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429.268 KB
  • 2024-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4)页,429.26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2e2d582c914c4d037ec9fb31b2ab2e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10月高二生物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唾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组织液⑦细胞质基质⑧核液A.③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⑥⑦D.③④⑥⑦⑧【答案】D【解析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详解】①胆汁、②唾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③血浆、④淋巴、⑥组织液组成内环境,属于体液;⑤

原尿存在于肾小囊、肾小管里面,肾小囊、肾小管与膀胱、输尿管连通,与外界环境相同,原尿不是体液;⑦细胞质基质和⑧核液与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综上,属于体液的有③④⑥⑦⑧,D正确,ABC错误。故选

D。2.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D.图示的内

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图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①表示的过程是营养物质被消化系统吸收,②表示内环境中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③过程表示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④⑤表示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详

解】A、图示①过程表示营养物质被消化系统吸收,②过程表示内环境中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③过程表示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A正确;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等

物质从内环境进入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内环境,B正确;C、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如高等动物的肺泡壁细胞,C正确;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D错误。故选D。3.下列关

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

脊髓【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发生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详解】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因此,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

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A正确;B、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特化的结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和腺体,B错误;C、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C错误;D、低级的

反射中枢有的位于脊髓中,有的位于脑干中,而高级反射的活动都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A。4.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

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时只能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根据兴奋在突触

()处的传递方向是从左向右,所以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会发生电位变化,A正确;刺激b处,兴奋会传至c处,但不能传至a处,B错误;刺激c处,b处都会发生兴奋,a处不会产生兴奋,C错误;刺激a处,b处先兴奋或抑制,c处后兴奋

或抑制,D错误。【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会判断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从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5.根据下列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

(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C.丙图表示糖类(b)和糖原(a)的关系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2、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

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详解】A.若甲中a和b分

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因为两者均是原核生物,所以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A正确;B.乙图如c表示酶,则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与固醇类物质无关系,B错误;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若a为脂肪,b可表示脂

质,C正确;D.真核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故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高尔基体(a)和线粒体(b)的的关系,D正确。故选B。6.下列实验中,材料必须自始至终保持活性的是:①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⑤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A.①②B.②③C.②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中的流动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等。【详解】①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经过解离-

漂洗-染色-制片,已经是死细胞,①不符合题意;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是活细胞,这样细胞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②符合题意;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选用活细胞,才能看到胞质环流,③符合题意;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在研磨细胞用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时,细胞已经死亡,④不符合题意;⑤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活的酵母菌才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材料必须自始至终保持活性的是②③⑤,C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检测还原糖时最好用番茄汁代

替苹果汁做实验材料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染色体③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④运用模拟的方法,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⑤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应保持细胞的活性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

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答案】D【解析】【分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其实验程序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详解】①番茄汁呈现红色,对

还原糖检测的结果所呈现的砖红色产生干扰,因此不能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①错误;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但看不到染色体,②错误;③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卜素扩散速率最快,说明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③正确;④可以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

拟细胞的大小,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④正确;⑤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其实验程序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在制片环节用酒精灯烘干涂有细胞的载玻片时已导致细胞死亡,⑤错误;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

粒体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呈现蓝绿色,⑥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B、C错误,D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缺乏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质基质B.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没有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C.吞

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病毒或细菌D.胰岛B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是因为没有血红蛋白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只能由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细胞周期中

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贯穿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的细菌或病毒吞噬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以将细菌或病毒水解消化;人

体所有的细胞都含有全套遗传物质,但是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详解】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A错误;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没有DNA的复制,但是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B错误;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

噬并杀死病毒或细菌,C正确;胰岛B细胞存在血红蛋白的基因,但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细胞器的功能、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分化等知识点,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9.在人体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不会

出现是()A.细胞形态发生改变B.细胞器数量发生改变C.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D.细胞核DNA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的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分化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细胞内mRNA的种类数目不同。【详解】AC、细胞分化是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现象,AC正确;B、由于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

差异,故与此相关的细胞内细胞器数量也有所差异,B正确;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而不同细胞内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但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均相同,即未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10.如图为突触结构模

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答案

】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1为突触小泡,2为突触间隙,3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C、1处神经递质经胞吐进入2(突触间隙),然后与3(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正确;D、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

,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D正确。故选B。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的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甲不

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答案】D【解析】【详解】当刺激A点,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

,有电位差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由于该处突触的兴奋是突触后膜兴奋,及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发生偏转,D正确。故选D12.参与

“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脑干:维持呼

吸等。【详解】①“植物人”不能有任何有意识运动、语言等行为,这些是由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控制的;②不能维持和调节自身的平衡,是由小脑控制的;③体温等生命体征,由下丘脑控制的;④有呼吸、心跳等生命特征,这些特征的中枢是低级中枢脑干等控制的;⑤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控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调节体

温。综上所述,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分别是指()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①③⑤B.②⑤④C.①②⑤D.③④⑥【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此遗传信息位于基因中,即②;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

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即⑤;反密码子是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即④;故选B。14.RNA的功能不包括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B.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D.作

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信使和转运工具【答案】B【解析】【分析】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有多种功能:①有少数酶是RNA,即某些RNA有催化功能;②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③rRNA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

;④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⑤tRNA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不符合题意;B、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符合题意;C、酶具有催化作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不符合

题意;D、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转运RNA能运载特定的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某种植物的株高受三对基因(A、a,B、b,C、c)控制,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三种显性基因以累加效应来

增加株高,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现将最矮和最高的植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则F2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株高相同的概率为()A.15/64B.12/64C.6/64D.3/64【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以累

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DD最高,aabbdd最矮,即植株的高度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高一定的高度。【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

子AABBDD最高,aabbdd最矮,即植株的高度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高一定的高度。题中将最矮(aabbdd)和最高(AABBDD)的植株杂交得到F1(AaBbDd),再将F1自交得到F2,则F2中与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高度相等的个体含有的显性基因数为2,比例为1/4×1/4×1/4×3+1/2×1/2×1/4×3=15/6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题干中植株高度与显性基因个数之

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与计算能力。16.根据下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据图可知,A/a和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A/a和B/b位

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不符合题意;C、据图可知,C/c和A/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不符合题意;D、据图可知,C/c和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17.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的过程是____

____________,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O

2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4)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首先通过(填序号)__________过程合成糖原。(5)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_______,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⑥过程形成物质B(填名称)_____

______。(6)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黑暗处理1h,罩内CO2含量增加了25mg;再给以1h的充足光照,罩内CO2减少了36mg,共合成葡萄糖45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则光下呼吸作用强度为______

_____CO2/mg·h-1。上述连续2h的实验,植物净积累葡萄糖_________mg。【答案】①.光能→ATP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②.有机物中化学能,部分转化成ATP中化学能,部分转化热能③.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④.内膜向内腔

折叠形成嵴⑤.上升⑥.①③⑦.⑦⑧.乳酸⑨.30⑩.7.5的【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乙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①表示合成肝糖原;②表示肝糖原分解;③表示合成肌糖原;④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物质A是丙酮酸;⑤⑥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

物质B是乳酸、C是酒精;⑦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甲表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乙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

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部分转化成ATP中化学能,部分转化热能。(2)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垛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O2含量,则利用五碳化合物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的

过程增强,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基本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时间内增加。(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人体摄入的葡萄糖过多时,会通过①③过程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5)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结构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

段发生的场所,即图中的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B是乳酸。(6)根据题意分析,黑暗处理1h,罩内CO2含量增加了25mg;再给以1h的充足光照,罩内CO2减少了36mg,共合成葡萄糖45mg,由于

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6分子二氧化碳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则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45÷180×264=66mg,因此下呼吸作用强度=66-36=30CO2/mg·h-1。上述连续2h的实验,植物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36-

25=11mg,因此净积累葡萄糖量=11÷264×180=7.5mg。【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发生的场所,能够根据图示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和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18.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

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上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答案】①.突触②.突触后膜③.感受器(感觉神

经末梢)④.反射⑤.大脑皮层⑥.外负内正⑦.兴奋⑧.膜电位【解析】【分析】图1中A内含有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F(肌肉)和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图2中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对

于神经纤维来说,处于正常状态时,膜外为正电,膜内为负电,受到刺激时,转变为膜外为负电,膜内为正电。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详解】(1)图2的结构名称为突触;①中含有突触小泡,因此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2)B为传入神经,在A中的

细小分枝为感受器;针刺感受器,引起F效应器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痛觉属于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3)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4)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因此在突触间隙中注射乙酰胆碱可以引起②突触后膜兴奋;原因是乙酰胆碱可以

引起突触后膜上膜电位的变化。【点睛】该题考察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考察较为基础,识记兴奋的传递和突触的结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9.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

_______、C____________。(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

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反射。(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___________大量内流而形成__________电位。【答案】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②.骨骼肌③.肾上腺④.皮肤⑤.蒸发散热⑥.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⑦

.非条件⑧.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⑨.Na+⑩.动作【解析】【分析】1、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

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2、分析题图:A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是骨骼肌,C是肾上腺.【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为骨骼肌,C为肾上腺。

(2)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也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蒸发散热。(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

→甲状腺。这种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4)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增加产热。(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而形成动作电位。【点睛】本

题结合图解,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20.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时所引

起的免疫反应。(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填下列代号)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E.浆细胞F.效应T细胞(4)浆细胞产生的免

疫物质是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_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吞噬消化。的(5)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后,首先通过_____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

_______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答案】(1)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2)淋巴因子(3)①.A②.E③.BCDF(4)①.抗体②.血清(或血浆)③.特定抗原④.吞噬细胞(5)①.体液②.细胞【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抗原,②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③表示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④表示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⑤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⑥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⑧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

T细胞,⑨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⑩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并使得靶细胞裂解。【小问1详解】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二次免疫应答。【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T淋巴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产生了某物质,因此该物质为淋巴因子。【小问

3详解】A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E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因此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A(吞噬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是E(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的是B(T细胞)、C(B细胞)、

D(记忆细胞)、F(效应T细胞)。【小问4详解】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小问5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因此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内后,首先

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再通过细胞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