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40.611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240.61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4fa05565536d3faf32c15c141f259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西周初年,周公对封卫的康叔表示,对待殷商遗民要尊重其原先的法律,在册封叔虞的文书中指出要“启以夏

政”。《周礼》中还提出了“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等观点。这表明,西周治国()A.重视民生和民意B.秉持礼法结合原则C.具有一定灵活性D.承袭夏商两代制度2.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

间。这反映出西周()A.血缘政治明显B.神权色彩突出C.君主专制加强D.中央集权强化3.西周时期,周天子可以通过命卿制度掌握诸侯国内部重要官吏的任免权,由周天子任命的诸侯国上卿需要定时入朝汇报工作。据此可知,西周()A.原始的民主传统影响朝政B.社会治理凸显王权至上C.王室对地方有较强影响力D.有

效避免了诸侯国叛乱4.武王伐纣(名“受”)的誓词声讨其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而武王对于民众却放软身段,反复检讨自己的过失,将百姓犯错的原因归之于

己,“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说明当时()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家国一体观念形成C.早期国家王权遭到削弱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5.《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

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A.严密的法律体系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C.理性化官僚体系D.大一统的儒家政治6.《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据此推知,秦朝()A.行政运转高效B.法律制

度完善C.基层治理规范D.交通运输发达7.据《史记》记载,秦朝“凡为吏,皆有吏书”。秦朝吏书主要包括:官吏在平时工作中所记录下来的公文;向上级汇报工作所写下的报告;有关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记录。这些均被当作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秦朝()A.官吏

职业素养较高B.官员施政有章可循C.文书制度尊君抑臣D.吏治管理比较严密8.秦统一后为巩固边疆继续向四方用兵,拓展边疆,如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但汉初主要采取了“封王戍边”“和亲弥兵”“羁縻”等措施。这一变化()A.开创了封建王朝的边疆治理范式B.巩固了汉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C.奠定了文景之治的政

治经济基础D.体现了统治者治国的理性考量9.汉简《二年律令·捕律》记载,抓到诸侯国奸细的人可以拜爵一级,赐钱二万,不能拜爵的也赏赐数量不等的金钱;奸细则处以严酷的磔刑。这一记载可以佐证()A.中央对诸侯国的防范心理B.西汉实行严刑峻法C.西汉初年的地方势力强大D.中央集权尚未实现10.汉武帝时期,

内朝由大将军、尚书令、侍中或尚书令兼领尚书事主持集议;外朝由君主制诏,丞相御史因事遵旨召集廷臣议事。参加廷议的人,依讨论问题性质各有不同,但通常情况下由公卿、列侯、二千石(司隶校尉、三辅长官)、大夫、博士等人参加。汉武帝时期的这一制度设计()A.为提高国家统治效能创造了条件B.意图是制约皇权的滥用

C.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D.弥补了官员素养的不足11.下图是从汉武帝经东汉光武帝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的发展轨迹。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不断弱化B.丞相的权力得到强化C.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D.内廷机构逐渐外廷化12.东汉时期,主

管行政的尚书令取代丞相,主管监察的御史中丞,加上督察京畿地区的司隶校尉,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人称“三独坐”。这种现象的出现()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完善了官僚制度C.提高了行政效率D.加强了皇权专制13.汉代《二年律令》记载:令邮人行制书、急

书,令为他事;书不急,擅以邮行,罚金二两;书不当以邮行者,为送告县道,以次传行之: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据此可知,汉代()A.邮传管理规范B.行政运行高效C.行政制度完善D.法律日

益严苛14.门下省源于汉之侍中寺。最初侍中本为加官,无常置官员。汉末魏初,置常员四人,其时九卿卑落,侍中职权发展。南北朝时期,门下省的侍中掌理诏令机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门阀士族势力崛起B.政府出现冗官现象C.中枢权力发生

转移D.三省体制初步形成15.隋文帝在位时,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新规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而且必须使用外地人。隋文帝此举的目的是()A.抑制地方官员

贪腐行为B.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C.革除九品中正制的弊端D.防止豪强干预地方政事16.观察下面唐初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可以发现()A.唐代沿用隋制以州统县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C.江南地区经济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基础开始形成17.唐朝为边

疆防御设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而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18

.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顾命大臣之一的褚遂良首先遭到贬黜,紧随其后,针对长孙无忌的打击也展开。而在打击长孙无忌的同时,关陇集团势力也遭到清洗,政治权力更进一步向皇权集中。这一事件表明()A.门阀士族势力的衰弱B.君主专制的削弱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统治集团矛盾尖锐19.唐朝中期,政府改政事堂为“

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设立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掌决策权,并对尚书六部进行领导,掌握了一部分的行政权。此举()A.表明中枢机构产生异化B.旨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C.导致“三冗”局面出现D.有助于门第观念的淡化20.有学者提

到,南宋“三衙”用将之权,主要操控于宰相之手。特别是秦桧(宰相)开始,其父子二人,同时掌控三省和枢密院,一在东府(枢密院)一在西府(中书门下),时间长达八年之久。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A.机构分割过细B.监察机制失效C

.宰相权力膨胀D.文官系统紊乱21.两宋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成立专门的编修机构,将此前以皇帝、宰相和枢密使名义颁布的“诏”“敕”“宣”进行整理,删削繁文,统一相关指示,编成综合性的通行《编敕》。这一做法旨在()A.

完善律令体系B.施行道德伦理教化C.规范行政治理D.维护大一统的局面22.下面是宋代宰相任期时间表(任期一律以实足年数计算)。这一状况()任期时间20年以上15年以上10年以上5年以上1年以上不及1年合计北宋人数0人0人6人19人37人10人72人南宋人数1人2人0人5人

38人17人63人合计1人2人6人24人75人27人135人A.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B.实践了崇文抑武的策略C.折射出君主专制加强D.体现了权力运行的调整23.元朝中央统治机构最重要者有三:中书省掌行政,枢密

院掌军政,御史台掌监察。中书省工作时,宰相们列坐一堂,就所议政事各抒己见,最后由右丞相作出决断,大事申报皇帝,小事便宜施行。对于已作出的决策,由宰相负责监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下属机构加以执行。由此可见,与唐

宋相比,元朝()A.沿袭了前朝部分制度B.皇帝权力严重削弱C.六部的职能出现改变D.中枢机构独断专行24.《宋史·选举志》载:“川、陕、闽、广,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

差,名曰‘指射’,行之不废”。据材料可知,定差法()A.成为宋代科举制重要补充B.提高了对官员的监察力度C.有利于宋代强化中央集权D.缓解了边远地区治理困境25.“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

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材料评述的古代地方制度()A.遵循了山川形便的原则B.强

化了专制皇权统治C.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发展D.凸显了边疆治理水平26.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朝

此举旨在()A.壮大地方加强各地间的制衡B.加强政治军事上的控制C.因俗而治保障地区社会稳定D.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平衡27.“省”的本意为宫禁,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随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行省成为中央派出机构,“省”的含义遂由宫禁

、中枢机要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地方拥有相应的权力。这一变化反映了元朝()A.统治机构日益完善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朝廷调整统治策略D.蒙汉政体趋向一致28.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

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A.增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自主权B.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

理体系C.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D.有效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29.《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

表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D.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30.清代总督作为封疆大吏坐镇地方,同时它与一般地方官又有区别,其使用关防作为权力凭证,带有钦差性质,还加有中央部院大臣之衔。这说明清代总督()

A.代表皇帝监察所有官员B.具有承上制下的功能C.兼任了军机处大臣职位D.呈现位卑权重的特征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

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材料二唐初,面对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政令难以得到顺利贯彻的问题

,朝廷设立了政事堂制度,每遇到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后改为“中书门下”),并在政事堂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包括皇帝诏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方能

生效颁行。随着盛唐时代政事堂工作重心向分理行政倾斜,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正式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并承担起了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此后,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朝都设有翰林学士或学士,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中央决策机制调整的作用。(6分)32.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前殿处理政务,称朝廷,后宫是皇帝的生活区,称禁中。西汉中期,汉元帝为避其岳父名讳,将“禁中”改为“省中”。“省,察也”,意为进入宫门要严格检查。东汉时,政事由皇帝指挥的尚书完成,尚

书台出现。曹魏时,设中书,负责审查章奏,草拟诏旨,由于中书在省中,故称中书省。同时侍从皇帝的侍中权力逐渐膨胀,因机关在省中禁门之下,故称门下省。到了西晋初年,尚书台也改称尚书省。经魏晋南北朝和隋朝几百年的发展完善,终于

到唐初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省”这个名词已经彻底脱离了宫殿禁区的意义,彻底变成了宰相府的称呼。在中国古代,为了处理特殊问题或加强对地方的监督,中央会派特使去地方,最后出现中央特派机构地方化的现象,从而造成地方政权的萎缩与

降级,如西汉的刺史制度,再如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建立,吸取前朝经验,相继设立陕西、四川、甘肃等十行省。所谓行省,就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明朝于1380年罢中书省,地方上的行省也就无法存续了。虽然明清两朝依然习惯性地将最高

行政区划称为“省”,但其地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机构了。——摘编自党红星《中国古代“省”之演变略考》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省”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其演变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中央特派机构地

方化的影响。(7分)3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3分)材料一辅佐国君以行治国之事者,在春秋时期多被称为“相”。终春秋之世,列国担任治国重任的“相”,皆属卿族。这些卿或随国君外出参加各种礼仪,或主持国政以决国家军政大事,实为卿权势力强大的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

族身份的标识。因为在国君的周围不需要存在能够使其“易位”的人物,而需要俯首听命的大臣。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为这一新格局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布衣卿相之局的噶矢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结构大变动中已鸣响。——摘编自晁福林《论战国相权》材料二唐初,“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

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起草文书诏令,原属中书省的职责,唐玄宗时则正式设置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垂相,号令征伐”,皆出其手,“其后选

用益重,而礼遇益亲”,“又以为天子私人,元充其职者无定员”。在代宗永泰年间,又于内朝设立枢密院,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其职掌惟承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如此,则原来共同执掌军国政令、佐天子而统大政的中书省、门下省,都降低为只能照章办事的执行机构

。——摘编自魏俊超《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相职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相权演变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君主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的影响。(8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

78910答案CBCDCADD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ACDBAA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ADCBCCBB1.【答案】C【解析】据材料“西周初年……殷商遗民要尊重其原先的法”“在册封叔虞

……‘刑乱国用重典’”可知,西周建立后,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用刑,体现了西周治国政策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故选C项;西周统治者重视民生和民意主要体现在施政上的重民思想、为政以德、民本理论等,题干主要反映西周治国法律政策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没有涉及统治者重民的施政举措和理念无

法得出重视民生和民意得结论,排除A项;礼法结合原则强调法治与德治的功能互补性,题干材料主要反映西周因地因时制宜的用刑思路,没有涉及礼法结合原则的相关史实,排除B项;西周虽然继承殷商的法律和“夏政”,并非完全承袭了夏商两代的制度,如西周实行“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的策略,这些策

略并不是对夏商两代制度的直接承袭,而是西周在法律和政治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可知,西周有意将王视为天之子,认为其受天之命,这是将王权蒙上了神权的外衣,故选B项;据材料“视为天之元子”可知,虽然将

王视为天之元子,但西周首领并非真的跟天有血缘关系,故其并非强调血缘政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专制集权,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是地方分权制,故西周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排除

D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通过命卿制度掌握诸侯国内部重要官吏的任免权”“定时入朝汇报工作”可知,周天子加强了对诸侯国内部重要官员的管理,从而形成了对地方较强的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是周天子任命诸侯国内部重要官吏,而非原始民主,原始民

主是指始社会氏族成员共同管理社会生活的形式,排除A项;西周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排除B项;周天子通过命卿制度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但分封制下的诸侯权利较大,不能有效避免诸侯国叛乱,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纣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武王对于民众却放软身段,反复

检讨自己的过失”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原始民主传统在早期王权政治中的表现,故选D项;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在宋朝时期,排除A项;家国一体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排除B项;“遭到削弱”不合史实,应为“逐渐加

强”,排除C项。5.【答案】C【解析】秦汉时期,中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官僚体系,这一体系以皇帝为中心,通过官僚机构管理国家事务。这种理性化的官僚体系,强调规则和程序,使得国家治理更加有序和高效。这一特征在秦汉时期得到显著体现,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国家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在中国历

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项;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法律体系,但“严密的法律体系”这一表述并不完全适用于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法律体系相较于后世的明清等朝代,还未达到“严密”的程度,

且这并非其“现代”国家形态的主要标志,排除A项;秦汉时期并未实现精细化的基层管理,B项史实错误,排除B项;“大一统的儒家政治”直到西汉汉武帝时期才建立,并非贯穿整个秦汉时期,D项时空观不符,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

秦朝在处理政务时,对于紧急的文书会立即执行,不紧急的文书也必须在当天处理完毕,不能有所拖延,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秦朝行政运转的高效性,故选A项;虽然秦朝的法律制度非常严格,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行政运转的高效性,而非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且“完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要描述的是秦朝

行政机构的运转效率,与基层治理的规范性关系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交通运输方面的内容,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秦朝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秦朝官吏在工作中有“记录公文、撰写报告”以及“记录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习惯”,

这些都被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表明秦朝在吏治管理方面有一套比较严密的制度,故选D项;“官吏职业素养较高”虽然可以从官吏的工作记录中推断出来,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官吏的职业素养,排除A项;“官员施政有章可循”虽然也与官吏的工作记录有关,但题目强调的

是这些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而不是施政的规范,排除B项;材料主旨“秦朝的文书管理”,而“文书制度尊君抑臣”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8.【答案】D【解析】汉初改变了秦朝“向四方用兵,拓展边疆”的政策,原因是

汉初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中央王朝的力量是虚弱的,所以汉初的边疆措施是基于建国初国力不强的现实考虑,体现了统治者治国的理性考量,故选D项;秦朝的边疆治理方式与汉初不同,不能说汉初开创了封建王朝的边疆治理范式,不符合史实

,排除A项;汉朝对于巩固辽阔疆域的统治手段是多方面的,仅仅从汉初边疆措施这一方面难以实现,排除B项;文景之治的政治经济基础并不是边疆措施实现,比如经济基础是通过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排除C项。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

汉时期严厉打击诸侯国的奸细,抓到奸细的人有各种赏赐,而奸细处以严酷的刑罚,这说明西汉中央加强对地方诸侯国的管理和防范,体现了西汉中央对诸侯国的防范心理,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才实行严刑峻法,材料中西汉初年实行黄老之学,排除B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地方势力并没有很强大,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继承的是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在汉武帝时期中朝主持集议,公卿、列侯、二千石(司隶校尉、三辅长官)、大夫、博士等人参加,说明参加集议的人员较多,并且人员较全面

,这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国家统治效能,故选A项;材料中内朝的设置加强了君主专制,没有限制君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不是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效率,排除C项;材料中的制度设计服务于提高国家统治效能,与官员素养无关,单凭材料制度设计,无法提高官员

素养,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从汉武帝时期中朝的设立,到东汉尚书台的出现,再到三省制的形成,原处于内廷地位的官员,逐渐走向了前台,分割了原属于外廷部门的职权,这反映出内廷机构逐渐外廷化,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

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弱化,不是中央集权的弱化,排除A项;内廷官员分割了丞相的权力,丞相的权力在弱化,排除B项;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的特点,排除C项。12.

【答案】D【解析】东汉时期,主管行政的尚书令、主管监察的御史中丞,加上督察京畿地区的司隶校尉,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从而取代了原来的三公,这是皇帝加强自身专制权力的设置,故选D项;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兴盛,统治基础建立在豪强地主之上,并未扩大,且A项也与题意不

符,排除A项;单凭中央最高等级的官员设置就代表整个官僚制度是以偏概全,所以B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单凭官职的设置和调整,不能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需要简化流程和加强监督,所以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据材料“令邮人行制书、急书,令为他事…

…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可知,汉代通过立法方式确定了邮传活动的相关细节,说明汉代邮传管理规范,故选A项;材料没有法律实施状况,无法判断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邮传制度,不

足以说明整个行政制度完善,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前后对比,无法得出“法律日益严苛”的说法,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据材料“南北朝时期,门下省的侍中掌理诏令机密”可知汉魏以来侍中的职权和地位不断提高,从虚职逐渐转

变为执掌机密的实职,反映了中枢权力逐渐向皇权集中,故选C项;侍中是皇权的代表,侍中职权的上升反映的是皇权的增强,有利于打击门阀士族,排除A项;“冗官”主要强调的是官员人数众多、机构重叠,主要出现在宋代,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了门下省,并未体现尚书省和中书省,排除D项。15.【答案】D【解

析】据材料“隋文帝……而且必须使用外地人”可知,隋文帝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中央掌握了地方官吏的任免权、考核权,实行三年任期、地域回避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地方官的控制与管理,削弱了地方豪族势力,故选D项;隋朝抑制地方官员贪腐行为主要通过监察制度来实

现,题干主旨中央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加强,没有涉及监察制度的相关史实,排除A项;隋朝在地方行政方面将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简化为州、县两级制,减少了行政层级,撤除了五百多个郡,大幅减少了官员数量,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题干主要反映中央吏部任免地方官员并每年考核等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没

有涉及地方行政效率提高的相关史实,排除B项;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有利于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的相关史实,排除C项。16.【答案】B【解析】根据示意图信息可知,从唐高祖时期到唐太宗时期,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越来越详细,地方行政机构越来越多,

这说明唐朝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根据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10道,后来增到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变成道州县三级制,并没有继续沿用隋制以州统县,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经

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所以唐太宗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并没有超过北方,排除C项;唐朝藩镇割据的基础与中央集权的削弱、土地兼并严重、小农经济,边防压力增大有关,唐太宗以前就逐渐形成了,排除D项。17.【答案】A【解析】

节度使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但同时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节度使手握重兵,且与兵将之间形成了长期而密切的关系,这种高度集中的军权若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容易导致军事力量的滥用和叛

乱的发生。因此,这个制度本身确实存在重大的缺陷,故选A项;虽然题目中提到了节度使与兵将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并未明确指出这些节度使都是由蕃将充任的,也没有证据表明蕃将的充任是导致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节度使作为边疆的重要军事长官

,是拥有边地军队调兵权的,排除C项;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打破了”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先后打击了褚遂良、长孙无忌和其他关陇集团的势力,使得政治权力进一步向皇权集中,这一系列举措说明以关陇集团为代表的门阀

士族势力的衰弱,故选A项;由“政治权力更进一步向皇权集中”可得,这是君主专制的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B项;题干所述的举措属于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二者不是同一范畴,排除C项;题干所述使得士族势力削弱,是庶族地主与士族地主之间矛盾得以最终解决的表现,

不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的表现,排除D项。19.【答案】B【解析】据材料“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掌决策权”可知政事堂代行宰相职责,反映了三省一省化的趋势,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选B项;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反映了一省化的趋

势,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这是中枢机构的合理调整,排除A项;“三冗”局面出现是在宋朝时期,排除C项;中枢机构的调整体现的是决策程序的调整,与门第观念的改变无关,排除D项。20.【答案】C【解析】据材料“南宋‘三衙

’用将之权,主要操控于宰相……八年之久”可知,南宋时期,政治结构发生系列变化,“三衙”用将之权主要由宰相掌控,特别是秦桧父子同时掌控重要机构长达八年,秦桧父子的做法,进一步巩固了宰相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地位,使得南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决策更多

地反映了宰相的意志,这突出显示了当时宰相权力的过度膨胀,故选C项;宋代机构分割过细体现在中央和地方官制上通过设立多个机构来分割权力,材料主要反映宰相兼枢密使,宰相权力膨胀,而非机构分割过细,排除A项;南宋的监察机构主要包括御史台、谏院和监司,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相权和军权,未涉及监察机制,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宰相权力膨胀,且枢密院既有文官也有武官,无法得出文官系统紊乱的结论,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宋的皇帝成立专门的编修机构,统一相关指示,制定综合性的通行政令,以使官员行政有令可依,有利于规范官员行政

,故选C项;材料强调两宋的皇帝成立专门的编修机构,将之前政府颁布过的政令进行整理,律令体系强调法律体系,政府政令不等于律令,两者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两宋的皇帝成立专门的编修机构,将之前政府颁布过的政令进行整理,是为当政的官员提供治理依据,实行道德伦理教化强调用儒家经典教化

民众,两者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两宋的皇帝成立专门的编修机构,将之前政府颁布过的政令进行整理,是为当政的官员提供治理依据,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且结合所学两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两宋未实现大一统,排除D项。22.【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

从任期长度来看,任期在1年及以下的宰相数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表明宰相的更换非常频繁,这通常与君主对权力的集中控制有关。君主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如不信任、政策分歧、权力斗争等)频繁更换宰相,以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加强君主专制。综上,宋代宰相任期时间表的状况折射出了君

主专制的加强,故选C项;这一状况旨在防止相权对统治者的不利影响,“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崇文抑武是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核心在于抬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同时抑制武将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材

料末涉及崇文抑武政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央权力结构调整的相关信息,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元朝中书省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御史台掌监察”,结合所学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实行设枢密院掌管军政,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管监察,体现元朝对宋朝的制度继承,故选A项;据材料信息“大事申报皇帝”可知皇帝权力未严重削弱,排除B项;材料强调六部作为下属机构加以执行已做出的决策,结合所学唐朝时期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

理各项具体政务,可知六部职能未改变,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宰相们就所议政事各抒己见”,未体现独断专行,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由于边远地区环境险恶,中原地区的人不愿前往任职,导致这些地区治理困难。而定差

法的实施,允许中原地区及当地土著在选拔时随意选择任职地点,这无疑会吸引更多人前往边远地区任职,从而缓解这些地区的治理困境,故选D项;材料中是关于官员任职地点的选择,不属于选官制度,没有成为科举制的补充,排除A项;材料讨论的是官员任职

地点的选择,并不属于监察制度,与提高对官员的监察力度无关,排除B项;强化中央集权主要表现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央集权的问题,排除C项。25.【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一古代地方制度打破山川形便原则,将

不同地理区域的省份合并,这属于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行省制削弱地方割据自然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国家,故选C项;行省制度突破山川形便原则,排除A项;专制皇权统治强调对官僚系统控制,材料重点涉及行省制采取犬牙交错原则削弱地方割据自然基础,排除B项;材料不

仅体现边疆,而且包含内地,选项没有概括材料全部内容,排除D项。26.【答案】B【解析】元朝的行省区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各省间的犬牙交错,特别是让汉地诸行省的北向门户洞开,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利用地理优势割据称雄,从而加强了中央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地方

的控制,故选B项;元朝的行省区划虽然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地区间的制衡,但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壮大地方”。实际上,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地方自身的壮大,排除A项;虽然元朝在统治过程中确实采取了一些“因俗而治”的政策,但题目描述的行省区划设计显然与此无关。行省区划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单纯为了保障地区社会稳定,排除C项;题目描述中并未提及行省区划与经济平衡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元朝的行省区划主要是从政治和军事角度出发进行的设计,与经济平衡无关,排除D项。27.【答案】C【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使得“省”的含

义由宫禁、中枢机要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这是元朝为了有效管理辽阔疆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变化反映了元朝在统治策略上的调整,即通过设立行省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力,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

,故选C项;材料中只涉及到“省”,并没有涉及其他机构,“完善”说法有误,排除A项;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元朝的行政机构问题,并未涉及政体问题,排除D项。2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洪武

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当地方遇到紧急事务,须向中央报备,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降低地方治理灵活性,即“三司”体制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故选C项;材料强调遇到“大事”需要报备中央,这弱化了地方行政机构自主

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三司”各司其职和“大事”上报中央,并未涉及地方与地方的联系,排除B项;“三司”体制属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属于中央行政机构,排除D项。29.【答案】B【解析】内阁成员主要由编纂、检

校、讲读等官员组成,他们为皇帝提供咨询、起草诏令等服务,实际上是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机构,故选B项;明代内阁是皇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的辅助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与授权,并非为了对抗皇权,排除A项;明代内阁虽然在皇帝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它并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也没有法定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因此不能被视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排除C项;明代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机构,其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并没有法定的决策权。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

中,排除D项。30.【答案】B【解析】总督作为封疆大吏,坐镇地方,同时又加有中央部院大臣之衔,表明他们既与中央有密切联系,又负责地方事务,具有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承上制下的功能,故选B项;总督虽然有一定监察权,但并不能代表皇帝监察“所有”官员,尤其

是中央官员,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总督兼任军机处大臣的信息,且军机处大臣多为皇帝亲信,多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中特简,与总督的选拔和职责有明显区别,排除C项;总督作为封疆大吏,地位显赫,且手握重权,呈现位高

权重的特征,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31.【答案】(1)有利因素:魏晋奠定的制度基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励精图治。(2)作用: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分割相权,强化

皇权;有利于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创新中枢机构决策机制;有利于提高治理效能;对后朝影响深远。【解析】(1)据材料一“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并结合所学,可得魏晋奠定的制度基础;据材料一“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

要”并结合所学,可得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统治者层面思考,可得统治者的励精图治。(2)据材料二“面对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严重分歧,政令难以得到顺利贯彻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可得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据材料二“包括皇帝诏

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结合所学,可得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有利于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分割相权,强化皇权;据材料二“包括皇帝诏命在内的一切政令,必

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在政事堂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并结合所学,可得创新中枢机构决策机制;据材料二“翰林学士主要负责起草任命将相大臣、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等并结合所学,可得有利于提高治理效能;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思考对后世的影响,可得对后朝影响

深远。32.【答案】(1)趋势:由禁中变为宰相机构;由中央机构变成地方派出机构;由宰相临时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行政机关。因素:专制集权的强化;历代行政经验的积累;王朝疆域的变化;现实政治的需要。(2)评价:

总体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提高行政效率;为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稳定奠定了基础。造成地方政权萎缩、降级,不利于发挥地方能动性;易导致地方机构权力过大,威胁中央。【解析】(1)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皇帝的生活区称禁中,后改为‘省中’”“到唐初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彻底变成了宰相府

的称呼”,可得由禁中变为宰相机构;据材料信息“‘省’变成宰相府的称呼”“派特使去地方”“中央特派机构地方化”,可得由中央机构变成地方派出机构;据材料“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名副其实的地方机构”,可得由宰相临时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行政机关。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地方行

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可得专制集权的强化;现实政治的需要;据材料“西汉”“东汉”“曹魏”“隋朝”“唐朝”,结合所学历代王朝根据王朝实际情况调整统治策略,可得王朝疆域的变化;据材料“吸取前朝经验”,可得

历代行政经验的积累。(2)据材料“造成地方政权的萎缩与降级”,可得造成地方政权萎缩、降级,不利于发挥地方能动性;体现出地方势力有所弱化,可得总体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西汉的刺史制度”,结合所学东汉晚期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可得易导致地方机

构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据材料“元朝时期,行省就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结合所学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可得一定程度提高行政效率;结合所学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体现对元朝制度的继承与创新,可得为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稳定奠定了基础。33.【答案】(1)特点:相的来源(身份)由卿大夫下移至士阶层;相权演变与君主权威变化密不

可分;体现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过渡)。(2)措施:扩大议政大臣的范围(实行群相制);重用翰林学士;设立由宦官担任职官的枢密院。影响: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威;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有助于提高君主决策的效能);削弱了相权;

易造成中枢决策的异化;不利于调动官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解析】(1)据材料一“皆属卿族”“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为这一新格局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可知,相的来源(身份)由卿大夫下移至士阶层;据材料一“实为卿权势

力强大的一种表现”“需要俯首听命的大臣”可知,相权演变与君主权威变化密不可分;据材料一“皆属卿族”“布衣卿相之局……鸣响”可知,体现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过渡)。(2)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二“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可知,扩大议政大臣的范围(实行群相制);据材料

二“唐玄宗时则正式设置翰林学士院”“其后选用益重”可知,重用翰林学士;据材料二“又于内朝设立枢密院,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可知,设立由宦官担任职官的枢密院。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可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威;据材料二“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可

知,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有助于提高君主决策的效能);削弱了相权;据材料二“又以为天子私人,元充其职者无定员”“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可知,易造成中枢决策的异化;据材料二“都降低为只能照章办事的执行机构”可

知,不利于调动官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55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