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答案.docx,共(5)页,83.42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2c4df952c960993c5a9999f37583a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地理月考答案解析2023.101.C2.A【解析】1.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海拔较高的地区空气稀薄,云层遮挡较小,大气能见度高,视野开阔,①正确;远离城市的郊外,人口密度较小,城市化
水平较低,灯光干扰较少,②正确;满月时,月亮亮度大,流星光芒受到月亮光芒影响,观赏效果较差,③错误;夜空越暗,流星现象更加明显,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A。【点睛】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
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成为火所产生的光迹。3.D4.C5.C【解析】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与山东济南相比,我
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4.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
少,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点睛】光伏路面
技术就是把汽车、自行车、人等行驶行走的道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相结合,使原本普普通通的路面既能正常行人、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发电。6.D7.B8.C【解析】6.恐龙主要在中生代时期活动,在古生代之后出现,古生代地层中不可能存在,①错误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大量繁殖,②错误;鱼类在古生代中期开始大量出现,在古生代地层中可见其大量化石,③正确;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主要活动在元古宙和古生代早期,在古生代化石中也可看见三叶虫化石,④正确。综上所
述,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7.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结合图例可知,由下至上,由老至新,图中动物的演化过程为三叶虫(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海生脊椎动物)-恐龙(爬行动物)。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8.煤炭是地质时期
的森林等植被被掩埋之后,由太阳能转化而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叠纪时期气候湿润、森林茂密。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动物演化的顺序依次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海生无脊椎动物-海生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
物(中生代繁盛)-哺乳动物(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9.B10.A11.D【解析】9.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图中②为地幔,①为地壳,③是外核,④是内核,故选B。10.飞机在对流层起飞,在平流层飞行。大规模的
火山爆发造成当地机场被迫关闭,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A正确;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均位于平流层之上,不是飞机飞行的高度,BCD错误。故选A。1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火山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A错误;极光现象与地表
温度无关,B错误;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C错误;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造成地表温度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1、对流层对流层上的云高度范
围: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主要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因为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因为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成云致雨的条件:水汽充足、降温条件、凝结核。)2、平流层高度范围: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空。与人
类的关系:该层中的臭氧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有利于航空活动。主要特点: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因为该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以平流运动为主;因为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平稳。天气晴朗;由于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3、高层大气与人类
的关系: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高度范围:平流层以上。主要特点:大气密度非常小;由于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12.C13.D【解析】12.该诗句反映的是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图中
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③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在雾凇的形成过程中,水分涉及了水圈,在低温时水汽凝华涉及了大气圈,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主要附
着在树枝等植被上,涉及了生物圈,没有涉及岩石圈,所以其形成过程不能体现的圈层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球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
。14.C15.C16.A【解析】14.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传递给地面,不影响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反射是地面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不影响未到达之前,B错误;图中箭头粗细表示能量多少,箭头①④都表示太阳辐射,①到④箭头变细,是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导致能量不断减少,C正
确;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地面热量散失减缓,不影响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1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依次①由大气层外射向地球,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错误;②由地面射向大气是地面释放的地面辐射,B错误;③是由大气射向
地面,是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C正确;④是经大气削弱以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16.出现雾霾天气,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增强,故③增强,④减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C18.
D【解析】17.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因此气压甲>丙、乙>丁;由图中等压面分布可知,甲处位于等压面向高处凸出,乙处位于等压面向低处凸出,所以气压甲>乙;丁处位于等压面向高处凸出,丙处位于等压面向低处凸出,所以气压丁>丙。综上所述图中气压
甲地>乙地>丁地>丙地,A错误;甲地遇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乙处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因此甲地气温低于乙地,B错误;甲地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正确;乙地盛行上升气流,D错误。故选C。18.白天海洋增温较陆地慢,气温较陆地低
,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陆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吹海风,AC错误;夜间海洋降温较陆地慢,气温较陆地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陆地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即吹陆风,B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热力
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一空气水平运动,形成风。19.D20.D21.A【解析】19.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温差越大,热岛效应越强,由图可知,冬季的热岛强度最
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白天城市除了获得太阳辐射,还有人为排放的热量,比乡村储存了更多的热量,在夜晚时,城市上空大气较为浑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降温速度慢,而乡村空气清新,迅速降温,导致夜间城乡温差大,热岛效应较强,D正确,C错误。白天升温,夜间降温,A
、B错误,故选D。21.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减弱北京市的热岛效应应从降低市区温度,提升郊区温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可以降低市区温度,①正确。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人为废热的排放,机动车
限行可以降低市区温度,②正确。冬季市区利用地热采暖会增加市区温度,增强热岛效应,③错误。道路铺设渗水砖可以防治城市内涝,与热岛效应关系不大,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合理布局城巿交通网,利于降低市区气温。22.A23.D【解析
】22.据图可知,昆明东部气压较高,受气压梯度力为自东向西,加上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30º---45º,因此,昆明地区风向为东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A错误;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垂直,B错误;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
向力共同作用,风向偏转90º,与等压线平行,C错误;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D正确。故选D。24.(1)横纵2500(2)①呈固态,由各类岩石组成;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3)在深度80~400千米处,地幔的上部添加软流层,地壳和上地
幔顶部构成岩石圈(4)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详解】(1)据右图可知,传播距离相同,a所用时间长于b,说明a传播速度比b慢,可推断a为横波,b为纵波。据右图可知当图示
震中距为2500km时,a传播时间约9分钟,b传播时间约5分钟,两者时间差约为4分钟,因此若某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间差为4分钟,则某台站的震中距大约为2500km。(2)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而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因此震源最可能
位于地壳中,左图中①表示地壳。地壳的主要特点:呈固态,由各类岩石组成;厚度不均,陆壳相对较厚,洋壳相对较薄。(3)岩石圈是指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因此若在图中绘出岩石圈,必须在上地幔加上软流层,软流层深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如下图所示:(4)地震波的传播速
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25.(1)对流。对流层上界高度低纬度高,高纬度低。(同
一地区)对流层上界高度,夏季高,冬季低。(2)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加上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冷热差异,故对流运动显著;充足的水汽(和杂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平流;飞机,BCC(4)C(5)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
流运动不显著。26.(1)降低对流散射(2)高于高于甲地(3)A(4)湖风东南风(或偏南风)冬季小(5)沉积(或堆积)增强①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②白天陆地与湖泊的温度差增大【详解】(1)该层为对流层大气,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落霞”是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形成。(2)在水平方向上,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高于山顶,原因是湖面蒸发量大,水汽含量多;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原因甲地地势更低,气温较高;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甲地,甲地位于山谷,晚上吹山风,容易出现逆温。(3)白天湖泊气温低
于陆地,形成高压,等压线上凸,陆地形成低压,等压线下凹,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A图符合,故选A。(4)由图可知,湖风强于陆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甲地湖风的风向是大致是东南风或偏南风;由图可知,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因冬季湖泊与陆地热力差异小,温差小。获得更
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