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4.132 K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共(7)页,44.13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f3ba5b0f058e97a358048473a1723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田家炳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共33题,满分100分,共6页。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2分)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

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2.《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这主要反映了秦朝()A.地方官自主权较小B.律例合编体例创立C.行政管理制度严密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3.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

据。这一制度()A.加强了国家治理B.强化了君主专制C.消除了土地兼并D.解决了王国问题4.西汉,丞相开府,独立行政,有一定自决权。汉武帝时,始用内廷尚书协助其处理丞相分内事务。东汉时,尚书权大,发展为尚

书台:尚书令一人、仆射一人、尚书六人。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C.克服外戚和宦官专权D.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5.贾谊对汉初律令中王侯大臣与平民百姓犯法同样用肉刑不满,认为这违背“尊尊贵贵”之礼,主张恢复“刑不上大夫”。汉文帝最终接受贾谊的意见,诏

令大臣有罪不得用肉刑。该变化说明当时()A.儒家礼治可以代替法律B.法律呈现儒家化的倾向C.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D.汉代法律适用范围缩小6.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爵

位授予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这一内容()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B.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7.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论及某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时曾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袭之

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据此可知,该制度是()A.察举制B.科举制C.禅让制D.九品中正制8.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制度设计是()A.实行行省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C.完善科举制D.设立中外朝制度9.

据史料记载,“明初以后科举考试改为南北中卷。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开国皇帝明太祖是南方人B.明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南方C.南方的人口数明显多于北方D.不同地区社会

发展不平衡10.明朝初年在全国设置“申明亭”,定期公示本地犯有罪错人员姓名及其罪错内容,同时各地普遍设立“旌善亭”,定期公布本地慈善节孝事迹。此举()A.旨在加强君主专制B.体现刑用重典思想C.利于基层社会治理D.彰显儒学正统地位11.1939

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12.赵宣,东汉人。他在墓道里守丧二十多年,以此闻名天下。时任州官陈蕃问起大孝子守孝期间的起居生活,却得知他在此期间生了五个子女,于是大怒:你个龌龊东西,给我治罪。假孝子银铛入狱。这一事实

说明()A.选官标准为其提供了机会B.赵宣做假孝子纯为博虚名C.汉代地方管理制度的完善D.汉代选官制度有其合理性13.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肥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年国会通过的《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

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党派矛盾激化B.人治走向法治C.政府腐败严重D.分权制衡完善14.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这表明当时法国()A.基本实现了国

家统一B.国王权力不断加强C.与英国关系日益紧张D.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5.荷兰人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出版)导言中指出:“必须寻找出某种具有无上权威的东西,某种普遍适用的伦理法则,来对这个充满战乱的世界加以约束和规范”。这一思想()A.确立了国际法的原则B.标志着

制裁侵略机制建立C.完善了近代外交制度D.有利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16.近代以来某一国际关系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该体系是()A.威

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17.民国初,孙中山令法制局拟定出《任官状纸程式》《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委员官令》《法官考试令》《官职试验章程》等法令,并交参议院议决。这些法令()A

.预示着立法程序和环节基本完成B.保证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发展C.深受西方文官制影响而具有开创性D.体现了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18.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

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A.进一步削弱了相权B.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C.旨在防范地方叛乱D.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19.《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

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该规定()A.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是对启蒙思想的实践C.是国王与教会冲突的产物D.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点20.有关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中古时期的“日耳曼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B.《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民法系C.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教会法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D.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完全

的公民权利21.文官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官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不与政府共进退的政府工作人员。文官一经录用,就长期任职,所以又被称为常任文官。这说明文官制度()A.成为各国政党斗争的工具B.是维持政治统治的“稳定器”C.是中世纪世袭制

度的继承D.主要协调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22.《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

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23.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人党派活

动。这种变化说明()A.政府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D.责任内阁制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24.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

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25.太阳金字塔是玛雅文明杰作,玛雅文明非常崇拜太阳,然而这不是玛雅的独有现象,很多古老的国家也都有太阳崇拜,如古埃及

、印度等。这反映了世界各地早期文明()A.具有同源性B.普遍宣扬宗教崇拜C.联系较密切D.具有独立性与相似性26.在英国,一切文职官员须自觉遵守《荣誉法典》中规定的职业道德:泄露国家机密的,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

惩;设立行政裁判所,受理行政人事纠纷调整工资方面若不能达成协议,可以提交“文官仲裁法庭”裁决等。这些反映了英国文官制度的()A.法制化和规范化B.系统化和规范化C.规范化和标准化D.标准化和系统化27.《大清律例》规定:子殴父母,

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父母殴子,不负法律责任;殴子致死,最重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这反映出清代法律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等级尊卑,异罪同罚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D.法重伦理,忽视私权28.《唐律

疏议•名例》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对这句话的本质解读准确的是()A.德礼是政教的根本,刑罚是政教的辅从B.德礼和刑罚相结合,构成完美的唐朝法C.唐律融合儒

法思想,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的D.唐律以教化为目的,体现德主刑辅特点29.中世纪的欧洲,教堂遍布各地,天主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牧师是中世纪欧洲最理想的职业B.中世纪欧洲人

的一生都同天主教有密切关系C.中世纪的欧洲居民都要研究《圣经》D.天主教及其教义严格禁锢着欧洲居民的思想30.2015年,习近平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

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这反映出()A.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B.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操作性C.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D.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地位二、材料分析题31、材料一《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

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

明史》材料二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

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

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6分)(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4分)32.材料一,经筵是专门为皇帝学习经书、史书而开设的课程,汉朝以来即有零散事例,但未成定制。宋朝经筵则完全制度化,除

寒暑期外均隔日一讲。大儒程颐论述经筵的重要性说::“臣窃以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威慑,莫敢仰视,万方承奉,所欲随得,苟非知道畏义,所养如此,其惑可知。”故云“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明朝经筵正式开设于英宗正统元年,自此除寒暑外,每月逢二日举行皇

帝学习经书的经筵典礼,其间每日都有讲授安排,称日讲。经筵日讲虽以讲解经史知识为主要目的,但担任讲授任务的官员也往往顺便言及时政,对皇帝进行讽喻规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清代经筵制度在康熙时期

达到了鼎盛。清代皇储教育期以严格有名,他们即位以后已经不再需要经筵日讲再来补充什么,需要的只是借经筵仪式炫耀其博学多识,显示其在道统上的权威。光绪帝教育课程内容虽然还是以传统经史为主,同时加进了诸如洋文、世界地理等新鲜内

容。宣统三年颁布的皇帝入学读书上谕,除要求“于帝王之学、古今中外治乱之原详晰讲论,随事篇规”外,还要求“当此世界大通,文明竞进,举凡数十年来通行之宪政、发明之学理,尤当按切时势,择之务精,语之务详。”传统经筵制度刚刚有了一些改革的迹象,其所依附的帝王制已经走到了尽头。——摘编自陈东《清

代经筵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宋代相比,明清经筵制度的新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到晚清经筵制度的历史作用。(8分)33.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中世纪(5—15世纪)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

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被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文艺复兴(14—16世纪)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启蒙运动(

17—18世纪)在相信普遍人性的同时,也时常强调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审美趣味随时代、民族和人情风俗而变化。西方近现代美学(19世纪之后)在研究途径上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在研究对象上逐渐由探讨美的本质转向探讨审美经验。——摘编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

识,任意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0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