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38.000 K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共(10)页,3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f9064e65422ccad925edb4f92662c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名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1-14课;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战国时期的郡县制有如下发展趋势:一是各国普遍设置郡

县,二是各国郡县的规模开始趋向一致,三是各国郡县的性质开始趋于一致,四是各国国内的郡县之间有了统属关系。据此可知,当时()A.兼并战争日益剧烈B.中央集权制度萌生C.周王权力得以加强D.各国模仿秦国制度2.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雅典人在不断进行海外殖民以获得土地和发展

商业的过程中,逐渐打破原有的等级、血缘观念,平等意识逐渐形成。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B.推动城邦文化的发展C.导致奴隶制度的废除D.缓和雅典的阶级矛盾3.在西方代议制下,国家权力不再属于个人,而是由公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权力机构来掌握。国家的法律不

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由代表公众意志的立法机构来制定。这反映出西方代议制()A.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政党政治引进了政治生活C.强调公民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平等D.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4.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

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当进步党势力大增之际,袁世凯又策动组建公民党,以打击国民党和进步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B.

政党已经沦为专制工具C.资产阶级政党局限性初显D.北洋派系内部纷争加剧5.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中央文件”严禁农业贷款“抑配”(强制摊派),但地方仍普遍存在以“自愿”之名强行配额的现象,部分地方官吏甚至把“中央文件”规定的20%的利率擅自提高至30%或40%。由此可推知,王安石变法()A

.触犯了豪强的利益B.重视消除官场腐败C.难以赢得民众支持D.大量使用实干人才6.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的赏赐,给予各级官员的额外福利,更多的是针对那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取得良好政绩的官员,同时也针对因向朝廷出谋划策而给朝廷带来好处的各类谏官。汉朝统治者的做法()A.消除

了朝廷官员的后顾之忧B.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效能C.确保了汉朝统治的长治久安D.避免了政治腐败现象的出现7.英国的高级文官服务的年限越长,他们的影响也就越大,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正是这种现象使文官成为国家机器重要的一部

分,成了"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高级文官作为政务官参与内阁B.高级文官决定国家的内外政策C.政党政治被少部分文官所操纵D.文官制度确保政府政策延续性8.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在某批复中说:“查国家建官分职,惟任贤选能,乃懋厥

职,古今中外,罔越斯旨。第考选之法,各有不同,尚公去私,庶无情弊”“该部所请,诚为当今急务,应候令行法制局,将文官试验编纂草案咨交参议院议决后,即日颁布施行可也”。该批复()A.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实现了

新旧人事制度的转变C.体现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D.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9.汉代法律规定,幼者不得告发长辈犯罪,不得殴打长辈,否则以不孝罪论处。同时还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

;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汉代()A.基层治理卓有成效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C.律令呈现伦理色彩D.法律的实用性增强10.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

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A.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B.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D.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11.我国古代儒家

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

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12.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A.实

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B.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C.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D.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13.欧洲中世纪战争规模较小,战争起因通常是领主利益纠纷,参战主力是其豢养的骑士,外加用钱招募的雇佣兵,而近代战争往往是全民皆兵。这反映了()A.战争性质从掠夺变成正义B.

宗教的号召力进一步加强C.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D.欧洲专制王权的逐渐衰落14.2020年夏,习总书记赴宁夏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情况,在金星镇金花园社区,总书记深情嘱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A.凸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旨在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C.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D.重视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15.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1952年4月,周恩来曾解释道:“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又提出

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建交模式()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施B.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促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D.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

(42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王朝原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自称“天朝”。1861年,因交涉对外事务更加频繁,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时批准设立的机构是同文馆,主要是培养洋务或翻译人才。1861年清政府批准在上海设立总税务司

署,这是模仿泰西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其行政事务的机构,置总税务司1人,该职长期控制在英国人手中。1861年清政府设置南北洋大臣,除办理所属口岸的通商、交涉事项外,还兼督海防、训练海陆军和举办工矿交通等“洋务”。1875年清政府设立驻外使领馆,除设立总领事馆、

领事和副领事外,还设置翻译、书记等官,主要是向所驻国家递交国书,管理出洋游历事务。——摘编自徐友春《晚清政府机构改革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政府的机构改革。(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进入19世

纪后,英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日益成熟,执政党上台后,往往把政府的职位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党内同僚,这就是所谓的“政党分肥制”。在这种制度下,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英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英国政府需要管理的事务急剧增加,对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在此期间,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暴露了英国政府管理的低效无能。新上任的首相帕麦斯顿决定立即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此

后30年英国文官制度逐渐成熟。在其影响下,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文官制度。——摘编自汤勒、古小华《西方行政制度概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的作用。(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吕氏乡约》主要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大条款。其中“德业相功”包括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事长上、能就患难等内容,“过失相规”是为“德业相功”的反面,包括犯义之过6项,犯约之过4项和不修之过5项,依严重程度不同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礼俗相交”

是关于婚丧、祭祀、交往等方面的礼节规定。“患难相恤”包括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枉、贫乏共7项,要求凡乡人遇有患难,约中人应根据事情的缓急,给予不同程度的救助。——摘编自刘新科,刘兰香著《西安教育史》材料二明朝正德十三

年,南赣巡抚王阳明在江西地区颁行《南赣乡约》,将明太祖的“圣谕六言”与《吕氏乡约》的四规条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乡约以圣谕为原则的先河。隆庆元年,朝廷申令“郡邑各立乡约,率众讲演孝顺父母六谕”。万历十五年,明神宗令各地督

学和地方官宣讲“圣谕六言”,推行乡约。明朝后期,乡约除负责教化外,还承担了编造户册、维持治安、催缴赋税、接送官员等多种职能,如保长没有合适的人选,约正还要兼任保长。——摘编自董建辉著《明清乡约: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吕氏乡约》的

历史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乡约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三、论述题(13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们会发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甚至一个地区的政治制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换言之,政治制度

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演化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宏观上看,历史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政治制度也必然会发生脱胎换骨的改造。从微观上看,在政治体制的大框架确定之后,还会对局部不断进行调整。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社会是运动着的,政治体制必须跟随着社会的运动而变动着。人是社会的

人,但更是自然的人,自然界的规律是新陈代谢,人的本性喜欢求新求变,由人组成的社会亦反映了人的这种特性。政治体制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政治体制固守旧章,要么它的基础被运动着的社会逐渐瓦解,要么它室息社会的发

展,最后终究要被社会长期集聚的能量的突然爆发而彻底摧毁。所以,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上出现过两种情况,痛苦的突进式变革和温和的渐进式变革。从历史上来看,这两种变革交互进行着。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政治体制的变革,并非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有些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如一些军事专制或独裁之类的体制,

它们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都出现过,不过是一个民族国家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这类不符合人类基本原则的政体将会消失。——摘编自张定河、白雪峰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

: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3分)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材料“各国普遍设置郡县”"各国郡县的规模开始趋向一致”“各国郡县的性质开始趋于一致”“各国国内的郡县之间有了统属关系”可知,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和郡县制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郡县

制发展完善体现了各诸侯国对地方管控的加强,即中央集权制度的萌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诸侯兼并战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表明周王室日渐衰微,排除C项;郡县制并非起源于秦国,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郡制起

源于秦国,排除D项。故选B项。2.A解析:根据材料“雅典人在不断进行海外殖民以获得土地和发展商业的过程中,逐渐打破原有的等级、血缘观念,平等意识逐渐形成”可知,雅典的工商业发展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即雅

典民主政治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经济基础,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制民主,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缓和雅典的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西方代议制下,国家权力不再属于个

人,而是由公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权力机构来掌握。国家的法律不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由代表公众意志的立法机构来制定。这有利于防止个人独裁专制,进而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党政治,排除B项;“

强调公民在地位和权力上的平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A解析:依据材料“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可以看出宋教仁反

对袁世凯的独裁,依靠的是政党政治,袁世凯同样是依靠政党,进行排除异己,体现政党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力,A项正确;政党也可以是反对专制的工具,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北洋派内部纷争严重,排除D项

。故选A项。5.C解析:根据材料“但地方仍普遍存在以‘自愿’之名强行配额的现象,部分地方官吏甚至把‘中央文件’规定的20%的利率擅自提高至30%或40%”可知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甚至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因此难以赢得民众支持,C项正确;材料信息表明王安石变法被部分豪强地主用来获利,排除A项;“消除”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王安石变法存在一些弊端,并不是强调使用实干人才,排除D项。故选C项。6.B解析:汉朝统治者对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政绩良好

以及为朝廷出谋划策的官员实行赏赐,有助于激发相关官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效能,B项正确;仅赏赐官员并不能“消除”官员的后顾之忧,排除A项;确保了汉朝统治的长治久安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汉朝统治者对官员的赏赐未能避免政治腐败现象的出现,

排除D项。故选B项。7.D解析:据材料“永不更迭”可知,文官制度可以保证政策延续性,D项正确;高级文官不是政务官,排除A项;高级文官不能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也不可能操纵政党政治,排除B、C项。故选D项。8

.D解析:据材料“查国家建官分职,惟任贤选能,乃懋厥职,古今中外,罔越斯旨。第考选之法,各有不同,尚公去私,庶无情弊”等信息可知,孙中山在该批复中强调“建官分职,惟任贤选能、第考选之法”,体现了其主张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选贤任能

,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D项正确;1913年《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批复内容,未涉及执行,因此无法得出“实现了新旧人事制度的转变”的结论,排除B项;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属于“五权宪

法”的一部分,其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监察等方面,C项片面,排除C项。故选D项。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调长幼尊卑,容忍包庇家庭成员的部分罪行等,反映出汉代法律具有伦理色彩,C项正确;材料与基层治理成效无关﹐排除A项;汉代法律中浓厚的儒家伦理思想不能说明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排除B项;

律令注重血缘伦理不能说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排除D项。故选C项。1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序正义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和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其中“米兰达警告”反映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B项正确;材料与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法

院独立掌握司法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非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11.C解析:据题意内容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墨家和法家的内容,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C项正确;“照搬”的说法明显错误,排

除A项;材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非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排除BD项。故选C项。12.D解析:据材料“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

《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可知,清代对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还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编纂了不同的律例,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涉及西北地区,还涉及西

南地区、北部的蒙古等,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制定相关律例不代表提高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化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13.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的战争从为了领主利益到全民皆兵,说明民众的参与性更高,国家的动员能力更强,也就是因为民族意识的觉

醒,C项正确;战争性质从掠夺变成正义与全民皆兵,国家全面投入和各阶层共同参与没有必然联系,一战非正义的战争也是全民皆兵,国家全面投入,排除A项;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的爆发,宗教号召力在减弱,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欧洲专制王权时有加强,

时有衰落,但近代战争人民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不是反映专制王权逐渐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14.A解析: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脱贫以及实现小康而非国家

统一,排除B项;少数民族地区并非高度自治,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基层民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B解析: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是新中国领导人把争取民族独立、平等和尊严与国际法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创新,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一项重要

的开创性实践,彻底划清了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界限,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时尚未提出,排除A项;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苏联的率先承认促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排除D项。1

6.(1)背景:内忧外患;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思想的传入;为了适应洋务运动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任三点6分)(2)简评:有利于培养新型实用人才;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外交的近代化;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前三点任两点4分,第四点2分,共6分)解析:

(1)根据材料“1861年,因交涉对外事务更加频繁,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时批准设立的机构是同文馆,主要是培养洋务或翻译人才。”得出内忧外患;洋务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思想以及目的等角度分析,

即西方思想的传入;为了适应洋务运动和巩固统治的需要。(2)根据材料“主要是培养洋务或翻译人才”得出有利于培养新型实用人才;根据材料“除办理所属口岸的通商、交涉事项外,还兼督海防、训练海陆军和举办工矿交通等‘洋务’”可知,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根据材料“

。1875年清政府设立驻外使领馆,除设立总领事馆、领事和副领事外,还设置翻译、书记等官,主要是向所驻国家递交国书,管理出洋游历事务。”可知有利于推动外交的近代化;从性质方面可知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17.(1)背景:政党分肥制的弊

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队伍;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政府管理低效无能;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任四点8分)(2)作用:有利于人才选拔,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国家

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任四点8分)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进入19世纪后,英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日益成熟,执政党上台后,往往把政府的职位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党内同僚,这就是所谓的‘政党分肥制’。在这种制度

下,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现象比比皆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党分肥制的弊端;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英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英国政府需要管理的事务急剧增加,对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

展需要高效的官员队伍;根据材料“在此期间,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根据材料“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

米亚作战,暴露了英国政府管理的低效无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政府管理低效无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2)作用:根据材料“进入19世纪后,英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日益成熟,执政党上台后,往往把政府的职位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党内同僚,这就

是所谓的‘政党分肥制’,在这种制度下,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现象比比皆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英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英国政府需要管理的事务急剧

增加,对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根据材料“新上任的首相帕麦斯顿决定立即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此后30年英国文官制度逐渐成熟。在其影响下,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文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其他资本

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等方面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的作用。18.(1)历史作用:有利于教化民众,规范人们的行为;有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儒学世俗化,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基层的传播;有利于完善民间社会救助;对后世乡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任四点8分)(2)特点:

内容增加了宣讲圣谕;政府重视,国家强制推行(或由民办向官办发展);范围更广,乡约向全国推广;承担了更多的基层管理职能。(任三点6分)解析:(1)历史作用:材料一对《吕氏乡约》的条款“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进行了具体解读,从这些内容可

以分析得出有利于教化民众,规范人们的行为;有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儒学世俗化,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基层的传播;有利于完善民间社会救助等作用;《南赣乡约》借鉴了《吕氏乡约》,说明《吕氏乡约》对后世乡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特点:

根据材料“将明太祖的‘圣谕六言’与《吕氏乡约》的四规条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乡约以圣渝为原则的先河”可概括出内容增加了宣讲圣谕;根据材料“朝廷申令郡邑各立乡约”“明神宗令各地督学和地方官宣讲‘圣谕六言’”可概括出政府重视,国家强制推行(或由民办向官办发展

);范围更广,乡约向全国推广;根据材料“乡约除负责教化外,还承担了编造户册、维持治安、催缴赋税、接送官员等多种职能,如保长没有合适的人选,约正还要兼任保长”可概括承担了更多的基层管理职能。19.示例评析:材料认为政治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观点3分判断1分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礼崩乐坏,王室衰微,新兴的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壮大,在此背景之下,诸侯国纷纷推行变法,以秦国的商鞅最为突出。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推行郡县制,移风易俗,实行军功爵制,构建了一套新的政治体制,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

;美国建立之初,实行邦联体制,地方权力较大,中央无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共和体制,解决了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综上可知,政治体制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过程8分结论1分)解析:根据材料“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演化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得出材料观点,即政治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评析之时,首先要表明立场,明确材料认为政治体制随着社会的发

展而变化,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论证过程中,可以列举商鞅变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两个史实,证明材料观点。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简单总结,得出政治体制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