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件 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3讲 课时1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pptx,共(39)页,2.57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73b6c35134fed95b1488e5eb7911a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基本概念自然带、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带谱、地方性分异基本原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强基础必备知识基础落实一、地域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地域差异的成因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组合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物质迁移和能量3.自然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空间尺度差异
性全球性地域分异分异、海陆分异小尺度的地域差异之间的差异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山坡和山谷的差异,山体和的差异等温度带自然带阴坡阳坡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1)低纬、高纬地
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如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带等。(2)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也受热量条件的影响(1)典型地区:北半球地区。(2
)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地带呈现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规律。中纬度森林三、地方性分异规律与正常的地域分异不同1.成因:受、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2.举例:温带湿润区植被的分异(1)地带性植被——温带
。(2)地方性分异的表现温带湿润区植被高而陡的山坡土层薄,水分缺乏针叶树、灌木低洼的河谷地下水位浅,土壤过湿植被地形平坦、高度适中落叶阔叶林地形落叶阔叶林草甸思维拓展·再提升气候类型相同的不同地区,自然
带一定相同吗?提示不一定。气候类型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导致自然带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实践应用1.探索澳大利亚的热带落叶混交林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
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迁移扩散至此。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1)该区域的热带落叶混交林种群最可能源自哪里?(2)限制该区域热带落叶混交林向内陆扩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马来群岛。提示水分。2.揭秘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植被
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乔木—灌木—草甸。我国横断山区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示意金沙江(28°15'N)河谷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1)图中①②③自然带依次是哪种自然带?(2)金沙江河谷两岸出现①自然
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干旱灌丛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针叶林带。提示焚风。网络自建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提素养关键能力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核心归纳1.陆地自然地带的水平
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分析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考点
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比较项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分异规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中纬度地区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比较项
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分析思路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真题剖析(2022·浙江1月卷)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命题解读以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命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调用知识自然带的分布受热量、水分的影
响,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信息解读信息:①自然带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②自然带位于美国五大湖地区解读:①②自然带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②五大湖地区降水量,适合温带森林生长信息:②③④自然带纬度差异大解读:不同纬度条件差异大思
维过程根据区域判断自然带所在的位置,进而分析各自然带的降水及热量状况,得出结论多热量答案(1)B(2)A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变式训练]试分析图中①地降水量少的原因。提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加上地形的阻挡,海洋水
汽难以到达。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对点训练考向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023·广东湛江二模)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新西兰南岛西南部。下图为新西兰相关地理事物分
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1.影响新西兰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差异B.海陆位置C.热量差异D.光照不同2.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A.受信风带
影响B.有暖流经过C.沙漠广布D.位于背风坡CD解析第1题,新西兰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故影响新西兰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差异,和降水无关;新西兰面积小,光照差异不大;新西兰属于岛屿,面积小,海陆位置对自然带
影响小。第2题,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草原气候,新西兰南岛东侧为寒流;东侧无沙漠。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向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读阿尔金山—祁连山方向基带多年平均温
度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3.图中东部地区降水量变化特点出现的原因是()A.温度降低,蒸发减弱B.受季风影响增强C.高山冰雪融水增多D.地形抬升作用4.阿尔金山—祁连山方向基带的变化是()A.皆为荒漠带B.皆为草原带C.从荒漠带过渡到草原带D.
从草原带过渡到荒漠带BC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中东部地区降水量明显多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增强,降水更多。第4题,在东西方向上呈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干湿度地
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阿尔金山—祁连山方向为从西到东,水分条件变好,自然带从荒漠带过渡到草原带。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二地方性分异规律核心归纳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成因地方
地形阴坡与阳坡水分条件的差异;坡度大小引起的土壤厚度、肥沃程度的差异;背风坡因焚风效应引起的气温、降水的差异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地面组成物质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
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水分如地势低洼处,水分过多,不适合树木的生长,但可能适合草类植物的生长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等风如风力较大的地区,植被低矮,具有耐旱性的特点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
二表现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真题剖析(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
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题。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命题解读以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命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调用知识地
下水位过高,不利于根系较深的树木的生长,而利于根系较浅的草本植物的生长信息解读信息:山谷地势较低,植被为草甸,山坡地势较高,植被为森林解读: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草甸植被思维过程依据图中地势起伏,判断植被所在地区的地势高低,进
而判断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多答案D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变式训练]谷地持续接受沉积,最终上层沉积物的颗粒与下层有何区别?提示上层沉积物中颗粒小的比重大,下层沉积物中颗粒大的比重大。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对点训练考向一地方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2023·山东潍坊三模)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
的森林分布上限。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平均海拔在600~800米,树木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林线存在。据此完成1~2题。1.呼伦贝尔高原没有林线分布的原因是()A.纬度高B.降水少C.海拔低D.坡度陡2
.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是()A.地下水B.土层厚度C.降水量D.气温CA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解析第1题,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林线之上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一般在林线之上生长灌丛草甸,所以要
出现林线山体必须有足够的高度,才能看出森林与其海拔之上的灌丛草甸之间的界线,呼伦贝尔高原的平均海拔在600~800米,海拔过低,随山地海拔上升气温下降不明显,所以没有林线分布;林线是山地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热量条件不足以生长森林而出现的,与山地基带
纬度高低关系不大,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只要山体相对海拔够高,也会出现林线;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而高海拔地区对植被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坡度无关。第2题,呼伦贝尔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少,而森林生长需水量大,其生长所需
的水分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地下水量是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森林生长对土层厚度要求不高,土层厚度不是关键因素;即使在气温更低的区域也会有森林的分布,说明气温不是森林生长的关键因素。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向二地方地形、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影响(2023·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广东省石门
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草地与森林的交界处被称为“假林线”。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假林线”在不同海拔的分布频率。据此完成3~4题。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3.对该保护区内“假林线”的描
述,正确的是()A.“假林线”的分布频率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B.“假林线”在700~800米分布频率最大C.“假林线”有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假林线”附近植被枝叶繁茂、树形高大4.该山地“假林线”主要分布在山
顶或山脊处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湿冷②土壤贫瘠③风力强劲④光照强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A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解析第3题,结合图可知,“假林线”的分布频率在1000米到1100米达到最高,“假林
线”的分布频率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A正确,B错误;“假林线”的分布并没有体现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错误;结合材料可知,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草地与森林的交界处被称为“假林线”,由此可知,“假林线”附近植被不是枝叶繁茂、树
形高大,D错误。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假林线”是草地与森林的交界处,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该山地位于广东省,结合选项,山顶处海拔较高,气候湿冷,不适合森林生长,①正确;山顶和山脊处地势较高,
落差较大,流水侵蚀较强,土壤贫瘠,不适合森林生长,②正确;山顶或山脊处地势较高,风力较大,不适合森林生长,③正确;该地光照条件差异不大,因此光照不是“假林线”主要分布在山顶或山脊处的主要影响因素,④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