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pdf,共(8)页,677.40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a4770d4d02fc0833284b07d0a8278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哈三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三学年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其中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1.引起图中自然环境演变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形变化D.地壳运动2.该区域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中,最先发生变化的地理要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植被读“天山自然
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3.北坡在海拔2500米处出现针叶林的主要原因是A.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北坡是阴坡,温度低C.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降水多D.地势高,气温低4.与北坡相比,南坡山地草原
带分布的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南坡A.为迎风坡,降水多B.是向阳坡,热量丰富C.土质疏松,肥力高D.地势平缓,坡度较小5.与南坡相比,北坡雪线较低,主要原因是北坡①降水较多②坡度较陡③风力较大④气温较低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高三地理第2页共8页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约551m,山顶海拔3099m。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段垂直植被带内的物种数。据此完成6-7小题。6.草本植物在每段垂直植被带的物种数都是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生
存需求低,适应性强B.位于阴坡,降水充足C.生长空间广,繁殖较快D.位于阳坡,热量充足7.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干旱B.土壤贫瘠C.地形陡峭D.人类干扰大土壤是在一定的
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由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地进贡而来。据此,回答8-9小题。8.若由东方进贡而来的土
壤颜色是青色,则下列进贡方位与土壤颜色对应正确的是A.北——黑B.南——黄C.西——红D.中——白9.若要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引淡淋盐B.增施绿肥C.引水灌溉D.平整土地读“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示意与水位变化情况图”,完成
10-11题。10.鄱阳湖湖口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为A.1月~3月B.4月~6月C.7月~9月D.10月~次年12月高三地理第3页共8页11.下列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完善抗洪排涝系统B.培育推广耐涝作物C.改变农作物生长期D.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下图为我国
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是①夏季多暴雨②全年高温③地势起状小④地表岩石破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为防御此类地质灾害,该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
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与2010年相比,总人口增长5.38%。下图为全国及
部分省份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14-16题。1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数量增加过亿B.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有成效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资源短缺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压力逐渐减小15.广东省15-59岁年龄段人口
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A.科技水平较高B.工业产值比重高C.自然增长率高D.外来人口规模大16.与广东相比,辽宁省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少儿抚养负担重C.人口数量增长快D.劳动年龄人口多高三地理第4页共8页人户分离指公民常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现象。人户分离
有两种情况:一种指户口在本地,人未在此地居住,即“户在人不在”;另一种是人在本地居住,户口不在本地,即“人在户不在”。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户分离增长88.52%。据此完成17-18题。17.近年来,导致我国人户分离增长快的
主导因素是A.经济B.交通C.政策D.环境1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在户不在”比重最大的是A.河南B.上海C.新疆D.山东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较发达且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
型移民的迁入地或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19-21题。19.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体最可能是A.婴幼儿B.青少年C.青壮年D.中老年20.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交通因素21.生活方式型移民对
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缓解人地矛盾②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③提高住房价格④带动服务业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冰雪消融的夏季也会在陆地上寻找食物。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
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觅食,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聚集并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摄影观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状况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左图为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右图为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22-24小题。22.与同
纬度其他海域相比,哈得孙湾适宜大量北极熊生存的优势条件是A.气候温暖湿润B.海水结冰期长C.缺乏天敌威胁D.人类活动影响小高三地理第5页共8页23.一年中,丘吉尔港最适合观赏北极熊的时段是A.2-3月B.4-5月C.10-11月D.11-
12月2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生存范围A.南界线北移,北界线北移B.南界线北移,北界线南移C.南界线南移,北界线南移D.南界线南移,北界线北移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
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防疟(疟疾)树”。据此完成25-27小题。25.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A.减少水分蒸发B.滞留更多雨水C.增大与阳光的接触
面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26.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当地民众喜欢,主要是其可以A.提高土壤肥力B.降低地下水位C.营造绿化景观D.提供建筑原料27.在热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A.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
疾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C.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蚊虫滋生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28-29题。28.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A.台
风B.寒潮C.泥石流D.干旱29.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最不符合的是A.地形为盆地B.受盛行风影响小C.纬度较低D.距离海洋较近高三地理第6页共8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
寒,禾穗未熟皆青乾。”读此诗句完成30-31题。30.以上诗句反映的气象灾害常见于我国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中A.东北地区B.四川盆地C.华北地区D.华南地区31.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
黄死”的灾情,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②大量开采地下水③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④大力发展耐旱作物⑤减种粮食作物,扩种经济作物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下面甲图为某个国家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小题。32.该国人口数量最多时,其人口年龄构成与乙图中的点最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33.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
务是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B.大力接纳国际青壮年移民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易地扶贫搬迁是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截止2020年3月,地处横断山区的怒江族自治州已建成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批批久居深山
的贫困群众迁入新居。当地政府还通过创办厂房式、居家式、田间式“扶贫车间”,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据此完成34-35小题。34.怒江僳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搬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A.生活用水短缺B.环境污染严重C.经济收入低下D.人口增长过快35.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应
选择在①自然风光优美②地域文化相近③靠近高新技术园区④交通比较便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三地理第7页共8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分析题(共50分)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
于灌丛间空旷地带,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
模式图。(1)从土壤物质组成(结构)角度分析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裸地的原因。(8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10分)(3)针对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从保障灌丛生长水量的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措施。(6分)37.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14分)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使得云南当地流行“三年一大旱
,一年一小旱”之说。下图为“云南省干旱灾区示意图”。高三地理第8页共8页(1)描述云南干旱灾害发生频次的分布特点,并从地貌和气候角度简述该省干旱频发的原因。(8分)(2)推测云南干旱灾害的多发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38.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12分)下图为2000年——2010年我国某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1)从数
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10年来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2)分析该城市“人口倒挂”现象出现在五环、六环近郊区的原因。(4分)(3)为成功甩掉“倒挂”的帽子,请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