湖中黑藻(真核生物)的细胞

结构相比,根本区别在于蓝细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在垂直方向上,该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5、7月份0.2m处有机碳的生产率很高,而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

,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从而导致较浅的位置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较深的位置有机碳生产率较低。【小问3详解】受周边农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中N、P污染物超标,可以因地制宜,种植一些能快速吸收N、P的本地植物,治理措施需要遵循自生(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协调

(选择适宜在该种环境中种植的植物)原理。【小问4详解】挺水植物能净化水质体现的是生态价值(间接价值),而美化环境体现的是直接价值,因此,相关人员在岸边大量种植挺水植物,既能净化水体又能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美人蕉等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

的花,吸引昆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若将该区域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来看属于就地保护。【小问5详解】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

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图中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群落中的生物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小问6详解】图3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食草鱼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在c点时,出生率等

于死亡率,食草鱼类的数量达到最大。图4为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故D可表示图3中鱼类。结合题意,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A)固定

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23.土壤盐渍化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将水稻耐盐碱基因0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

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⑦表示操作过程。限制酶BamHIBclISmaISau3AI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G↓GATCC--T↓GATCA--CCC↓GGG--↓GATC-(1)0sMYB56基因游离的磷酸基团侧为______(“5’”或“3’”)端,

过程①PCR扩增0sMYB56基因时加入的酶催化______键的形成,还需要添加引物,应选用引物组合______,添加引物的目的是______。①5’-CTTGGATGAT-3’②5’-TAAGTTGTCT

-3’③5’-TAGTAGGTTC-3’④5’-TCTGTTGAAT-3’⑤5’-ATTCAACAGA-3’⑥5’-ATCATCCAAG-3’(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是______,其功能是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0sMYB56基因

和bar基因编码链的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3)过程③应选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利用所选限制酶进行操作的优势是______,切割后需要用______进行连接才能获得重组质粒。(4)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④过程应在添加_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后获得的菌落不能判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5'②.磷酸二酯③.①④④.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2)①.启动子②.RNA聚合酶识

别和结合的部位,启动转录过程③.相反(3)①.BclI和SmaI②.防止酶切后的质粒自身环化,保证OsMYB56和酶切后的质粒定向连接③.T4DNA连接酶(4)①.四环素②.含未重组Ti质粒(或普通Ti质粒)受体细

胞也能正常生长【解析】【分析】1、PCR技术可特异性的扩增DNA片段,关键在于引物可以和特定DNA片段的3'端特异性结合,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酶沿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元件。2、基因工程技术

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

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的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

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

详解】DNA分子由2条链构成,每一条链都有3'端与5'端,-OH端为3',磷酸基团的末端为5',因此OsMYB56基因游离的磷酸基团侧为5'端,羟基端为3'端。过程①PCR扩增OsMYB56基因时加入的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该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根据图中OsMYB56基因两端序

列可知,OsMYB56基因3'端部分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分别为5′-CTTGGATGAT-3′和5′-TCTGTTGAAT-3′,在进行PCR操作时,引物分别要与基因两条链的3'端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结合,

因此通常选择5′-CTTGGATGAT-3′(上面链的引物)和5′-TCTGTTGAAT-3′(下面链的引物)作为引物对,①④正确,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在每个目的基因的前面要有启动子,后面要有终止

子,因此CaMV35S是启动子,其功能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的进行。转录从启动子到终止子,CaMV35S是启动子,图中OsMYB56基因和bar基因的终止子位于不同方向,因此基因表达载体中,OsMYB56基因和bar基因编码链的方向相反。【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

因Tetr和Ampr中都含有限制酶BamHⅠ识别序列,如果用限制酶BamHⅠ,会破坏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因,为防止质粒自身环化,保证OsMYB56和酶切后的质粒定向连接,需要用双酶切,因此过程③可以选择限制酶BclⅠ和SmaⅠ。由于SmaⅠ切割形成的末端为平末端,因此酶切后的

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T4DNA连接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小问4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