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43.7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12e87f9670d522d1b27b0fb0fa994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中国的藏书文化包含着浓
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它的核心则是“仁人爱物”。所谓“仁人”便是把书与人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所藏尽量发挥其培育人材的社会功能。从官藏来看,早在老子主管周藏室时,便曾热情地接待孔子来查阅百二十国史记,彼此还进行了学术研讨。魏晋时期,国家藏书还曾应读者的借阅要求而赠书,如西
晋皇甫谧向晋武帝借书,武帝应求赠书一车。唐宋各代也将官藏作部分开放,如北宋的官藏即向一些官员开放,如因工作需要还可经过一定手续外借。清代尤其注重官藏利用问题,在《四库全书》纂修以前,多位学者就有机会抄录官藏《永乐大典》所收各书,有一些重要而散佚的著作得到抢救,学者全祖望、徐松等
都做过抄录工作,而《宋会要辑稿》之类的重要典籍因此得以流传。《永乐大典》还被《四库全书》当为采录佚书的来源之一,使古代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四库全书》修成后,不仅北京文渊阁可有条件地备人参阅,更在南北要地分建六阁,以便各地士人就近抄用,嘉
惠士林,保存和普及文化,所尽仁人之心,功不可没。公藏如书院之藏书本以供士子阅读为主旨,自不待言。至私藏之体现仁人之心更为显著。东汉末年学者蔡邕私藏近万卷,当他发现王粲是一位文采斐然的好学之士,虽然其女蔡琰也颇有学识,但他还是将藏书数千卷赠予王粲以培育人材。宋晃公武之所以能写出一部私家目录
名著——《郡斋读书志》,也是得力于四川转运使井度的慷慨赠书五十箧,使晃公武合个人私藏去重后得24500余卷,乃录诸书要旨而成书,体现了藏书文化的仁人效果。藏书文化的爱物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图书的爱护上。汉代就用
竹制小箱将图书分类置放,以免损失破坏。东汉发明造纸术后,藏书保护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用檗将纸染黄后再用以防蠹。隋朝是藏书文化趋于高潮的时期,炀帝爱护图书的心极强而为史籍所称道,《旧唐书·经籍志》称:“炀帝
好学,喜聚异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唐承隋风,私藏图书超出万卷者已不在少数,而爱惜图书者更非个别。如李泌藏书三万余卷,对经史子集分别标红绿白三色以区别藏书质量。宋代除注重图书形制外表的保护改进外,还对图书的内容进行纠谬正误的校勘工作,由崇丈院总管秘阁和内府藏书的整理和校勘,
并规定每日日课数量,有一大批著名学者如曾巩、苏颂、黄伯思等都对校订官藏有所贡献,为后世留下重要经验。明代范钦精心营建的宁波天一阁,是至今巍然独存四百多年的古代图书馆。它不仅拥有七万余册的藏书量,被誉为藏书天下第一家,而且对爱护图书作了多方面的设想,如防火、防蠹、防潮
、防散佚等措施,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充分体现了藏书文化的爱物精神。清初以来,藏书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官藏、公藏注重搜求典藏,还由政府组织了工程浩大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有选择地概括了古代、中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将抄本
分置在自东北至东南的繁盛之地。私藏尤为普遍,几乎是学者无不藏书,藏者无不是学者,区别仅在于数量之多寡。藏书文化的意识已牢牢地树立,藏书文化的精神得到极大发扬。不少学者为了丰富所藏,不惜移居书市附近,以便捷足先登搜求到佳本善刻。学者们在这里交流藏书,传
播文化,培育人才,研讨学问,从各方面研究图书,于是版本、校勘、目录和辑佚等专学相继出现,逐渐完善,成为清学的主要部分。(摘编自来新夏《中国藏书文化漫论》)材料二:私家藏书文化是通过其收藏过程和被称为藏书习俗的一些形式,来体现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内心感受的。所谓文化
,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常体现在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和近乎仪式的习俗中。藏书家保藏图书、体现措理之术的种种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藏书家又通过藏书楼的设置和命名、藏书印的使用和印文内容的含义,以及绘画、征诗、赛书、祭书等形式来表达他
们对典籍的敬意和惜书之癖。对于古代藏书家一些痴迷的藏书习俗,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无病呻吟或玩物丧志,而应该看到正是藏书家们将民族文化精粹视为神圣的精神,对于藏书活动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通过各种形式将私家藏书文化
演为极致。换言之,研究私家藏书文化不能轻视那些演绎文化内容的形式,要通过考察私家藏书活动的各种风尚和习俗,透视藏书家的精神寄托和追求,进而总结私家藏书不同的文化心态,把握私家藏书文化的主流和支流,以及应予继承或扬弃的不同对象。私家藏书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保存和传播文化遗
产的巨大成就。如果我们把古代私家藏书活动放到文化典籍聚散分合几千年的长河去考察,便可以确切体会到分散自流、数量庞大的私家藏书在客观上起着存传文化遗产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私家藏书作为公家藏书的补给库,每当政府向民间征书时,私家
藏书都通过献书补充了公藏,尤其是在战后,政府往往依靠私家藏书来恢复或者重建公藏。另一方面是宋代以后,许多藏书家自行刻书印书,大大增加了典籍复本,为防止许多珍稀古籍的亡佚提供了有力保障。(摘编自周少川《藏书与文化》)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到老子主管的周藏室查阅百二十国史记,这一史实反映了古代藏书能够发挥作育人材的社会功能。B.在清代,《永乐大典》中一些重要而散佚的著作得到抢救,《四库全书》编纂时也把《永乐大典》当为采录佚书的来源之一。C.宋代晃公武得到四川转运使井度慷慨赠送的五十箱书籍,他将这
些书籍和自己私藏的书籍共24500余卷编成目录。D.将古代藏书家一些痴迷的藏书习俗简单视为无病呻吟或玩物丧志是不妥的,应看到这些表面现象之后的可贵精神。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藏书大致可以分为官藏、公藏和私藏,《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属于官藏典籍。B.宋代不但注重图书形制外表的保护改进,而且对图书的内容进行纠谬正误的校勘工作。C.在我国古代,私藏非常普遍,学者必藏书,藏者必学者,只是他们藏书数量有多有少。D.从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看,我国古代数量
庞大的私家藏书起到了传承文化遗产的作用。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论述“仁人”和“爱物”时,按照朝代先后对相关现象或事例进行梳理,条理清晰。B.唐宋时开放官藏供学者抄录外借的
史实,论证了中国的藏书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C.以蔡邕将大量藏书赠人的事例论证藏书发挥作育人材的社会功能的观点,颇具典型性。D.引用《旧唐书·经籍志》对隋炀帝的评价,证明炀帝爱护图书的心极强和隋朝文化的繁荣。4.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从什么
角度论述了藏书文化?请分别简要概括。5.明代藏书家范钦有一方藏书印谓“和鸣国家之盛”,该句出自韩愈《送孟东野序》“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大意为文人学士得天之和而为国家昌盛发声。请结合材料二谈谈这句印文体现在哪些方面。(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祖母的季节苏童挂在门楣上
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风飒飒地吹着那捆粽叶,很像是雨声。真的下雨了,雨丝白茫茫地扫过村弄,在我家门前织起一张网,那捆粽叶又沙沙地响起来,像是风声了。祖母坐在门槛上,注视着檐下的雨水像小瀑布一样跌落下来,汇在石硌路上,匆
匆忙忙地流走了。很早以前祖母就聋了,但是那个秋天她说她什么都听见了。每天早晨她被雨声和潮声惊醒,便对灶边烧火的母亲说:“凤英子,今天我要走了。”但次年春夏时节,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
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挨祖母骂了,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
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祖母挎着竹篮走过横七竖八的村弄,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我跟着她。我们站在湖边的黄沙地上望着四处可见的苇丛,然后赤脚涉过一片浅水,走进最南面那丛芦苇里。祖母喜欢这里的粽叶。“这水
里有小青蛇,我看见过。”祖母说。“你不怕吗?”我看见祖母踩在一片暗水中。“小青蛇不咬人。小青蛇游过的水里,长苇子都是甜的。”祖母采着白羊湖的青粽叶,时不时俯视身下的湖水,湖水波动着,把她穿蓝袄的影子搅碎了。有一次她俯视着那个影子,突然手里抓的苇叶掉
落了。祖母站在湖水里颤抖着,告诉我她刚才看见了祖父的脸。她说她没有眼花,那确确实实就是我祖父。“老家伙来拉我走了。”祖母对着湖水自言自语。她一笑起来脸上便苍老了许多,那种笑是又凄凉又欣慰的。我记得祖母的头发就是那个春天白的。她常常一个人到湖边去,去很长时间。有一片芦苇的叶子差不多
让她劈光了。她赤着脚站在冷冷的湖水里,俯视着水面,说她又看见了老家伙的脸,湖上下网的人看见我祖母在水里又是说又是笑又是哭的,都说她的眼睛也许真看见了什么。家里人猜祖母是看见了游过水下的小青蛇。我祖父属蛇,他跟我这么大的时候,村上人都喊他小蛇儿。他十七岁娶了我祖母,我祖
母就成了“小蛇儿家里的”。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没有人去劝阻她。祖母年近古稀但并不糊涂,直到去世没干过一件糊涂事。“小蛇儿从前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有一天村西的老寿爷踱过我家门前,看见了门楣上一捆捆的粽叶,这样对我父母亲说
。父母亲一个编竹篓,一个劈柴,他们对老寿爷笑着,没有说什么。我祖父也死于秋天。死于异乡异地一个叫石码头的地方。许多年了村里人还是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有一年老寿爷跟着贩米船溯水而上,来到湖北一个码头上,遇见了我祖父。他正在码头的石阶上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
。在异乡见到村里的熟人,祖父并不激动。他抛下瞎女人和围观的人群,跟着老寿爷上了贩米船。他帮着村里人把船上的米袋卸完,拉着老寿爷进了一家小酒店。就是那次我祖父酒后还吃了八只粽子。“你回去吧,你儿子会满村跑了。”老寿爷说。“不回去。”祖父喝白干
喝得满脸通红,摇着头说,“出来了就不回去了。”大家都站在东去的船上向他挥手。看见祖父一动不动站在岸边一块突出的石头上,身边滚动着浓浓的晨雾。那地方多雾。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那没完没了的雨就下得不寻常。我祖母坐
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祖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从白羊湖的黄沙滩传来了潮声,她在那阵潮声中不安起来,屏息静气,枯黄的脸上泛起了不祥的潮红。“活不过这个冬天了。”我听见父亲对母亲说。母亲对串门的亲戚说
。串门的亲戚也这么说。那天父母亲去田里收山芋了。雨还在下,门前的石硌路上静静的,半天没有人经过。我看见祖母倚着木板门闭上眼睛,脸上的表情神秘而悠远。我过去轻轻摇了一下她瘦弱的身子,她没动,我紧张地喘着粗气,突
然她微笑了,眼睛却仍然紧闭着。“我没死。你这傻孩子。”她说。秋天下最后一场大雨的时候,我母亲从箱子里找出了祖母的老衣,那是我祖母几年前自己缝的,颜色像太阳一样又红又亮。我见过村里几个死去的老人,他们身上最后一件衣服都挑选了鲜亮的颜色
,那大概是有道理的。母亲把红色的老衣挂在她房里,光线黯淡的房间便充满了强烈的红光。母亲说是为了镇邪。红颜色能镇邪,后来我母亲打开了祖母常年锁着的一只黑漆木盒,木盒里空空的,我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急忙走到后门去。“没有了。”母亲对编竹篓的父亲说。“什么没有了?”“那块金锁。”母亲说,“
我嫁过来的时候她给我看过的。又不想要她的,她干什么藏起来呢?”我父亲沉默了一阵子,来到祖母身边,轻轻地把她从昏睡中唤醒。“娘,你的金锁呢?”“没了,早没了。”祖母那会儿依然清醒,她定定地看着父亲的脸。“娘,我们不要,让你老带走的。”母亲说。“我不带走,死了还带金锁干什么?”祖母说完真切地微笑了一
下,那是她一辈子最后一次微笑。笑得那样神秘,让人永远难忘。我父母亲凝视着她布满皱纹和老人斑的面容。愣怔了半天,等着她告诉什么。但是祖母闭上眼睛了,不再说话,微笑也渐渐消退。父亲站在那儿,忽然浑身不可遏止地颤抖起来,他朝母亲背上推了一把,沙哑着嗓子
说:“走吧。”他们两个踮着脚尖,轻轻地离开。祖母在连绵不绝的雨声中继续着她的梦境。我祖母清贫了一辈子,没有留给家里任何值钱的物件,连唯一的金锁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只有一捆一捆的旧粽叶还挂在我家的门楣上,沙
沙沙地响。在长长的秋天里,我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面出出进进,总能闻到白羊湖边芦苇的清香,春天那个祖母的季节就浸润着这股清香。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节,祖母还会将温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颈挂上那只用红线扎紧
的“小脚粽”。我挂着这只粽子跨出家门,走过村弄,在白羊湖一带燕子样掠过。走过春天走过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祖母的坟在白羊湖边。坟上长着一株娇黄的迎春。没有青草,青草还没有长出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祖母到湖边去,对着水面又说又笑又哭,是因为想起了自己一生经历,内心情感复杂。B.去年端午祖母包了几乎堆成一座山的粽子,除此之外,祖母直到去世没干过一件糊涂事。C.祖母害怕金锁丢
失,长年将金锁锁在一只黑漆木盒里,可是金锁还是被偷走了。D.“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主要是因为气候反常,雨也下得很不寻常。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主要情节按照季节变化和祖母一生的遭遇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对祖母形象的刻画更丰满、更充分。B.小
说以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开头,又以“我”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面进进出出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情节完整。C.小说中祖母没有名字,因嫁给祖父后成了“小蛇儿家里的”,这一细节揭示了祖母悲苦命运的原因,深化了小说主旨。D.小说插入叙述
老寿爷遇见祖父的情节,揭示了故事中的谜团,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8.“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9.小说中多处写到门楣上的粽叶以及祖母包粽子的情节,有何用意?请结合
文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贞观初修洛阳宫,以备巡幸,张玄素上书极谏,其略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且陛下今时功力,何异昔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太宗
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玄素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且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敕,高门大殿,并宜焚毁。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与贫人。事虽不行,天下称为至德。今若不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年间取舍顿异何以昭示万姓光
敷四海?”太宗曰:“善。”太宗将幸九成宫,马周上疏谏曰:“臣窃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侍膳,晨昏起居。今所幸宫,去京二百余里,銮舆动,俄经旬日,非可朝行暮至也。上皇情或思感,欲见陛下者,将何.以赴之?且车驾今行,本意只为避暑,则上皇尚留热处,而陛下
自逐凉处,臣切不安。”太宗称善。皇甫德参上书曰:“陛下修洛阳宫,是劳人也;收地租,是厚敛也。”太宗怒曰:“此人欲使国家不收一租,不役一人,乃称其意!”魏征进曰:“贾谊当汉文之时,上书云‘可为痛哭者三,可为长叹者五’。自古上书,率多
激切。若非激切,则不能服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讪谤,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惟在陛下裁察,不可责.之。否则于后谁敢言者?”乃赐绢二十匹,命归。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太宗谓玄龄、士廉曰:
“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等谢。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
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节选自《大唐新语·卷三·极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五六年间A取舍B顿
异C何D以E昭示F万姓G光敷H四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袭,有穿衣、沿袭、乘人不备而进攻等含义,“袭亡隋之弊”中的“袭”指沿袭。B.“将何以赴之”与“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何”的含义不同。C.“不可责之”与“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责”的含义相同。D.“陛下所为若是”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两句中“是”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祖曾下令烧毁洛阳的高门大殿,唐太宗请求唐高祖把高门大殿的瓦木赐给贫苦的百姓,得到瓦木的百姓都称颂唐太宗为至德之人。B.马周认为唐高祖年事已高,唐太宗应该每天侍奉进餐、问安,九成宫距离京城有二百余里,如果唐高祖想要见唐太宗,唐太宗可能赶不回来。C.魏征引用“狂夫
之言,圣人择焉”来劝谏唐太宗,希望唐太宗能详察皇甫德参的话,不再追究皇甫德参的责任,否则以后没有人敢进言了。D.唐太宗认为房玄龄、高士廉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自己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与房玄龄等人无关,房玄龄等人下跪道歉。13.把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修洛阳宫,是劳人也;收地租,是厚敛也。(2)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14.张玄素列举“阿房成,秦人散”的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绥州作①韦庄雕阴②无树水难流,雉堞③连
云古帝州。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④归时鬓已秋。一曲单于⑤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注】①本诗是韦庄进士及第之前外出求学浪游绥州时作,登进士第时韦庄已五十岁,此前因避乱于各处辗转游历。绥州城亦称扶苏城,
地处西北,人烟稀少,其最高处即秦皇长子扶苏墓。②雕阴:绥州城南门正面之山即雕阴山。③雉堞:指城上短墙。④蔡琰:字文姬,没于匈奴十二年,为曹操赎归。⑤单于:曲调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无”“
难”写尽边地荒凉,下句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B.首联中,诗人从静处落笔,用笔粗犷简括;而颔联从听的角度写景,笔触工致。C.诗人倚楼以远望雕阴景致,但在茫茫夜雨之中,只能隐约看见远方戍卒的身影。D.诗人的境遇同当年的王昭君、
蔡文姬有相似之处,诗人引以自况,表达悲苦心境。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暮春出游的图景,其中“,”两句写出了他们在水边台上悠然自得的情状。(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山为喻,说明要成就帝业必须广纳贤才的两句是:“,。”(3)《桂枝香·金
陵怀古》中词人感叹旧朝覆亡,往事无痕,空余眼前秋景令人嗟叹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真是好看啊,这春山。无论叶之绿还是花之娇,一切颜色都是最初的颜色,纯净至极。连翘和迎春都开黄花,A,一个艳丽,一个
沉着。玉兰也分了红玉兰和白玉兰两种,白玉兰更多一些。和所有的名胜一样,山上香火也很鼎盛。即便是这样的天气,上山的人也很多,且多为祈福而来。只是如今的祈福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树枝上,栏杆上,到处都是祈福牌子。初春的树摇曳着清新的嫩绿,密密匝匝的红牌子随风而舞,如
心意在荡漾。有的宏大,如“祝世界和平”。①有的具体,如“发大财”“考研成功”“早日上岸”。看着看着,我总忍不住要猜想一下祈福者都是些什么人。“希望自己能早日到适合的平台发光发热,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想来B。“祝女儿最迟年底和某
某某定终身”,这口气想来该是位母亲吧。漫步到“十里画屏”,在云雾中,导游小哥很尽职地讲着。②讲春天云海浩荡云遮千里,讲染尽万峰的枫林秋色,讲阳光、雪色和大殿顶上的金色在寒冬雪霁后交相辉映,讲盛夏夜晚在山顶看星星。小哥指着茫茫的远处,如数家珍地报着
景点的名字:巨龙巡山,观音赏曲,妙步莲花……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请调整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序,使逻辑合理,句式协调,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初春的树摇曳着清新的嫩绿”巧妙运用借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姿态和颜色。B.“密密匝匝”这个叠词极富表现力,写红牌子数量之多,表明前来祈福的人也很多。C.“随风而舞”运用拟人,写出了红牌子风中的摇曳貌,也写出了其所寓之“福”的美好。D.“如心
意在荡漾”运用比喻,既写出红牌子随风而动的形态,也照应下文祈福人的心愿。(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本题共2小题,10分)我长久地、仔细地看过河水的流动,并不是___①___的,而是弯弯绕绕不断打着旋儿,将浮萍、草芥、枯木,甚至房屋卷进去又吐出来,也
将日光、月光卷进去又吐出来,动作如此柔曼,如此笃定,我经常看得入迷。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从无到有,从细小到阔大,有可能挤在荒原,有可能流入市镇,渐渐为众人所知。一条河从源头起步,可能流不多远就干涸了,那便销声匿迹了,或者融入别的河流
,更加显赫,然而,也从此失去自己的轨迹。一条河只有纳入众多河流,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行之久远。一条河只有经过大起大伏,才能获取能量,才能激流勇进。一条大河,___②___也好,受到关注也好,它只在自己的流淌里,也只需在意自己的流淌。甚至不须在意对人有没有用,有没有用不是它该考
虑的,它只用考虑流淌,尽情地流淌,并壮大,并奔腾。在它成就自己的时候,自然也会成就别人。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草原、荒漠等内地。”表达效果有什
么不同?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带来了全新的内容消费方式,“1分钟带你穿越历史长河”“3钟解锁全新技能”“5分钟瘦身秘诀大公开”“10分钟打造瑜伽达人”等短视频内容在网络世界备受
追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总在不断“赶时间”,追求着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C2.C3.D4.①材料一从人文主义精神的角度论述藏书文化,指出其核心是“仁人爱物”。②材料二从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角度论述藏书文化。5.①范钦用藏书印文表达自己为国家昌盛发声,体现出藏书家将民族文化精粹视为神圣的精神。②范钦
通过藏书活动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体现出文人学士以此助力国家昌盛的价值追求。【解析】1.C.“他将这些书籍和自己私藏的书籍共24500余卷编成目录”理解错误,“24500余卷”是“去重”后所得数量。2.C.“在我国古代”范围扩
大,材料一讲的是“清初以来”,且在“学者无不藏书,藏者无不是学者”前有“几乎是”。3.D.“证明炀帝爱护图书的心极强和隋朝文化的繁荣”错误。引用《旧唐书•经籍志》对隋炀帝的评价是证明炀帝爱护图书的心极强,但不能证明“隋朝文化的繁荣”
。4.材料一第一段为中心段,“中国的藏书文化包含着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它的核心则是“仁人爱物”,可见材料一从人文主义精神的角度论述藏书文化,指出其核心是“仁人爱物”。材料二共两段,结合第一段“私家藏书文化是通过其收藏过程和被称为藏书习
俗的一些形式,来体现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内心感受的”和第二段的“私家藏书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的巨大成就”可知,材料二是从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角度论述藏书文化。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从材料二中,尤其结合“私家藏书文化是
通过其收藏过程和被称为藏书习俗的一些形式,来体现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内心感受的”可提炼出私家藏书者通过一系列习俗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藏书印是其中一种方式;材料二第二段说私家藏书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的巨大成就,且结合“一方面私家藏书作为公家藏书的补给库,每当政府向民间征书时,
私家藏书都通过献书补充了公藏,尤其是在战后,政府往往依靠私家藏书来恢复或者重建公藏。另一方面是宋代以后,许多藏书家自行刻书印书,大大增加了典籍复本,为防止许多珍稀古籍的亡佚提供了有力保障”可见,私家藏书起到存传文化遗产的作用,更加鼓励有志向的学者文人为天下藏书,助
力国家昌盛的价值取向。6.A7.D8.①“我”作为祖母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见证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通过“我”对祖母的依赖怀念,衬托出祖母的慈爱;③由“我”叙述所见所闻的祖母的故事,使故事更真实可信;④祖
母倚着门休息,“我”紧张地查看,祖母去世后,“我”看着祖母留下的粽叶想念祖母,“我”的行为和内心感触使抒情更真切感人,揭示了小说的主旨。9.①粽叶和粽子是祖母情感的载体。祖母知道祖父喜欢吃粽子,于是春天不辞辛苦采粽叶,端午前后不停地包粽子,将粽叶挂在门楣上,借此表达对祖父刻骨铭
心的思念和对其回家的期盼;②粽叶和粽子象征祖母悲惨的命运。当初的青粽叶“已经变成了灰褐色”“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暗示祖母在年复一年的朝思暮想、苦苦等待中断送
了青春,凄惨地度过了一生;③粽叶和粽子凸显了小说的主旨。祖父尽管抛弃了祖母,但祖母仍然无怨无悔地支撑着家庭,通过粽叶和粽子表达了“我”对祖母孤苦一生的同情、惋惜和对她的深切怀念。【解析】6.B.祖母不停地包粽子不
是糊涂,是因为想念祖父,祖父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C.祖母的金锁被偷走于文无据,祖母临终前被问到金锁的下落时笑得神秘,说明祖母知道金锁的下落。D.“主要是因为气候反常”错,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是因为去年秋天祖母意识到自己日子不多了,大家也都说祖母活不过这个冬天了。7.D.“插入叙述”错,该情
节应是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叫补叙。老寿爷遇见祖父的情节补充叙述了祖父不回家,祖母独守一辈子的情节。8.①文中的“我”是祖母的孙子,祖母的故事“我”全程参与,是见证者,推动情节发展;②文中
写“我”跟着祖母去河边采苇叶,祖母死后“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节,祖母还会将温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颈挂上那只用红线扎紧的‘小脚粽’”“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通过“我”对祖母的依赖怀念,衬托出祖母的慈爱;
③“我”是祖母的孙子,祖母的故事“我”最清楚,由“我”来讲述故事,更具真实性;④从“我”的视角讲述,便于写心理感受,抒发真情,如祖母倚着门休息,“我”害怕祖母去世,“我过去轻轻摇了一下她瘦弱的身子,她没动,我紧张地喘着粗气”;祖母去世后,“我在祖母留下的旧粽叶下面出出进进,总能闻到白羊湖
边芦苇的清香,春天那个祖母的季节就浸润着这股清香”,后面更是直接抒情,“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我”的行为和内心感触使抒情更真切感人,揭示了小说的主旨。9.①粽叶和粽子是祖母情感的载体。祖父喜欢吃粽子,于是祖母每
年春天都要“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回来之后要包很多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还把粽叶挂在门楣上。粽子和粽叶代表的是祖母对祖父
的刻骨铭心的思念,盼望着祖父能够回家。②粽叶和粽子象征祖母悲惨的命运。挂着门楣上的粽叶由青葱变得灰暗,“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在秋雨中“我祖母坐在门槛上凝视门楣上的旧粽叶,那些粽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这粽叶象征的是祖母的一生,由
美好的青春年华到衰老的暮年,她一年一年采粽叶,包粽子,每只粽子代表都是对祖父的期盼,她在等待着祖父回来,朝思暮想,就这样耗尽了一生。灰褐色的粽叶代表的是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的爱情。③粽叶和粽子凸显了小说的主旨。祖父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他抛弃了祖
母,但祖母却依然苦苦支撑,把儿子养大,娶了媳妇,有了孙子;她自己则年年包粽子等待祖父回来。变成灰褐色的粽叶,一年一年包的粽子,代表着祖母的情感和耗尽的青春。通过粽叶和粽子表达了“我”对祖母孤苦一生的同情、惋惜和对她的深切怀念。10
.ACG11.D12.A13.(1)陛下修建洛阳宫,这是使百姓劳苦;收取地租,这是加重百姓的赋税。(2)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容许他们知道呢。14.①以史为鉴希望唐太宗能够以
秦人建造阿房宫而终致覆灭的史实为鉴。②引出下文将唐太宗的做法与隋朝弊政相类比,进一步说明大兴土木的危害。【解析】10.句意: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陛下的做法和先前完全两样了,用什么来向天下的百姓展示诚信,又用什么来光照四海呢?“五六年间”作句前时间状语,单独成句,
其后A处断开;“取舍顿异”是主谓结构,其后C处断开;“昭示万姓”和“光敷四海”结构一致,中间G处断开。故选ACG。11.A.正确。句意:这是在沿袭已经灭亡的隋朝弊政。B.正确。什么;为什么。句意:将如何(用什么方法)赶回来呢?/
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C.正确。都是“责备”的意思。句意:不要责备他。/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D.错误。正确,/这,代指上文中提到的原因或情况。句意: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因此,燕国虽然是效果,却是最后一个被秦
国灭亡。12.A.“得到瓦木的百姓都称颂唐太宗为至德之人”理解有误,原文“事虽不行,天下称为至德”,意思是说“这件事虽然最终没有施行,但是天下百姓都称颂陛下为至德之人”,可知唐太宗的请求并未成功。13.(1)“劳”,使……劳苦;“厚”,加重;“敛”,赋税。(2)“股
肱耳目”,得力助手;“所营造”,工程建筑;“容”,容许。14.①由原文“臣闻阿房成,秦人散”可知,秦始皇骄奢淫逸,不顾百姓的劳苦,坚持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百姓离心离德,一致秦朝灭亡,张玄素想以史为鉴,希望唐太宗能够以秦人建造阿房宫而终致覆灭的史实为鉴。②由原文“役疮痍之人,袭亡隋
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今若不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可知,引出下文将唐太宗的做法与隋朝弊政相类比,进一步说明大兴土木的危害。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计划修缮洛阳宫,来为皇帝巡游居住作准备,张玄素上书极力劝谏,他的奏书大概说
:“我听说阿房宫建成了,秦朝的人民也就解体了。陛下现在所役使的百姓,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役使十分疲惫的百姓,这是在沿袭已经灭亡的隋朝弊政。用这样的做法来说,您恐怕比隋炀帝还要过分,我深切地希望陛下能好好考虑这件事。”太宗说:“你说我比不上隋炀帝,那么和桀、纣相比怎么样呢?”玄素回答说:“如
果这座宫殿最终建成了,可以说是都会导致走向动乱。再说陛下刚刚平定了东都洛阳,太上皇曾下令烧毁洛阳的高门大殿。陛下认为这些殿堂的瓦木还可以再用,不应该烧毁,就请求太上皇把这些瓦木赐给贫苦的百姓。这件事虽然最终没有施行,但是天下百姓都称颂陛下为至德
之人。现在如果陛下不遵守太上皇的旧制,就是隋朝弊政的再次复兴了。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陛下的做法和先前完全两样了,用什么来向天下的百姓展示诚信,又用什么来光照四海呢?”太宗听后说:“好。”唐太宗打算去九成宫,马周上疏进谏说:“我私下考
虑太上皇的年纪已经很高了,陛下应该每天早晚侍奉进餐,早晚问安。现在要去的宫殿,距离京城有二百余里,陛下您动身前往,很快就会过去十天,不可能早上出发晚上就到了。如果太上皇有时想念,想要见陛下,将如何(用什么方法)赶回来呢?而且陛下此次出行,本意只是为了避暑,那么太上
皇尚且还留在炎热的地方,而陛下自己却去追逐凉快的地方,我对此感到不安。”太宗赞扬马周的建议很好。皇甫德参上书说:“陛下修建洛阳宫,这是使百姓劳苦;收取地租,这是加重百姓的赋税。”太宗生气地说:“这个人要让我国不收取一点租,不役使
一个人,才合乎他的心意!”魏征进谏说:“贾谊在汉文帝时,曾上书说到‘能为之痛哭的有三件事,能为之长叹的有五件事’。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很激烈恳切。如果不激烈恳切,就不能让人主的心信服。言辞激烈恳切就近似毁谤,正所谓‘狂夫的言语,圣人从中选择’。希望陛下详察他的话,不要责备他。否则以后谁
敢进言呢?”太宗于是赏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打发他回去。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吗?”窦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街的事务就行了,我在
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了呢?”房玄龄等人下跪道歉。魏征进言说:“我不理解陛下您(为什么)责备(房玄龄等人),也不理解房玄龄等人(为什么)道歉。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容许他们知道呢。(陛下)责备他们向主管官员询问(的做法),(是
)我所不能理解的。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奏请(陛下)罢免它。这是辅助君主的正道。房玄龄等的询问既然没有罪,而陛下却责备他们,房玄龄等人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什么职责
,我实在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太宗深深地接受了魏征的进言。15.C16.①绥州地处西北,人烟稀少,冷落荒凉,诗人游学途经此地,感到归期渺渺。②晚归的驼队在茫茫夜雨中缓缓而归,声声驼铃,驼队晚归与稽留他乡的诗人形成对比,激起了诗人的思归情绪。③尾联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烽火点燃,
孤月高悬,给人一种孤独凄凉之意,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解析】15.C.“倚楼以远望雕阴景致”说法有误。“望乡孤客倚高楼”意思是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只有自己这个羁旅客独倚高楼望着故乡。可见诗人想要远望的是远方的故乡。16.“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指的是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强
调情思要通过写景表导读现出来。而诗歌首联中,诗人写了绥州城的自然状况。这里树木不长,水土严重流失,到处是塬、峁、沟、壑,连水也不能畅流。一“无”、一“难”,写尽了边地的荒凉、环境的艰苦。可见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蜿蜒的城墙高耸天际。人烟稀少,行路艰难,诗人游学途经此地,不由自主地产生归期渺渺的担
忧。诗歌颔联、颈联中,作者首先写了诗人形象、夜雨驼铃与倚楼怀乡。诗人的目的是“望乡”,时已届晚,没有望到故乡。荒凉的旷野充满凄凉况味,同时也更加暗示出诗人所在之地与家乡距离的遥远,突出了“孤客”之“孤”。由此,诗人望着眼前的路,引起内心的联想:这条连通内地边塞的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汉元帝昭君
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她之后被曹操以匈奴赎归回汉时走的也是这条路。这两个历史人物一向被视为背井离乡、沦落不偶的典型,在这里诗人也有将他们引以自况的意思在内:自己到处漂泊,前途茫茫。诗歌尾联中,边月如钩,月色凄冷,《单于》一曲,在夜空回荡,而暮色中蓦地升起了报警的烽火的景象,充
满了孤独凄凉的氛围,也引起“孤客”对边患的联想。边地危险,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就不由自主地愈发浓烈起来。17.浴乎沂风乎舞雩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详解】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沂”“雩”
“壤”“衰”“凝”。18.A.二者却有分别B.这位刚刚走出校门19.讲盛夏夜晚在山顶看星星,讲枫林秋色染尽万峰,讲寒冬雪霁后阳光、雪色和大殿顶上的金色交相辉映。20.A【解析】18.A.前句“都开黄花”说连翘和迎春的相同点,后面“一个艳丽,一个沉着”强调其区别,应填:二者却有分别。B
.语境在说“猜想一下祈福者都是些什么人”,根据“希望自己能早日到适合的平台发光发热,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推知是刚走出校门的人,应填:这位刚刚走出校门。19.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首先协调句式,先选定
一个基准句,如以“讲盛夏夜晚在山顶看星星”为基准句。然后把其它分为化为与其相同的形式,即“讲……”:把“讲染尽万峰的枫林秋色”改为“讲枫林秋色染尽万峰”;把“雪色和大殿顶上的金色在寒冬雪霁后交相辉映”改为“讲寒冬雪霁后阳光、雪色和大殿顶上的金色交
相辉映”。最后按照逻辑梳理句子顺序: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梳理即可。20.A.“借喻”错,“嫩绿”是“借代”;其姿态也不是“借代”写出的。21.①一往无前②无人问津22.①原句用了四个“在”,强调了河流源头的不同位置;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②原句所用的“甚至”在强调之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意味,“基本”则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该句无此意味,且层次关系单一。③原句中每一个地点独立成句,构成排比句,具有音韵美,而改句则是单调的陈述语气。【解析】21.①根据“而是弯
弯绕绕不断打着旋儿”可知,此处应是描绘河流奋勇前进的笔直流淌的状态,故此处可填“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②根据“受到关注也好”可知,此处应是表达没有人前来
打听关注,故此处可填“无人问津”。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打听价格或情况等。22.①“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连续使用四个“在”字,不仅凸显了河流源头分布的广泛性,还赋予了
每个源头独特的地理意义。这样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河流源头分布的不同位置。相比之下,改句则缺乏这种强调效果,源头的位置和重要性在表述中显得相对平淡。②“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中的“甚至”一词,不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还
暗含着一种出人意料的意味,仿佛是在告诉读者,尽管前面已经列举了许多源头,但仍有更多未知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而“基本”一词,则是对前面所列举的源头进行了一个总结,使得整个句子更加完整和有条理。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意味,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陈述,缺乏层次感和深度。③原句中的每一个地点都独立成句,形
成了排比句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使得句子更加有节奏感,还赋予了每个地点以平等的地位,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每个源头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改句则采用了单调的陈述语气,缺乏这种音韵美和节奏感,使得整个句子显得相对平淡无奇。23.【详解】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列举了“1分钟带你穿越历史
长河”“3钟解锁全新技能”“5分钟瘦身秘诀大公开”“10分钟打造瑜伽达人”等提倡、追求快速高效的短视频大量出现并大受欢迎的现象,引出“赶时间”这一话题。这些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满足了现代人碎片化时间的需求。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很难抽出大量时间来深入学习或了解某个领域
的知识,而这些短视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们通过精炼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解说,让人们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然而,这种“赶时间”的文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人们可能会因为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深度和思考,导致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另一方面
,过于依赖短视频获取信息也可能让人们失去阅读长文或深入研究的耐心和能力。因此,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安排时间,既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深度和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平衡,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和成
长。所谓“赶时间”,实质上就是追求速度,即“快”。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追求成功,似乎都按下了快速键。人们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否则似乎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种“赶时间”的心态,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让我们能够紧跟时代潮流,
勇立潮头,提高做事效率,激发工作热情,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过于追求速度往往会导致浮躁的做事态度,急功近利的追求,甚至不择手段的功利心。这种盲目求快的心态,有时候反而会使
我们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失败。与此相对,“慢”在今天是否已过时?其实,“慢”并非完全消极,它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适当地放慢脚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反思和规划,避免盲目行动。同时,“慢”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真谛。因
此,“快”与“慢”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存在着辩证关系。它们可以是先后关系,也可以是共存关系,甚至可以是因果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迅速行动,抓住机遇;有时候,我们又需要放慢脚步,深思熟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根据
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快”与“慢”。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质量;在享受生活的美好时,也不能忘记目标和责任。只有在快慢适度、张弛有度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实现
自己的价值。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快固欣然,慢亦可喜。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常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徐徐图之,行稳致远。二、常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愿与时代争高低——不惧潮流,与
时偕行。三、当行:明者因时而变,知者徐思徐行——不疾不徐,日月争辉。最后总结,唯愿:慢者不忘快时代之责,快者仍念慢思考之珍。不疾不徐,完善自我,顺时而行,至于臻境,创盛世中华。立意:1.快时代里的慢思考。2.短视频时代:快中求深。3.快慢之间
,生活之道。4.快中求稳,慢里寻真。5.快时代,慢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