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一)历史答案

PDF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515.163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一)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一)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一)历史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一)历史答案.pdf,共(17)页,515.1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156520bce021f7b988068cad1896e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四个方面,是中国

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下列考古发现中,可用来作为社会分工出现的证据的是()A.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B.出土大量粟的粮食窖穴C.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种类相差悬殊D.发掘出青铜器、石镰、陶鬲、三足瓮等物品【答案】D【解

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社会分工的表现是出现不同的行业,而发掘出青铜器、石镰、陶鬲、三足瓮等物品体现了不同的手工业,D项正确;有

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说明神权色彩浓厚,排除A项;出土大量粟的粮食窖穴体现了农业发展,排除B项;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种类相差悬殊体现了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2.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三家的游学区域都在扩大,从游

学的核心区域来看,儒墨两家从集中走向分散,而法家却由分散逐渐集中到楚地、秦和三晋地区,且在地理位置上是接壤的。这体现了该时期()A.社会变革导致分裂动荡B.士人群体的崛起C.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统一趋势的加强【答案】D【解析】第2页/共17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法家却由分散逐渐集中到楚地、秦和三晋地区,且在地理位

置上是接壤的”并结合所学,儒、墨等学派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分化为主张存在不少差异的不同的分支,对当时政局影响越来越小。而法家在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之后至战国后期渐趋集中和整合,战国时期很多法家代表人物在楚地、秦和三晋地区变法,如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魏国李

悝变法等,法家思想及法家变法运动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故材料信息体现了该时期统一趋势的加强,D项正确;AB项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存在的现象,不能作为材料中变化的原因,排除AB项;C项符合史实,但不能据材料得出该结论,儒墨法三家游学核心区域,都既有经济发展

好的也有经济发展不好的,三家游学的核心区域与经济发展好坏无必然关系,且各派在何地区流行受政治(诸侯采纳与否)、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3.先秦时期,君主下发给臣下或地方的御用文

书最初称为“命书”;秦统一六国之后,改为“制书”(制定或颁布制度、法令)和“诏书”;到了西汉,又分为四种:“策书”(帝王诏令,用于王侯、三公的赐封或撤免)、“制书”、“诏书”和“戒书”(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这一变化体现出()A.国家行政管理的日益完善B.中

央行政效率的显著提升C.中央集权统治达到了顶峰D.国家推崇分权的治理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

分也越来越细,突出了皇帝对中央官员的任免及地方官员的训诫,这适应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日益完善,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机构办事的效率问题,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统治并未达到顶峰,与史实不

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治理采取分权的手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在政治上互不承认。南朝《宋书》对北魏祖先的记述中提道:“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北朝《魏书》中提道:“拓跋鲜卑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黄

帝以土为德,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些记载反映了南北政权()A.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B.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C.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D.族群界限已经基本消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南朝政权,还是北朝政第3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权,都

认为鲜卑族的祖先是华夏族,说明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B项正确。材料强调南北朝对鲜卑族祖先的认识,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相对稳定,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魏晋时期族群界限仍然存在,基本消失不符

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5.宋太宗在位时亲自设计了“平戎万全阵”等阵图,要求一线将领务必在战时严格按照阵图布置作战计划。未经战阵的宋真宗、宋仁宗等皇帝也喜欢研究阵图并“赐边臣御制攻守图”,打仗时“按图布

阵,阵相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这一做法()A.助推了专制皇权的强化B.折射出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C.反映了边防的压力巨大D.体现出统治者重视军队建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宋皇帝制作阵图并要求一线将领严格执行,目的是削弱武将的军事自主权,是出于对武将的防范,是崇文抑武基本国策的体现,B项正确;北宋皇帝的这

一做法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并非推动因素,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做法会导致军队战斗力的降低,无法起到缓解边防压力的作用,也体现不出重视军队建设,排除CD项。故选B项。6.元朝延祐年间的乡试、会试考查了冗官的议题,考生在科考后继续对此议题进行讨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至正年间,朝廷

颁布了裁减冗官和闲散机构的政令。这说明元朝意在()A.加强君主专制B.缓解统治危机C.平息社会舆论D.防止政治腐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政府在科举考试中重点考查

了冗官问题,不久之后朝廷颁布了裁减冗官和闲散机构的政令,由此可知,元朝政府关注冗官问题,意在缓解统治危机,B项正确;解决冗官问题并不能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说明元朝意在缓解统治危机,未涉及社会舆论的内容,排除C项;冗官问题出现并不意味着腐败问题,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

排除D项。故选B项。7.契丹国建立后,耶律阿保机虽然仰慕汉文化.也会说汉语,“然绝口不道于部人,惧其效汉而怯弱也”,并积极推动创制本民族文字。据此可知,耶律阿保机创制契丹文字意在()A.推动边疆民族交融B.保护民族传统文化C.增强本民族凝聚力D.缩小南北文化差距【答案】C的第4页/共

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也可认为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契丹时期(中国)。由材料中“惧其效汉而怯弱也”可知,创制契丹文字是耶律阿保机强烈民

族意识的突出表现,是为了显示其民族特点与地位的一种举措,其主要意图是增强本民族凝聚力,C项正确;A项无法在材料中体现,排除A项;B项不符题意,材料主要反映出耶律阿保机创制契丹文字的动机是要增强契丹族凝聚力,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南北文化问题,排

除D项。故选C项。8.明朝末年,出版商伪造《琅嬛记》《缉柳编》《女红余志》《黑旋风录》《顾氏诗史》等种小说。不仅坊刻如此,官刻亦倚此牟利,这些伪书畅销各地。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逐利风气日益盛行B.商品的艺术化趋势明

显C.官营手工业的地位下降D.政府思想控制逐渐松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末年(中国)。出版商伪造多种小说是为了牟利,官方出版商亦是如此,体现社会逐利风气的盛行,A项正确。材

料中所述的小说尚达不到艺术的层次,且商品艺术化也不符合明末史实,排除B项;官营手工业参与商业活动不代表地位下降,通常以产品质量下降,产量减少为表现,排除C项;明朝君主专制走向空前强化,“政府思想控制逐渐松

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明清时期,民间买卖土地的契约必须详载买卖双方、中人及撰写契约的代笔的姓名,交易的标的、价格,注明土地范围,并向官府呈报登记,由买方缴纳报官时的税金。据此可知,当时()A.市场价格咨询公开

透明B.政府积极管理交易活动C.民间风气强调交易诚信D.中介协助交易收费低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民间土地买卖契约须“向官府呈报登记”,而且还

要“缴纳报官时的税金”,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交易活动的管理,B项正确;据材料“交易的标的、价格”可知,在土地的契约中必须要写明交易的价格,但契约属于交易完成的结果,并非市场价格的“咨询”,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间买卖受到官府的管理,没有涉及

民间的风气对交易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虽然涉及契约签订的“中人”,但并非中介,排除D项。故选B项。10.1860—1862年,太平军先后攻占苏州、嘉兴、杭州、湖州等地,中国最重要的蚕丝产区全部落入太平军之手。在此期间,这些地区的蚕丝出口量分别是67874包、83000包、750

00包,与1853年相比,几乎第5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增长了一倍。这表明当时()A.太平天国主导中外贸易B.太平天国重视蚕丝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答案

】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186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60—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苏州、嘉兴

、杭州、湖州等地,蚕丝出口量与1853年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倍,这体现了太平天国重视蚕丝贸易,B项正确;太平天国主导中外贸易说法不符合史实,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对比太平天国运动的经济占比成分,排除A项;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符合史实,但

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无法在材料中直接体现,蚕丝出口也有可能是正常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11.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华侨投资。在南洋侨商的投资下,潮汕铁路、新宁铁路、广厦铁路等纷纷建成并通车,两江总督还创办南洋劝业事务会,招揽华侨回国投资已成风尚。这反映

了()A.稳定国内外环境推动实业的发展B.政府收回了铁路修筑的自主权C.海外华侨主导清末“实业救国”运动D.清廷意图借“新政”实现“自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

质题。时空范围为1903年中国。1903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实行“新政”,吸引华侨投资以缓解财政危机,D项正确;1903年外国资本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国内环境并不稳定,排除A项;清政府并未收回铁路修筑的自主权,排除B项;“实业救国”运

动是由国内民族资本家发起的,排除C项。故选D项。12.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

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A.大众传媒重要性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

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结

合所学知的的第6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识可知,这份“报单”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教育和官僚体系方面的转型。一方面,它显示了新式教育体制的兴起,如设立学堂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做法,这是向近代化迈进的标志。另一方面,传统的科举制度仍然存在,给予了举人出身这样的荣誉和待遇,说明新旧制度并存,社

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且充满困难的过程,D项正确;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是表面现象,没有支持其本质原因,排除A项;维新变法发生于19世纪末是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社会转型的艰难性”,而“预备立宪的虚假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D项。13.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

多次向美、日、英、法、德等国寻求援助,希望列强承认并支持南方政府,但各国均只承认北京政府,视孙中山为叛乱者。这()A.表明瓜分中国的同盟再次形成B.促使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转变C.体现列强维护中国统一的决心D.成为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列强拒绝承认并援助孙中山,使孙中山逐渐认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质,转而寻求与苏俄合作,推动国共合作,B项正确。瓜分中国同盟再次形成是在

华盛顿会议后,排除A项;列强拒绝援助孙中山是基于维护在华利益考虑,而非维护中国统一,排除C项;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排除D项。故选B项。14.陕甘宁边区在边区、县级参议会和政府中实行了“三三制”,但在乡一级实行“议行合一制”(即行政

与立法统一),并创造了“一揽子会”的形式。对此,李维汉曾给予明确地说明,乡村主要是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由地主代表农民,“于理不通,于情不合”。尤其是在乡长、文书等主要干部中,更不能强求贯彻“三三制”。这表明陕甘宁边区()A.

多村管理低效率运行B.基层治理采取灵活方式C.政府权力向地方渗透D.照搬苏联政府构成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三三制”“议行合一”“创造了‘一揽子会’的形式”“尤其是在乡长、

文书等主要干部中,更不能强求贯彻‘三三制’”及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体现了基层治理采取灵活方式,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乡村管理的效率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权力向地方渗透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并不是照搬苏联的政府模式,排除D项。故选

B项。第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5.1936年5~10月,广东省向国家捐献18架飞机,打破海内外筹募购机款项之纪录。全国抗战阶段,广东人民再次向国家捐献飞机,如表为1937年11月至1939年7月广东

人民购机抗敌筹募委员会经收捐款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广东()区域国币/元港币/元美金/元英镑法郎折合国币/元国内285.1万0.89万000286.84万国外161.9万9.79万57.72万0.2万3万542.32万合计447万10.69万57.72万0.2万3万829.16万A.募捐组织

网络相对健全B.航空救国群众基础较好C.凸显敌后抗战技术优势D.推动第二条战线的开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局部抗战阶段和全国抗战阶段,海

内外广东人民积极捐款购买飞机以支援抗战,抵御日本侵略,甚至领先全国,可见广东地区的航空救国思想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募捐的成就,无法体现募捐组织情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广东人民向国家捐献飞机,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无关,排除C项;第二条战线出现

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排除D项。故选B项。16.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市长、副市长及市人民政府委员,代表们反应热烈,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的汤用彤认为,“人民自己选举自己的市长,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事”。由此可见,当时()A.

和平建国方案得到各界拥护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建立D.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强【答案】D【解析】第8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11月的中

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选举尊重民意,各界代表反应热烈,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可见民众高度认可新政权,D项正确;1949年11月,新中国已经成立,排除A项;选举市长、副市长及市人民政府委员不属于基层自治(现代中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主要涉及农村村

级、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等),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建立是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17.1955年毛泽东在接见印度尼西亚总理时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他说:“中国建交不分国家,即便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中国也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对于存在的问题,中国主张以

和平方式解决,战争是不利的。”这一政策旨在()A.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环境B.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C.践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955年(中国)。材料中毛泽东的讲话表明中国愿意与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愿意保持外交上的开放和和平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此时中国处在“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和平稳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A项正确;这一政策不仅仅涉及邻国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排除C项;此时中国主要是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孤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18.2021年香港特区政

府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新增“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材中明确写入:香港从来不是英国殖民地。其主旨是()A.增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B.否定香港曾受到殖民统治C.扩大港人治港的政治基础D.纠正英国灌输的错误概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1年(中国香港)。根据材料可知,香港特区的中学课程新增“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材中明确写入:香港从来不是英国殖民地,其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感,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增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

未体现否定香港曾受到殖民统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增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与“扩大港人治港的政治基础”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增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纠正英国灌输的错误概念”并非香港特区政府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9.

在斯巴达的政治生活中,两名国王都要防止对方的权力过于膨胀。在和平时期,双王的角色宗教成分居第9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多,双王与公民大会每年选出的五名监察官互许诺言,尊重对方的权威,战时一名国王领兵出征,但是否对外宣战由公民大会决定。斯巴达的权力分配机制()A.体现贵族寡头政治

的特点B.维护了城邦民主政体C.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团结D.提升了城邦治理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根据材料及所学可

知,斯巴达政治中的两名国王起到了防止对方权力过于膨胀的作用,双王与公民大会都尊重对方的权威,说明斯巴达的权力分配机制具有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团结的作用,C项正确;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

,它坚持要国君或独裁者分享力量,材料并未强调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排除A项;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斯巴达城邦的权力分配特征,无法直接得出城邦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0.尽管法律赋予了男性家长非凡的权力,他们却很少像暴君一样在家中为所欲为。实际上

,在罗马人的家庭生活中,罗马帝国时期的妇女通常掌管着家庭内部事务,当女人到中年时,基本上能够在家庭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她们帮助男性家长为儿女们挑选合适的配偶,有时在家庭财政事务方面也会发表不少意见。这表明()A.妇女的家庭地位体现公民

法的灵活性B.罗马法关于家庭关系的规范相对宽松C.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D.罗马法逐步淡化男性家长享有的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

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帝国时期。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尽管法律赋予了男性家长非凡的权力,实际上妇女通常掌管着家庭内部事务,说明罗马法关于家庭关系的规范是不够严密的和相对宽松,B项正确。罗马

帝国时期,主要体现了“万民法”而非“公民法”的灵活性,排除A项;虽然妇女通常掌管着家庭内部事务,但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未逐渐与男子平等,占主要地位的还是罗马成年男子,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到妇女有较大的家庭

内部事务管理权,未涉及男性家长非凡的权力的逐步淡化,排除D项。故选B项。21.日本古坟时代(250—592年),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日本人在服饰的制作技术、样式、面料上或向中国学习,或直接从中国输入。飞鸟、奈良时代,随着大规

模遣唐使的回国,日本服饰出现了“唐风化”现象。这反映出()A.中日服饰文化交流互鉴B.日本传统服饰基本定型第10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日本服饰已经全盘中化D.日本服饰深受中国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

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坟时代(250—592年)(日本)。据材料“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日本人在服饰的制作技术、样式、面料上或向中国学习,或直接从中国输入。飞鸟、奈良时代,随着大规模遣唐使的回国,日本服饰

出现了‘唐风化’现象”可知,反映出日本服饰深受中国影响,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国向日本的服饰学习,无法体现互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日本服饰出现了“唐风化”现象,未反映日本传统服饰基本定型,排除B项;“已经全盘中化”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

项。22.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黄金诏书”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选侯之特权、司法权、荣誉和领地不得受任何程度的侵犯,冒犯选侯者以叛逆罪论处。这表明神圣罗马帝国()A.统治阶级矛盾尖锐B.国内封建势力减弱C.王权强化困难重重D.民主政

治初步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材料“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选侯之特权、司法权、荣誉和领地不得受任何程度的侵犯”表明选侯的权力很大,这对皇权的强化是一种限制,说明在神

圣罗马帝国王权强化困难重重,C项正确;通过选帝侯制度使得皇帝成为名义上的统治者,各选侯俨然是独立的王国,内部矛盾得到缓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选侯的权力很大,不能说明国内封建势力减弱,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

主政治,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1499年,达·伽马航海成功的消息传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当时的威尼斯总督预言葡萄牙的里斯本将取代威尼斯成为新的贸易中心。但也有或点认为海上通道风险较大,并非所有葡萄牙船只都能安全完成航行。这说明在新航路开辟后()A.传统贸易路线仍有存在价值B

.欧洲贸易中心将迅速转移C.威尼斯错失发展外贸的良机D.海上通道的贸易风险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9年(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当时面对达·伽马航海成功的消息,有人认为葡萄牙的里斯本将取代威尼

斯成为新的贸易中心。但也有或点认为海上通道风险较大,并非所有葡萄牙船只都能安全完成第11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航行,说明当时新航线航海风险较大,传统航线仍有存在的价值,A项正确;传统航线仍有价值,欧

洲贸易中心并不会迅速转移,排除B项;威尼斯错失发展外贸的良机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海上通道的贸易风险一直存在,并不会因为新航路开辟而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24.自由与平等是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之一。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更加强调“平等”,而北美殖民地独立运动更加突出“自由”。这主要是由于()A.两国历史传统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C.接受启蒙思想有所侧重D.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差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近代(美国和法国)。

据材料“而北美殖民地独立运动更加突出自由”,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体制,更多突出平等,而美国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封建专制的影响,更多突出自由,所以这是两国历史传统差异造成的,A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有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影响,排除B项;“接受启蒙思想有所侧重”,也

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差异,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5.据统计,英国1855—1868年录用的9826名文官中,有7033名未经任何竞争考试而获得官职,有27

65名只经过一些有限的竞争性选拔,只有28人是经过完全公开的竞争性选拔。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文官选拔()A.具有局限性和传统色彩B.不受党派斗争的影响C.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贯彻D.被贵族阶层完全垄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

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5——1868年(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当时的文官制度虽然较以前的赐官制有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是通过各部大臣推荐而来,并没有经过公平的竞争性考试,这说明当时英国的文官选拔具有局限

性和传统色彩,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党派对文官选拔的影响,排除B项;有部分人是经过有限的竞争性选拔和完全公开的竞争性选拔,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得到了实施,只是这一时期仍存在弊端,排除C项;“完全垄断”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6.

1870年战争胜利后,俾斯麦甚至没有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德国的直接利益范围。而威廉二世执掌国政后虽宣称“路线照旧”,但他同时又说“全速前进”。当时的海军大臣梯尔比茨宣称:德国的工业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则一样不可抗拒。这一变化说明()第12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军事行动打破

了德国统一现状B.经济发展刺激了德国扩张野心C.和平是德国对外政策主基点D.德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德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海军大臣梯尔比

茨肯定了德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说明经济发展刺激了德国扩张野心,B项正确;军事行动是对外殖民,没有打破德国统一现状,排除A项;材料中的政策和言论助推对外殖民扩张,而不是和平,排

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发展刺激德国扩张,“德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27.1941年,《大西洋宪章》再次重申了世界各民族享受民族自决原则。此后不久,美国主流民意认为,“由于英国从殖民地攫取不公正

的利益”,英国人可以算作是压迫者。1942年,英国声称,殖民统治是“促进‘落后’民族的民主和发展的一种慈善的伙伴合作方式”。由此可推知()A.非殖民化已经是大势所趋B.英美国内民权运动出现高潮C.殖民主义的性质发生转变D.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矛盾重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据所学可知,《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8月英美元首达成的协议,此时“珍珠港事件”尚未爆发,美国并未参战,因此材料中

1941年《大西洋宪章》签订后不久美国主流民意认为,“由于英国从殖民地攫取不公正的利益”,英国人可以算作是压迫者的言论,这体现了美英之间同盟的不稳定,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塞珍珠港,随后美国参战,美日矛盾激化,1

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此时英国才有了“殖民统治是促进‘落后’民族的民主和发展的一种慈善的伙伴合作方式”的言论,美英言论前后的变化体现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矛盾重重,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41-19

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法西斯,并不是民权运动高涨时期,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殖民主义的性质从未发生过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28.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多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允许一些外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大学在拉美开办大学,这些大学并不列入所在国家的教育管理

系统,被拉美学者称为“外国教育飞地”。这表明拉美的教育改革()A.实现了教育现代化B.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的的第13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实证了文化同源性D.方便了西方文化侵略【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多国进行了教育改革,改革后的大学成为“外国教育飞地”,国家教育管理系统无法干涉,因此方便了

西方文化入侵,D项正确。材料强调拉美教育改革导致外国教育成为飞地,无法说明实现了教育现代化,排除A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与材料主旨美国大学在拉美开办的消极影响不符,排除B项;拉美文化与美国文化并不具有同源性,

排除C项。故选D项。29.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首相对高级文官“不能掌握本届政府施政意图”的弊病颇有怨言。为此,撒切尔夫人要求高级文官接受议会特别委员会的日常问责,布莱尔成立的首相办公室特别顾问更是可以直接向文官下达指令和指导意见。这些举措()A.推动了文官的政治化趋向B.旨在迎合国家干预经济的

需要C.有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D.增进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配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和目的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据材料“撒切尔夫人要求高级文官接受议会特别委员会的日常问责

,布莱尔成立的首相办公室特别顾问更是可以直接向文官下达指令和指导意见”,可知,高级文官接受议会特别委员会的日常问责,布莱尔成立的首相办公室特别顾问更是可以直接向文官下达指令和指导意见,文官与政府政策的联系更加密切,说明英国文官政治化趋势明显,A

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信息,排除B项;“有效保证”,表述夸大,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文官的政治化趋向,并未提及立法权与行政权的配合,排除D项。故选A项。30.1978年,西班牙宣布确立君主立宪制。1981年2月23日,军方发动政变,蛮横阻断议

会选举新首相的进程。次日凌晨,国王全副戎装地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保卫宪法。政变仅持续18小时便宣告破产。该事件最能说明当时的西班牙()A.政治民主化是大势所趋B.国王仍是最高行政首脑C.宪法制定违背民主程序D.政治体制全面效仿英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

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第14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准确时空是:1978-1981年(西班牙)。1981年,在西班牙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国王成为以宪法为基础的民主政体的坚定捍卫者,企图干涉民主选

举的军事政变在短1小时内即被颠覆,这在根本上缘于西班牙主要政治力量对民主政体的认同,A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只是国家元首,首相才是最高行政首脑,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宪法制定的过程,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单凭材料信息,不足以判断当时西班牙的政体是否效仿英国,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前至汉代“饭稻羹鱼”是江南一带代表性的经济生活方式。但在火耕水耨的耕作

方式下,土地轮耕周期大约为2——3年,即耕地中1/2或1/3处于休耕状态。在这种耕作方式下,土地利用率约在50%甚至是更低。北魏时期,黄河流域已经出现复栽技术,后来南下的北方人将复栽技术用于水稻插秧;唐中期,水稻插秧在长江流域地区被广泛采用,这促使江南水田放弃火耕水

耨,从易田制转向土地连作。宋朝诗人陆游在题为“五月一日作”的诗中写道:“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水稻五月插秧,八月就可以收获了;冬小麦播种正好在水稻收获之后,“八月社前,即可种麦”。稻麦两种作物在时间与空间上正好填补了彼此的空白。——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1)根据材料,概

括唐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变化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火耕水耨、抛荒耕作到土地连作;复栽技术引入并得到推广;稻麦轮作系统形成。(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人口增长和

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政府的支持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南方气候条件适宜。(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南方人口,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和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答出两点即可)过度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和土地利用压力过大。【解析】【小问1详

解】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唐宋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在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下”“从易田制转向土地连作”可知,火耕水耨、抛荒耕作到土地连作;根据材料“后来南下的北方人将第15页/共17页学科

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复栽技术用于水稻插秧”可知,复栽技术引入并得到推广;根据材料“水稻五月插秧,八月就可以收获了;冬小麦播种正好在水稻收获之后”可知,稻麦轮作系统形成”。原因:根据材料中的“后来南下的北方

人将复栽技术用于水稻插秧”可得出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气候条件适合农业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政府的支持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小问2详解】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唐

宋时期中国。影响:稻麦轮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量;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南方人口,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发展推动和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农业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大量开垦土地,过度开发造

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和土地利用压力过大。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政治制度不是用你喜欢不喜欢,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标准来衡量,其实制度之“好”或“不好”,完全是由那个时代的需要决定的,是那个时代民众最迫切的要求的体现。现在有不少意识形态专家,尤其是西方理论家,把政治制度的“好”“坏”绝对化,按照他们

自己的标准贴上“进步”或“落后”的标签,其实质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但西方自己的历史也不为这种理论提供依据,罗马从共和国转变成帝国,恰恰证明政治制度的变化完全依据当时的时代需要,不存在“进步”或“退步”的问题。——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观点:制度的选择要尊重合乎国情。阐述:在近代民主制度史上,英国由于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最终英国选择了君主

立宪制,并且首先在世界开展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美国由于没有经过封建社会,所以选择了民主共和制,最终也成为世界霸主。由此可见,政治制度好坏的关键在于是否合乎国情,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解

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提炼观点,据材料“政治制度不是用你喜欢不喜欢,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标准来衡量,其实制度之‘好’或‘不好’,完全是由那个时代的需要决定的,是那个时代民众最迫切的要求的体现”,可得出:制度的选择要尊重合乎国

情。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予以论证,论证时要史论结合。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背景说明英美制度的选择是尊重了英美国情的结果。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英国王室的绝对权力,《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了君主立

宪政体,将国王置于法下,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有利于经济发展,首先在世界开展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第16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会,所以选择了民主共和制,最终也成为世界霸主

。最后得出结论,总结启示:政治制度好坏的关键在于是否合乎国情,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年,新中国科技人才奇缺,党和国家将留学生归国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事务中,陆续出台《对接济国外留学

生返国旅费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据不完全统计,1949至1956年,回国的留学生有2000多人,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罗沛霖、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以及后来“两弹一星”研究中的11位元勋,就是这个

时期冲破重重阻力回国的。从1978年6月开始,国家有计划、分批次地向世界53个国家派出留学生,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的留学潮。随着“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迎来又一个留学高潮。从1992年至2012年,出国留学人员达160多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占近9

0%。海外留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潜在知识群体,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庞大的潜在生力军。——摘编自张俊、莫岳云《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留学归国政策的历史演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的主要贡献及其精神品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出现

两次留学高潮的共同原因。【答案】(1)贡献:填补了紧缺高科技人才的空缺;推动了“两弹一星”等研究;为中国原子能产业和航天事业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助推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答出两点即可)精神品质:矢志报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起直追;默默奉献。(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

之有理亦可)(2)共同原因: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外交环境的改善(国际局势的缓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解放的深入。(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贡献:据材料“1949年,新中国科技人才奇缺”并结合所学可知,填补了紧缺高科技人才的空缺;据材料“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罗沛霖、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以及后来‘两弹一星’研究中的11位元勋”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

“两弹一星”等研究;为中国原子能产业和航天事业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留学人才归国推动了中国原子能产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助推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精神品质:据材料“就是这个时期冲破重重阻力回国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矢志报国;据材料“1949年,新中国科技人才奇缺

,党和国家将留学生归国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事务中”并结合所学可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据材料“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罗沛霖、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以及后来‘两弹一星’研究中的11位元勋”并结合所学可知,奋起直追;默默奉献。第17页/共1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年以来的中国。原因:据材料“从1992年至2012年,出国留学人员达160多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占近90%”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从1978年

6月开始,国家有计划、分批次地向世界53个国家派出留学生,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的留学潮”并结合所学可知,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据材料时间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可知,外交环境的改善(国际局势的缓和);据材料“海外留学生已经成为一

个庞大的潜在知识群体,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庞大的潜在生力军”并结合所学可知,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解放的深入。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