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03.0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0)页,10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8736a76d91105983f057dce7f6cbd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一、选择题1.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A.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B.体现西周政

权的宗法制特征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

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2.在春秋经传中,秦国

九世以上世袭贵族世家不过两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袭贵族居然为零,远逊于周室,以及齐、楚、晋等东方诸侯国。这种现象A.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成效B.制造了诸侯之间的对立C.便利于秦国政治形态转型D.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国在世袭贵族方面较之前有很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秦国在政治上世袭世家逐渐减少,所以是在政治上进行了转型,故C正确;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的变法,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商鞅变法,故A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强调秦国诸侯之间的关系,只强

调了世袭世家越来越少,故B排除;材料只强调世袭世家减少,西周后期诸侯争霸,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3.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这表明商周时期A.具有原始民主遗存B.贵族与平民存在矛盾C.君主专制不断弱化D.

公民的政治素养较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可知商周时期政治具有原始民主遗存,A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了贵族和平民存在矛盾,B不符合题意;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是发展趋势,C不

符合题意;材料体现是国人原始的民主气息,不是公民的政治素养,D不符合题意。4.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城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

主要反映了A.生产技术的进步B.宗法观念的消亡C.集权政治的趋向D.礼乐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青铜铭文从西周时期颂先祖、祝愿家族昌盛,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更多地体现政治、经济管理的地

域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正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封建国家的集权政治正在发展起来,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青铜铭文内容的变化,无法体现生产技术的进步,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观念受冲击,但没有“消亡”,故

B选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没有完善,故D选项错误。5.考古学家在考察西周时期长江流域楚文化时发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礼乐文化因素,如青铜礼乐器、相似的墓葬制度,以及基本相同的文字系统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相同B.分封制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

接控制C.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西周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礼乐文化因素”可知,分封制推动了分封的诸侯国对周文化认同,故选C。材料只能说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

存在一致的因素,不能说明完全相同,排除A;分封制是对地方的间接控制,排除B;西周时期周天子并未建立君主专制,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学生可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其他选项做出相应排除。6.近年来

,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甚至宗族械斗在农村蔓延开来,各种家族组织不断涌现。在当前的一些地方,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这表明A.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B.宗法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C.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D.宗族势力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仍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与宗法制有关,“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

来”说明宗族势力的影响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宗法制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故A项错误;B中的“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宗法制的影响,并不是封建迷信思想,故C项错误。7.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D.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答案】C【解析】试题

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故C正确。家族式统治,不能反映公天下意识,故A错

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B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趋势8.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创制“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

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直,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出当时①实行三公九卿制②有较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③实行

皇位世袭制④设置了多种系统处理国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秦始皇时期针对不同的国家事务使用不同的御玺,说明有较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故②正确;材料信息与三公九卿制、皇位世袭制无关,排除①③;材料中如任命国家官员

,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说明设置了多种系统处理国事,故④正确,故选D项。9.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

、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A.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B.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C.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D.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答案】A【解析】【详解】古人认为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因

此秦朝的强制剃除头发等刑罚才属于耻辱刑,才能起到惩罚罪犯的作用,说明秦朝刑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秦朝时期法律更加严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规定,没有涉及法律的执行,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反

映的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等处罚措施作为耻辱刑的原因,是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法律中规定这样的刑罚手段是受到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据此来确定正确答案。10.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

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B.加强中央集权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打击贵族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是

根本目的,故A错误;郡县制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无关,故C错误;打击贵族势力是郡县制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故D错误。11.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

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

多出于进士”可知,体现的是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错误;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唐朝时期做官的途径还有恩荫做官,故D说法错误。12.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

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A.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C.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D.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答案】D【解析

】【详解】由材料“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可知,太常不仅掌管祭祀,也要监管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结合所学,家国一体是以伦理秩序为政治本体所构

建而成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管理结构,故汉代太常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D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中央内部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排除A;太常为汉朝九卿之首,而九卿之上还有三公,故“级别最高的官职”这一说法错误,

排除B;太常负责引导天子祭祀祖先,这并不能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征,毕竟普通人每到清明也都会各自祭拜自己的祖先,排除C。13.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A.佐助丞相,协理朝政B.奉诏督办,并

无实权C.职在监察,典正法度D.以卑临尊,架空相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照律追查丞相罪责导致丞相忧虑,可见御史大夫掌管检察,典正法度,选项C正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而非协理朝政,选项A排除;御史大夫掌握监察实权,选项B排除;御史大夫负责监

察,丞相负责行政,两者不存在架空之说,选项D排除。14.宋以前,谏官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御史台、御史弹劾的对象则为官员,谏诤对事,弹劾对人。而宋神宗元丰改制时则规定谏官的职责可以同掌讽喻规谏,谏官有权监督大臣。此后,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

。据此可知,宋代A.监察机构日益多元B.吏治腐败问题较严重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D.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谏官的职责由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到掌讽喻规谏,权监督大臣,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加强了君主专制,C正确;“台谏合

一”无法体现监察机构日益多元化,排除A;材料信息与吏治腐败无关,排除B;“台谏合一”强化了君主专制,并非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排除D。15.西汉永光四年,汉元帝采纳丞相韦玄成和御史大夫郑弘等人的建言:“

《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罢除了西汉高、文、武三帝郡国庙。这一举措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反映了宗法观念明显淡化C.引发了诸侯国的叛乱D.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汉元帝罢除郡国庙

的措施,是在汉武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基础上,进一步从宗法制度上打击地方郡国,通过收回宗庙祭祀特权,树立中央的信仰权威,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是规范混乱的庙制,并非宗法观念的淡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七国之乱”发生于西汉景帝时期,汉武帝之后,地方诸侯国失去了

叛乱的经济基础,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16.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第三年,吸取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采取藩封的办法,“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明太祖此举A.对宋元的灭亡拥有准确的认识B.带有浓

厚血缘政治色彩C.为明中后期地方割据留下隐患D.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分析和理解能力【详解】“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说明明太祖带有浓厚血缘政治色彩,B正确;拥有准确的认识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C和D

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

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17.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叙述出处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

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清世宗实录》今朕虽逾六衮,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贳力。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清高宗实录》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

三帝的政治传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可知天下大小事都有皇帝一人亲力亲为;根据材料“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可知皇

帝为了批阅奏章手眼并用,一刻不停,为了训谕大臣,一天说了成千上百句;根据“万机之劳贳力”意思是日理万机,非常劳苦。从以上材料可以可看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非常勤政,对全国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故选D;完全贯彻太过绝对,排除A;勤政办公,为国家操劳应该是国家兴盛的表现,

而不应该预示王朝衰落,B错误;批阅奏章只在《清世宗实录》中出现,不是共同点,C错误。1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

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

民族灾难的开端【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涉及到的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材料中的“趋势”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故选A;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体现不出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错误;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是错误的表述,C

错误;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并不是从近代化的角度和趋势来分析,而是从列强侵略的角度来分析的,D错误。19.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

时的中国()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D.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的近代化相关知识。根据所学,A错误,此时清政府已经开始学习西方,且材料中体现不了

“天朝上国”。C和D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已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已经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而B正确,因为国旗反映的是国家的对外形象,这与外交相关,故本题选B。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中国近代某一条

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A.清政府角色的变化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C.民族矛盾缓和D.阶级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惩办

“祸首诸臣将”、“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等条款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这反映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其实质是中国主权丧失殆尽,故B正确;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代理人和统治工具,清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这是材料的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族矛盾

缓和阶级矛盾激化,故CD错误21.“……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旋昂,誓与列强征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罗者千夫莽”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

位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学子激扬焚佞府”,反映的是北京学生焚烧了曹汝霖的住宅,工人也参加到此运动中,因此此事件应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是: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

此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第一步依据“学子激扬焚佞府”判断这一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2.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A.民族独立和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建立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富

强,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三民主义思想,故B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近代化任务23

.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B.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

不断深入C.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D.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详解】题干中描述从甲午战争的“士大夫阶层”到五四运动“既有学生、市民又有

工人阶级”到抗日战争“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导致参加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排除。【点睛】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24.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

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分析和理解能力【详解】分析题干可知,材料中中英两国官员分别从北京到广州和从伦敦到澳门的时间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交通技术迅速发展,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有利条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

力剧增,在战争中占了优势,这说明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故①④正确;②题干没有体现;决定战争胜负有很多因素,③项“首位”说法错误。故C项正确,排除ABD。【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

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5.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

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天朝”

体现了中国盲目自大的外交观念,而“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对等的外交观念,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所说与洋务运动无关;C项不选,题干所述与民族主权意识无关。26.孙

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清廷日益腐朽反动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C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详解】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故A项正确;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

所接受,他们接受的康梁的维新思想,通过改良救国的思想,说明他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故B项错误;列强加剧侵略扩张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不是在1900后,故C项错误;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点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

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27.民国三十年,国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此举的

出发点是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C.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D.推动早日开展战略反攻【答案】B【解析】【详解】民国三十年为1941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依据题干材料“四川为中国

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并结合抗战想吃阶段的史实可知,认识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有助于加深民众对四川的认识,提升民众抗战信心,故B选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政

治力量,无法体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选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日本的劣势,排除C选项。1941年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D选项。28.国民革命期间,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党员人数急剧扩充,但组织的内聚功

能并未增强,基层组织尤其不健全,这与共产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纪律性形成巨大的反差。由此可知,当时A.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产B.国民革命潜伏着失败的隐患C.国民党开始重视组织建设D.工农革命热情并未充分调动【答案】B【解析】【详解】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

党员人数急剧扩充,但组织的内聚功能并未增强,基层组织尤其不健全,说明国民党存在缺陷,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隐患,故B正确;材料反映国民党存在的问题,不能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产,排除A;材料不能看出国民党针对党自身问题采取的措施,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9.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

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以上认识产生的根源是A.受共产国际的影响B.对苏俄模式的迷信C.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D.基于无产阶级

的革命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对革命道路的争论。从材料可以看出,李立三认为“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思想路线

产生的根源是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30.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

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这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是A.国军主力基本消灭B.战略态势明显转折C.北平即将和平解放D.国民政府已经覆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的进程。材料内容反映了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宣言,得到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和支持。此时处于战略决战前夕,1947年6月以来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战略态势明显转折,故

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军主力基本消灭是在三大战役后,而不是这时期,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平和平解放是在1949年初,故C选项错误;国民政府覆亡是在1949年4月,而不是这时期,故D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31.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开

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应运而生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问题二继承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

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

自身弊端。问题三走什么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什么?各自

结果如何?【答案】(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继承”: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

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超越: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理论指导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纲领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依靠力量脱离人民群众依靠人民大众阶段目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3)“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失败。“走自己的路”指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详解】(1)“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是指中共建立的历史条件,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种条件包括国际

条件和国内条件,根据“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得出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根据“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得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根据“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得出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继承”:根据“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得出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超越:根据所学,从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局限。可通过列表分析比较。(3)材料三中“走

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是指中共由向苏俄学习和模仿革命道路到走出自己特色革命道路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内容是:“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失败。“走自己的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

政权的革命道路。结果:结合所学可知,结果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2.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

旨,再下中书,中书付以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

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

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答案】(1)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2)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

为国家的行政机构。(3)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

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特点来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作用,依据材料三中“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信息归纳来回答。(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变化,依据材料三中“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

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等角度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三省六部制3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中导条约》全名为《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由美国和苏联于1987年12月签署。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范围内的

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2014年开始的美俄《中导条约》之争,是冷战后新军备竞赛的一个表现,也是美俄全面争斗中的重要一环。俄罗斯希望打破苏联解体后造成的战略劣势,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而美国则想固化苏联解体的成果,维持其世界统治地位,

这候然是一场新的冷战。和冷战时期相比,当前的对峙内容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冷战时期,苏联占有常规力量优势,美国和其北约盟国更依赖核力量,包括战术核武器。而如今,美国和北约占有常规力量优势,俄罗斯更为依赖核力量。——摘编自凌胜利《美国为何执意退出<

中导条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指出冷战后美俄军备竞赛的目的和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1)背景: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积极进攻,苏联全面收缩。影响:可以缓和当时

的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减少核威胁;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维护世界和平。(2)目的:俄罗斯希望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美国则想维持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统治地位。重点:双方依赖的力量发生了变化,美国更依赖常规力量,俄罗斯更依赖核力量。【解析】【详解】第(1)问,“背景”,依据所学知

识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攻苏守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材料信息“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范围内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核威胁、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等角度分析。第(2)问,“变化”,“目

的”依据材料信息“俄罗斯希望打破苏联解体后造成的战略劣势,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而美国则想固化苏联解体的成果,维持其世界统治地位”概括得出:俄罗斯希望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美国则想维持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统治地位。“重点”,依据材料信息“冷战时期,苏联

占有常规力量优势,美国和其北约盟国更依赖核力量,包括战术核武器。而如今,美国和北约占有常规力量优势,俄罗斯更为依赖核力量”概括得出:双方依赖的力量发生了变化,美国更依赖常规力量,俄罗斯更依赖核力量。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