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共(6)页,23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3e03136acb225d2fd2f7a7335c5be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芝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出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D.阶级的出现和农
业的产生2.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A.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3.某旅行社为
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
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4.“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电影《流浪者》的经典台词,源于古代的阶级歧视制度。它是()A.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D.亚历山大帝国的君主专制制度5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古代的重要帝国。三者均()A.有区域扩张的特征B.以商品经济为主C.因人民起义而灭亡D.实行封建君主制6.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
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B.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C.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D.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7.《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上未遑焉。光宗用双寞(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
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知,高丽()A.科考以进土科与明经科为主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8.我们说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
要因素,那么从该角度看,美洲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则是()A.西方殖民者的入侵B.彼此间孤立缺乏交流C.富有文明的多样性D.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9.16世纪初期,桑海国达于极盛。该国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分掌财政、航运等事务;将全国划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区,中央和地方大臣均由国王选派亲信担任;拥有一支以
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由此可知,桑海国建立了()A.中央集权制度B.人才选拔制度C.行省制度D.奴隶制度10.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
料;他们还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教——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这表明()A.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B.中国和东非文明互相的影响和吸收C.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D.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11.右图取材于德国
著名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的画作《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创作于1521年)。该漫画意在()A.称颂教皇是耶稣继承者B.赞同教皇推销“赎罪券”C.反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D.抨击教廷违背基督本意12.16世纪,哥白尼通过观察提出“日心说”;17世纪,伽利略用改良的望远镜,
修正了前人的发现并提出新的天文学说,不仅迫使教会当局重新考虑被他们抨击的哥白尼学说,也为最终推翻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起了作用。这反映了科学发展需要()A.摆脱神学禁锢B.科学家的献身精神C.打破对权威的迷信D.进行思想启蒙13.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玉
米、甘薯等作物向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这些地区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影响B.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C.传统农业的发展D.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14.“500年前,非洲人
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B.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
突和文化的冲突15.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有助于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个体系()①促进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②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③推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④改变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不合
理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的协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完整B.缩小资本主义国家间差距C.镇压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
动D.为列强瓜分非洲准备条件17.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中的代表有()①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②伊朗的立宪革命③中国的辛亥革命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A.①
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8.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消除埃及人抗英的恐惧感B.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C.证明埃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D.宣扬英国对埃及的入侵必会失败19.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
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反映的实质是()A.要向全世界扩张势力B.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C.要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D.要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20.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
国公约》,到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这些()A.是列强宰割战败国的体现B.说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C.表明各国矛盾不可调和性D.符合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21.苏联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施粮食税、租让制、币制改革等等,其中的币制改革是新济做策的关要内容。这次币制改革成功的
原因是()A.新生苏维埃政权陷入困境B.高度通货膨胀肆虐C.渐渐恢复商品与货币关系D.宣示新政权的能力22.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收回被列强侵占的主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将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是在()A.国民大革命
期间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23.英国政治家艾登在其回忆录中写道:“难道我们在1935年就不能下更大的决心来推行制裁?如果我们下定决心,难道就不能撕下墨索里尼的假面具,从而推迟这一场战争?我敢断言,回答是肯定的。”这
说明“我们”()A.积极推行绥靖政策B.使国联未采取任何措施C.导致了西班牙变成法西斯国家D.延缓了战争迅速爆发24.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释放出来的暴力和在这种暴力作用下发生的滔天罪行,在人类心灵上烙下值的烙印。二战后,人们()A.开始关注人性解放B.高度重视人权问题C
.重视爱国主义思想D.注重科学技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24分,第27题14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表1章节标题部分内容的陈述及说明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内容∶日本大化改新说明∶
在世界历夹上,5-15世纪通常被称为"中古时期"。公元7世纪,日本的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是这一时期变革的典型代表,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1)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内容∶世界格局
的演变。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形成,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和动荡。20世纪里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等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局面形成,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参照第二、八单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内容的陈述及说明。(14分)2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
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选集》,原文有改动材料二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
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1)据材料一指出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8分)(2)“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这是邓小平对材料一政策的评价,结合苏俄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3)据材
料二指出苏联是如何处理农业与工业发展关系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10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
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
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DACACC
BACD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BADCBADCA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24分,第27题14分,共52分。)25.(14分)(1)示例一∶内容∶新航路的开辟。
(2分)说明∶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5分)示例二∶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
易)。(2分)说明∶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以暴力手段展开大规模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5分)(2)示例
一∶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2分)说明∶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逐步统而
不治;随着议会改革的进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完善。(5分)示例二∶内容∶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说明(略)(以法国、德国、日本为例也可以)26.(24分)【答案】(1)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苏俄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6分)(2)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找到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主体的国家里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6分)(3)关系: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满足工业发展。(4分)弊端: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最终迟滞了苏联经济发展,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隐患。(6分)27.(14分)【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人文精神向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扩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阐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顺位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为顺应自由主义而进行的改革,也反映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在浪漫主义流派的文学、美术和音乐中,对人性的挖掘,对社会现象的揭露,这些都推动了社会进步。示
例二:论题: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阐述: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后,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要求以人为中心,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近代人文主义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满足于仅仅对人性的尊重而要求获得人本
身的解放,启蒙运动在这时兴起,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阶段。随着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逐渐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些都表明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近代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