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96.5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共(24)页,9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2588a7dc850a25b48264765d1563f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11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与诗歌相比,散文

的实用性较强,有鲜明的意旨,叙述、说明乃至议论性成分较多,理性较强。但优秀的散文常常避免枯燥的说理,而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吸引读者。如传记文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记事文通过对事件的生动描写揭示事理,寓言借故事喻意,山水游记通过描绘景观抒写游

兴和感受。甚至阐述哲理和发表议论的文章中也有很多形象化的成分,包括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等等。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清代学者吴桥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写诗,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与文的差异,具有启发性。诗歌常用比兴

,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比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上下前后之间的联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样真实具体,有许多跳跃和省略。如苏轼《赤壁赋》写月夜之中泛舟长江的情景,它是具体

展开的,跟实际生活情景很贴近。而下面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较之现实生活就升华得近于酿米为酒了。对比之下,差异显而易见。诗歌,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远一些,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

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可以因文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并无深意而形象和文辞很美,可以把重点放在形象和文辞上,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小石潭的水鱼石树所构成的优美的环境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它们都能引起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则可以通过感受作品中景物、环境或人物事件的描写,探究作品意旨。如通过陶渊明感受世外桃源的形象化的描写,看到作者对于宁静淳朴、没有王税的乌托邦式社会的向往,通过感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和廉颇面前的不同表现,

认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无私无畏、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通过形象感知,探究意旨,一般能与作者的用心大致契合,但也可能与作者的意愿不合或超出了作者原来所想的。如传记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和评价,与他写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可能并不吻合。如《史记•项羽本纪》对项羽一生事迹的描写,与篇末“

太史公曰”的评价,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某些寓言故事,作者用来说明一种道理,但读者却从中可能得到另外一些认识和启示。如《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本来用来说明养生的道理,而后世读者却从中引申出另外一些道理。这里用得上陶渊明的两句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形象

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依据,要注意把握形象,才能对形象作出正确的理解和阐释。节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赏析指导(有改动)1.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也有实用性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创作意旨,只是没有散文表现得明显。B.散文常常会陷于枯燥的说理

,优秀的散文总是描绘形象,使文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C.苏轼《赤壁赋》写月夜之中泛舟长江的情景,是散文语言,而下面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是诗歌语言。D.欣赏形象,探究意旨,应该与作者的用心相契合,否则就是偏离了形象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义的一项是A.诗歌好比的“酒”,散文好比“饭”,二者差异显而易见,诗歌比散文更有欣赏价值。B.优秀的散文总在某一方面给人以美感,或者是形象与文辞,或者是意旨。C.《滕王阁序》文辞很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它的文辞

就是我们欣赏的重点。D.引用陶渊明的两句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意在说明,散文欣赏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平等交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吴乔的论述,“意”应该是来自作者心中的创作意图即“作者的用心”,它好比“米”,可以加工成“饭”和“酒”。B.因为诗

歌常用比兴,在加上诗歌的语言、意象更注重提炼和升华,所以诗歌相对于散文距离现实更远,我们的想象力需要飞得更远一些。C.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说明此类散文的意旨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给人以教益。D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理解,读者可以超越司马迁的创作原意,有自己的认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材料一:本报讯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

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调查显示

,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0元;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

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

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摘编自

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19年01月24日)材料二: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

无奈地回酒店换钱。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

成功。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

慢?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

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务商的2.4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

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2019年

01月11日)材料三: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1月2日)材料四: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

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抢红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

动增进与亲人朋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

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摘

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2019年02月01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学生群体则不

足2000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B.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改变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C.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第

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地区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B.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需求,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

来代替。C.预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巨大,增速下降属正常现象。D.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时不能见红包就抢,见链接就点,还是需要仔细辨认,防止误入诈

骗陷阱。6.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

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镜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

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

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

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

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到了的学生,一部分从事午睡,一部分看小说,一部分写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玩笑。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

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

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

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

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徐先

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

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人吧,否则怎么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

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

“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

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

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我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

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有删改)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徐先生在教学中思想较为开明,自己编选教材既选古文也选时文,他的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B.徐先

生追求简洁、硬朗的文风,批改作文时常常用大墨杆子大勾大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他的这种文风追求对作者今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C.作者描写徐老师既突出其优点,也不回避其丑陋,如从文章的第二小节开始,不惜笔墨交代了其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

、不良的习惯等。这反映了作者写人叙事力求客观公正的写作态度。D.本文在描写徐老时语言严肃,体现了梁实秋对徐老的敬仰之情。8.文中的国文老师为什么被学生称作徐老虎?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原因。9.文中的徐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

内容分析作者刻画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

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

八万,虏楚将屈丐,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

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选自《史记•屈原贾生

列传》,有制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

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竞听郑袖/复释去张仪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乱,是指安定

与动乱。文中说屈原“明于治乱”。是指屈原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入”与“出”都是相对于朝廷来说的,意思分别为“入朝”、“出朝廷”。C.绌,有不足、不够的意思,

如相形见绌;文中同“黜”,指罢免、革除。D.古汉语绝大多数实词是一词多义,学习古汉语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其确定的含义。例如文中“伐”在古汉语中意思有砍伐,敲打、讨伐、攻破、功劳、夸耀等,“平伐其功”与“其后秦欲伐齐”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见闻广博,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B.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C.汉中失守之后,楚

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D.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而成行。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2)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注)本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他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后,毛泽东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十一月

二十六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

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诗

人乐观、开阔的情怀。15.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在《蜀道

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2)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与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的感慨。(3)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独自登高的处境。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

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无论

天文学家如何地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地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如焰

火般盛放。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密切相

关,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B.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

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C.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D.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

,却从此失踪了。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B.正是由于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C.这场流星雨正是因为比拉彗

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D.这场流星雨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分道扬镳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络绎不绝B.一分为二精益求精煞费苦心川流不息C.一分为二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川流不息D.分道扬镳精益求精

煞费苦心络绎不绝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

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2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1)

___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主要功能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其主要设施,(2)_________。(3)__________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四、作文(共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秦始皇、刘邦、唐太宗,荆轲、烛之武、蔺相如、廉颇、樊哙、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梁启超、苏轼、辛

弃疾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无中生有,“否则就是偏离了形象

意义”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第三段的表述,“通过形象感知,探究意旨,一般能与作者的用心大致契合,但也可能与作者的意愿不合或超出了作者原来所想的,”可见与作者用心不相契合的情况是正常的现象,原文并未说这样就是偏离了形象的意义。故选D。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无中生有,“诗歌比散文更有欣赏价值”说

法有误,第二段末尾作者说到“对比之下,差异显而易见”,“诗歌,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远一些,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可见作者用“酒”和“饭”来说明诗歌和散文的差异,但是并未比较两者的欣赏价值,可以说,诗歌和散文各有特色

,各有其欣赏价值。故选A。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

保持一致。A项,曲解文意,“‘意’应该是来自作者心中的创作意图即‘作者的用心’”说法有误,“意”应该指现实生活,或者是进入作者心中并与作者创作意图相融合的现实生活。“较之现实生活就升华得近于酿米为酒了”可作

为参照。故选A。4.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

40%”错误,范围扩大,应该是“学生群体”,原文为“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故选A。5.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

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B项,“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错误,表述绝对化,材料二相关信息,“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

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故选B。6.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为网络购物等提供了必要条件。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方便快捷。③改变了民俗习惯,出现了线上抢红包、扫“福”字等新的习俗。【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

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可以结合“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

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即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为网络购物等提供了必要条件;“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

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方便快捷;“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抢红包、扫‘福

’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即改变了民俗习惯,出现了线上抢红包、扫“福”字等新的习俗。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他的这种文风追

求对作者今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错。原文为“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只是表示假设。C项,“

既突出其优点,也不回避其丑陋”错。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从反面衬托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等品质,用外在的丑衬托了内在的美。D项,“语言严肃”不对,应是幽默诙谐。故选A。8.①长相凶恶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②表情

凶恶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③待人接物态度凶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的国文老师为什么被学生称作徐老虎?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原因”,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

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

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等分析概括即可。9.徐先生是一位性情古怪、习惯有趣、脾气暴躁但却爱岗敬业、对学生非常认真负责的国文老师。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①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作者写徐老师

的外貌;写他上课时的情形,突出了徐老师凶(严厉)的特点。用了细节描写写他修改我的作文时,表现了他的认真负责,表现了他的敬业精神。②全文采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写法。作者先写徐先生古怪外貌和神态,作文课上他骂我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看到底来突出他的凶。又写他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

朗诵,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的批改我的作文使我受益良多,突出了他才学很高,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的徐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刻画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阅

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明确手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等。结合“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

手背一抹”“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

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等分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作者写徐老师的外貌;写他上课时的情形,突出了徐老师凶(严厉)

的特点。结合“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等分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他的认真负责。徐老师相貌古怪凶狠,曾经狠狠骂我,自己选辑教材和讲课亲切,朗诵课文

声情并茂,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教授许多作文的技巧……欲扬先抑,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从反面衬托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等品质,用外在的丑衬托了内在的美。徐老师是位好老师,尽管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古怪,但他更是一位有见识的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一位爱生

敬业的老师,人品极高的老师。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

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这段话是说“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出国当权的大臣靳尚,并设诡计笼络了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

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圈出句子中名词和代词,如“楚”“靳尚”“宠姬郑袖”“怀王”等,然后把握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根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用事者”是“臣靳尚”的定语,两者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A、C两项;“复释去张仪”的主语应是“怀

王”,前面的“郑袖”应是“听”的宾语,据此可排除B项。故选D。11.D【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

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平伐其功’与‘其后秦欲伐齐’意思相同”说法有误,“平伐其功”的“伐”意思是“夸

耀”,而“其后秦欲伐齐”的“伐”意思是讨伐。二者意思不一样。故选D。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

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错误,文章第四段说的是“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可见应为“为进攻齐国扫清障碍”。故选B。13.(1)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

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2)(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从亲”,“从”同“纵”,意思是合纵相亲;“诚”,确实;“绝”,与……绝交。(2)“亡走”,逃跑;“内”通“纳”,接纳;“之”,到;“竟”,最后。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

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

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屈原,名平,是楚王的同族。任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

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辞令。入朝就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等,和他争宠而心里嫉妒他的才能。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俛就进谗言说

:“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怀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屈原被罢官以后,这以后秦国想攻打齐国,而当时齐国和楚国订立了合纵的盟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财物进献楚

怀王,表示愿意侍奉楚怀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

王约定的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是六百里。”楚国使者生气地离开了,回来稟告楚怀王。楚怀王大怒,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大败楚军,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

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了这消息,发兵偷袭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害怕了,就从秦国撤回。但是齐国终因愦怒,不援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

地,希望得到张仪就满足了。”张仪听说了,就说:“以我张仪一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请求前去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出国当权的大臣靳尚,并设诡计笼络了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

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却没有追上。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大破楚军,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眛。当时秦昭王和楚怀王结为姻亲,想同怀王会面。怀王打

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楚国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

,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任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到秦国去而最终不得生还。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了。1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

涉及了对诗歌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

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表述错误,“人生易老天难老”一句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

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这句词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

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人生易老”和“天难老”对比着说,重点说的是“天难老”。这与古诗词中的伤春怨秋,嗟贫叹老完全不同,毫无感伤意味。故没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故选A。15.不矛盾

。不似春光,因为又是一年“秋风劲”,秋风不像和煦的春风拂面,秋景不像灿烂的春景多彩。“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通过“辽阔江天万里霜”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表现了诗人对秋景由衷地赞美和乐观、豪壮、雄阔的革命情怀。【解析】本题

考查探究诗中关键语句的语言艺术及其作用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关键字眼,从修辞手法、炼字、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思考。本题要求回答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否自相矛盾。这种题,首先要表态,即回答“不矛盾”等。然后,结合诗

句具体分析。“不似春光”是从秋天的景色相对比较单调这一特点而言的。“胜似春光”是从秋天时节到处可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在“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时节,英勇的红军又打了胜仗,诗人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另外,结合时代背景、本词

作于1929年10月。1929年重阳节,是公历10月11日。这一年秋,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当地军阀,攻克了上杭,发展了红军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所以词中说“战地黄花分外香”。当年6月下旬

,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后,作者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10月22日,红四军前委收到中央9月来信。11月26日,作者又回到前委工作。这首词的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

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

景色比较单调这一特点而言的。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极写景色之瑰丽。这遒劲的秋光比柔和的春色更为宜人,

秋景比春景更壮阔。“胜似春光”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看到寥廓江天万里術”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

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1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

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扪”“胁”“抚膺”“作”的书写。17.B【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画线句子中,“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语序不当,应将“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放在句子开头;“距离已

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搭配不当,“距离”与“失踪”不搭配,整个句子应改为“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所给选项中,B项修改正确。A项和D项,“距离”与“失踪

”搭配不当;C项,定语语序不当,“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应前置。故选B项。18.D【解析】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由括

号的位置来看,所填写的句子应为结论性的句子,语段陈述的对象是“流星雨”,故应以“这场流星雨”为主语,排除A、B两项。再比较C、D两项,前文有“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与此呼应,应是“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故选D项。19.B【解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一分为二”,既可以指辩证看待事物,也可以指把一个完整事物分为两份。“分道扬镳”,比喻因志趣、目标

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句中指一颗大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应选“一分为二”。“精益求精”,比喻追求更完美。“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句中用来形容天文学家的计算,用“精益求精”更恰当。“煞费苦心”,形

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苦心经营”是指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句中用于天文爱好者寻找比拉彗星的语境,选“煞费苦心”恰当。“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句中用来形容彗星碎解为颗粒尘埃不断落下,应选“川流不息”。故选B项。第3题考查近义成语

辨析的能力。成语的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

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20.示例: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③“关

爱者”改为“关注者”;④“征询”改为“征集”;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重大事件需要共同见证,“参加

者”可以参加活动,但在此出现不够妥帖;业界内幕需要知情,“打探”的是小道消息,在此出现不能体现业界内幕的公正、公开性;社会热点需要关注,“关爱”的应该是社会的群体;“征询”是征求询问的含义,此处表达含

义是对新闻线索的征集,不是对问题的意见询问;“等着”过于口语化,在启事初稿的片段中应该使用双音节词“期待”。21.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衔接和表达能力。这是一道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

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本语段围绕城与市的功能、设施、特征来说明,先分后总,①②处分说,前后构成对比,③处总结上文。

由后面的语境“市的主要功能是流通”,后面即点明①城的主要功能,即防御;前语境“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得出②开放是市(其)主要特征;③处总结前文对“城”与“市”的论述,根据文段最后“反映了由……向……的发展走向”及

可仿写第③点。22.例文:胸怀祖国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胸怀祖国自有一股英雄气。读屈原的名辞《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汩罗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是什么使诗人心潮澎湃?是《离骚》的字字泣泪,是屈原的拳拳赤心,是涌动的爱国情,是炽热的报国心。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藏于内心深处,居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一条纽带,一个号令,一个民族挺立的信念,一个国家

强盛的基石。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如潮水般汹涌而出,气势磅礴。悠悠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践约对它的承诺;纵横九万里,无数中华儿女用奋斗诠释对它的忠诚。爱国——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的精神力量,一

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人,没有脊梁骨,便不能直立行走;一个人,不属于他的祖国,便不属于人类。是的,胸怀祖国!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

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只念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胸怀天下,把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放在心上。恰恰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不能忘记,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凛然,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的矢志不移,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家”的激昂豪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英雄气概!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

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学习吧,直到我们反躬自问时能问心无愧地说:“祖国在我心中!”立意角度:1.唐太宗、孔子:胸怀天下、志存高远;2.秦始皇、荆轲:敢为人先、革故鼎新;3.司马迁、庄子:

坚定忠贞、坚守信仰;4.烛之武、蔺相如:果敢无畏、大公无私;5.梁启超、辛弃疾:激浊扬清、舍生取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