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1月)历史参考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3.824 KB
  • 2024-10-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1月)历史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1月)历史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1月)历史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1月)历史参考答案.docx,共(4)页,23.82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c7560ffb46b093813849c761cd6656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年吉林地区高三历史考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B【解析】题干强调诸侯国国君通过玺符制度将官吏的任免权和军队调动收归上来,体现出行政权的集中,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排除A项;官僚政治始于春秋战国,是逐

渐确立的过程,排除C项;D项结论错误。2.B【解析】根据材料,董仲舒主张通过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量限制土地兼并;汉宣帝也颁布了限制诸侯在其他州县占有土地,这些都有利于限制官僚地主的权利,有助于封建吏治的清明,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郡国问题,排除A项;材料他的核心是土地

问题,排除C项;西汉政府限田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D项错误。3.C【解析】依据材料解析题干,宋代的租佃制即维护了佃主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佃户的利益,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项正确。A项只强调了一个方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农产品的商品化问题,B项错误

;依据材料,宋代的租佃制仍然属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范畴,D项错误。4.A【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清代对官吏的考核十分严格,进而解读“以德为主”的“德”字的含义应是对封建政权和统治者的效忠程度,A项正确。清

朝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及经济的繁荣,排除B、C两项;同时也无法形成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D项错误。5.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人口增长的高峰值大体相当于18至19世纪中期,中国处于清朝时期,根据所学,清前期的人口增长给社会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B项

正确。清朝时期到嘉庆道光年间走向衰落,A项中的“持续”表述错误;这一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排除C项;清朝人口增长不是税制改革的结果,D项错误。6.A【解析】依据题干,宋超的观点是,统治者提倡的均贫富的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存在着阻碍资

本原始积累,延缓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消极影响,维护了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结构起到维护作用,A项正确。B项的结论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均贫富的思想只是统治者剥削人民的粉饰,下层民众所得的利益十分有限,排除C项;D项的结论包含在A项之中。7.D【解析】依据材料,部分国人和企业家摆脱重商

思想,转向重视工业,发展轻工业甚至是重工业,结合所学,清末民初的工业化出现了又一次发展的浪潮,D项正确。材料谈的经济思想是从重商到重工的转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族危机,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

也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比例问题,排除C项。8.C【解析】依据“要解放妇女,必先反对君权,结束君主政体,这就必须发动妇女参加争取民权的运动”实际上谈到了妇女解放同救国救民相辅相成,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C项正确。依据材料,妇女也是民主革命的参与者,

但“主力军”一词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时间是“1903年”,并且没有涉及革命形势的发展,B项错误;民族解放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D项因果倒置。9.B【解析】综合材料叙述和所学知识,清政府出台的文件,做出了限制皇权和上院议员等规定,这对于以前的皇权专制是一个进步,是向宪政

迈进的表现,因此B项正确。清末立宪的进步作用十分有限,A项排除;清末立宪并没有缓解离线的潮流,也没有缓解帝制的危机,排除C、D两项。10.B【解析】分析材料,白银国有化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国家经济,结合1929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这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国内的经济秩

序,B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在蕴含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强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独立,C项的结论缺乏依据;D项结论错误,排除。11.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读取材料,

题干强调抗日战争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夺取解放战争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C项正确。A项结论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结束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

开,排除B项;“伟大的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根本保证”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D项。12.A【解析】读取材料,新生的人民政权诞生后,迅速取缔了旧社会长期存在的丑恶现象,社会风尚为之一

新,显示出人民政权高效的社会治理效能和效率,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的包容性,B项错误;新中国开始计划项社会主义过渡始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项错误;D项中的“实现了”表述错误。13.A【解析】题干涉及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国营经济在恢复国民经济发挥重要

作用、得到发展壮大的同时,私营工商业的经营出现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公私兼顾”的方针有利于发挥私营经济的作用,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A项正确。B项的结论与材料相反;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对私营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14.B【解析】根据倪鹏飞的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数量的迅速扩张是由于经济改革的推动,根据所学,经济体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1978年从农村开始,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推动力,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

改革启动较晚,并且属于生产关系变革的一部分,排除A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只是一个外部的条件,排除C、D两项。15.A【解析】题干反映出希腊文化对周围地区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说明希腊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包容了许多外来的成分,体现出包容性

的特征,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自然主义的特色,排除B项;题干不是对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特征起源的分析,排除C项;D项叙述不符合材料的主题。16.A【解析】从题干中看出,罗马的“公民政治”的包括范围很广泛,这体现出罗马公民政

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扩大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A项正确。材料与罗马的对外扩张无关,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政权社会基础的广泛性,没有涉及罗马的社会经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D项的结论与材料无关。17.C【解析】材料所给的时

间是15-16世纪,背景是欧陆的部分国家已经转化为民族国家。分析材料,新教和天主教在德意志尖锐对立,这只能加剧德意志的民族分裂,C项正确。材料谈的不是东西方教会的分裂,排除A项;新教形成于宗教改革之后,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D项错误。18.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白银流通的状况。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西属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再由欧洲流向亚洲,反映出欧亚非三洲间的贸易联系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北美洲,排除A项;B

项的结论没有材料支撑和史实依据,排除;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东方的衰落,D项错误。19.D【解析】英国资本主义萌芽于毛纺织业,呢绒制造业,由于毛纺织业的发展引发圈地运动。根据材料,政府通过强力措施进圈地运动,有利于毛纺织业的发展,D项正

确。材料没有提及英国殖民扩张,A项错误;英国的做法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扩大,排除B项;圈地运动不是诱发英国农业革命的因素,排除C项。20.B【解析】依据“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而被破坏了”一句得出这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结构和阶级

关系的消极后果的批判,再结合材料的无产阶级的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主张,依据所学,《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是马克思对英法等国工人运动实践的总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出了

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B项正确。国际工人组织的广泛建立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A项错误;欧洲工人运动向联合趋势的出现是19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排除C项;主要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19世纪末,排除D项。21.B【解析】铁路作为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象征,代表了19世纪中后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代化水平。依据材料,从1870年到1900年,按照增长速度来看,世界各地铁路都有较快的发展,B项正确。依据材料,美洲铁路总长要高于美洲,A项错误;从材料来看,欧

美以外的地区铁路建设总里程滞后很多,排除C项;D项的结论与材料无关。22.A【解析】解读材料,依据“大农场兼并和小农场破产”可以得出法国农业的集中程度逐渐提高,规模化经营的特点突出,A项正确。农场的规模大小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不属于小农经济,排除B项;材料没有

涉及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C项;法国反封建斗争的完成是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之后,D项排除。23.B【解析】材料是朝鲜半岛的两个政权分裂对峙的形势图,结合所学分析,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是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对峙的产物,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朝鲜半岛的分裂现状而不是出现的时间,排除A项;美苏在朝鲜半岛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分裂而不是民族和解,D项错误。24.C【解析】结合所学,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依据材料,美

国上述措施的目的都在于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A项的结论缺乏史实和材料依据,排除;B项的“根本矛盾”表述错误;美国不是公平地运用国际规则,排除D项。25.(1)

措施:鼓励开垦荒地;引进推广外来农作物;推广高产作物;改进耕作制度,增加作物熟制。(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计6分)意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造就了农耕经济繁荣;缓解了粮食危机;调整经济结构,加速了农业的商品化。(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计6分)(2)原因: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土地改革和

生产关系的变革;政府的政策;科技进步的推动。(每点2分,计8分)挑战: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3分);城市化的推进和耕地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转移;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基数

的庞大(2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26.【示例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加剧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局势的紧张。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国和德国作为后起

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明领先于其他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初,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等国科学技术和发明落后,经济实力被美德超过。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在本国经济集团和垄断组织的推动

下,要求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主要国家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为了争夺世界,列强缔结军事和政治同盟,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并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示例二】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剧了各国的经济

矛盾和贸易冲突,改变了社会关系和世界形势。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日益严峻,示威游行、工人罢工不断发生,社会矛盾激化,经济领域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法西斯势力趁势抬头。德国是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为严

重的国家,法西斯势力上台,建立起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专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活跃,最终确立起法西斯专政。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关税战、贸易战层出不穷,主要国家矛盾尖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德国在欧洲不断扩张,日本于1

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27.(1)完善军事设施;创办军事学校;变革军队战术;创办和改进后勤供应(3分)。(每点2分。共计8分)背景:西欧国

家开始争夺殖民和商业霸权(3分)。作用:军事革命提高战斗力量和行政效率;促进了法国的军事进步,提高了法国军队在陆地和海上的作战能力;有利于法国殖民地和海外贸易的开拓。(4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