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精讲精练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像性》高分必刷巩固达标检测卷(基础版)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0)页,300.76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fb2404004416ef582e52c8cbfa929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像性》高分必刷巩固达标检测卷(基础版)全解全析1.D【详解】A.根据黑体辐射理论可知,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故A正确;B.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B正
确;C.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故C正确;D.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其它因素有关,比如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2.C【详解】A.光子速
度均为光速,所以速度之比为1:1,故A错误;BD.由21cEhh===可得,频率之比为2:1,波长之比为1:2。故BD均错误;C.由hP=可得动量之比为2:1,故C正确。故选C。3.B【详解】A.原子能量越低越稳定,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是稳定的,故A错误;B.一个氢原子处
于第三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出4跃迁到3,3跃迁到2,2跃迁到1共3条光谱线,故B正确;C.一群氢原子处于第三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出4跃迁到3,3跃迁到2,2跃迁到1,4跃迁到2,4跃迁到1,3跃迁到1共6条光谱线,故C错误;D.用10eV的光子照射基态的氢原子,没有达到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
需的能量,所以不能使原子向高能级跃迁,故D错误。故选B。4.D【详解】A.实验的目的是想验证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但是成了否定它的证据,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B.实验中粒子穿过金原子核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原子核(带正电)对它的库仑
力作用,离原子核越近,受到的库仑斥力越大,故B错误;C.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现象,主要是由于粒子和原子核发生碰撞的结果,是因为金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和电荷量远大于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故C错误;D.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金原子核的直径数量级,故D正确。
故选D。5.C【详解】A.单色光射到光电管的阴极上时,电流表有示数,说明发生了光电效应,因此入射的单色光的频率一定大于阴极材料的截止频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增大单色光的强度,则产生的光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当滑片P向左移时,K极板的电势比
A极板高,光电管上加的是反向电压,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时,有k0EhW=−ν用频率为2的光照射时,有k02.52EhW=−两式联立可得013Wh=故选A。7.B【详解】根据光电效
应方程得k0EhW=−ν根据动能定理可得ck0eUE−=−联立可得c0eUhW=−可知甲、乙、丙的频率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选B。8.A【详解】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A正确;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错误;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电荷是量子化的,D错误。故选A。9.D【详解】A.因为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所以只有从n=4能级
跃迁到n=2能级和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的光属于可见光,当照射光子的能量为12.09eV时,氢原子获得的能量不足以跃迁到n=4能级,达不到可见光的能量,故A错误;BD.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2.6eV,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
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eV,由图甲可知,在光电效应装置中,a光遏止电压低,根据c||hWeU−=可知,a光的光子能量小,又因为c=故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a光是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
的光,故B错误D正确;C.氢原子受激发后跃迁到第4能级,能够辐射的光子数为246C=故C错误。故选D。10.B【详解】A.加正向电压时,将滑片P向右滑动,由题图可知,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增大,产生的光电流会增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会增大,
但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0EhW=−ν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两端电压无关,所以A错误;B.题中图象反应的是光电流随所加电压的变化图象,图象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的是遏止电压,又kEUe=k0EhW=−ν12所以12UU即若改用频率为2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乙图象与横轴交点在1光照射时的左侧
,所以B正确;C.根据0cWh=结合kEUe=k0EhW=−ν可得1221c12UUUU−=−所以C错误;D.饱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强度越大,饱和电流越大,所以D错误。故选B。11.BD【详解】A.对于同一黑体,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
磁波的辐射强度越大,故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向短波方向移动,故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个波长的辐射强度均变大,故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D.黑体可以辐射出
任何波长的电磁波,在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BD。12.ABD【详解】A.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B.由于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正确;C.光表现为波动性就是宏观
的电磁波,光表现为粒子性就是微观的光子,C错误;D.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D正确。故选ABD。13.BD【详解】A.若光电子逸出的最大初动能足够大时,即kmCEeU即使加的是反向电压,仍有电子经过灵敏电流计所在的支路,所以可能存在光电流,A错误;B.一群
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放出246C=故最多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B正确;C.由于A光和C光的遏止电压一样,A光比B光的遏止电压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AC相同、B最大初动能较大,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A光和C光是同种频率的光,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故C错
误;D.处于5n=能级的氢原子向2n=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频率小于处于3n=能级的氢原子向1n=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频率,故前者能使图甲中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但后者一定能,D正确。故选BD。14.ABC【详解】A.利用压力传感器可以制
成电子秤,故A正确;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B正确;C.赫兹最早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发现了光电效应,故C正确;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错误。故选ABC。15
.AC【详解】A.单色光a、b均能与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而光速为8310m/s,故单色光a和b照射光电管时,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故A正确;B.单刀双掷开关S空置时,形成了闭合回路,光电管会产生电流,故B错误;C.单刀双掷开关
S置于1时,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光电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增大,单位时间内从阴极到达阳极的光电子数可能增大即光电流可能增大,故C正确;D.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2时,由于v>v,根据光电方程k0EhW=−、eU=Ek
得,故单色光a照射时U较大,故D错误。故选AC。16.BC【详解】A.根据电路图,结合逸出电子受到电场阻力时,微安表示数才可能为零,因只有K的电势高于A点,即触头P向左端滑动,才能实现微安表示数恰好变为零,故A错误;B.设材料的逸出功为W,根据光电
效应方程eUhW=−,若U1<U2,则v1<v2,故B正确;CD.据光电效应方程11eUhW=−,22eUhW=−解得()2121eUUhvv−=−,()221211evUvUWvv−=−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7.ADBBD【详解】(1)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
的闪光次数最多,说明大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很空旷,故A正确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说明较少射线发生偏折,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故B错误.C.放在C、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
次数极少,说明极少数射线较大偏折,可知原子内部带正电的体积小且质量大.故C错误;D.放在D位置时,屏上可以观察到闪光,只不过很少很少,说明很少很少的射线发生大角度的偏折.故D正确.(2)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逸
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所以验电器带正电而张开一定角度,锌板、指针均带正电,故ACD错误,B正确.(3)A.光照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目减小,因此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减小,但是仍能发
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B.光照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目减小,因此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减小.故B正确C.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0EhW=−ν,0W为逸出功,由此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
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与光照强度无关.故C错误.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0EhW=−ν,由于光的频率不变,所以逸出的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故D正确.18.电流表读数先增加,达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3.41×10-19
J/3.40×10-19J1.23×10-19J/1.24×10-19J/1.25×10-19J【详解】(1)[1]电子从金属板上射出后被电场加速并向A板偏转,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场增强,射向A板的光电子越多,电流增加,但当电流达到一定值,即饱和电流后不再增加。(2
)[2]由光电效应方程km0EhW=−①0CWh=②CkmeUE=③因此当遏制电压UC为零时,即kmE为零,根据图像可知,铷的截止频率14C5.1510J=,根据②式可得出该金属的逸出功大小W0=6.6
3×10-34×5.15×1014=3.41×10-19J[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147.0010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①式有34141919km06.6310710J3.4110J=1.2310JEhW−−−=−=−19.(1)9.09eV;(2)3.66e
V;(3)141.3610eV【详解】解:(1)由题图乙可知:a光、b光、c光分别为电子由4n=、3、2的能级跃迁至基态所释放的光子,b光的光子能量12.09eVbE=。由题意知3VbU=,则光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k3eVbE=由光电效应方程0k
bbEWE=+知09.09eVW=(2)a光的光子能量12.75eVaE=,由光电效应方程0kaaEWE=+可知k3.66eVaE=(3)c光的光子能量10.2eVcE=由qIt=得,每秒到达光电管阳极的光电子的总电荷量61.610CqIt−==每秒到达光电管阳极的光电子
的个数613191.610101.610qne−−===个每秒入射到光电管阴极的光子个数1341075%3nN==个则每秒照射到阴极的光子总能量131441010.2eV1.3610eV3cENE===20.(1)3A4E=;(2)k11A16E=【详解】(1)由题
意可得21EEE=−解得3ΔA4E=(2)4n=能级上的电子电离能40EE=−动能kEEE=−解得k11A16E=21.(1)①cceUh=−,②2c24dUUR=;(2)c22emUBed=【详解】
(1)①根据题意,由光电效应方程得到k0EhW=−ν根据电场力做负功刚好等于动能变化,有ckeUE=所以极限频率为0ccWeUhh==−②当电源正负极互换后,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子飞到极板M上,且电压越大,飞到该极板上的光电子数量越多,当
所有光电子飞到该极板时,电流达到饱和,此时飞得最远的光电子可以近似看做类平抛运动,则2k12Emv=Rvt=212dat=FEeeUammmd===解得2c24dUUR=(2)当在MN间加有匀强磁场,在磁场力作用下,光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运动半径最大
的光电子的半径等于2d,则光电子到达不了极板M,那么就可以使电流为0,则2vqvBmr=2dr=解得c22emUBed=22.(1)见解析;(2)2138ker;(3)211132ker【详解】(1)设电子在第1轨道上运
动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1211vekmrr=所以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的动能22k111122keEmvr==同理电子在第n轨道运动时的动能22k2122nnkekeErnr==则电子在
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为21111222ekeeEkkrr2r=−+=−同理,电子在第n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22222nnnnekeeEkkrrr=−+=−又因为21nrnr=则有2122122nnEeeEkkr2nrn=−=−=(2
)由(1)可知,电子在第1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2112eEkr=−电子在第2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2122128EeEkr==−所以电子从第2轨道跃迁到第1轨道所释放的能量为221138keEEEr=−=(3)电子在第4轨道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21411632EeEkr==−设氢原子电离后电
子具有的动能为kE,根据能量守恒有k4EEE=+解得222k11131132832ekekeEk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