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23.919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123.91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6872c647e7cb72b66386a851ca0ad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质量监测高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考生本人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

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4.本试题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1-15课占比约30%,选择性必修1+2占比约40%,选择性必修3占比约3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古城的“城址”,包

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这里出现了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而又严格的用玉制度。材料可以用来实证当

时()A.已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B.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C.中华早期农耕文明的出现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2.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庄园主“世善农稼,好货殖”“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同时他们以货币形式向国家交纳财

产税、酒税、盐铁税。据此可推断()A.庄园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频繁B.汉代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属性C.庄园经济与市场存在一定联系D.商业收入是庄园的主要经济来源3.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

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材料主要反映唐代的法律制度()A.体现封建等级B.要求规范执法C.彰显礼法并用D.服务国家治理4.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

,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A.重视历史书写的价值引领B.轻视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C.强调多角度认识历史事实D.主张格

物致知以探求真相5.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的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A.抑制土地兼并B.优

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D.提高南人地位6.清代破除千百年来“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提出华夷一体、“中外”一家的新“大一统”理论,废长城,合内地与边疆为一国即中国,在边疆设治,与内地一体化,统归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实现对边疆

的完全统一,中国及其疆域告成。清代在民族管理观念上新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边疆与内地一体化B.因地制宜因俗而治C.强调民族多元一体D.强化中央集权统治7.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十分重要。下表是1901年淮安部分遗址、遗迹及出土文物。据此可知,淮安兴盛的主要因素是()运河遗存小里河古码头

遗址、里运河楚州段明清砖工堤与码头遗址、天妃闸、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清江大闸、双金闸古城、古镇遗址总督漕运公署、河道总督署、漕运总兵署、淮安府衙、清宴园、风济仓遗址、淮安钞关遗址会馆遗址定阳会馆、浙绍会馆、润州会馆、福建会馆、江宁会馆、四民会馆、新安会馆、镇江会馆、江西会馆驿站遗址淮阴驿、清

口驿、都梁驿、洪泽驿出土文物大量瓷器、古钱币、陶器及其他生活类文物A.长途贩运贸易兴起B.政治经济功能助推C.商业市镇发展繁荣D.东南互保社会稳定8.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护国运动后普通民众也在心理层面上形式上认同了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后,人

们开始自觉地关注着国家、民族命运;五四运动后民众对于自己应对共和国家所负的义务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当权者的善心上,而是依靠自身力量采取直接行动。由此推测()A.政治动荡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B.思想解放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C.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民主的保障D.

国民素养影响了共和道路的实现9.自1987年我国首次将水稻、辣椒等农作物送上太空以来,我国已经先后30多次通过返回式卫星或载人航天器把上千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自中国空间站任务开展以来,神舟十三号等载人飞船先后从太空带回千余份作物

种子等航天育种材料,其中“出差”时间最长种子在轨飞行达11个月。这表明我国()A.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的改善B.科技自强助推新发展格局C.政府高度重视航天技术革新D.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10.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D.凸显经济合作重

要性11.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结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竞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这

些做法()A.开启了多民族多元性的希腊化时代B.客观上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C.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D.掩盖了亚历山大东征侵夺本质12.为结束三十年战争带来的巨大混乱,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划定了欧洲大陆

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已经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B.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13.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水

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中国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工厂主主要是地主、买办和商人。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A.资本积累程度B.国内政治环境C.企业经营理念D.对待

科技态度14.1610年,荷兰开始直接从中国贩运茶叶,转销欧洲。最初,茶叶在荷兰仅仅局限于宫廷和豪门世家享用,随着进口茶叶增加和饮茶风气普及,饮茶逐渐从上层社会转入普通家庭。到18世纪,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法等国。这一变化()A.得益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B.表明物种交流改变了社会消费习惯C.折

射出政治民主化影响社会生活在的D根源于殖民扩张提高民众消费能力15.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1979—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政府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同时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

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英国此举反映出()A.高福利投入无益国家发展B.福利国家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安全C.国家垄断的调节作用丧失D.福利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6.康波周期,指的是资

本主义经济中长达50至60年的长期波动周期。如图是根据这一理论划分的五轮康波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历史上的五轮康波周期A.第一轮周期内,现代农业欧美各国建立B.第二轮周期内,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推进C.第三轮周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增长D.第四轮周期内,经济全球化趋

势深入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古代史”部分“单元标题”表单元序数单元标题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史”的叙述

主题。.在(2)请为第三单元选取一个合适的叙述词,并陈述你的选取依据。(3)请指出第四单元主题与其他单元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时期,在粮食民间贸

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商人们开始置流行数百年的“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而不顾,争先恐后地参与到粮食的长途贩运。北宋开国之初就开始实行放开粮价,宋王朝鼓励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坚决禁止“遏粜”现象发生。由于政策的鼓励,宋代形成了几个规

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总体而言,商品粮呈现由南向北的流动。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北方汴京流动规模最大,这些粮食主要依靠漕运运输,每年约在600万石左右。——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试析宋元时期的粮食流通与古代粮食安全》材料二:新中国粮食流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流动传统的继承和

延续。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粮北调的状况仍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经济结构得到较快调整,农业及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迅速地加大了南方省份的口粮缺口。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

玉米产量占全国的80%,然而玉米消费量仅占50%,南方的肉产品产量却占全国的67%。这种供需缺口与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南北方差异在经济非均衡发展情况下扩大了,形成了北方剩余而南方饲料粮食不足的格局

,从而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补“缺口”进程。——摘编自沈翠珍《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演变和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期粮食民间贸易出现新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的演变,并分析这一

变化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855年和1870年,议会分别通过两项枢密院令,强令所有部门举行任职考试,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在文官考试录用过

程中,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把公开竞争放在首位,严格按成绩排列名次,择优录用,只有知识和能力的优劣,而无权力、地位、资历及人际关系的因素。此外,人才主义也是英国文官考试的一大原则,过去一贯重视“通才”,1968年改革后

增加了“专才”的比例。英国文官的考试录用制只限于文官,即政府行政部门内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无过失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坚决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

制度”的号召,1982年,《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颁布,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要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同时,文件还明确了考试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并确定政府人事部门的主导作用,将以前各系统、各部门

为主分散考试改为统一组织。针对干部人员范围过于庞大,缺乏分类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着力推进不同类别干部的管理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有中国特色的国

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句华《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变革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照抄材料不得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

假日,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的春节,迎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历史热点素材: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驻马店市202

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质量监测高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姓名、准考

证号与考生本人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

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4.本试题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1-15课占比约30%,选择性必修1+2占比约40%,选择性必修3占比约3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良渚古城的“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

城和古水系。这里出现了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而又严格的用玉制度。材料可以用来实证当时()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

形态B.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C.中华早期农耕文明的出现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

(中国)。根据材料“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这里出现了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而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可知,良渚遗址有雄伟的宫殿、层级分明的等级墓地、代表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和祭坛,这些信息可以

说明该遗址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A项正确;人类文明的要素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非特指城市,排除B项;农耕文明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形态的出现,非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排除D项。故选A项。2.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庄园主“世善农

稼,好货殖”“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同时他们以货币形式向国家交纳财产税、酒税、盐铁税。据此可推断()A.庄园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频繁B.汉代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属性C.庄园经济与市场存在一定联系D.商业收入是庄园主要经济来源【答案】C的【解析】【详

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汉代庄园中,庄园主进行商业经营,且以货币形式缴纳多种赋税,表明庄园与市场有一定联系,C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庄园内部交换,无法体现庄园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频繁,

排除A项;材料突出庄园经济与市场存在一定联系,未体现自给自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比较,不能得出商业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排除D项。故选C项。3.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

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材料主要反映唐代的法律制度()A.体现封建等级B.要求规范执法C.彰显礼法并用D.服务国家治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

,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法律制度既体现封建等级制度,也要求规范执法,同时还体现礼、法结合。这主要反映了唐代的法律制度服务国家治理,D项正确;体现封建等级表述片面,排除A项;要求规范执法只能

反映材料部分内容,排除B项;彰显礼法并用是对材料内容的部分解读,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A

.重视历史书写的价值引领B.轻视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C.强调多角度认识历史事实D.主张格物致知以探求真相【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

“司马迁之学……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和所学可知,朱熹主张在六经中寻找义理,不要在不合伦理道德的《史记》中寻找义理,这说明朱熹强调历史书写要传达儒家的道德和

价值观,即他重视历史书写的价值引领,希望以理学为指导进行史学记载或研究,A项正确;朱熹重视历史书写的价值引领,不是轻视,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史学应注重传达义理,不是强调是否“多角度”认识历史事实,排除C项;材

料只涉及史学应传达义理,不涉及是否必须得到“真相”,排除D项。故选A项。的5.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

。据此可知,元朝前期()A.抑制土地兼并B.优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D.提高南人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可知,元朝前期,南方地区纳税较北方轻,这说明元朝前期,政府优容江南经济,B项正确;元朝政府并未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

;材料没有简化赋税名目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南人地位低下,排除D项。故选B项。6.清代破除千百年来“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提出华夷一体、“中外”一家的新“大一统”理论,废长城,合内地与边疆为一

国即中国,在边疆设治,与内地一体化,统归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实现对边疆的完全统一,中国及其疆域告成。清代在民族管理观念上新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边疆与内地一体化B.因地制宜因俗而治C.强调民族多元一体D.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答案】C【解析】【详

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清代‘破除千百年来’‘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提出华夷一体得新‘大一统’理论……废长城”等信息可得出

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交流,维护我国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局面,具有进步性,C项正确;材料中就有“合内地与边疆为一国”“边疆设治,与内地一体”,A项重复题干,排除A项;据材料“边疆设治,与内地一体”可知材料强调的不是“因俗而治”,而是整合为一,排除B项;设问是“民族管理观念”,D项角度

不符合设问,且D项不是“新的进步之处”,之前的朝代在民族问题上也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7.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十分重要。下表是1901年淮安部分遗址、遗迹及出土文物。据此可知,淮安兴盛的主要因素是()运河遗存小里河古码头遗址、

里运河楚州段明清砖工堤与码头遗址、天妃闸、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清江大闸、双金闸古城、古镇遗址总督漕运公署、河道总督署、漕运总兵署、淮安府衙、清宴园、风济仓遗址、淮安钞关遗址会馆遗址定阳会馆、浙绍会馆、润州会

馆、福建会馆、江宁会馆、四民会馆、新安会馆、镇江会馆、江西会馆驿站遗址淮阴驿、清口驿、都梁驿、洪泽驿出土文物大量瓷器、古钱币、陶器及其他生活类文物A.长途贩运贸易兴起B.政治经济功能助推C.商业市镇发展繁荣D.东南互保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中水闸、码头建设有利于河道的疏浚和船舶停靠,会馆、驿站、文物见证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各式府衙遗址的存在,表明淮安是区域的政治中心,综合可得出,政治经济功能是推动淮安发

展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长途贩运贸易是否在这个时期这个地点“兴起”的,排除A项;淮安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是对题干的简单概括,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东南互保社会稳定,据该材料不能得出D项,排除D项。故选B项。8.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护国运动后普通民众也在心理层面上形

式上认同了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开始自觉地关注着国家、民族命运;五四运动后民众对于自己应对共和国家所负的义务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当权者的善心上,而是依靠自身力量采取直接行动。由此推测()A.政治动荡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B.思想解放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C.公民意识是发展

社会民主的保障D.国民素养影响了共和道路的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11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并且在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影响之下,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观念进一步增强,逐渐认识到自身力量对国家命运的重要性,说明国民思想的解放有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动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确立是发展

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并不是保障,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国民素养与共和道路实现的关系,其次近代中国并未实现共和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9.自1987年我国首次将水稻、辣椒等农作物送上太空以来,我国已经先后30多次通过返回式卫

星或载人航天器把上千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自中国空间站任务开展以来,神舟十三号等载人飞船先后从太空带回千余份作物种子等航天育种材料,其中“出差”时间最长种子在轨飞行达11个月。这表明我国()A.人民生活得到全

方位的改善B.科技自强助推新发展格局C.政府高度重视航天技术革新D.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次将

水稻、辣椒等农作物送上太空以来”“30多次通过返回式卫星或载人航天器把上千植物种子送入太空”“先后从太空带回千余份作物种子等航天育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航天技术自主自强,推动了农业育种的不断发展,助推农业

发展新格局,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太空育种,不能得人民生活“全方位的改善”,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航天技术推动太空育种发展,但没有涉及航天技术革新,也没有涉及政府对航天技术的“高度重视”,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太空育种,没有涉及农村产业机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0.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

出当代我国外交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介”字型布局中的“一带”“一路”“两廊”均以“经济”一词命名,这体现了强烈的“经济

”意味,D项正确;当代中国外交谋求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不仅仅是地区性和平,排除A项;根据“介”字型布局可知,当代中国外交侧重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代中国外交仍然坚持不结盟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11.亚历山大亲自带头

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结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竞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这些做法()A.

开启了多民族多元性的希腊化时代B.客观上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C.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D.掩盖了亚历山大东征侵夺本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前4

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且波斯、亚洲主要位于亚历山大帝国的东侧,联姻会带动经济文化等的交流,这客观上有益于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B项正确;虽说希腊化时代是亚历山大开启的,但材料无

法体现开启,而且希腊化时代讲述的是希腊文化对埃及、西亚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与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联姻并不能掩盖了亚历山大东征的侵夺性本质,排除D项。故选B项。12.为结束三十年战争带来的巨大混乱,1648年欧洲国家达

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已经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B.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答案】C【解

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后期,欧洲国家向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转变,各国通过勘

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等方式彰显国家主权,表达其对领土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因此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16世纪起欧洲近代化加速,在各方面完成了从传统王朝向民族国家的转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权意识

,非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排除B项;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并未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13.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中国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工厂主主要是地主、买办和商人。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A.资本积累程度B.国内政治环境C.企业经营理念D.对待科技态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近代(中国、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此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府采取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和确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工匠和手工业者创办工厂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买办和商人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最深,与政府关系密切,更利于创办工厂;而工匠和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经济实力不足,B项正确;资本积累程度、科技态度虽有一定影响,但都不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A、D项;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思想观念,不是导致两国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B项

。14.1610年,荷兰开始直接从中国贩运茶叶,转销欧洲。最初,茶叶在荷兰仅仅局限于宫廷和豪门世家享用,随着进口茶叶增加和饮茶风气普及,饮茶逐渐从上层社会转入普通家庭。到18世纪,饮茶之风迅速波及英、

法等国。这一变化()A.得益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B.表明物种交流改变了社会消费习惯C.折射出政治民主化影响社会生活D.根源于殖民扩张提高民众消费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初茶叶消费在西方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至18世纪,茶叶消费日趋平民化,这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与全球贸易发展,当时茶叶贸易规模扩大,推动茶叶售价的降低,成为西方人的国民级饮料,A项正确;材料与“物种交流”和“政治民主

化”无关,排除B、C项;材料反映的是茶叶贸易扩大,使茶叶价格下降推动其普及,但不代表民众消费能力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15.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1979—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政府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

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同时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英国此举反映出()A.高福利投入无益国家发展B.福利国家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安全C.国家垄断的调节作用丧失

D.福利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1990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

80年代末,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下降,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在上升。这一时期英国实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民经济因此得到发展,这说明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化应当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D项正确;福利投入于国家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强调

的是减少国家干预后社会得到了发展,而非强调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排除B项;调节作用丧失,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6.康波周期,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长达50至60年的长期波动周期。如图是根据这一理论划分的五轮康波周期。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历史上五轮康波周期A.第一轮周期内,现代农业在欧美各国建立B.第二轮周期内,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推进C.第三轮周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增长D.第四轮周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

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轮周期内,即1845—1892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

推进,B项正确;20世纪中叶,现代农业建立,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成长,排除C项;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

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古代史”部分“单元标题”表单元序数单元标题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史”的叙述主题。(2)请为第三单元选取一个合适的叙述词,并陈述你的选取依据。(3)请指出第四单元主题与其他单元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

因。【答案】(1)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历程(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叙述词:进一步发展(或完善、进一步巩固)。依据:政治方面——结束政权并立,实现国家统一;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巩固统一。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发展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民族关系——各民族互相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封建化;边疆和内地趋向一体化;回回形成。文化方面——三大发明基本成熟;《授时历》编定;书院兴起;宋词、元曲发展。(3)不同之处:明清政府面临“挑战”。原因:经济新因素冲击封建经济;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反

封建专制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海防危机,西方殖民扩张。【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涉及的主

要是古代中国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所以主题应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历程。【小问2详解】本题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并结合所学可拟定叙述词为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的统一,在政治上结束政权

并立,实现国家统一;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巩固统一。宋元时期,在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在民族方面各民族互相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封建化;边疆和内地趋向一体化;回族形成。在文化方面,三大发明基本成熟;《授时历》编定;书院兴起;宋词、元曲发

展。【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可知,明清时期与其他朝代的不同之处是面临挑战。这些挑战从经济方面来说,新因素冲击封建经济;从政治上来说是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从思想上来说,是反封建专制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从对外关系上来说是海防危机,西方殖民扩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时期,在粮食民间贸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商人们开始置流行数百年的

“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而不顾,争先恐后地参与到粮食的长途贩运。北宋开国之初就开始实行放开粮价,宋王朝鼓励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坚决禁止“遏粜”现象发生。由于政策的鼓励,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总体而言,商品粮呈现由南向

北的流动。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北方汴京流动规模最大,这些粮食主要依靠漕运运输,每年约在600万石左右。——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试析宋元时期的粮食流通与古代粮食安全》材料二:新中国粮食流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流动传统的继承和

延续。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粮北调的状况仍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经济结构得到较快调整,农业及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迅速地加大了南方省份的口粮缺口。据统

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玉米产量占全国的80%,然而玉米消费量仅占50%,南方的肉产品产量却占全国的67%。这种供需缺口与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南北方差异在经济非均衡发展情况下扩大了,形成了北

方剩余而南方饲料粮食不足的格局,从而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补“缺口”进程。——摘编自沈翠珍《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演变和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期粮食民间贸易出现新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粮食流动格局的演变,并分

析这一变化的影响。【答案】(1)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鼓励地区之间粮食流通;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运交通设施的完善,漕运运输较为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答出任

意3点即可)(2)演变: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南粮北调”到20世纪90年代的“北粮南运”。影响:积极—有助于保障全国范围内的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布局);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南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丰富了南方人们的

食物种类。增加北方粮食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答出任意2点即可)消极—北粮南运也存在诸如运输成本、储存等问题和挑战。【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北宋开国之初就开始实行

放开粮价,宋王朝鼓励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坚决禁止‘遏粜’现象发生。由于政策的鼓励,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可知,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鼓励地区之间粮食流通;根据材料“总体而言,商品粮呈现由

南向北的流动。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北方汴京流动规模最大,这些粮食主要依靠漕运运输,每年约在600万石左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运交通设施的完善,漕运运输

较为发达;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演变: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粮北调的状况仍未改变”“这种供需缺口与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南北方差异在经济非均衡发展情况下扩大了

,形成了北方剩余而南方饲料粮食不足的格局,从而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补‘缺口’进程”可知,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南粮北调”到20世纪90年代的“北粮南运”。影响:积极:根据材料“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玉米产量占全国的80%,然而玉米消

费量仅占50%,南方的肉产品产量却占全国的67%。这种供需缺口与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南北方差异在经济非均衡发展情况下扩大了,形成了北方剩余而南方饲料粮食不足的格局,从而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补‘缺口’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有助于保障全国范

围内的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布局);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南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丰富了南方人们的食物种类;增加北方粮食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等方面分析。消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北粮南运也存在诸

如运输成本、储存等问题和挑战等方面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855年和1870年,议会

分别通过两项枢密院令,强令所有部门举行任职考试,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在文官考试录用过程中,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把公开竞争放在首位,严格按成绩排列名次,择优录用,只有知识和能力的优劣,而无权力、地位、资历

及人际关系的因素。此外,人才主义也是英国文官考试的一大原则,过去一贯重视“通才”,1968年改革后增加了“专才”的比例。英国文官的考试录用制只限于文官,即政府行政部门内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无过失可长

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坚决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的号召,1982年,《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颁布,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要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同时,文件还明

确了考试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并确定政府人事部门的主导作用,将以前各系统、各部门为主分散考试改为统一组织。针对干部人员范围过于庞大,缺乏分类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着力推进不同类别干部的管理改革。199

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句华《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发展历

程与变革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照抄材料不得分)【答案】(1)背景:传统选官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对

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答出任意2点即可)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重视知识与才能;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忠实履职;论功晋升(或实行文官终身制);服务于资产阶级。(答出任意4点即可)(2)内容: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实施统一招考;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答出任意2点即可,照抄材料不

得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第一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史(英国)。背景: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的个人恩惠制选官导致政治乱象频发可得出传统选官存在弊端;据材料“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

声越来越高。”可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思想解放运动可得出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据材料“英国在文官考试录用过程中,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可得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答出任意2点即可)本题第二问是特点类。时空是近代史(英国)。特征:据材料“把公开竞争

放在首位”可得出公开考试;据材料“严格按成绩排列名次,择优录用”可得出择优录用;据材料“只有知识和能力的优劣,而无权力、地位、资历及人际关系的因素。”可得出重视知识与才能;据材料“即政府行政部门内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可得出政治中立;据材料“无过失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可得出职务常任;结合

所学得出忠实履职;结合所学得出论功晋升(或实行文官终身制);结合所学得出服务于资产阶级。(答出任意4点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容:据材料“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要实行

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可得出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实施统一招考;据材料“文件还明确了考试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并确定政府人事部门的主导作用,将以前各系统、各部门为主分散考试改为统一组织。”可得出实行分类管理;据材料“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

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可得出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答出任意2点即可,照抄材料不得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

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的春节,迎

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历史热点素材: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论述:文明交流

互鉴,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进而助推世界和平发展。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带来了深刻影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古代朝鲜、日本与中

国交往频繁,其思想,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深受中国影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如今春节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也把中华文化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传递给了世界人民。总之,人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增进友谊。春节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同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示例二:论题: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纽带论述: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汉朝中国从中亚等地引进葡萄、胡桃等作物,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和

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其他世界文明的交流同样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阿拉伯人继承、融合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遗产,结合自己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基本制度,推广希腊文化;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到中

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等。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纽带。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是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体现。示例三:论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儒学成为朝鲜、日本等国的官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

文化发展、思想解放、社会进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其祥和、凝聚、团结的理念为世界很多国家所接受。的的总之,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尊重,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发

展。【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首先,根据材料“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的春节,迎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

台”和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古代文明交流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如佛教传入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等方面予以论述等等。最后,概括总结即可,如人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增进友谊。春节是中国

的,也是世界的。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同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或者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论题,以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等具体史实予以论述等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3136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