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

PDF
  • 阅读 1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502.733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pdf,共(2)页,502.73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764cc186c1184b13373b40e70426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4页)高一文科综合(历史)第2页(共4页)密封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太原五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一文科综合(历史)出题人:安丽翮校对人:张友时间:2020.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诸子百家关于“如何治国”的思考大致情况是:孔子主张“为政必先正名乎”,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韩非子主张“掌握权威,统驭民众”。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儒家较重视礼乐教化B.各派脱离现实,追求享乐C

.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D.各家观点不同,相互诘难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

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官僚政治到世袭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局限性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冲突4.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记述出处“昔

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史记·吴王濞列传》“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前汉书》卷14“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

百官志》A.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B.《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并且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

果树、种植药材等产业。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D.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6.“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

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了()A.唐朝初年政局动荡B.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C.突厥进犯边境不安D.藩镇制据威胁中央集权7.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

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8.魏晋之前盛行显示主人身份等级的钟、鼓、罄等敲打类乐器。魏晋时期,古琴、长笛、筝、琵琶等可携带的乐器受到人们的推崇

。这一变化表明()A.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B.士族等级制度遭到严峻挑战C.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D.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9.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并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厚,“衣食天子”、“不耕而食”;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0.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

行的是群官负责制,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分化地方权力C.处理民族关系D.提高行政效率11.下表反映了西汉至北宋时期

南北方人口各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4422476062.9%662429637.1%据此可知()A

.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在唐朝已确立B.南方商业不断发展C.政治重心南移带动经济重心南移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高一文科综合(历史)第3页(共4页)高一文科综合(历史)第4页(共4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12.朱熹相当注意民间生活当中的种种规则和仪式,如他曾经相当细致地对《吕氏乡约》进行修订,甚至不

厌其烦地增添细节,比如揖拜应对等;他也相当注意对初学者的启蒙教育,曾经亲自编撰乡塾教学用的教科书。朱熹此举旨在()A.加强对基层思想控制B.完善理学的理论体系C.淡化宗法血缘的影响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13.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

“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监

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1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记载:“(军机大臣)会推荐政策方略,提出官吏任免权的意见,参与重要案件审理,执行君主的特殊使命,有时还操办殿试事宜。……

虽然他们权势显赫,但却像内阁大学士一样无权向六部或外省直接发号施令,这样的权力只属于皇帝。”材料主要说明()A.军机大臣具有特殊地位B.军机处的办事效率较高C.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D.晚清官僚机构逐渐完善15.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

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二: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织,“

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清】《长洲县志》材料四:在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在封建传统的价值理念上出现了某些松动……思想文化也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表现出较为大众化乃至出现进步思想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市民文学的兴起,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世情小说是这一时期较为流行的体裁,其特征是“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大众文艺普遍流行,尤其以戏曲艺术的发展为代表,推动了民间音乐、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早期的进步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他们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反对专制,追求平等。——摘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生

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6分)(2)据材料二分析,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6分)(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思想文化的影响。(4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