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docx,共(9)页,48.09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fc2742dac85b1945fea488a3fbd5cb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级高二上学期诊断性测试政治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
传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亲赴武汉,身先士卒;李兰娟院士披挂上阵,呕心沥血,研发疫苗,充分体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情怀。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
.恩格斯通过总结以往哲学的发展史,发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间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间题。”对这一间题的不同回答①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③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大阵营④是划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北宋张载认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明代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思想,提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这些观点①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
本方向③只是猜测,没有科学的依据④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忽视注意力之外的信息和事实。互联网时代,一些平台依托大数据和算法,进行信息精准推送,用户慢慢地就只看到自己所关注的信息,认知越来越封闭。有人因此认
为,“事实因忽视而消失”.从哲学基本形态上看,该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5.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
、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以上论述表明①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②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着的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成果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6.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感冒是因为天气变化以及穿衣保温不当引起的,直至近几十年来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医学家才看清楚引起感冒的是比细菌还要小得多的病毒。迄今为止,医学家已发现能引发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客观事物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C.先进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发展D.事物的属性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变化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
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以上论述坚持了①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③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20年9月,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发布了一款包含1.2亿
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朝计算机念一句《春晓》的诗句,它就能凭“记忆”很快接着念下去,朝它喷杀虫剂,它可以显示“注意有毒气体”的感知反馈……可见,该类脑计算机①具备产生意识的机能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③能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④其活动具
有一定的目的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讲述一个名叫忆秦娥的秦腔女演员,随着改革开放从放羊娃到烧火丫头再到配角直至主角的奋斗史。小说作者曾在戏曲研究院工作20多年,对秦
腔艺术的风格特点和秦腔演员的精神境界有独到认知,所以他笔下塑造的忆秦娥是活生生的。从哲学上看,材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④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
和自主创造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率先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该县脱贫的经验启示我们①高昂的精神
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③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实践成功的必要条件④脱贫攻坚要从本地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视觉中竹子外在形态
;“胸中之竹”,是竹子外形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融入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分析判断;“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的物化结果。据此完成11-12题。11.关于“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眼中之竹”是客观的,“胸中之竹”是主观的②“眼中之竹”与“
胸中之竹”二者彼此依赖③“眼中之竹”上升到“胸中之竹”是认识的深化④“胸中之竹”转变为“手中之竹”离不开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从艺术家的愿望和理论上讲,“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二者应当是一致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不能使“胸中之竹”
变成理想的“笔下之竹”。这表明①实践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预期目标能否实现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往往不完全一致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④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④13.截至2020年12月18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8天,以每秒17.4公里的对地速度飞向火星。按照预定计划,“天问一号”将在明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并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
进行巡视勘察。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开展火星探测活动是关于火星正确认识的来源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探测预期目标③全面认识火星是我国开展探测任务的最终目的④一次性完成多项探测任务旨在抓住时机促成质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
④14.“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了。”
―摘自《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①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不止一个②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④认识是变化的,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
5.赫胥黎说:“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该观点意在说明①接受真理需要一个过程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③要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④真理起源于谬误之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不仅累及呼吸道,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感
染者出现类似丧失嗅觉、丧失味觉、头痛、疲劳、恶心等神经症状。虽然最新研究已经在脑部和脑脊液内发现了病毒RNA,但病毒如何进入以及如何在脑内分布的问题仍不清楚。这表明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
制,获得真理性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③认识运动的过程是一个用新的认识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④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肥田土好栽稀些,瘦田土丑栽密些;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
打粮……”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上述农业谚语启示我们A.要将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依据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C.自在事物的联系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D.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020年11月1
4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完成18-19题。18.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哲学上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做法①忽视了直接的、本质的联系②没有认识到联系具有唯一性③割裂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④没有统筹全局,具有片面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这一论述体现了①
综合的思维方式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③一点论与均衡论的统一④系统优化的方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欧美黑杨是一种造纸经济林,上世纪70年代为发展湖区经济而引进栽种,但是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严重影响了洞庭湖生态系统,导致候鸟无处安栖。2017年,一场铲除欧美黑杨的攻坚战在洞庭湖
区打响。如今,湿地生态逐步修复,候鸟数量翻了两番。这表明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改变原有的联系不利于事物发展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正确对待眼前联系和长远联系③矛盾双方的力量是均衡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能够兼顾④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这表明A.离开了部分,整体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B.关键部分居于主导地位,统
率着其他部分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D.矛盾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决定事物性质22.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茶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
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这一论断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把握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③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看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上升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规划和目标的设定①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③说明了发展的过程呈现为量变到质变的单向运动④正确把握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右侧漫画主要强调了①矛盾一方的
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②要妥善解决矛盾,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③要认识到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④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A.①②C.②④B.①③D.③④25.针对两会期间河北省代表团提出的京津冀统一高考、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统一招
生的建议,教育部答复称,考虑到京津冀三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不同以及现阶段我国实行分省录取制度等因素,目前还不宜实行。教育部答复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C.矛盾的同一性
与斗争性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6.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彰显强大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辩证
的否定是新旧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离不开创新意识③坚持改革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④要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正面成功着陆。
嫦娥五号本次任务是采集约2千克月球样本并带回地球,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此类月球探测采样活动,面临多重困难。首先采样装置为全新研制,技术新、难度大,需要考虑飞行任务以及探测器的测控、光照条件、电源、热控等各种约束;其次,采样期间面临月面高温的工作环境,同时采样任务时序紧张、机构动作多、不确定因素多。
此外,着陆器着陆后不能移动,钻取采样装置正下方的地面到底是松软的土壤,还是坚硬的岩石,都具有不确定性,也都影响着采样计划的顺利完成。为确保首次月面采样任务顺利完成,我国科研团队多措并举,不仅对月面采样过程进行了联合设计分析,确定了先钻后表、器地协
同的工作程序,以及器上操作、地面测控和地面物理验证三位一体的飞控模式,而且还设计了遥控工作、预编程工作和半自主工作3种工作模式,确保采样过程的可靠性。此外,各单机还开展了相应的环境试验和专项试验,子系统开展了钻取
、表取和密封封装专项试验,验证了单机及子系统的功能性能。通过几百次试验,数十种工况模拟,多次“三位一体”模式的采样封装演练,研制团队想方设法,全力以赴,确保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任务顺利完成。月面采样难题的攻克是科研
人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深圳经济特区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40年间,深圳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财富
的积累,先后四次对城市精神进行提炼概括,2010年评选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深圳十大观念”。40年来,深圳精神和观念与深圳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一起,增强了深圳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使深圳成为全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极大地推动了深圳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深圳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将新时代深圳精神概括为“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本次提炼概括与过去四次提炼的“深圳精神”和“十大
观念”一脉相承,反映了深圳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发展轨迹。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深圳精神将继续激励深圳谱写新时代春天故事。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释深圳精神与深圳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12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深刻指出“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某法学专家就如何实施好民法典提出了以下观点:对于个人
而言,如果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诚实守信,恪守承诺,就是在践行民法典的精神;对于法官而言,严格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处理民事案件,定分止争,就是在不折不扣地实施民法典;对于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而言,在追求利益的同时
不损及公民人格权尤其是隐私权,保护个人信息,就是在遵守民法典;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言,在行使公权力的同时,充分关注、尊重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民事权利,就是在带头贯彻实施民法典。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
说明如何使民法典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12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自贸试验区肩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使命。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根据《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
方案》,在功能划分上,合肥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芜湖片区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
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蚌埠片区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说明安徽自贸试验
区实施差异化探索的合理性。(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