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2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248.24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e4a6be5216b7b77491fb27eec32ab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
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A.测交预期结果是高茎∶矮茎≈1∶1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答案A解析演绎推理内容是F
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属于假说内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测交结果为30株
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结果,是验证过程不是演绎过程。2.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间行种植。下列关于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F1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
有隐性个体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答案B解析此题注意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所以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个体产生的F1全为隐性个体;而玉米
在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杂交),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F1既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3.现有一些黄色玉米粒,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
验分析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答案C4.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
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答案C解析连续的自交可导致纯合子的比例上升,直至接近1,C项符合。5.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
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
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Rr,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个体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其中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F1的
基因型是DdRr,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ddR_)的新品种占1/4×3/4=3/16。6.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将某一红果高茎番茄植株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并用柱形图
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中各种表型的比例,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你分析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A.RRDdB.RRDDC.RrDDD.RrDd答案A解析将柱形图中第二次测交后代中两对性状分开分析,红果∶
黄果=1∶1,说明上一代基因型为Rr×rr;第二次测交后代中高茎∶矮茎=1∶3,说明上一代测交中一方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4D、3/4d,另一方产生配子为d,即第二次测交组合为(1/2Dd、1/2dd)×dd,因此第一次测交后代有1/2RrDd、1/2Rrd
d两种,由于测交中一方基因型是rrdd,从第一次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可推断,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的基因型为RRDd。7.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3∶1B.1∶
3,4∶1,1∶3C.1∶2∶1,4∶1,1∶3D.3∶1,3∶1,1∶4答案A解析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说明F2个体有两种表型,其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9∶7,故F1测交时,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3;F2的性状分离比为9∶6∶1
,说明F2个体有三种表型,其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9∶6∶1,故F1测交时,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2∶1;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1,说明F2个体有两种表型,其(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15∶1,故F1测交时,后代的性状比例为3∶1。8
.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基因型相同的有()亲本组合后代表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①甲×乙85289432②甲×丁78626871③乙×丙0011334④丁×戊004951A.甲、丙B.甲、戊C.乙、丙、丁D.乙
、丙、戊答案D解析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问题,已知子代表型及比例求双亲基因型时,应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并注意特殊分离比的灵活运用。组合③中,乙×丙→后代全为绿色且圆粒∶皱粒≈3∶1,则可推出乙、丙的基因型均为yyRr;组合①中,甲×乙(yyR
r)→后代黄色∶绿色≈1∶1且圆粒∶皱粒≈3∶1,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组合②中,甲(YyRr)×丁→后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则丁的基因型为yyrr;组合④中,丁(yyrr)×
戊→后代全为绿色且圆粒∶皱粒≈1∶1,则戊的基因型为yyRr。由此可见,乙、丙、戊的基因型相同。9.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基
因型为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是()A.3∶2∶3B.4∶4∶1C.1∶1∶0D.1∶2∶0答案B解析本题计算自由交配后子代的基因型比例,可以采用不同的解法。解法一(杂交组合法):由于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因此种群中雌雄自由交配的个体中,AA个体占
1/3,Aa个体占2/3。子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1/3×1/3+1/3×2/3×1/2+1/3×2/3×1/2+2/3×2/3×1/4=4/9,aa个体所占比例=2/3×2/3×1/4=1/9,Aa个体所占比例=1-1/9
-4/9=4/9,故子代中AA∶Aa∶aa=4∶4∶1。解法二(配子比例法):由于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因此种群中雌雄自由交配的个体中,AA个体占1/3,Aa个体占2/3。那么在雌性群体中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和比
例是2/3A,1/3a;在雄性群体中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也是2/3A,1/3a;因此,子代中AA=2/3×2/3=4/9;Aa=2×1/3×2/3=4/9;aa=1/3×1/3=1/9,故子代中AA∶Aa∶aa=4∶4∶1。10.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甲、丙容器代表某动
物的雌生殖器官,乙、丁容器代表该种动物的雄生殖器官,小球上的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每种小球数量均为12个,如表所示。进行下列三种操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容器容器中小球的种类及个数(单位:个)E字母的小球e字母的小球F字母的小球f字母的小球甲121200乙12120
0丙001212丁001212①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球放回原桶,摇匀),重复100次②从乙、丁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球放回原桶,摇匀),重复100次③从甲、丙中随机取一个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球放回原桶,摇匀),重复100次A.操作①模拟
自由组合过程B.操作②模拟遗传因子分离及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C.操作③模拟了自由组合过程D.操作①②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Ee、EF组合概率均为50%答案C解析操作①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及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A项错误;乙、丁容器代表该种动物
的雄生殖器官,从乙、丁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基因,所以操作②模拟自由组合过程,B项错误;甲、丙容器代表该种动物的雌性生殖器官,涉及两对基因,所以操作③模拟了自由组合过程,C项正确;操作①②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Ee、EF组合概率分别为50%和25%,D
项错误。11.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
、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
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由题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褐色个体的基因
型为A_bbdd,其余基因型的个体为黄色个体。由F2中黄∶褐∶黑=52∶3∶9可知,黑色个体(A_B_dd)占的比例为9/64=3/4×3/4×1/4,褐色个体(A_bbdd)占的比例为3/64=3/4×1/4×1/4
,由此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Dd,结合选项,D项正确。12.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
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答案D解析Gg与Gg-均为
雄株,不能杂交产生后代。两性植株(gg-或gg)最多能产生g与g-两种配子。gg-自交后代会出现gg、gg-、g-g-三种基因型的子代,子代表型分离比为3(两性植株)∶1(雌株)。基因型为gg的两性植株自交子代均
为纯合子,gg-与gg杂交或gg-自交子代中均有1/2为纯合子,所以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多于杂合子。13.番茄的紫茎对绿茎是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是显性。现有两株亲本杂交,后代的表型和株数为紫茎缺刻叶321个,紫茎马铃薯叶320个,绿茎缺刻叶319
个,绿茎马铃薯叶322个。如果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亲肯定为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B.双亲肯定为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C.这一定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D.双亲可能是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
也可能是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答案D解析由子代表型及数量比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可知,双亲的表型为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或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A、B两项错误,D项正确;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
b,则该实验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不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C项错误。14.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籽粒饱满对籽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植株与纯合的白花
矮茎籽粒饱满植株杂交,F2理论上为()A.12种表型B.高茎籽粒饱满∶矮茎籽粒皱缩为15∶1C.红花籽粒饱满∶红花籽粒皱缩∶白花籽粒饱满∶白花籽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籽粒饱满∶白花矮茎籽粒皱缩为15∶1答
案C解析设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cc(红花高茎籽粒皱缩)和aabbCC(白花矮茎籽粒饱满),则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自交所得F2中,表型应为8种。只考虑茎的高度和籽粒两对相对性状时,F2中高茎籽粒饱满∶矮茎籽粒皱缩=(3/4×3/4)∶(1/4×1/4)=9∶1
。只考虑花色和籽粒两对相对性状时,F2中红花籽粒饱满∶红花籽粒皱缩∶白花籽粒饱满∶白花籽粒皱缩=(3/4×3/4)∶(3/4×1/4)∶(1/4×3/4)∶(1/4×1/4)=9∶3∶3∶1。三对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F2中红花高茎籽粒饱满∶白花矮茎籽粒皱缩为(
3/4×3/4×3/4)∶(1/4×1/4×1/4)=27∶1。15.两黄色卷尾鼠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灰色卷尾、1/12灰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D.灰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子代中黄色∶灰色=2∶1,则黄色是显性性状,对于毛色来说,亲本均是杂合子;子代中卷尾∶正常尾=3∶1,则卷尾是显性性状,对于尾形
来说,亲本均为杂合子。综上所述,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黄色∶灰色=2∶1,不符合3∶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2021吉林长岭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基因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
、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为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为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据实验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
关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C.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所占比例为10/13D.实验二的F2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中,自交后代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6/13答案
ABC解析依题意可知,无豌豆素的植株有A_B_、aabb、aaB_,有豌豆素的植株为A_bb。在实验二中,品系甲与品系乙杂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A项正确;在实
验一中,纯种野生型(AAbb)与纯种品系甲杂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说明F1的基因组成中,有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即F1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实验二的结果可知,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abb,B项正确
;实验二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它们的数量比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其中杂种植株所占比例为10/13,C项正确;实验二的F2不能
产生豌豆素的植株中,自交后代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为1/13AABB、2/13AaBB、1/13aaBB、2/13aaBb、1/13aabb,所占比例为7/13,D项错误。17.已知羊的毛色由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羊。判断一只白色公
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实验方案有两种,如下图所示,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方案二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表型及比例推断方案一:白色公羊×母羊(Aa){后代①亲本公羊为纯合子后代②亲本公羊为杂合子方案二:白色公羊×母羊(aa){后代③亲本公羊为纯合子后代
④亲本公羊为杂合子A.①全为白色B.②黑色∶白色=3∶1C.③全为白色D.④黑色∶白色=1∶1答案AC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羊的毛色遗传中白色为显性,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白色公羊为纯合子(AA),则①应该全为白色;如果亲本白色公羊为杂合子(A
a),则②应该是白色∶黑色=3∶1;方案二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白色公羊为纯合子(AA),则③应该全为白色;如果亲本白色公羊为杂合子(Aa),则④应该是白色∶黑色=1∶1。18.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
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1∶1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
甜∶黄色甜=1∶1∶1∶1D.测交结果中红色与黄色比例为1∶1,甜与非甜比例为1∶1答案CD解析F1自交的结果是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9∶3∶3∶1,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
1;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故A、B两项错误。19.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b、B+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Bb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无胡子雄山羊与有胡子雌山羊的纯合亲本杂
交产生F1,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B.F1中有胡子个体和无胡子个体都有C.F2中有胡子∶无胡子约为1∶1D.F2中的有胡子纯合子个体约占2/3
答案ABC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山羊胡子的遗传与性别有关,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A项正确;亲代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B+Bb(无胡子),♂BbB+(有胡子),有胡子个体和无胡子个体都有,B项正确;F2中纯合子有两种
基因型,分别为BbBb(有胡子)∶B+B+(无胡子)=1∶1,而杂合子BbB+雌性无胡子,雄性有胡子,则F2中50%表现为有胡子,C项正确;F1中表现为雌性BbB+无胡子,雄性BbB+有胡子,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的有胡子纯合子个体约占1/2×1/2=1/
4,D项错误。20.(2021河北石家庄高三二模)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将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开红花,F1自交,F2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的比例为27∶37。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A.兰花花色遗传至少由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B.F2中蓝花基因型有19种C.F2的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7/37D.若F1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7∶1答案ABC解析由F2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的比例为27∶37可知
,其比例系数之和为64,是(3∶1)n(n代表n对等位基因)的变式,推测兰花花色的遗传至少由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A项正确;兰花花色遗传由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共27种,由(3∶1)3=27∶9∶9∶9∶3∶3∶3∶1,
F2中红花植株占27/64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C_,基因型共8种,因此蓝花的基因型是27-8=19种,B项正确;F2中纯合子共有2×2×2=8种,每种各占1/64,其中只有AABBCC表现为红花,其余均为蓝花,即蓝花纯合子占7/64,
而F2中蓝花植株共占37/64,因此F2的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7/37,C项正确;若F1测交,即与aabbcc杂交,红花基因型为A_B_C_,其余为蓝花,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1∶7,D项错误。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21.(8分)在一些性状遗传中,某种基因
型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①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
黑色鼠;②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③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2)推测不能完
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3)写出上述②③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答案(1)Aaaa(2)AA(3)②杂交组合遗传图解:③杂交组合遗传图解:解析根据②组遗传实验结果,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黑色鼠,推知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其中黑色个体为纯合子(aa)。②组亲本中的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Aa),由于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黄色)∶2Aa(黄色)∶1aa(黑色),而实际后代中黄色鼠∶黑色鼠=2∶1,则最可能的原因是AA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存活的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22.(12分)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基因型AA____Aa____aaB___;aa__D_aabbdd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型及其比例是。(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
,F2中黄花基因型有种,黄花中纯合个体占比是。(3)甘蓝型油菜花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4种花色表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型是。答案(1)AaBBDD乳白花∶黄花=1∶1(2)81/5(3)AaBbDd
乳白花解析(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的基因型为AaBBDD,F1测交为AaBBDD×aabbdd,所得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AaBbDd∶1aabbdd,花色表型为乳白花∶黄花=1∶1
。(2)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所得子代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可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1种基因型(1aa),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Dd×Dd→后代有3种基因型(1DD∶2Dd∶1dd);因而F1
自交后代中有1×3×3=9种基因型。其中aabbdd表现为金黄花,概率为1×1/4×1/4=1/16,则黄花的基因型是8种,所占F2比例为1-1/16=15/16;黄花纯合子的基因型为1aaBBDD、1aaBBdd、1aabbDD,所占F2比例为3/16,则F2黄花中纯合子占
比为1/5。(3)AaBbDd自交后代有4种表型,Aa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AA(白色)∶Aa(乳白花)∶aa(黄花、金黄花)=1∶2∶1,因此子代中乳白花比例最高。23.(12分)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
R)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共1335只,其中紫翅1022只,黄翅313只,绿眼1033只,白眼302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此判断
亲代基因型为,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2)F2中重组类型是。(3)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的方法,请简述实验思路与结果结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结论:①。②。答案(1)BBrr、bbRR3
/16(2)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3)测交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解析(1)由亲代表
型为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F1均为紫翅绿眼可知,亲代基因型为BBrr、bbRR,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3/4×1/4=3/16。(2)F2中有四种表型,分别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其中重组类型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3)黄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bbRr。现欲确定F2
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测交的方法,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
基因型为bbRr。24.(10分)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的皮色遗传中,红皮与白皮这对性状的遗传涉及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的小麦杂交,F1全为红皮,用F1与纯合白皮品种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F1×纯合白皮,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皮∶白皮=3∶1实验2:F1自交,F2的表
型及比例为红皮∶白皮=15∶1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2可推知,Y、y和R、r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2)实验2产生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
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型及比例为。(4)从实验2得到的红皮小麦中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这个株系颖果的皮色及数量
比,理论上可能有种情况,其中出现红皮∶白皮=1∶1的概率为。答案(1)自由组合(2)81/5(3)红皮∶白皮=7∶9(4)34/15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小麦颖果的皮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两种纯合的小麦杂交,F1全为红皮,又由实验
2可知,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1,即(9∶3∶3)∶1,则F1的基因型为YyRr,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共有9种:yyrr表现为白皮,其他8种基因型表现为红皮。F2红
皮中纯合子(1YYRR、1YYrr、1yyRR)占3/15,即1/5。(3)实验1:YyRr×yyrr→YyRr∶1Yyrr∶1yyRr∶1yyrr。F2产生yr配子的概率为1/4×1/4+1/4×1/2+1/4×1/2+1/4=9/16,故全部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F3中白皮占9
/16×1=9/16,红皮占7/16,F3中红皮∶白皮=7∶9。(4)实验2,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2Yyrr、1yyRR、2yyRr,共8种,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①YYRR×y
yrr→红皮,②YYRr×yyrr→红皮,③YYrr×yyrr→红皮,④YyRR×yyrr→红皮,⑤YyRr×yyrr→红皮∶白皮=3∶1,⑥Yyrr×yyrr→红皮∶白皮=1∶1,⑦yyRR×yyrr→红皮,⑧yyRr×yyrr→红
皮∶白皮=1∶1。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故理论上这个株系的颖果皮色数量比可能有3种情况,其中出现红皮∶白皮=1∶1的概率为4/15。25.(13分)猪的耳型受基因M、m控制,背型受基因H、h控制,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相关表
型及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性状耳型背型表型垂耳半立耳立耳垂背中垂背直背基因型MMMmmmHHHhhh(1)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立耳垂背、立耳中垂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2∶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2)若杂交实验中,
子代有半立耳中垂背、立耳中垂背、半立耳直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3)汉普夏猪是有名的瘦肉型猪品种。研究发现85.1%的汉普夏猪属于酸肉基因(R)携带者(R、r基
因与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酸肉基因可使肌肉中的糖原含量升高70%,导致糖原分解产生的乳酸较多,引起肌肉pH下降,酸度增加,显著影响猪肉品质(活体猪肉的酸性、非酸性性状可通过技术手段检测)。现有三种汉普夏猪品种:垂耳
垂背酸肉(MMHHRr)、立耳垂背酸肉(mmHHRr)、立耳直背酸肉(mmhhRr),请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杂交育种,以选出垂耳直背非酸肉汉普夏猪新品种。①欲选育出所需品种,应选择上述表型分别为、的汉普夏猪作亲本进行杂交,得F1,让F1中表型为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
交配,该组合产生的F2相对于别的组合产生的子代中,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②若不考虑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的要求,也可选用F1中表型为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这样产生的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占F2个体总数的比
例为。答案(1)mmHh×mmHh(2)MmHh×mmhh或Mmhh×mmHh(3)①垂耳垂背酸肉立耳直背酸肉半立耳中垂背非酸肉1/16②半立耳中垂背酸肉1/144解析(1)子代中耳型全是隐性性状立耳,背型垂背∶中垂背∶直背=1∶2∶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mmHh×mmHh。(2)
子代中半立耳与立耳之比为1∶1,中垂背与直背之比为1∶1,符合测交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MmHh×mmhh或Mmhh×mmHh。(3)①要获得垂耳直背非酸肉(MMhhrr)可以选择垂耳垂背酸肉(MMHHRr)与立耳直背酸肉(mmhhRr)杂交,获得MmHhR_、MmHhrr
,再让半立耳中垂背非酸肉(MmHhrr)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垂耳直背非酸肉(MMhhrr)相对于别的组合(例如让基因型为MmHhRr雌雄个体交配,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占1/64)来说,比例最高为1/4×1/4=1/16。②如不考虑后代
中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的要求,也可选用F1表型同为半立耳中垂背酸肉(MmHhR_)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这样产生的垂耳直背非酸肉个体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1/4×1/4×(2/3×2/3×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