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3)页,1.33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b4a7f65d03549ae7bf617e03ea75f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生物学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24分。)1.物理和化学技术的进步常常对生物学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下列运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糖类和蛋白质B.甲紫溶液可用于观察有丝分
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C.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大肠杆菌繁殖和人鼠细胞融合,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和细胞膜的流动性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研究T2噬菌体中的P和S的去向,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硒代半胱氨酸是已发现的能参与蛋白质
生物合成的第21种氨基酸,存在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少数酶中。硒代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在结构上的差异在于以硒原子取代了硫原子。硒代半胱氨酸可以在人体中合成。吡咯赖氨酸是目前发现的第22种氨基酸,只存在于产甲烷细菌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半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
和吡咯赖氨酸中都含有C、H、O、NB.硒代半胱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吡咯赖氨酸是人体中非必需氨基酸C.人体细胞、产甲烷细菌利用氨基酸合成肽链的场所都是核糖体D.人体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形成组织,同种产甲烷细
菌的细胞组成种群3.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结构模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支原体没有核膜包围细胞核B.细菌和支原体含有相同的碱基C.肺炎支原体在高浓度盐水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支原体细胞内核酸
彻底水解后可得到8种产物4.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可以分为两条途径。途径一是共翻译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出一段肽链的的(信号肽)后,信号肽会引导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经一系列加工后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途径二是翻译后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肽链合
成,然后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或细胞质基质等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确定某种蛋白质的转运是何种途径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C.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的
合成和运输需经过共翻译转运途径D.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需经过共翻译转运途径5.某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西葫芦条的质量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表。整个过程中细胞始终有活性。西葫芦条的质量变化百分比(%)=(西葫芦条质
量最终质量—初始质量)/西葫芦条初始质量×100%,实验所用西葫芦条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0.8。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蔗糖溶液浓度(mol·L-1)质量变化百分比/%第1组020%第2组0.116%第3组0.212%第4组0.38%第5组0
44%第6组0.5-5%第7组0.6-10%A.出现第6、7组现象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B.据图推测该实验所用西葫芦的细胞液浓度在0.4~0.5mol·L-1之间C.西葫芦细胞的原生质体长度/细胞长度=1的实验对应第6、7组D.实验结
束后,从第1组到第7组西葫芦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6.下列有关农业谚语及其生物学原理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农谚生物学原理的解释A甘蔗秆秆长,适当放宽行适当控制农作物种植密度,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B伏日深耕田,赛过水浇园中耕松土
能切断表土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同时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有机肥C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作物连续多年选择性吸收矿质元素,土壤理化性质不适宜原作物生长D人黄有病,苗黄缺肥氮、镁叶绿素组成成分,缺乏氮肥、镁肥导致叶片变黄A.AB.BC.CD.D7.下图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变化对细胞
凋亡和细胞自噬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凋亡强于正常人B.AKT可促进葡萄糖转运及其在线粒体内的分解C.细胞自噬过程的产物可为细胞自身代谢提供原料D.当细胞可利用的能源短缺时AKT和mTor活性均会降低8.如图
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细胞,图示为染色体(用数字表示)及所带部分基因(用字母表示)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2号和4号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B.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AXBY
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精细胞为AXBY、A、aC.该细胞仅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不能出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是的D.若该细胞正常分裂至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与图中细胞相同9.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
分离定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故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母本去雄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解释了分离定律真实可靠D.若让F2中的高茎豌豆自交,理论上子代
中矮茎植株约占1/610.在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模拟实验中,从下图所示的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做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多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①代表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则③代表另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B.一个松紧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相等,但各松紧袋间小球的总数量可以不等C.利用①和②,模拟杂合子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将从①和③中各随机抓取的一个小球组合11.家鸡的正常喙和交叉喙分别由Z染色体上的
E和e基因控制,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雌性致死,现有一对家鸡杂交,子一代中♂:♀=2:1。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家鸡种群中,与喙有关的基因型共有3种B.子一代雄性个体中一定有杂合子C.子一代自由交配,子二代中致死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1D.该对家鸡连续自由交配若干代后,E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12.某
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内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抗倒伏基因D位于突变型的4号染色体上,易染条锈病基因T位于突变型的8号染色体上,野生型相应染色体上分布着隐性基因d、t。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
得F2,统计并检测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所示(注:含T基因的雄配子部分致死,雌配子和含t基因的雄配子活性正常。)。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基因型DDDdddTTTttt相应基因型数目507102849834013621
021A.D、d与T、t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突变体4号和8号染色体上D、T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F1自交,F2中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16D.含T基因的雄配子存活率为1/3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可能有1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13.多聚磷酸激酶PPK2可以利用聚磷酸盐(PolyP)作为磷酸基团供体,实现AMP、ADP、ATP、PolyP之间磷酸基团的高效定向转移,如下图所示。P
PK2酶偏好长链的聚磷酸盐,短链聚磷酸盐分子会阻断PPK2酶上的ADP结合位点SMc02148,科研人员通过在PPK2酶上构建一个替代的ADP结合位点SMc02148—KET来提高PPK2酶对短链聚磷酸盐的利用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K2酶可以催化AMP和ADP,说明PPK2酶不具有专一性B.PPK2酶合成ATP的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C.在PPK2酶上构建一个替代的ADP结合位点属于蛋白质工程D.ADP结合位点SMc02148—KET不会与短链聚磷酸盐结合14.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有序更迭和整个细
胞周期的运行,需要“引擎”分子,即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CDK),已知的CDK有多种,其可促进靶蛋白的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DK相关基因主要在分裂期表达出CDKB.若CDK失活,则有丝分裂过程受阻C.不同种类CDK
使相应靶蛋白磷酸化进而驱动细胞周期顺利进行D.CDK基因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中特有的基因15.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该家族的遗传
系谱图(图1),然后对Ⅰ1、Ⅱ2、Ⅱ3及Ⅲ2的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2)。不考虑突变和Y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条带①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条带③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C.对
Ⅲ1的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所得的条带是①和③D.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Ⅰ4和Ⅱ1基因型一定相同16.香豌豆的紫花和白花这一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均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一株纯合白花香豌豆与一株纯合紫花香豌豆杂交,所得F1相互授粉,F2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84:16。不考虑突
变和致死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1的表型为紫花香豌豆,且基因型一定为双杂合子B.F2中紫花基因型有8种,其中杂合子比例为9/42C.将F1与白花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白花:紫花=3:2D.F2中紫花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第Ⅱ卷非选
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17.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该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图1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
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1)叶肉细胞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光反应产生的NADPH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2)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填结构名称)上。强光环境下,光反应产生的NADPH过剩并积累时会损伤
光系统。请结合图1,结合“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分析植物细胞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的机制:_____。(3)目前尚未发现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或质膜上存在ATP合酶,表明eATP可能是来源于_____(填细胞
结构)产生的iATP。据图判断,eATP的功能是_____。(4)为探究eATP对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野生型(WT)拟南芥和eATP受体缺失突变体(dorn—1)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利
用交替呼吸抑制剂(SHAM)和外源ATP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题意和图2推测,eATP可通过受体DORN1对_____引起的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行调控。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胁迫调节机制中呼吸链以及eATP的作用提供依据。18.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翅形(长
翅、残翅)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红眼、紫眼)受等位基因B/b控制。为探究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某研究小组选择该昆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变异和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回
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杂交组合一长翅、紫眼♂残翅、红眼♀1长翅、红眼:1长翅、紫眼:1残翅、红眼:1残翅、紫眼杂交组合二组合一中F1长翅、红眼♀组合一中F1长翅、红眼♂9长翅、红眼:3长翅、紫眼:3残翅、红眼:1残翅、紫眼(1)该昆虫翅形和眼色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2)根据
杂交实验结果,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B/b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3)为进一步探究B/b的位置,研究小组进行了杂交组合三和杂交组合四的实验:亲本组合子代表型杂交组合三组合一中F1长翅、红
眼♂组合一中F1残翅、紫眼♀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杂交组合四组合一中F1长翅、红眼♀组合一中F1残翅、紫眼♂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杂交组合三和杂交组合四
的子代表型比例均为____。其中杂交组合____(填“三”或“四”)能确定B/b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4)另一研究小组对杂交组合一、二中的部分个体的眼色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用某种限制酶酶切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推测,B/b基因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请在图中画出组合一中F1红眼♀的眼色基因电泳图____。19.尼古丁在烟草植物中的含量较高,尼古丁能通过肺部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然后传递到大脑,影响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尼古丁影响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机
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尼古丁刺激机体引起脂肪细胞产热增加的过程属于____调节,其效应器是____。(2)据图分析,尼古丁与POMC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____,该变化情况与____有关。(3)
长期抽烟的人戒烟后,体重可能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答出2点)。(4)与尼古丁类似,服用可卡因等毒品也会使人上瘾。可卡因主要通过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
——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但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据此推测毒瘾难戒的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____(填“增加”或“减少”)。20.某地采煤区曾经塌陷严重,水质恶化,科研人员对其进行调研和生态修复,建成
了风光秀美的湿地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1)采煤塌陷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首先进行植被修复,栽植的芦苇、香蒲、水葱、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2)在该采煤区的修复过程中,其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____。河道至河岸植被的配置,体现
了群落的____结构。(3)采煤塌陷区的水中所含的镉偏离正常范围。为筛选适宜修复镉污染的沉水植物,研究者用该水体中的底泥和水培养沉水植物黑藻和菹草。测定两种植物的生长率和镉迁移系数(镉迁移系数可反映植物由根系向地上部分迁移镉的能力),结果如图。据图可知,更适
宜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4)如果你是该地的景观设计师,请依据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提出一点合理的建议:____。21.猪大肠杆菌会引起仔猪发生肠炎、肠毒血症等疾病。LTB和ST1是猪源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研究人员通过重组PCR技术构建了LT
B—ST1融合基因,其表达产物LTB—ST1融合蛋白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痢,该融合基因构建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重组PCR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2)PCR1和PCR2是在两个不同反应体系中进行的,两个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物质中不同的是_
___。PCR1和PCR2的目的是____,从而有利于LTB基因和STl基因融合。(3)在②过程中,PCR1和PCR2产物的作用是作为____。(4)引物的作用是____。(5)定点突变是指使基因特定位
点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替换。重组PCR技术不仅可用于构建融合基因,还可用于基因定点突变。请结合下图,说明利用重组PCR技术进行基因内部定点突变的方法:____。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生物学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
】【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C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可能有1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
错得0分。)【13题答案】【答案】BC【14题答案】【答案】AD【15题答案】【答案】BD【16题答案】【答案】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17题答案】【答案】(1)①.蓝紫光②.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2)①.类囊体薄膜②.过多的NADPH通过“苹果酸—草
酰乙酸穿梭”途径,转化为叶绿体外的NADH[,进入线粒体,通过交替呼吸途径(AOX),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3)①.线粒体(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细胞质基质②.作为信息/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
合作用(4)交替呼吸途径被抑制【18题答案】【答案】(1)长翅、红眼(2)①.不能②.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长翅、红眼昆虫的基因型为AaBb,雌雄杂交子代会出现9:3:3:1的表型比;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长
翅、红眼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雌雄杂交子代也会出现9:3:3:1的表型比(3)①.1:1:1:1②.三③.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三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与性别无关;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三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1长翅、红眼♀:1残翅、红眼♀
:1长翅、紫眼♂:1残翅、紫眼♂(4)①.X②.【19题答案】【答案】(1)①.神经—体液②.交感(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髓质)(2)①.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②.Na+内流(3)①.增加②.a.戒烟后尼古丁对下丘脑神经元的刺激减弱甚至消失,引起脂肪细胞代谢减弱;b。戒烟后
尼古丁对POMC神经元的刺激减弱甚至消失,引起食欲增加(4)减少【20题答案】【答案】(1)直接和间接(2)①.次生演替②.水平(3)①.黑藻②.黑藻的生长率大于菹草且镉迁移系数更高(4)尽量选择本地
物种;适当引入和当地环境相适宜的外地物种;考虑环境容纳量,生物的数量不要超过环境的承载力【21题答案】【答案】(1)DNA的半保留复制(2)①.模板、引物②.扩增出末端部分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LTB和ST1单链(
3)模板、引物(4)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5)根据突变位点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b和引物c,进行重组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