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579.867 KB
  • 2024-10-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579.86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90608df36c50c979e0eed684481268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21.5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

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

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及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显性性状指生物体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指生物体未显现出来的性状B.纯合体的自交后代不

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能稳定遗传的个体C.表型正常的夫妇的孩子中出现了白化病患者属于性状分离,是相关基因遵循分离定律遗传的结果D.人的单、双眼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双眼皮为显

性性状,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其孩子也一定为单眼皮2.如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A.图3的交配方式为测交B.图1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进行套袋处理C.图2揭示了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

类比推理法的核心内容D.图2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分离,进入不同配子3.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的农作物,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

验证分离定律,下列做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两种玉米分别自交,某种后代中出现约3:1的性状分离比B.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后代中筛选出两种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再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约3:1的

性状分离比C.两种玉米杂交,后代中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D.分别取两种玉米植株的花粉进行鉴定,取得的花粉中出现饱满及凹陷的两种性状,且比例是1:14.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的分析正确的是()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演绎的内容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5.基因型为AA

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三对不同性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7种B.F2的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18种C.F2中AabbCc的个体占116D

.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1264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玉米杂交实验过程,他们准备了两个大信封,每个信封中装有写着相应字母的卡片若干,从每个信封中各抽取一张卡片,记录两张卡片的字母组合,代表一次玉米雌雄配子的融合受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产生子代时,可在两个信封中都放入30张Y卡片和15张y卡片B.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Rr与yyrr测交产生后代时,信封1中放入YR20张、Yr20张、yR30张、yr30张,信封2中放人yr卡片50张C.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的杂交实验

时,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3种D.从信封中抽取并记录后的卡片,可以不再放回原信封中7.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其原因不包括是()A.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的染色体具有多样性B.减

数分裂形成雌配子的染色体具有多样性C.雌雄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D.有性生殖生物更易受到环境影响8.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着丝

点分裂B.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b和细胞c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9.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技术,发现了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B.魏斯曼以蝗虫为研究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精子与卵细胞

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C.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且提出基因型及表型的概念D.摩尔根等人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10.如图为M遗传病(一种单

基因遗传病)在一家庭中的遗传图解,人群中M病发病率为P2。在不考虑突变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1号无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1号有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基本等于女性发病率C.若1号无M遗传病致病基因

,则3号婚配后所生的儿子必定患M遗传病D.若1号有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4号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M遗传病孩子概率为p33p+11.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

白B.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随该细胞的遗传物质稳定遗传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D.TMV的RNA与HRV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

的TMV12.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同一侧B.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并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D.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13.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DNA的()A.双螺旋结构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14.在氮源为14N和

15N的培养基上分别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在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现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代

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预计继续培养细菌,DNA分子离心后不会同时得到轻、中、重三

条带15.图1表示细胞内合成RNA的酶促过程;图2表示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移动合成肽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不会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B.只要是活细胞,均能发生图1图2过程C.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

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D.图1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图2为A—U、G—C16.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与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结合,使得双链解开暴露碱基B.一个mRNA分子一次只能与一个核糖体结合,合成一条相

应的肽链C.DNA转录形成的mRNA,与模板链碱基的组成、排列顺序都是相同的D.tRNA上三个碱基作为反密码子决定了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7.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细胞()①种子的萌发②DNA复制过程③RNA逆转录过程④翻译合成蛋白质

的过程⑤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⑥神经细胞⑦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过程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⑤⑥18.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①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环丙沙星:抑制细胞解旋酶的活性;③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④

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B.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C.d过程涉及的氨基酸最多21种,tRNA最多有64种D.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19.下列有关生物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A.白化病病因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变为黑色素。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性状有的由核基因控制,有的由质基因控制C.同一株水毛蓑,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

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说明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所以两种叶的基因不同D.囊性纤维病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部分缺失,导致该蛋白质结构异常而出现病症。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

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0.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二、不定向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1.如图为一对雌雄

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基因组测序的话,只需测4条染色体B.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DdXaY,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C.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

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4D.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让F1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2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离后期和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D.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只产生了2种配子——减数分裂正常23.图1是

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个4个B.根据

图1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从上往下排序)。C.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A+G)/(T+C)都为1D.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则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50%24.在

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

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

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25.2020年8月,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团队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获奖项目为“剪接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在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分三步进行,分别由RNA聚合酶、剪

接体和核糖体执行转录、剪接和翻译的过程(如图所示)。剪接体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和小分子的核RNA.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剪接体可对信使RNA前体进行剪切和拼接,过程中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生成B.剪接现象的发现是对传统中心

法则的重要补充,剪接体的形成与基因无关C.若剪接体剪接位置出现差错,则最终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可能发生改变D.剪接体结构的揭晓,为进一步揭示与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坚实基础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26.(14分)遗传中很多时候有些比值因各种

因素而发生变化,请回答(1)某花的颜色为常染色体遗传,花色有红花和白花,有两白花杂交,F1全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白花=9∶7,该花色受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解释F2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9∶7的原因_____。(2)小鼠中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

但AA或BB会使个体死亡,请问黄毛短尾鼠的基因型是_____,如果两只黄毛短尾鼠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3)人的ABO血型由3个基因决定,分别为IA、IB、i,但每个人只能有其中的2个基因,IA和IB为共显性(即无显隐性关系)

,IA和IB都对i为显性。IAIA、IAi为A型,IBIB、IBi为B型,IAIB为AB型,ii为O型。但有一种人被称为“孟买型”,当体内无H基因时即使有IA与IB基因也只表现O型。已知所有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

,所生孩子血型及比例_____,O型血的孩子基因型有_____种。(4)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F1肤色为中间色;若F1

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F2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27.(14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多年生植物,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蓝色、紫色三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

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乙所示),其中A、a基因位于图甲中的I段上。(1)据图甲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的区段是________若Ⅲ上含有M基因,图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2)蓝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

___种。(3)若某白花雄株(BbXaY)与另一双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F1中的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4)若某紫花雌株(BbXAXa)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BbXA的极体,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与其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28.(10分)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分子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乙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L点→M点表

示____________,该过程的实质是。(2)图乙中的B图为__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3)图乙中A

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4)图甲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7分)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某种物质的合成如下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图回答问题:(1)

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③过程涉及的RNA有____________。(2)若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在该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③过程中少量

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1978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

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说明__________。(4)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__________。DNA分子复制时的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_

___________。DNA分子解旋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研究发现有些DNA分子加热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较高,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2021.51.【答案】C

【分析】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详解】A、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可以显现出来,当基因为隐性纯合子时

,就显现为隐性性状,当含有显性基因时,显现的为显性性状,A错误;B、纯合体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如Dd自交,后代中DD和dd都能稳定遗传,B错误;C、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该

夫妇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属于性状分离,是相关基因遵循分离定律遗传的结果,C正确;D、人的单、双眼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一般情况下其孩子为单眼皮,但是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不一定是单眼皮,D错误。故选C。2.【答案】C【分析】1、分

析图1:图1中①是去雄,②是授粉。2、分析图2:图2中D和d是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3、分析图3:图3表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详解】A、图3为测交实验遗传图谱,后代两种性状比为1:1,A正确;B、图1中①是去雄,应该在花蕾期进行

,而②是授粉,应该在花粉成熟后进行,且该操作后要对雌蕊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B正确;C、图2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即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孟德尔应用的是假说-演绎法,且孟德尔时代没有探究出分离定律的实

质,C错误;D、图2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分离,进入不同配子,这也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正确。故选C。3.【答案】D【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

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验

证实验:测交实验。2、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有两种,即自交和测交,具体实验思路是:①将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某些玉米子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让饱满的玉米子粒和凹陷的玉米子粒杂交

,如果子一代表现出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遵循分离定律。【详解】A、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玉米为杂合子,且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则可验证分离定律,A正确;B、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

,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F1个体为杂合子,且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正确;C、两种玉米杂交,后代中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测交,可以验证分离定律,C

正确;D、分别取两种玉米植株的花粉进行鉴定,若花粉中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是1:1,不可以验证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D。4.【答案】D【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

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

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之一是“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A错误;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B错误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正确。故选D。5.【答案】C【分析】在分析2对以上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一般用分解组合法:①先分解,求出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②再组

合得出题目需要的答案。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豌豆进行杂交,得到F1(AaBbCc),让F1自交得到F2。①先分解:Aa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AA:Aa:aa=1:2:1),2种表现型(A-:aa=3:1);Bb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B

B:bb:bb=1:2:1),2种表现型(B-:bb=3:1);Cc自交,子代有3种基因型(CC:Cc:cc=1:2:1),2种表现型(C-:cc=3:1)。②再组合求解。【详解】A、F1(AaBbCc)产生的雄配子共有23=8种,A错误;B、F2的表现型有2

×2×2=8种,基因型有3×3×3=27种,B错误;C、F2中AabbCc的个体占1/2×1/4×1/2=1/16,C正确;D、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叫重组型,与亲本相同的叫亲本型。F2中亲本类型的个体占3/4×1/4×3/4+1/4×3/4×1/4=12/64,F2

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1-12/64=52/64,D错误。故选C。6.【答案】C【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杂

合子玉米Yy自交,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是Y:y=1:1,故在信封中放入Y、y两种配子的卡片应该数量相等,如各30张,A错误;B、杂合子玉米YyRr与yyrr测交时,杂合子YyRr产生的配子YR:Yr:yR:yr=1:1:1:1,故在信封1中放入的YR、Yr、yR、yr张数应该要相等,如YR30张

、Yr30张、yR30张、yr30张,B错误;C、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的杂交实验时,F1中YY:Yy:yy=1:2:1,F1产生的雌、雄配子还是2种Y:y=1:1,故结合方式2×2=4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是基因型种类,有3种YY、Yy、

yy,C正确;D、从信封中抽取并记录后的卡片,需要放回原信封中,D错误。故选C。7.【答案】D【分析】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配子种类的多样性和受精的随机性,使得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2、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

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详解】AB、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雌性和雄性配子都具有多样性,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的原因之一,

AB正确;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后代具有多样性,C正确;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与环境没有必然的关系,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D错误。故选D。8.【答案】A【分析】图

中细胞a中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n,都是体细胞的一半,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细胞b中染色体是n,DNA是2n,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c中染色体和DNA都是2n,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后期,d和e细胞的DNA处于2n和4n之间,说明细胞处于间期DNA复制时期,f细胞中染色体2n,DNA是4n,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细胞g中染色体和DNA都是4n,则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细胞c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后期,细胞g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两个时期都会发生了着丝点分裂,A正确;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d、e处在间期DNA复制的时期,B错误;C、细胞b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本题用的是蝗虫的精巢,因此细胞a不可能是极

体,D错误。故选A。9.【答案】B【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的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

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叫作减数分裂。3、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4、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在精、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有一个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特殊过程,而没有发现精子与卵细胞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B错误;

C、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并且提出基因型及表型的概念,C正确;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即荧光标记法,并绘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D正确。故选B。10.【答案】C【分析】双亲都没有病,子代出

现患病情况,属于“无中生有”现象,说明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图示中只有患病男性,致病基因既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A、若1号无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若位于常染色体上,1号一定有M遗传病致病基因,

A正确;B、若1号有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病在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基本等于女性发病率,B正确;C、若1号无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此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婚配后所生的儿子是否患病取决

于与之婚配的女性,其儿子不一定患M遗传病,C错误;D、若1号有M遗传病致病基因,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4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人群中正常男性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p1p+,则4号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M遗传病孩子概率为p33p+,D

正确。故选C。11.【答案】C【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

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复制并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说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分离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出现S型菌的菌落,说明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随该细胞的遗传物质稳定遗传,即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在小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

菌,说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转化为S细菌,但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TMV)的RNA与车前草病毒(HRV)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说明烟

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故选C。12.【答案】D【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详解】A、DNA分子的两条链

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两端,A错误。B、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C、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不是由沃森和克里克完成的,C错误。D、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每

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正确。故选D。13.【答案】D【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DNA“指纹”

是指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DNA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具有特异性,为法医物证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A、B、C三项为不同DNA共有的特点,不存在个体的特异性。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答案】B【分析】半保

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均为重带DNA,即15N15N,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复制一次后,形成

的2个DNA分子均为中带DNA,即14N15N;再复制一次,4个DNA分子中有2个中带,即14N15N,2个轻带,即14N14N,A正确;B、Ⅱ代细菌中DNA分子为2个中带,即14N15N,2个轻带,即14N14N,故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2/4=

1/2,B错误;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为2个中带,6个轻带,可以把两条含15N的链看作一个DNA分子,则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C正确;D、预计继续培养细菌,DNA分子离心后不会

同时得到轻、中、重三条带,因为不可能形成重带DNA分子,D正确;故选B。【点睛】结合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并进一步分析选项。15.【答案】D【分析】分析图1:图1示是细胞内RNA的酶

促合成过程,即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和能量;分析图2:图2示表示翻译过程,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移动合成肽链,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沿着mRNA从左向右移动。【详解】A

、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转录以基因为基本单位,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能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B错误;C、根据核糖体上延伸出的肽链越长,该核糖体结合上m

RNA的时间越久,说明越先结合上去,所以最早结合的核糖体是c,C错误;D、图1表示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其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图2表示翻译(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碱基互补),其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

D正确。故选D。16.【答案】A【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RNA聚合酶通常带有解旋功能,转录过程中,其与DNA结合,边解旋边合成mRNA,A正确。B、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错误。C、DNA转录形成的mRNA与模板链碱基序列的碱

基U与T存在差异,整条链与模板链互补,C错误。D、反密码子不储存遗传信息,不编码肽链,D错误。故选A。17.【答案】B【分析】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

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在RNA中与U(尿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复

制、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RNA逆转录等生理过程均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详解】①种子的萌发过程是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有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在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①正确;②DNA复制过程会发生碱

基互补配对,②正确;③RNA逆转录过程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③正确;④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④正确;⑤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DNA复制、转录、翻译,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⑤错误;⑥神经细胞

中会合成蛋白质,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⑥正确;⑦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不包括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⑦错误。综上所述,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②③④⑥,ACD错误,B正确。18.【答案】C【分析】据题和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其

中a为DNA的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为RNA的复制过程,d为翻译过程,e为逆转录过程。其中c和e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详解】A、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解旋酶的活性,因此会抑制细菌的a和b过程,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因此会抑制细菌的b过程,A正确;B、青霉素只

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的a和b过程,红霉素能抑制细菌的d过程,利福平能抑制细菌的b过程。由此可见,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B正确;C、d是翻译过程,涉及的氨基酸最多21种,但tRNA最多有61种

,C错误;D、e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正确。19.【答案】C【分析】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详解】A、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变为黑色素,从而表现出白化病,这

一事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B、生物的性状有的受核基因控制,有的受质基因控制,有的受核质基因共同控制,B正确;C、同一株水毛蓑,基因型相同,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说明生物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还与环境有关,C错误;D、囊性纤维病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部分缺失,导致该蛋白质结构异常而出现病症,这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20.【答案】C【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

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以核糖体为合成车间,在有关酶、能量(ATP供能)及其他适宜条件(温度、pH)作用下合成多肽链。【详解】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

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运载体不需要进行标记,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D

NA和mRNA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tRNA、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21.【答案】BC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侧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属于雌果蝇,其基因型为DdXAXa;右侧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属于雄果蝇,其基因型为DdXaY。【详解】A、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5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Y),A错误;B、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

可写成DdXaY,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即DXa、dY、DY、dXa,B正确;C、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1/2×1/2=3/4,C正确;D、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F1的长翅果蝇(1/3DD、2/3Dd)产生的配子D占

2/3,d占1/3,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中DD占2/3×2/3=4/9,Dd占2/3×1/3×2=4/9,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D正确。22.【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基因型为BAaX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配子BBXX,可能是由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A和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引起的,A项正确;BD、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或Ab和aB,若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原因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D项正确;C、配子中含BBXX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含B基因的X染色体没有分离,C项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根据分裂结果推测异常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答案】AD【分析】分析题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图片。图l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TGCGTATTGG,所以图中碱基序列应从上向下读,且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ACGT,所以图2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详解】A、图l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

碱基排列顺序是TGCGTATTGG,其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个,此链有一个C,推出互补链中还有一个G,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共5个,A错误;B、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中碱基序列应从上向下读,且由左至右的顺

序依次是ACGT,故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B正确;C、双链DNA中,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A=T,C=G,嘌呤数=嘧啶数,故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A+G)/(T+C)

都为1,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内部,35S标记噬菌体的是蛋白质外壳,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则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0,D错误。24.【答案】BCD【分析】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

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详解】A、从题目干中的图示可以

看出,DNA甲基化并没有改变DNA内部的碱基排列顺序,未改变DNA片段的遗传信息,A错误;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

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胞嘧啶和

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BCD。25.【答案】ACD【分析】真核基因包括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编码区,且编码区不连续,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原核细胞包括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编码区,且编码区是连续的。

【详解】A、剪接体能将前体mRNA剪切拼接后得到成熟mRNA,此过程涉及切断磷酸二酯键,也涉及磷酸二酯键的形成,A正确;B、剪接体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和小分子的核RNA,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B错误;C、剪接

位置出现差错,形成的mRNA与正常的mRNA不一样,但最终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C正确;D、剪接体结构的揭晓,对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D正确。故选ACD。26.(14分)【答案】(1)两对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

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2)AaBb黄毛短尾:黄毛长尾:灰毛短尾:灰毛长尾=4:2:2:1(3)A∶B∶AB∶O=3:3:3:76种(4)1:4:6:4:1【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显性纯合致死,则显性个体杂交的后代显性与隐性之比为

2:1。3、人类ABO血型是由共显性基因控制的,同时,还受另外一对基因(H、h)的控制,若基因型为hh则无论有没有IAIB,都表现为O型血。4、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即

显性基因越多,皮肤越黑,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皮肤的表现型不同。【详解】(1)F2红花∶白花=9∶7,说明该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红花与白花比例为9∶7的原因是,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

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2)由于AA或BB会使个体死亡,则黄毛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黄毛短尾鼠个体自交,即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由于AA或BB会使个体死亡,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毛短尾:黄毛长尾:灰毛短尾:灰毛长尾=4:2:2:1

;(3)HhIAi和HhIBi的夫妇,所生孩子中,若任何一对基因为隐性,则表现为O型血,即hh--、--ii和hhii,比例一共为7/16,其他类型3/16H-IAi(A型血)、3/16H-IBi(B型血)、3/16H-IAIB(AB型血),所以所生孩子血型及

比例A∶B∶AB∶O=3:3:3:7;(4)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为黑色;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为白色。若某一纯深色肤色(AABB)与纯白色肤色

的人(aabb)婚配,后代肤色为中间色(AaBb)﹔让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就是让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1个或0个,所以子女可产生五种表现型,其中4

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1/16,3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2/16和AABb2/16,共4/16;2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1/16、aaBB1/16、AaBb4/16,共6/16;1个显性基因的是Aab

b2/16和aaBb2/16,共4/16;0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1/16,所以出现的五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定律的综合运用,理解并运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相关的特殊比例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27.(14分)【答案】(1)ⅡXYM(2)bbXAXA或bbXAXa6(3)白∶蓝∶紫=4∶1∶3(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b基因所在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BbXA或Xa【分析】1、分析图甲:Ⅱ表

示X和Y的同源区段,I表示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Ⅲ表示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2、分析图乙可知:基因A控制酶1合成,酶1催化白色色素合成蓝色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酶2催化蓝色色素合成紫色色素,且A、a基因位于图甲中的I段上,故蓝色基因型为bbXAX-或bbXAY,紫色基因型为

B_XAX-或B_XAY,其余基因型为白色。【详解】(1)图甲中,Ⅱ表示X和Y的同源区段,该区段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若Ⅲ上含有M基因,图甲个体的基因型是XYM。(2)蓝色基因型为bbXAX-或bbXA

Y,故蓝花雌株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紫色基因型为B_XAX-或B_XAY,即有BBXAXA、BbXAXA、BBXAXa、BbXAXa、BBXAY、BbXAY,共6种基因型。(3)白花雄株(BbXaY)与双杂合紫花雌株(BbXAXa)杂交,F1中雌株的基因型(3/4×1

/4)B-XAXa(紫色)、(3/4×1/4)B-XaXa(白色)、(1/4×1/4)bbXAXa(蓝色)、(1/4×1/4)bbXaXa(白色),故白∶蓝∶紫=4∶1∶3。(4)若某紫花雌株(BbXAXa)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BbXA的极体,由于含有等

位基因B和b,故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b基因所在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含BbXA,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含Xa,若次级卵母细胞含BbX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

成基因型为BbXA的卵细胞,若第一极体含BbXA,产生的第二极体为BbXA,则次级卵母细胞含Xa,产生的卵细胞为Xa,故与其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BbXA或Xa。【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写出

各种颜色的花对应的基因型,并明确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分析作答。28.(10分)【答案】(1)DNA复制受精作用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2)次级精母IJGH(3)减数分裂Ⅱ后期D(4)不同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二倍【分

析】分析图甲: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其中AC段为分裂间期,CE段为分裂期。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其中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GI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IK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K点→L点表示成熟的生殖细胞。L点→M点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

的变化,OP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分析图乙: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D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说明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雄性。【详解】(1)图甲中AC段和FG段的核DNA含量均增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L点→M点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是受精作用所致,因此L点→M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涉及到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与融合,其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2)图甲中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GI段为

减数第一次分裂,IK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中的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由此可见,B图为次级精母细胞,对应图甲中的IJ段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GH段。(3)图乙中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基因自由组合有关,而基因自由组合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即与图2的D细胞关系密切。(4)在图甲中,GH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其相对应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OP段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与其相对应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二倍。综上分析,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点睛】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明辨图甲曲线中各段形成的原因及对应的细胞类型与所处的时期,准确判断图乙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9.(17分)【答案】(1)

脱氧核糖核苷酸mRNA、tRNA、rRNA(2)DNARNA→→转录翻译蛋白质一个mRNA能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3)(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4)同位素示踪技术边解旋边复制G-C碱基对之间是三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是两个氢键,该DNA分子

中G-C碱基的比例高,氢键较多,分子结构更加稳定,体外解旋时需要更高的温度(3分)【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Ⅰ表示核膜,Ⅱ表示线粒体内膜,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转录过程,⑤为翻译过程。【详解】(1)根

据以上分析已知,①为DNA的复制过程,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③为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tRNA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为场所,而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rRNA,故涉及到的RNA有mRNA、tRNA和rRNA。(2)③为翻译过程,由于一条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

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该过程中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结构Ⅱ上的基因指线粒体中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胰岛B细胞为高度分化的成熟动物细胞,不再分裂,

因此不能发生DNA的复制,可以发生转录和翻译,因此在该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3)1978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中,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

中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说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为只有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编码出相同的蛋白质。(4)科学家用15N标记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材料追踪复制的过程,再利用密度梯度离心

将不同质量的DNA分子分离,所以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的技术是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旋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A-T碱基对有两个氢键,G-C碱基对有三个氢

键,有的DNA分子解旋需要的温度高,是因为该DNA分子中G-C碱基的比例高,氢键较多,分子结构更加稳定。【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

准确答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