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38.473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238.47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c188fbb19b1ad99ea2e19787d858a2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杭州联谊学校2024年10月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K39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能增强节日的喜庆,但也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烟花中含有的KNO3属于A.氧化物B

.酸C.碱D.盐【答案】D【解析】【详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

或铵根)组成的化合物;KN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所以是盐,故选D。2.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BCD用品主要成分NaClNa2CO3Na2O2NaOH用途防腐剂制肥皂制氧剂干燥剂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食盐主要成分为Na

Cl,氯化钠有咸味,可作防腐剂,故A正确;B.小苏打是NaHCO3的俗名,故B错误;C.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作制氧剂,故C正确;D.烧碱是NaOH的俗名,能吸水,可以作干燥剂,故D正确;答案选B。3.分类

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有的离子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故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A错误;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

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包含关系,故B正确;C.氧化物按照性质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等,故C错误;D.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不能包含所有的

化学反应,则化学反应不仅仅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D错误;答案选B。4.每做一次焰色反应实验,都要用一种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Na2CO3溶液B.NaOH溶液C.硫酸D.盐酸【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溶液中含钠离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会干扰其他元素焰色反应的检

验,且Na2CO3溶液一般不能与残留物反应,故A不选;B.NaOH溶液中含钠离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会干扰其他元素焰色反应的检验,且NaOH溶液一般不能与残留物反应,故B不选;C.用硫酸洗涤,反应生成沸点很高的硫酸盐,不容易除去,故C不选;D.用盐酸洗

涤,反应生成的氯化物加热灼烧容易除去,故D选;综上所述答案为D。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B.通过观察外观的方法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C.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答案】A【

解析】【详解】A.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故A正确;B.从外观上看,胶体和溶液都是澄清透

明的体系,所以通过观察不能区分胶体和溶液,故B错误;C.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而不是粒子,故C错误;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其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D错误;故答案选A。6.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KCl溶液B.Fe(OH)3胶体C.牛奶D.石灰乳【答案】A【解析】【详解】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溶液是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分散系;浊液是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分散系;KCl溶液是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和牛奶均为胶体,石灰乳是浊液,故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

的是KCl溶液。故选A。7.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试管为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A不符合题意;B.可以给坩埚直接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C.蒸发皿用于蒸发操作,可直接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D.烧杯不宜直接用来加热

,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D符合题意;故选D。8.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明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干燥的NaCl固体中不存在Na+和Cl-B.NaCl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C

.NaCl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D.NaCl只有溶于水形成溶液才能导电【答案】B【解析】【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详解】A.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干燥的NaCl固体中存在Na+和Cl-,A错误;B.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使得溶液可以导电,在NaCl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B正确;C.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电离出可以自由移

动的离子,C错误;D.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也可以导电,D错误;故选B。9.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A.CO和CO2B.和C.C60和C70D.HCl和HClO【答案】C【解析】【详解】同素异形体指

的是由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A.是碳的两种氧化物,选项A错误;B.和是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B错误;C.C60和C70是碳元素形成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C正确;D.HCl和HClO是氯化氢和次氯酸,是氯

的无氧酸和含氧酸,选项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Ba(OH)2+H2SO4=BaSO4↓+2H2OD.2NaOH

+H2SO4=Na2SO4+2H2O【答案】D【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固体与固体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A错误;B.氢氧化镁为难溶性碱,属于中强碱,不能拆写,,B错误;C.反应中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C错误;D.该反应为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可以用H++OH-=H2O表示,D正确;故选D。11.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固体(NaHCO3),选用对固体加热的方法B.CO2(H2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C.CO2

(HCl),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D.Cu(Fe),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能除杂,A正确B.浓硫酸能吸收水,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B正确;C.碳酸钠和HCl、二氧化碳都会反应,不能

达到目的,C错误;D.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单质,过滤分离出铜,D正确;故选C。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Ba2+=BaSO4↓B.稀醋酸与碳酸钙反应:CaCO3+2H+=Ca2++CO2↑+H2OC.铁片与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3H2↑D.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A正确;B.碳酸钙,不溶于水,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里碳酸钙和醋酸都不能写成离子,,B错误;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Fe+2H+=Fe2++H2↑,C错误;D.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D错误;故选A。13.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

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A.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D.砒霜是氧化产物【答案

】D【解析】【分析】多种海产品如虾、牡蛎等体中的As元素为+5价,+5价砷对人体无毒,As2O3中As元素为+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维生

素C具有还原性,与+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价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故A正确;B.海产品如虾等体中的As元素为+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3价As,说明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C.+5价砷被还原为+3价,说明砷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维生素C能将+5价砷还原成As2O3,砒霜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答案选D。14.常温下,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给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大量OH-的溶液:加入K+、CO、NO、NHB.滴加石蕊变蓝的溶液:加入SO、Fe3+、K+、Cl-C.含有大量SO的溶液:加入K+、Cu2+、Cl-、NO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Na+、Ca2+、Cl-、HCO【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生成氨气

,不共存,A不符合题意;B.滴加石蕊变蓝的溶液为碱性,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共存,B不符合题意;C.SO、K+、Cu2+、Cl-、NO相互不反应,能共存,C符合题意;D.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为酸性,氢离

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下列有关钠及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足够时间,最终会变成Na2O2B.钠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也可以保存在煤油中C.向

饱和食盐水溶液和MgCl2溶液中分别加入钠块,均可以产生气体和白色沉淀D.7.8gNa2O2和6.2gNa2O分别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钠和氧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最终转化

为碳酸钠,A错误;B.钠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也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从而隔绝氧气防止钠氧化,B正确;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产生,C正确;D.6.2gNa2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根据化学式Na2O~2NaOH知,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溶液的质量=氧化钠和水的质量=6.2g+100g=106.2g,所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

;7.8g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根据化学式Na2O2~2NaOH知,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溶液的质量=过氧化钠+水的质量-氧气的质量=7.8g+100g-1.6g=106.2g,所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为7.5%,二者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相等,D正确;故选A。16.某溶液中只含K+、Fe2+、Cl-、四种离子(忽略水中的H+和OH-)。已知K+、Fe2+、Cl-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Fe2+与的个数比为A.1:1B.1:4C.2:3D.3:2【答案】C【解析】【详解】溶液中K+、Fe2+、Cl-个数比为3∶2∶1,设

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电荷守恒有2n(Fe2+)+n(K+)=n(Cl-)+2n(),即1×3+2×2=1+2n(),故n()=3mol;所以溶液中Fe2+与的个数比为2mol:3mol=

2:3;本题正确选项C。17.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灯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为黄色的是小苏打C.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

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D.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浓度的食醋,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小苏打【答案】D【解析】详解】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都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区分,A错误;B.因为都是钠盐,焰

色反应都显黄色,不能区分,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得到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会有残留物生成,不能区分,C错误;D.碳酸钠与酸反应时先生成碳酸氢钠,酸过量时,碳酸氢钠再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产生的气泡快,能够区分,D正确;答案选D。1

8.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①2KClO32KCl+3O2↑②2H2O22H2O+O2↑③2KMnO4K2MnO4+MnO2+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A.1∶1∶2B.3∶1∶4C.2∶1∶2D.2∶1∶1【答案】C

【解析】【详解】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可假设得到3molO2,则①2KClO32KCl+3O2↑转移的电子为12mol;②2H2O22H2O+O2↑转移的电子为6mol;③2KMnO4K2MnO4+MnO2+O2↑转移的电子为12mol;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2∶1∶2;答案选C。19.在一定温度下,向

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C.溶液的总质量增大,有H2放出D.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有H2放出【答案】B【解析】【详解】钠投入溶液后,立即

与水作用生成NaOH和H2,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因此NaOH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但由于反应消耗水,溶液的总质量减小,答案选B。20.Na2Sx在碱性条件下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

ClO的个数比为1:16,则x值为A.2B.3C.4D.5【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S元素化合价反应前为-,反应后为+6价,化合价升高,1molNa2Sx失去电子x×(6+)mol=(6x+2)mol,Cl元素化合价反应前为+1价,反应后为-1价,化合价降

低2价,1molNaClO得到电子2mo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比为1:1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得6x+2=2×16,解得x=5,故合理选项是D。二、填空题(本题共3题,共26分)21.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几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KClO3溶液③铜④熔融Ba(OH)2⑤硫

酸(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用铂丝蘸取KClO3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____色,KClO3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④(2

)②③④⑤(3)①.紫②.KClO3=K++ClO【解析】【小问1详解】①二氧化碳不能导电,是非电解;②KClO3溶液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铜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熔融Ba(OH)2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⑤硫酸能导电,是混合物,既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④;【小问2详解】由上一问分析可知,能导电的是②③④⑤;【小问3详解】KClO3溶液含K元素,灼烧后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紫色,KClO3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

。22.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①MgO、Na2O、CO2、Fe2O3②HCl、H2O、H2SO4、HNO3③NaOH、Na2CO3、KOH、Cu(OH)2(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2)这三种物质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

新物质,该化合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将(2)中所生成新物质的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溶解后水温___________(填“不变”、“降低”或“升高”)(4)Fe2O3属于___________(填

“酸性氧化物”或者“碱性氧化物”)。将其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CO2;H2O;Na2CO3(2)不是(3)降低(4)①.碱性氧化物②.Fe2O3+6H+=2Fe3++3H2O【解析】【小问1详解】①

MgO、Na2O、CuO都是金属氧化物,CO2是非金属氧化物,②H2O是氧化物,HCl、H2SO4、HNO3都是酸,③Na2CO3是盐,NaOH、KOH、Cu(OH)2都是碱,故答案为:CO2;H2O;Na2CO3;【小问2详解】CO2、H2O、Na2

CO3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小问3详解】碳酸氢钠溶于水是吸热过程,温度会降低;【小问4详解】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将其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23

.根据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1)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2)用双线桥的方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3)将上述反应改写成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①.NO②.2:3(2)(3)【解析】【小问1详解】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u为还原剂被氧化;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NO3为氧化剂被还原,NO为还原

产物,8分子硝酸中2分子硝酸为氧化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小问2详解】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是铜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元素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mol,电子转移情况为:;【小

问3详解】反应中铜为单质、NO为非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离子反应为:。三、计算题(本题共1题,共4分)24.加热3.8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18g,则:(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

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将上述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沉淀___________g【答案】(1)55.8%(2)3.0【解析】【小问1详解】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混合物时,碳酸钠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则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的缘故,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则:,解得m=1

.68g,故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为3.80g-1.68g=2.12g,质量分数为=55.8%;【小问2详解】剩余固体碳酸钠的质量3.18g,全是碳酸钠,由关系式:可知,设生成的沉淀质量为x;有;有,解得x=3.0g。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