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精讲精练 2-5+液体 Word版含答案

DOC
  • 阅读 1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3.283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精讲精练 2-5+液体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精讲精练 2-5+液体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精讲精练 2-5+液体 Word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1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分突破考点专题精讲精练 2-5+液体 Word版含答案.docx,共(22)页,3.28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bd88b20a897130f5f7b9183a67fff4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5液体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液体的表面张力1.表面层:液体表面跟气体接触的薄层.2.表面张力:(1)定义:在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这种力使液体表面绷紧,叫作液体的表面张力.(2)方向:总是跟液体相切,且与分界面垂直.考点二、浸润和不浸润1.浸润和不浸润(1)浸润

: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3)当液体和与之接触的固体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时,液体能够浸润固体.反

之,液体则不浸润固体.2.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考点三、液晶1.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2.特点:(1)液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晶体分子的规则排列的性质.(2)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技巧归纳一.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分析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该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2.表面张力及其作用(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

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2)表面张力

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3)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技巧归纳二.浸润和不浸润的形成原因(1)附着层内分子受力情况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除受液体内部的分子吸引外,还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2)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

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浸润固体.(3)不浸润的成因当固体分子吸引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力时,这时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特别提醒浸润和不浸润是发生在两种材料(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

系,不能单说哪一种材料浸润或不浸润.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铅.2.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如图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液面呈凹形,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内液面要比管

外高;乙是不浸润情况,管内液面呈凸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受到向下的力,因而管内液面比管外低.技巧归纳三、液晶1.液晶的特点(1)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晶体分子的规则排列.(2)液晶具有光学上的各向异性,液晶分子的排列

不稳定,微小的外界变动都会改变分子排列,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2.液晶的应用(1)研究离子的渗透性.(2)液晶显示.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液体的表面张力1.(2022春·四川遂宁·高二期末)天宫二号太空授课引人注目,航天员们通过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许多神奇现象,其中的“液

桥”现象,让我们认识了表面张力的魅力,下面关于表面张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B.表面张力能让液面具有收缩趋势,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液滴呈球形C.表面张力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且向上D.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且小于

分子平衡距离,表层液体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而产生2.(2022春·湖北武汉·高二校联考期末)关于分子力,下列对自然中的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相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拉长一根橡皮筋,能感觉到橡皮筋的张力,这个现

象说明相邻分子间只有引力C.给篮球打气感觉比较费力,因为压缩气体时相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空中的小雨滴一般呈球形,主要是因为表面张力使水分子聚集成球体3.(2022春·陕西西安·高二阶段练习)

关于液体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B.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C.跟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的边界线D.跟液面相切,平行于液面的边界线题型二:液体和固体的理解4.(2021春·福建莆田·高二莆田八中校考阶段练习)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

点是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5.(2019·高二课时练习)关于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在振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B.液体分子间

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C.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D.液体分子排列整齐,在确定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固体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B.高原地区煮饭会夹生,水的沸点较低,是因为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C

.晶体一定具有固定的熔点,但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汽蒸发慢,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题型三:浸润和不浸润7.(2023春·江苏南通·高三海安高级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两端开口的洁净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中,管中液面如图所示,则()A.该现象

不是毛细现象B.该液体对玻璃是浸润的C.减小管的直径,管中液面会下降D.液体和玻璃间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8.(2022·高三课时练习)下列对浸润与不浸润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银能浸润铅,说明水银是浸润液体B.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C.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

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较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引力;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排斥力9.(2022春·重庆万州·高二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阶段练习)某物理兴趣小组将两种不同的液体注入两个细玻璃管中

,稳定后,利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图甲和图乙是两玻璃管利用放大镜放大后的部分截面图,图中虚线标识部分是相应部位所对应的两个附着层。关于甲、乙两截面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是不浸润现象,乙是浸润现象B.附着层1中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附着层2中

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附着层1中的液体表现出扩张的趋势,附着层2中的液体表现出收缩的趋势题型四:毛细现象10.(2022秋·江苏徐州·高三期末)两端开口、粗细相同的洁净玻璃管A和塑料管B竖直插入水中,管中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则()A.A中是毛细现象,B中不是毛细现象B.A中是

不浸润现象,B中是浸润现象C.B壁附近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只减小两管的直径,管中的液面均上升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砖块吸水是毛细现象B.毛巾的一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C.毛细现象表现为: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

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D.钢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进笔中是毛细现象12.(2022·江苏·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将不同材料制作的甲、乙细管竖直插入水中,甲管内水面低于管外水面,乙管内水面高出管外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与甲管的现象叫做浸润,水与乙管的现象叫做不浸润B.与甲管接触

附着层内的水分子之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C.两图现象均是毛细现象D.用乙管材料制作防水衣防水效果比甲管材料好题型五:液晶13.(2022·高三课时练习)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所有

物质都具有液晶态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本身能够发光D.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14.(2022·高三课时练习)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C.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D.

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15.(2022·高三课时练习)液晶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对

于液晶的认识正确的是()A.液晶态就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B.液晶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C.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D.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多,如果一种物质是液晶,那么它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液晶三:课堂过关精练一、单

选题16.(2022春·新疆乌鲁木齐·高二校联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蒸发与沸腾均只发生在液体表面B.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其尖端就会变钝,是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C.给庄稼松土有助于将地下的水分引上来D.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17.(

2021春·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D.浸润液

体能发生毛细现象,不浸润液体则不能发生毛细现象18.(2022春·山东临沂·高二统考期末)2022年3月23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将挤有水球的两块板慢慢靠近,直到两个水球融合在一起,再把两板慢慢拉开,水在两块板间形成了一座“水桥”。如图甲所示,为我们展示了微重力环境

下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水桥”表面与空气接触的薄层叫表面层,已知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总体反映该表面层的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是乙图中的B位置B.“水桥”表面层水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与其内部水分子相比偏小

C.王亚平把两板慢慢拉开,水在两块板间形成了一座“水桥”的过程水的分子力做负功D.王亚平放开双手两板吸引到一起,该过程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与乙图的A到B过程相对应19.(2022春·北京·高二期末)关于固体、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有确定的熔

点B.发生毛细现象时,细管中的液体只能上升不会下降C.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扩张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大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20.(2022春·广东中山·高二统考期末)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是预防

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图为水滴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内侧的照片,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照片中的口罩和水滴发生了浸润现象B.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密集C.照片中水滴呈

扁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水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21.(2022春·广东广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液体和固体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云母片沿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是不相同的,叫做各向同性B.毛细现象是液体的浸润(或不

浸润)与表面张力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C.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管内水面与管外水面一定是相平的D.彩色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彩色是因为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22.(2022春·江西抚州·高二金溪一中期末)下列关于固体和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给农田松土的目的是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使地下的水分不会被快速引上来而蒸发掉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C.金属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金属为非晶体D.当液体和固体之间表现为不浸润,附着层内分子

间表现为引力四:高分突破精练一、单选题23.(2022春·江西宜春·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液体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所以表面张力的方向垂直液面B.王亚平在航空舱中做实

验,发现水滴在航空舱中处于悬浮状态且成球形,这是由于水滴此时不受重力而仅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的结果C.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D.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大气压一定时,温度越高,汽化热越大24.(2022春·江苏徐州·高二统考期末)在“天宫课堂”上,王亚平用水在两板之间“搭建了一座桥”,形成了如图

所示的“液桥”,关于“液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桥”的形成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液桥”表面B.“液桥”表面层的水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得“液桥”表面有收缩的趋势C.“液桥”表面层的水分子间距小于“液桥”内部的水分子间距D.“液

桥”实验说明水对板是浸润的,因此水对所有的固体都是浸润的25.(2022春·福建漳州·高二校联考期末)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先做了一个水球,然后她将女儿用纸做的小花轻轻放在水球表面,纸花迅速绽放。纸花绽放的原因是()A.水球表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水球表面分子力表现为斥

力C.纸花分子间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纸花分子间分子力表现为斥力26.(2022春·广东珠海·高二珠海市第二中学阶段练习)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图为一水滴落在某防护口罩内侧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A.图片中的口罩为不合格产品B.图片中水滴形状的成因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C.图片中水滴与口罩间附着层内水分子比水滴内部分子密集D.水滴表面张力存在使其表面分子势能小于水滴里分子势能二、多选题27

.(2022春·辽宁营口·高二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浮力作用B.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

细管材质有关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28.(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师大附中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农民种地松土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以保存地下的水分C.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29.(2022春·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期末)关于液体和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层

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C.用吸管将牛奶吸入口中是利用了毛细现象D.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加电压后两极间液晶的旋光性30.(2022春·宁夏银川·高二期末)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会发生弯曲,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

解释,正确的是()A.表面层I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表面层II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C.液体在器壁I内的高度变高D.液体在器壁II内的高度变高31.(2022春·河南开封·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取两分子间距离0rr=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作为零势能点,则当0rr时分子势能为正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其温度也可能降低C.若已知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即可求出每个氧分子体积大小D.跳水运动员从水下露出头来时,头发贴在头皮上,这是液体表面张力所为E.晶体

熔化过程中其分子动能一定增加32.(2022春·山东枣庄·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B.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C.在空间站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

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都有关33.(2022春·山东东营·高二统考期末)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下列对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是因为固体

小颗粒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晶体的原子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C.封闭在注射器中的压缩气体难以再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具有表面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

间距34.(2022春·江西景德镇·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B.菜地要保持地下水分,就要把土壤弄实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C.雾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与雾霾有本质的区别D.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达饱和状态35.(2022·全国·高二假期作业)关于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B.一些小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不浸润现象中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液体分子的间距小于液体内部分子的间距D.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

各向异性的特点E.毛细现象只能表现为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可能下降36.(2021秋·贵州黔西·高二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B.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C.玻璃与

水银不浸润,因为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银内部分子密集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三、填空题37.(2022春·广东茂名·高二统考期末)王亚平在“太空课堂”中,演示了一精彩的实验——水球实验。王亚平往水膜内注入纯净水,让它

变成一个“完美”的大水球。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球表面层分子比较___________(填“稀疏”或“密集"),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正因为这个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积

尽可能地___________(填“缩至最小”或“扩至最大”),于是在失重环境下形成“完美”的大水球。38.(2022春·广东惠州·高二校考期中)春天的早晨,花园里绿叶上的小露珠呈球状,其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________(选填“稀

疏”“密集”或“均匀”),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表面层出现表面张力。39.(2020春·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期末)用金属丝制成一个U型架,一段细长棉线两端紧扣在U型架两臂上A、B两点,细线中点O处有一扣。将U型架浸入肥皂液中再取出,U

型架上形成的肥皂液膜如图所示,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_____________,该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者“扩张”)的趋势;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

破损),肥皂液膜的内能将_____________(忽略肥皂液膜的蒸发影响)(填“减小”或者“增大”或者“不变”)。40.(2018春·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校考期中)把一枚缝衣针在手上蹭几下,然后放到一张棉纸上,用手托住棉纸,放

入水中;棉纸浸湿下沉,缝衣针可以漂浮于水面而不沉下去;缝衣针表面附着了一层油脂,其对水是__________(“浸润”或“不浸润”)的,此时水对缝衣针的___________(“表面张力”或“托力”)使其

不下沉。参考答案:1.B【详解】AD.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且大于分子平衡距离,表层液体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产生的,AD错误;B.表面张力能让液面具有收缩趋势,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液滴呈球形,B

正确;C.表面张力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且向下,C错误。故选B。2.D【详解】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片裂开处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力作用的范围,故A错误;B.拉长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内部相邻分子间距离大于0r,分子间引

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B错误;C.气体难以被压缩,原因是被封闭气体压强增大的原因,故C错误;D.空中的小雨滴一般呈球形,主要是因为表面张力使水分子聚集成球体,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A.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收缩,故A错误;BCD.

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的边界线,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4.B【详解】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

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固体和液体都不易被压缩,故B正确,ACD错误.5.A【详解】液体分子在振动,由于流动性,无确定的平衡位置,故A正确,D错误;液体分子间距较小,相互

作用力很弱,液体很难压缩,故B错误;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律,但大量分子运动表现出统计规律,故C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关键明确液体分子的微观模型:流动性、间距小、有统计规律,基础题.6

.C【详解】A.固体分子排列很整齐,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故A错误;B.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由于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小,故B错误;C.晶体熔化时具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

形,但是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故C正确;D.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汽蒸发慢,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故D错误。故选C。7.C【详解】B.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收缩的现象叫不浸润,当液体与固

体接触时,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延伸的现象叫浸润,根据图像可知,液体与玻璃的附着层沿固体表面收缩,则该液体对玻璃是不浸润的,B错误;A.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与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叫毛细现象,根据上述

,该现象是毛细现象,A错误;C.毛细现象中,细管叫毛细管,毛细管直径越小,毛细现象越明显,即不浸润液体中,减小管的直径,管中液面会进一步下降,C正确;D.在不浸润现象中,液体和玻璃间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弱,附着层内有一部分液体分子进入液体内部,附着层内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附着层内的液体分子间表现出相互作用的引力效果,使得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收缩,D错误。故选C。8.D【详解】A.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均有关,不能肯定哪种液体是浸润液体或不浸润

液体,A错误;BCD.在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受到固体分子吸引力较液体内部分子吸引力大,附着层里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更密,因而在附着层里液体分子表现出相互排斥的力,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BC错误,D正确。故选D。9.D【详解】A

.根据浸润和不浸润的基本概念,甲图是浸润现象,乙图是不浸润现象,选项A错误;B.甲图是浸润现象,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密集而表现为斥力,选项B错误;C.乙图是不浸润现象,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稀疏而表现

为引力,选项C错误;D.甲图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密集而表现为斥力,附着层1中的液体表现出扩张的趋势;乙图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稀疏而表现为引力,附着层2中的液体表现出收缩的趋势,选项D正确。故选D。10.C【详解】AB.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和不浸润液体在

细管中下降的现象都是毛细现象,AB错误;C.B壁附近水分子间距大,表现为引力,C正确;D.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只减小两管的直径,A管液面上升,B管液面下降,D错误。故选C。11.D【详解】A.砖块吸水是因为砖块内部有很多细小的通

道,属于毛细现象,A正确,不符合题意;B.毛巾内有很多细缝,毛巾的一角浸入水中,水会沿细缝上升,使毛巾湿润,是毛细现象,B正确,不符合题意;C.毛细现象表现为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C正确,不符合题

意;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钢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进笔中,不是毛细现象,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C【详解】A.水与甲管的现象叫做不浸润,水与乙管的现象叫做浸润,故A错误;B.水不会润湿甲材料,与甲管接触附着层内的水分子之间的作用表现为

引力,故B错误:C.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两图现象均是毛细现象,故C正确:D.水会润湿乙管材料并附着在其表面上,不适合制作防水衣,故D错误。故选C。13.D【详解】A.液晶并不是液体和

晶体的混合物,而是一种特殊的物质,A错误;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B错误;C.液晶本身不能发光,C错误;D.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晶体各向异性的特性,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正确。故

选D。14.D【详解】A.液晶并不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故A错误;B.当液晶加上电压时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没有外加电压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

压的变化而变化,液晶并不发光,故B错误;C.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所以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液晶态,故C错误;D.笔记本电脑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电场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电脑的显示器显示

出各种颜色,故D正确。故D正确。15.C【详解】A.液晶态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不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A错误;B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与某些晶体相似的性质,如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等,B

错误,C正确;D.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液晶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不同,有结晶态、液晶态和液态三种状态,D错误。故选C。16.B【详解】A.液体的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与内部,故A错误;B.玻

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其尖端就会变钝,是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故B正确;C.给庄稼松土破坏了土壤里面的毛细管,不利于将地下的水分引上来,故C错误;D.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B。17.B【详解】A.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A错误;B.由于液体的蒸发,

液体表面分子较为稀疏,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表现为引力,故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B正确;C.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将地面的土壤锄松,则将破坏毛细管,不会将地下的水引到地表,故C错误;D.浸润液体能发生毛细现象,液面上升;不浸

润液体也能发生毛细现象,液面下降。D错误。故选B。18.C【详解】A.在“水桥”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r0左右,分子力约为零,而在“水桥”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从而使“水桥”表面绷紧,所以能总体反映该表面层里的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是C位置,

故A错误;BC.分子间距离从r0左右增大到大于r0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减小,所以“水桥”表面层中两水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与其内部水相比偏大,故B错误,C正确;D.王亚平放开双手两板吸引到一

起,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该过程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与乙图的BC到过程相对应,故D错误。故选C。19.D【详解】A.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A错误;B.发生毛细现象时,不

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会下降,故B错误;C.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故C错误;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故D正确。故选D。20.C【详解】A.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不浸润的,照片中的

口罩正好发生了不浸润现象,A错误;B.照片中水滴为扁球状,水滴表面分子比水的内部分子间距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水滴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则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应比水的内部稀疏,B错误;C.照片中水滴呈扁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

确;D.水不是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比如水可以浸润玻璃,D错误。故选C。21.B【详解】A.云母片沿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是不相同的,叫做各向异性,选项A错误;B.毛细现象是液体的浸润(或不浸润)与表面张力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B正确;C.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由于毛细现象

,则管内水面比管外水面高,选项C错误;D.彩色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彩色是因为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D错误。故选B。22.C【详解】A.给农田松土的目的是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使地下的水分不会被快速引上来而蒸发掉,A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C.金属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但有确定的熔点,所以金属为多晶体,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要求;D.当液体和固体之间表现

为不浸润,附着层内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故选C。23.C【详解】A.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平行,故A错误。B.水滴仍受重力,悬浮的原因时水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错误。C.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故C正确。D.温度越高,汽化热越小

,故D错误。故选C。24.B【详解】A.液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且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表面层的切面内各个方向都存在,A错误;B.“液桥”表面层的水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得“液桥”表面有收缩的趋势,B正确;C.液体的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

大于液体内部分子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错误;D.因为“液桥”表现为中间细、两头粗的特点,即附着层表现为斥力作用,所以水和透明板是浸润的,但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是浸润的,也可能是不浸润的,浸润与不浸润

是相对的,D错误。故选B。25.A【详解】AB.液体表面层由于蒸发等原因导致分子数较少,则表面层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内部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故水球表面上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收缩导致纸花绽放,A正确,B错误;CD.纸花绽

放与纸花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CD错误。故选A。26.B【详解】A.根据题意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如图所示水没有浸润到口罩内侧,所以照片中的口罩为合格产品,故A错误;BC.如图所示,小水滴为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造成的,照片中附着层内分子比水

的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使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D.附着层内分子比水的内部分子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若此时分子聚集,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因此表面分子势能大于水滴里分子势能,故D错误。故选B。27.BC

D【详解】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A错误;B.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材质有关,B正确;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

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C正确;D.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D正确。故选BCD。28.AB【详解】A.与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与斥力,但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r0,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A正确;B.农民种地松土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以保存地下的水分,故B正确;C.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同样有固定的熔点

,故C错误;D.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错误。故选AB。29.AB【详解】A.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A正确;B.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故B正确;C.用吸管将牛奶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

压强的原理,不是毛细现象,故C错误;D.液晶显示器在两极间加上电压后,液晶的旋光性消失,故D错误。故选AB。30.ABC【详解】AB.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表现为张力,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

的距离,密度较小,且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表面层I、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故AB正确;C.附着层I内分子与容器壁间引力大于内部液体分子引力,液体表现为浸润,在器壁I内的高度变高,故C正确;D.附着层II内分子与容器壁间吸引力小于内部液

体分子引力,液体表现为不浸润,在器壁II内的高度变低,故D错误。故选ABC。31.ABD【详解】A.若取两分子间距离0rr=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作为零势能点,则当0rr时分子力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0r增大时需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分子势能由零增加,分子势能为正,A正确;B.根据热

力学第一定律UQW=+,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时,0Q,但W情况未知,故U可能小于0,即内能可能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减小,温度就可能降低,B正确;C.若已知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氧气的摩尔体积为MV=则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0AVVN=不能求

出每个氧分子体积大小,C错误;D.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具有收缩趋势,故跳水运动员从水下露出头来时,头发全部贴在头皮上,D正确;E.晶体熔化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增加分子势能用来破坏点阵结构,其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E错误。故选ABD。32.BCD【详解】A.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

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A错误;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B正确;C.在空间站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

力作用的结果,C正确;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都有关,D正确。故选BCD。33.BD【详解】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是因为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A错误;B.组成单晶体的原子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且不同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

从而表现出各向异性,故B正确;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封闭在注射器中的压缩气体难以再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压强较大的缘故,故C错误;D.液体具有表面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

表面层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而使液体表面绷紧,故D正确。故选BD。34.ACD【详解】A..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参入其他元素,故A正确;B.保持地下水分,就要把土壤疏松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故B错误;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

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这就是雾,但雾霾不是,主要是一些固体颗粒悬浮在空中,一般来说,雾有明显的边界(一团雾),太阳一出来就“烟消云散”,雾霾没有明显的边界,不会随太阳出来而散去,故C正确;D.根据相对湿度公式知,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

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等于饱和气压,故D正确。故选ACD。35.ABD【详解】A.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故A正确;B.一些小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故B正确;C.不浸润现象中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液体分子的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的间距,故C错误;D.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正确;E.毛细现象表现为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

降,故E错误。故选ABD。36.ABD【详解】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如果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就会

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如果液体分子受到固体分子之间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分子间距减小。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现象”,故A

正确;B.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故B正确;C.玻璃与水银不浸润,因为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银内部分子稀疏,故C错误;D.非晶体是指组成

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它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由于在空间上不是规则周期性的,所以就没有方向性,因此是各向同性的,故D正确。故选

ABD。37.稀疏引力缩至最小【详解】[1]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球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2]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3]正因为这个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积尽可能地缩至最小。38.稀疏引力【详解】[1][2]小露珠

呈球状,是由于表面层分子张力作用的缘故,分子出现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39.表面张力收缩增大【详解】[1]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

力,所以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2]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收缩的趋势;[3]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分子间的引力做负功,分

子间的分子势能增大,所以肥皂液膜的内能将增大。40.不浸润表面张力【详解】[1]水对涂有油的缝衣针是不浸润的,因而水与缝衣针接触的表层具有收缩趋势,随着水与缝衣针接触面积的减小,使得缝衣针附近的水面呈弯月状;[2]在缝衣针与水面的接触处,缝衣针要受到弯曲水面的表面张力的作用,由于表面张力的

竖直分力可与缝衣针的重量保持平衡,所以缝衣针可漂浮在水面上,即缝衣针受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不下沉。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