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872 M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x,共(7)页,1.87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4ce6a49d474fd6047e260ec1b7cbb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春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辇宏晔审题人:黄寒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诺亚与洪水的故事是欧洲在中世纪以来文学艺术

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而且包括巴比伦、希腊、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在内,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有形形色色的世界大洪水传说。这类传说体现了A.早期人类文明的共性B.宗教神学的广泛传播C.远古生态环境的恶劣D.人文思想的初步觉醒2.考古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

,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大约从9000年前,人类开始驯化墨西哥类蜀黍,初次驯化的玉米支系于6500年前以非完全驯化的状态开始了离开墨酉哥进入南美洲的旅程美洲域外作物本土化历程漫长B雅典城邦举行多次部落比赛,各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为争取自己部落

的胜利共同努力,并在胜利后共享胜利果实部落竞技促使城邦凝聚力的提高C公元1000年以前,美洲留下来的一幅地毯,每英寸含纬纱五百根,而中世纪欧洲的最高记录不过一百根阿兹特克文明优于欧洲文明D1438年,法国国王颁布《布尔日国事诏书》,规定主教由法国教士团选举产生,取消教皇保留圣职与预先指定的权力法

国排除了教皇对王权的干预3.古代历史学家色若芬说,波斯帝国有两种官吏,“一种官吏负责管理居民和劳动者,并向他们征收贡物,另一种官吏统率军队和守备军”。波斯的这种设置A.体现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B.利于官员互相监督和制约C.反映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继承希腊

和马其顿的文化4.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变化A.促进

了民族国家的产生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发展C.反映了封建关系的改革D.会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5.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

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6.如下图所示,该时期北美农作物种类构成的主要成因是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A.全球航路的开辟B.北美经济的发展C.英国殖民政策的

限制D.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7.“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寇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这体现

了①咖啡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到世界②伏尔泰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③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④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13世纪之后,禁奢法令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意大利各个

自治城市的立法条令之中,仅15世纪整个意大利地区就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潮流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些法令的颁布A.契合了人文主义B.受到新航路开辟/影响C.

推动了价格革命D.阻碍民众生活水平提高9.16世纪前期,路德的三本“革命性的印刷书”——《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卖出了几千本。加尔文出版的《基督教要义》以多种版本形式在全欧洲流传。

据此可推知A.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形成B.印刷术利于促进欧洲思想变革C.印刷术保存了欧洲古典文化D.东正教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10.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下议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的不信任案

。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下面评论正确的是A.议会改革必要性的加强B.破坏了英国的民主化的进程C.三权分立的原则被破坏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11.读“1876—1

893年日本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变化(%)”柱状图。对图中数据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殖产兴业使日本财政收入迅速增长B.文明开化提高日本受教育人口比例C.日本扩军备战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D.明治维新导致日本的财阀势力增

强12.1907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组成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备得独立。”由此可知A.亚洲革命者进行了联合斗争的尝试B.革命者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C.亚洲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复兴D.亚洲各国的斗争引起帝国主义国家的恐

慌13.巴黎公社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其发布的第5号公告中明确提出:中央委员会不是“制造混乱的罪魁,因为它有幸领导的国民自卫军既无过激行动,也无报复行为,国民自卫军正是以其明智而克制的态度,显出自己的气魄和力量来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A.传递了巩固政权的意愿B.贯彻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D.接受了先进理论的指导14.在第一国际实际活动的1864—1872年,它曾在欧洲、美洲、非洲等18个国家建立支部,发展会员约4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强大的政治力量,被称为世界“第七强国”。这说明第

一国际A.改变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B.使各国工人阶级获得政治权力C.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影响力D.推动国际秩序实现了平等公正15.1921年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

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列宁旨在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农村经济B.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6.19

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

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17.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人们普遍对一战的损失与流血记忆犹新,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表露同情,英国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

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英国A.法西斯主义的盛行B.反战运动高涨C.放弃大陆均势政策D.实行绥靖政策18.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

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美国的这一做法A.加速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步伐B.是太平洋战争经济战的一部分C.有效延缓了日军的南进速度D.彰显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19.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六天,

确定最低工资,实行女工和童工保护制,劳工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等。这表明宪法A.为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进步奠定了基础B.为墨西哥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创造条件C.反映了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D.彻底废除了墨西哥的封建土

地私有制度20.下图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A.第三产业崛起B.中间阶层增加C.福利规模扩大D.经济滞胀明显21.美国于1982年11月13日宣布取消对苏联天然气管道制裁的前提是西欧国家立即着手研究替代苏联能源的问题,但是西欧还是加强了与苏联的经济往来。1983年,西欧同苏联的

贸易额占当年苏联同发达国家贸易总额的82%。这反映出A.美苏两极对峙走向缓和B.西欧对外战略独立性增强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欧洲已成为美国竞争对手22.下图是1990年美苏赫尔辛基会谈时戈尔巴乔夫赠送给布什的《胜利者》漫面,描绘了两者共同击倒“冷战”怪兽的情景,该漫画反

映了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C.苏美两国的矛盾消除D.国际形势的渐趋缓和23.21世纪初,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全球收入最高国家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

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信息化是A.新兴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B.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C.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源D.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手段24.1958年,中国开始援助非洲中小型工业项目、农场建设以及粮食供应,截至1966年中国援非金额累计已达4.

23亿美元。在2000—2011年间,中国对非洲的51个国家援建了1673个项目,总额约750亿美元,援建范围很广;涉及卫生、教育等。这表明我国致力于A.维护非洲各国粮食安全B.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保障全球的和平与发展D.践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赛事,而是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希腊人的心目中,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有着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人永远也达不到神的境界,但是人类可以通过极限能力的不断扩展一步一步地与神接近……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

,共举行了293届,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显示希腊民族精神的盛会。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标枪、拳击、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摘编自郑昕鹏《古代奥运

会的兴衰》材料二顾拜旦的诗作《体育颂》发表于1912年。当时的欧洲正处于混乱状态,工业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矛盾日益激化。同时初创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显露出种种弊端,例如出现马拉松比赛作弊,服用兴奋剂、裁判不公等丑闻

。这些状况引起顾拜旦的忧虑和警醒,他多次发表演说,希望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作用,以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理想,他用笔名参加了1912年第5届奥运会的文艺比赛,获得金质奖。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啊,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

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啊,体育,你就是进步!为了人类的日新月异,身体和精神的改变要同时抓起。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告诉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的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

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公平竞赛的动力!(节选)——摘编自熊斗寅《<体育颂>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材料三中国派团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

里程碑。在这届奥运会上,新中国体育健儿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新气象。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22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最后共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八位。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以体育健儿

为榜样,在工作中奋勇争先。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每每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关注。——摘编自《1984:中国体育大国之路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奥

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背景。(10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历史意义。(8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文学作品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创作中,中国人物形象是正面的。1599年,理查德发表了《航海全书》,对中国的税收、

政府机构、农业经济等进行了介绍,还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阐述研究。1657年,威廉·坦普尔创作《论英雄的美德》,重点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将孔子的哲人形象在西方进行宣传,使孔子在西方成为大众人物。17世纪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瓷器等传入英国,英国兴起了中国风,英国的普通建筑也采用中国园

林建筑的样式进行构建。到了18世纪,依然有格尔斯密的《世界公民》表述了对中国文明的赞扬,称赞中国有非常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摘编自王爽《近代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变迁》材料二1795年,斯当东出版了《英使谒见乾隆记》。他以马嘎尔尼使团在华经历为“根据”,向欧洲展示了一个“几百

年或上千年都没有进步”的“泥足巨人”的形象。中国“商人欺骗,农民偷盗,官吏敲诈勒索他人钱财”,“他们禁闭妇女、残杀婴儿、残酷、胆怯、肮脏,对技术与科学一窍不通”。1873年,沙俄政客巴枯宁首次提到“黄祸论”,他相信反基督势力必

将从亚洲出现,宣称中国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黄祸”说法,认为“一旦千百万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在“黄祸”声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排

华浪潮。——整理自马建标《冷观近代西方“黄祸论”》(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欧洲“中国热”出现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27.(

12分)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等人编著的《新全球史》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全球视角,该书的目录将全球史分为七个时代,如下所示: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将目录第六部分补充完整,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述紧扣所拟目录,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

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