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元检测八.docx,共(5)页,31.0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6406300329ce4fa1d14175673691f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检测八从工业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山东日照高三联考]以下是1539年来自伦敦西部的一份请愿书。请愿书可以佐证英国()富有的呢绒商在他们的家里拥有织机,同时有机工和技工按
日工作。正由于此,我们这些在自己家中做工的请愿者,包括妇女和儿童,时常失去收入……但是我们这些贫苦的臣民为了避免失业和得到收入,只能被迫接受呢绒商规定的工作。A.个体经济占据主体B.独立工人运动兴起C.社会矛盾空前激化D.资本主义方式产生2.[2024·河南驻马店高三联考]1793年美
国出台《专利法》规定:对于海外人员,只要掌握一门先进生产技术或机器设备制造方法或拥有相关设备图纸,经过一个简单宣誓,该人员就可以成为美国公民,其掌握的技术就可得到联邦政府保护的垄断专利权。此规定反映出美国()A.经济垄断组织发展迅速B.自由主义传统
根深蒂固C.有意打破欧洲技术优势D.注重鼓励国内技术研发3.[2024·陕西榆林高三联考]19世纪初法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主要课程设置特色性明显,数学、物理学校开设应用数学、天文学、化学和物理等课程;伦理、政治学校开设
一般伦理、文法、历史、地理等课程;机械学校开设机械学、应用化学和制图等课程。此外,还开设有文学、农业、音乐、医学、制图等其他专科学校。这一状况()A.适应了产业革命的现实要求B.推动了国民素养的全面提升C.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4.[2024·广东高
三统考]罐头食品的出现始于战争中食品保藏的需要。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饮食生活B.战争助推食品生产行业的变革C.罐头工
业生产实现流水化作业D.农业科技进步保障了食品供应5.[2024·辽宁高三联考期中]《剑桥欧洲经济史》曾提到这个时期……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这个时期”()A.出现了钢铁制造业等新兴产业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C.催生了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D.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减少6.[2024·辽宁朝阳高三阶段考]巴黎公社委员会先是要求作为基层生产单元的工厂按照计划
进行生产,然后要求相似生产单元的工厂联合成更大的联社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这说明当时()A.巴黎公社鼓励垄断资本主义B.工人阶级的地位显著提升C.无产阶级探索新型生产方式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7.[2024·山东日照高
三联考]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期,主要列强的政府,特别是德国、英国、法国等,不同程度地掌控着本国的经济,生产、消费、工资和价格均由政府机构确定,而非自由市场决定。这一现象()A.说明自由资本主义体制已陷入绝境B.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C.表明垄断资产阶级控制了国家政权D.适应了提高动
员和组织能力的需要8.[2024·广东广州高三统考]20世纪20年代,德国兴起了“道家热”。如作家克拉朋特自认是道家思想信徒,他撰文呼吁德国人按照“道的神圣精神”去生活,成为“欧洲的中国人”。直至1933年,“道家热”才在德国宣
告结束。德国“道家热”的兴起()A.缘于一战带来巨大灾难B.缓和了德国社会的阶级矛盾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成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良药9.[2024·广西贵港高三统考]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
就是自杀”,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斯大林这一认识源于()A.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B.苏联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C.苏联原先的工业基础薄弱D.斯大林模式彰显的优越性10.[2024·河北邯郸高三统考]1928—1937年,苏联形成完整发达的教育体系。中高等学校培养147万专门人才,熟练工人增加
近9倍,工程师增加近3倍。1929年研究机构总数为438所,1932年增加到1028所,科学工作人员由2.26万人增加到4.26万人。这有利于()A.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B.打破西方国家科技封锁C.推进工业强国的建立D.改革科技
教育管理体制11.[2024·安徽高三联考]二战结束后,东欧和西欧都想构建一种为本阵营国家所共有的身份认同,二战记忆被有意识地利用以致歪曲。在西欧,个人记忆和逐渐建立起来的官方记忆都倾向积极向上和容易被接受的东西,比如军民齐心完成敦刻尔克大撤退等广为流传,而空袭等惨剧则被选择
性“遗忘”。这从侧面反映出,二战结束后()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价值被忽视B.大国对抗方式发生新变化C.欧洲民众淡化了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确立12.[2024·山西太原五中阶段考]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集中力量对德作战以取得战争胜利,苏
联将自己布置在远东地区原用于防范日本的数十万兵力调回西线,日本在此时没有趁机进攻东线防守松弛的苏联,最主要的原因是()A.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巨大泥潭无力抽身B.日本对苏联心存畏惧感不愿此时进攻C.日本担心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军事阻挠D.日本在中国正面战场遭受到沉重打击13.[2024·重庆云阳高三阶段考
]1943年罗斯福曾说:“殖民体系意味着战争,压榨印度、缅甸和爪哇的资源,拿走那些国家的财富,却从不回馈他们如教育、有尊严的生活标准、最基础的健康要求——所做的这一切就是在积聚导致战争的忧患,就是在任何和平体制开始生效之前就否定了其价值。”该观点意在()A.批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弊端
B.谋求战后新的世界霸权地位C.鼓励亚洲人民积极反抗法西斯侵略D.呼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14.[2024·山东德州高三期中]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
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
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15.[2024·浙江嘉兴高三统考]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其对里夫军民“把西班牙军队杀得大败”感到欢
欣鼓舞,称赞里夫民族是一个“英勇的民族”。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推知()A.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风暴B.北洋政府支持里夫进行反法西斯斗争C.报刊的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近代自身遭遇相关D.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
革命的艰巨任务16.[2024·山东高三联考期中]印度国大党激进派代表人物提拉克(1856—1920年)用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论证其思想的合理性,用对印度教经典新的释义来号召群众,利用庆祝宗教节日对
民众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化,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这反映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特点是()A.注重民族文化与反殖民斗争的密切结合B.利用宗教思想扩大反殖斗争的社会基础C.采取合法及非暴力的方式组织群众斗争D.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潜在的反殖民因素[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
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4·河南驻马店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19世纪以来,英国现代农业不断发展。调查显示,当时英国的土地持有者人
数超过100万。但其中不到7000人占有着全国80%的土地,而大约400户土地贵族却掌握着全国24%的土地。到19世纪70年代后期,至少2/3的谷物收入和3/4的脱粒以及大量的日常谷仓工作是由农用机械完成的。
此外,诸如种子的改良、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也大量采用机械完成。在此背景下,英国的农业利润不断增加,1851—1873年间,英国的农业利润翻了一番。到19世纪末,土壤肥沃的东南部农业区,形成以谷物生产为主的格局;降雨充沛草原区,主要集中在英格兰南部、威尔士东部和苏格兰北部,地势较高、土壤
条件较差,则以畜牧业为主,兼营林业;英格兰中部、北部和苏格兰南部平原,以谷物和畜牧业并重。据统计,在1843—1900年间的10名英国首相中有7名是土地贵族,内阁其他职位也多数被土地贵族所占据。几乎整个19世纪,英国的土地贵族阶层始终牢牢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军队的大权。——摘编自丁
士军《从下往上看:英国农业革命》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并说明其影响。18.[2024·辽宁朝阳高三阶段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欧洲白人又被称为“半岛人”,因主要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
、葡萄牙两国而得名。克列奥人是出生于美洲而双亲是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的土生白种人。为了鼓励定居,西班牙王室坚持主张所有征服者与委托监护主必须结婚,这项政策使移居拉美的女性数量增多,她们的后代土生白人自然也逐渐发展起来,到1825年克列奥人在拉美人口总数中可达到20%。17世纪后期,西班牙王室财
政拮据,则采取变卖殖民地法庭官职的办法收敛钱财,购买这些官职的人就是富裕起来的克列奥人。他们同殖民地官府、总督和检审庭法官建立了牢固的联姻和结盟关系。具有实力的克列奥集团的地区意识日益增强。材料二波旁王朝的卡洛斯三世为加强王
室对拉美殖民地的控制,实行一套改革整顿措施。他采取“半岛人”优先获得官职,减少克列奥人参与教会和国家事务的机会。这项措施扩大了克列奥人和“半岛人”之间的差异意识。到1760年前后,一些克列奥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原有种族的后裔,开始把自己看作是居住地的子女。他们从感情上脱离了自己的同胞,
否认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兄弟,而把这种称呼赠给了肤色黝黑的当地土著人。他们自称为“美洲人”。——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家唐《论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克列奥人族群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列奥人族群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拉丁美洲的影响。(10分)19.[2024·河北保定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1925年12月)以后,党为实现苏
维埃政权关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而展开了斗争。所有这些新任务,都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所应解决的。必须新建沙俄所没有的一系列工业部门,即建立新的机器制造厂、机床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化学工厂和冶金工厂,
创立本国的发动机和电站设备的生产,增加金属和煤炭的开采量,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在苏联胜利所必需的。必须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即修建新的大炮制造厂、炮弹制造厂、飞机制造厂、坦克制造厂和机关枪制造厂,因为这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保卫苏联所必需的。必须建立拖拉机制造厂和现代化农业
机器制造厂,将它们的产品供给农业,使千百万小的个体农户有可能过渡到集体农庄的大生产,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在农村胜利所必需的。这一切都是工业化政策所应做到的,因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就在于此。——摘编自《联共(布)党史
简明教程》材料二1928年,苏联的工程师仅约占工人总数的0.25%,且大都不掌握先进技术。苏联首先增加工厂艺徒学校,大力发展各种职业讲习所,以培养熟练工人和初等技术人才;其次,以工厂生存需求为指向对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加以改革,培养技术干
部和领导干部。对老技术人员联共(布)采取了“粉碎积极暗害分子,分化中立分子,吸引忠顺分子”的政策,逐步把大部分旧技术人员团结争取过来……至1928年年底,苏联同欧美大公司签订了40多项技术合同;部分欧美的先进工人也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到苏联帮助其工业化建设;苏联也选派一部分青
年专家出国学习。——摘编自梅春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苏联国家工业化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举措。(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经验。(6分)20.[2
024·湖南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19年6月28日,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主导,但是各方意见分歧很大。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被证明是一名实在的外交官,他奉行“
光荣孤立”政策,不愿意看到法国单方面坐大,目标是欧洲的权力平衡。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张严厉地惩罚德国,他不想错过一个打击法国宿敌的好机会。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关注点是维持世界各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既不愿意英国的计谋得逞,也不愿
意法国太过膨胀,于是美国在和会中便来回斡旋于英、法等国之间。——摘编自陈冰《重新认识凡尔赛条约对当下有怎样的启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对德处理方针的分歧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