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528.84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9ace6dbf47e0c213e46a7bd41d99b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届高一下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D.根据基因型不一定推出表现型,根据表现型也不一定推
出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
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了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
及其比例。【详解】A、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A错误;B、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C、自交和测交均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C错误;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相同,根据表现型无法准确推出基因型,D正确。故选D。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
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孟德尔所作的假设内容C.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
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自然界中所有的遗传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A正确;B、孟德尔时代由于没有人提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概念,所以孟
德尔当时也只是假设生物性状是有遗传因子决定,B错误;C、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正确;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自然界中所有的遗传现象,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
考查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现有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A.让其植株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B.
让其植株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C.让其植株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D.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要判断基因型常采用的方法是自交法和测交法,题意中要求保持其遗传特性,测交会改
变该玉米的遗传特性,所以不能用测交法;要用自交法,而玉米是雌雄异花植物,不可能自花传粉。【详解】A、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不可以进行自花传粉,A错误;B、杂交后不能保持其遗传特性,B错误;C、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因此可以进行同株异花传粉,相当于自交,且连续不断自交能提高
纯合子比例,C正确;D、根据表现型不能确定基因型,并且分析化学成分也不能判断基因型,D错误。故选C。4.如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中一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的A.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开B.若①号染色体为X染色体,则②号染色体一定为Y染色
体C.该细胞形成的配子均为异常的D.该细胞本次分裂完成后经过间期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
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未分开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B、②号为①的非同源染色体,因此若①号染色体为X染色体,则②号染色体一定不是Y染色体,B错误;C、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均异常,此后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也均为异常的,C正确;D、减数分裂没有周期,有丝分裂才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5.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
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定放入独立性且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C.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D.基因在杂交
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详解】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
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不符合题意;B、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
携带着许多个基因,但这不属于萨顿的假说,B符合题意;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C不符合题意;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
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图是一只纯合雌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的细胞内不存在基因e、b的等位基因B.该果
蝇与红眼果蝇(基因型为XBY)杂交,子代会出现白眼果蝇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n、a能与基因e、b自由组合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同一极可能出现基因n、a、e和b【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知,n、a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e、b基因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由于
该果蝇为纯合雌果蝇,则相关基因型为nnaaXebXeb,据此分析。【详解】A、由于该果蝇为纯合雌果蝇,根据其基因型可知,该果蝇的细胞内不存在基因e、b的等位基因,A正确;B、仅考虑B、b基因时,该果蝇(XbXb)与红眼果蝇(XBY)杂交,子代中存在XbY,表现为白眼雄果蝇,B正确;C、由
图示可知,基因n、a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基因e、b均位于X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n、a能与基因e、b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示的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同一极可能出现基因n、a、e和b,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②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
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形成4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后,就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⑥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⑦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
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做出的假设为: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期存在的形式,分裂间期以染色
质的形式存在。【详解】①基因型+外界环境=表现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①错误;②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染色体,如X和Y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但也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②
错误;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般形成2种精子,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形成4种精子,③正确;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但雌雄配
子数量不相等,④错误;⑤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为此时是染色质,⑤错误;⑥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正确;⑦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单存在,并
不是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⑦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8.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
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Ⅰ;ⅠB.Ⅱ-1;ⅠC.Ⅱ-1或Ⅰ;ⅠD.Ⅱ-1或Ⅰ;Ⅱ-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是一对性染色
体X和Y,Ⅰ为XY的同源区,Ⅱ-1为X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Ⅱ-2为Y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详解】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由于雌雄果蝇中都含有该性状,故基因不可能在Ⅱ-2上。若该基因位于片段II-1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和显性的雄蝇(XAY)杂交,后代雌果蝇XAXa均为显性,雄果蝇(XaY
)均为隐性;若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则隐性的雌蝇(XaXa)和显性的雄蝇(XAYA、XaYA、XAYa)杂交,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显性;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雌果蝇
(XaXa)为隐性,雄果蝇(XaYA)为显性;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雌果蝇(XAXa)为显性,雄果蝇(XaYa)为隐性。因此,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该基因可能位于II-1或I上;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Ⅰ上,C正确。故选C。9.某男性患有色盲,他的一个次
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Y染色体和一个X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D.一个Y染色体和一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1、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b表示色盲基因
,则某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3)
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上;②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该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
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不含色盲基因,A错误;B、该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由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能存在两个色盲基因,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X和Y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X和Y染色体,D错误。故选B。10.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若甲组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
大肠杆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的大肠杆菌由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B.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H、35SC.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14C、32PD.由甲乙两组实验可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
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35S)和噬菌体的DNA(32P),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检测放射性出现的部位(悬浮液/沉淀)。实验结果:32P组沉淀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DNA能进入大肠杆菌,且在新的
噬菌体中也发现了32P,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5S组悬浮液中放射性较强,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详解】A、甲组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是由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A正确;B、3H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子代噬菌
体的蛋白质外壳是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因此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5S,均不含3H,B错误;C、14C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以大肠杆菌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半保留复制,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32P,少部分含14C,C
错误;D、甲乙两组均无法区分DNA和蛋白质,无法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11.我国是最早把野生鲫鱼驯化成金鱼的国家。现将紫色金鱼雌雄交配,子代均为紫色。将紫色金鱼与灰色野生鲫鱼作正、反交,F1均为灰色。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
回交,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60尾,紫色鱼190尾。若将F1雌雄交配产生F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金鱼体色受独立遗传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B.F1雌、雄个体各产生8种配子C.F1回交产生的灰色子代中纯合子占1/5D.F1雌雄交配产生F2中灰色纯合子有15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将紫色金鱼与灰色野生鲫鱼作正、反交,F1均为灰色。说明灰色为显性性状,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回交,该过程相当于测交实验,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60尾,紫色鱼190尾,灰色∶紫色≈15∶1,说明体色由四对
等位基因控制,且四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中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为灰色,不含显性基因(设为aabbccdd)的才为紫色。【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金鱼体色至少受独立遗传的4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B、F1与紫色金鱼回交,子代中灰色鱼2860尾,紫色鱼19
0尾,灰色∶紫色(aabbccdd)≈15∶1,说明F1含有四对等位基因(AaBbCcDd),则F1雌、雄个体各产生2×2×2×2=16种配子,B错误;C、F1(AaBbCcDd)与紫色金鱼(aabbccdd)回交,相当于测交,后代中只有aa
bbccdd为纯合子,表现为紫色,灰色子代中均为杂合子,C错误;D、F1(AaBbCcDd)能产生16种雌、雄配子,由于只有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组成才能形成纯合子,因此雌雄交配产生的F2中纯合子为16种,其中aabbccdd为紫色,因此F2中灰色纯合子有15种基因型,D正确。故选D
。12.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如下图示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都不相同B.某段DNA发生甲基化后,通过①②过程一定不会形成蛋白质C.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性状属于基因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的D.若某段DNA上发生核苷酸序列改变,则形成的蛋白质一
定会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②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图中显示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
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状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A、①过程是转录,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A错误;B、某段DNA发生甲基化现象后通过①②过程也可以形成蛋白质,只是形成的蛋白质数量可能减少,B错误;C、皱粒
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性状属于基因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C正确;D、如某段DNA上的非基因部分发生核苷酸序列改变,则形成的蛋白质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C。13.下列有关细胞癌变机理的叙述,正
确的是()A.原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C.细胞癌变的本质是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D.一个细胞中至少有5~6个基因发生突变,才可能会导
致细胞癌变【答案】D【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
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B、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
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B错误;C、细胞癌变的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才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D正确。故选D。14.女娄菜是一种雌雄
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开白花的女娄菜植株基因型有5种B.可用杂合的金黄色花雌雄植株杂交来
验证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纯合的金黄色花雌株与纯合的白花雄株杂交,若F1中雌雄植株均开金黄花,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D.图中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
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分别控制酶1和酶2的合成,才能合成绿色色素,即A_XB_表现为绿色,A_XbXb或A_XbY表现为金黄色,aa__表现为白色。【详解】A、据题意可知,开白花的女娄菜基因型有
5种: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正确;B、杂合的金黄色花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这一杂交组合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用来验证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纯合的金黄色花雌株基因型为AAXbXb,
纯合的白花雄株的基因型有2种:aaXbY、aaXBY,若AAXbXb×aaXbY,F1中雌雄植株均开金黄色花,若AAXbXb×aaXBY,F1中雌株开绿花、雄株开金黄色花,C正确;D、据题图可知,基因A、B分别通过控制酶1、酶2的合成来控制色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故选B。15.某DNA分子部分片段的排列顺序如图所示,若α链上的C被T所代替后(β链未发生改变),再以该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或转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复制时需要RNA聚合酶、解旋酶等.B.以α链为
模板链转录得到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3'-UAACGC5'C.若复制3次,则未发生碱基替换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2D.以α链为模板链复制得到的DNA分子上的嘌呤数和嘧啶数不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复制和转录过程均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RNA聚合酶用于转录,A错误;B、α链上的C被T所代替后的碱基序列为5'-ATTGTG-3',以此为模板得到的mRNA碱基序列为3'-UAACAC-5',B错误;C、若复制
3次,可得到8个DNA分子,未发生碱基替换的DNA分子为4个,占1/2,C正确;D、嘌呤和嘧啶配对,DNA分子上的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D错误。故选C。16.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一C
H3)选择性地添加到DNA上的过程,甲基化会导致基因无法表达。某小鼠的野生型基因(A)和突变型基因(a)中,基因A在精子中不会发生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会发生甲基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为Aa的
个体的表型都相同B.甲基化的实质是改变了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C.纯合的野生型雌鼠和纯合的突变型雄鼠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鼠D.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正反交的子代表型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
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加工。【详解】A、基因A在精子中不会发生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会发生甲基化,说明来自精子的A和卵细胞的
a结合成的Aa表现为野生型,而来自精子的a和来自卵细胞的A结合成的Aa表现为突变型,A错误;B、甲基化的实质是影响基因的表达,未改变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B错误;C、纯合的野生型雌鼠(AA)和纯合的突变型雄
鼠(aa)杂交,A在卵细胞内表现为甲基化,因此后代均为突变型鼠,C错误;D、如果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算正交,后代为Aa,由于A在卵细胞内表现为甲基化,表现为突变型,则AA(♂)和aa(♀
)杂交为反交,因此Aa的个体表现为野生型,因此正反交的子代表型不同,D正确。故选D。17.下列关于DNA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基因表达的RNA共有3类B.在乌龟和小麦细胞的mRNA上,同一个密码子通常决定的氨基酸相同C.核糖体中的rRNA都是在核仁中经转录产生的
D.人体内的一个DNA分子可能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DNA是脱氧核糖核酸,一般为双链,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中的特定片段具有遗传效应即基因。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RNA是核糖核酸,一般为单链,在细
胞生物体内,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即转录过程。RNA包括3类,mRNA是翻译的模板,其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转运氨基酸,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在细胞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一般流向是【详解】A、基因表达包括转录
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催化蛋白质的合成,tRNA能运输氨基酸并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三种RNA都参与基因表达,A正确;B、密码子具有通用性的特点,即在不同生物体内,相同的密码决定的氨基酸是相同的,B正确;C、原核生物无核仁,因此其核糖体中的rR
NA不是在核仁中转录产生的,C错误;D、人体内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每个基因至少可以控制一种蛋白质,因此一个DNA分子可能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D正确。故选C。18.某种蝗虫正常二倍体雌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X,
雄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一条C.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D.蝗虫的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3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数目不同,雌性产生的雌配子为22+X,雄性产生的雄配子是22+X或22+0。【详解】A、雄蝗虫体细胞中含有1条性染色
体,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2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0、1、2,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含有2条性染色体,雌蝗虫含有4条性染色体,雄性比雌性少2条染色体,B错误;C、雄蝗虫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精原细胞,不会形成四分体,C错误;D、蝗虫基因组测
序应该测11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共12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D错误。故选A。19.某伴性遗传病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I2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B.II2的致病基因来自I2号
C.II3生育过健康孩子,再次怀孕时仍需做产前诊断D.II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患病概率1/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形:Ⅰ1、Ⅰ2正常,Ⅱ2男性患病,说明为隐性遗传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表示,II2的基因型为XaY,双亲I1和I
2的基因型分别为XAY、XAXa,则II3的基因型为1/2XAXA或1/2XAXa。【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2的基因型为XaY,故II2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A正确;B、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2的基因型为XaY,则双亲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
为XAY、XAXa,故II2的致病基因来自I2号,B正确;C、II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II3生育过健康孩子,II3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男孩会患病,故再次怀孕时仍需做产前诊断,C正确;为D、II3的基因型为1/2XAXA或1/2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所生女儿患病概率为
0,D错误。故选D20.已知DNA分子双链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8%,在其中的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4%,则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A.24%B.22%C.20%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设该DNA分子中含有100个
碱基,则A=T=28%×100=28个,则C=G=100÷2-28=22个。【详解】由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28个,C=G=22个,其中一条链上C=24%×50=12个,则另一条链上的C为22-12=
10个,故模板链上的G为10个,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可知,转录出的mRNA中C为10个,该RNA中C占10÷50=20%。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1.小西红柿又称圣女果,果实虽有多种颜色,但由--对等位基因控制。小西红柿是通过杂交育种筛选出来的,和
普通大西红柿-样都是含有:24条染色体的雌雄同株二倍体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可从F2中快速选育出纯合新品种B.若要测定大、小西红柿的基因组序列,则可测定一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序列C.小西红柿的单倍体植株长势弱
小,所结果实比二倍体小西红柿植株的小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小西红柿果实颜色的基因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
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
个体,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A、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可从F2中快速选育出纯合新品种,杂交育种往往需要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纯合新品种,A错误;B、大、小西红柿都是具有24条染色体的雌雄同株二
倍体植物,没有性别分化,若要测定大、小西红柿的基因组序列,则可测定一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序列,B正确;C、小西红柿单倍体植株长势弱小,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无法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也不能结出果实,C错误;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小西红柿果实颜色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不可能发生基因重
组,D错误。故选B。22.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若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丙、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
基因D.图中所示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1、甲图中出现了两个c,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2、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形成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丙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
基因重组。4、丁图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丙图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由于三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随机分向两极,故次级细胞中该对同源染色体有的分
一条,有的分两条,分一条的次级细胞将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B错误;图丙为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图丁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一般也不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图中所示变异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减
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D正确。故选D。23.现有一段单链的DNA片段共含有200个碱基,其中A+T占该链的比例为m,G+T占该链的比例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单链DNA片段含碱基UB.根据题干可计算出单链中T的含量等于5
0mC.该单链DNA的互补链中A+T占1/mD.该单链DNA的互补链中G+T比例为1-n【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双链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
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且遵循A与T、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使DNA分子具有多样性。【详解】A、DNA中不含碱基
U,A错误;B、单链中A未必等于T,因此无法计算出单链中的T数量,B错误;C、因为A与T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该单链DNA的互补链中A+T也占m,C错误;D、假设该DNA单链上的碱基为A1、G1、C1、T1,其互补链中的碱
基为A2、G2、C2、T2,由题可知,该单链DNA中,G1+T1占该链的比例为n,因为G1=C2,T1=A2,因此该单链DNA的互补链中C2+A2比例也为n,则该单链DNA的互补链中G2+T2比例为1-n,即该单链DNA的互补链中G+T比例为1-n,D正确。故选D。24.DN
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则下图所示的转运RNA(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注:反密码子从携带氨基酸的一端开始读码)模板链GCAACGTGCCGT氨基酸精氨酸
半胱氨酸苏氨酸丙氨酸A.赖氨酸B.半胱氨酸C.苏氨酸D.丙氨酸【答案】C【解析】【分析】①转录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mRNA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②翻译时,tRNA分子上构成一个反密码子的3个碱基,与mRNA上的、该tRNA分子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
配对。据此不难依据题意和表中信息准确定位图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反密码子从携带氨基酸的一端开始读码,所以图示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UGC,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的碱基组成是ACG;又因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通过转录过程形成,所以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为TGC。综上分析,图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苏氨酸,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2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生物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DN
A片段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上含有多对等位基因C.大肠杆菌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人类的某特定基因有100个碱基对,则其有4100种排列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4、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详
解】A、有些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错误;B、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C、大肠杆菌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拟核是其遗传物质DNA,C正确;D、人类特定的基因的碱基对只有一种特定的排列方式,D错误。故选C。26.果蝇
的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在下列细胞中,可能找到两条X染色体的是()①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A.②④⑤⑥B.②④⑥C.①②④⑥D.②⑤⑥【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1)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
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
似于有丝分裂)。(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详解】①正常男性体细胞中含有一对X和Y同源染色体,故人的精原细胞细胞内不含两条X染色体,①不符合题意;②正常女性体细胞中含有一对X同源染色体,故人的卵原细胞中一定存在两条X染色体,②符合题意;③人的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
组成为44+XY,不可能找到2个X染色体,③不符合题意;④初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含两条X染色体,④符合题意;⑤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X和Y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一个
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⑤符合题意;⑥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中,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⑥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能找到两条
X染色体的是②④⑤⑥,A符合题意。故选A。27.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
交换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
)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引起基因重组,①正确;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②错误;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③正确;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引起基因突变,④错误;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属于性状分离,⑤错误。即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28.1
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⑤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B.①~⑤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①和⑤过程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以同时进行D.中
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答案】D【解析】【分析】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其内容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
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心法则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科学家陆续在病毒中发现了RNA的复制,RNA的逆转录和以蛋白质为遗传物质的朊病毒的发现都对中心法则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据图可
知:①是转录,②是逆转录,③是DNA复制,④是RNA复制,⑤是翻译。【详解】A.①~⑤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A正确;B.图中所有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C.①是将DNA中遗传信息传递给RNA,为转录过程,⑤是将RNA中遗传信息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过程,即翻译,
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C正确;D.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或传递规律,并没有揭示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错误。故选D。2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狂的地区,含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但对疟
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症是突变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该病为基因突变所致,只能通过基因诊断来检测C.推算该遗传病后代再发风险率需要确定其遗传方式D.该致病基因是有害基因,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
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详解】A、该病症是突变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的,A错误;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变成镰刀型,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来判断是否患病,B错误;C、推算该遗传病后代再
发风险率需要在该病的家系中确定其遗传方式、双亲的基因型及比例等,C正确;D、该致病基因为有害基因,但是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环境,携带者的后代可能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但其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狂的地区,因此能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C。30.蚕豆的生长习性分为有限生长、无限生长和亚有限生长三种类型。研究人员用G、R、F三个纯合品系蚕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论正确的是()项目亲本F1表型F2表型及数量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型亚有限生长型实验1♂G(有限生长型)×♀R(无
限生长型)无限生长型3639129实验2♀G(有限生长型)×♂R(无限生长型)无限生长型118289实验3♀G(有限生长型)×♂F(无限生长型)无限生长型?60无A.通过实验1、2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可判断蚕豆的生长习性这一性状的遗传可能不受细胞核基因控制B.控制该性状的等位
基因有两对,两对均为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有限生长型C.实验2中,F2无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有4种,有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也是4种D.实验3中,根据结果可推测,F2无限生长型蚕豆数量理论值应为18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实验1和实验2为正反交实验,亲本
为相对性状的纯合子,子一代都表现为无限生长型,说明无限生长型为显性性状;又因为两个实验的子二代性状分离比相同,都接近于12∶3∶1,是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且子一代为双杂合子,子二代中的亚有限生长型为双隐性个体。【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蚕豆的生长习性这一性状的遗传是受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的,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有两对,两对均为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亚有限生长型,B错误
;C、实验2中,由于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型∶亚有限生长型=12∶3∶1,则无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有4+2=6种,有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有2种,亚有限生长型的基因型有1种,C错误;D、假设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A、a和B、b,无限型的基因型可能为A_B_、A_bb,有
限型的基因型为aaB_,亚有限型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1和2可知,品系G的基因型应为aaBB,实验3的F2无亚有限型个体,可推知品系F无b基因,由于品系F为无限型,又是纯合子,因此品系F的基因型为AA
BB,则F1基因型为AaBB,因此F2中无限生长型与有限生长型理论比为3∶1,故F2无限生长型蚕豆数量理论值应为60×3=180,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31.图中甲表示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乙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
个异常的生殖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___________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____________期发生分离。(2)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_______
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3)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次级精母细胞后期性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4)图乙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5)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答案】(1)①.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②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或有丝分裂后期(2)①.基因的自由组合②.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XX或YY(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5)6##六【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1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因此该果蝇为雄果蝇;图2中是产生的生殖
细胞,但是该生殖细胞中有两条Y染色体,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的结果。【小问1详解】果蝇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这两个W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小问2详解】由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W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小问3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所含性染色体为X或Y,在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小问4详解】图乙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比正常精细胞多了一条Y染色体),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
。【小问5详解】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有:XX、XY、X、Y四种,而正常雄果蝇产生的精子有:X、Y两种,因此后代可能出现6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XX、XXY、XX、XY、XYY、YY。32.玉米(2n=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
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1)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的原因可能是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
___________,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所致。(2)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在第3年种植时甲组
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
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用植株A进行自交实验获得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4)若植株A中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A为父本进行测交产生图2所示个体植株B,其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植株B产生的原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植株B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授粉给正常白色子粒玉米,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答案】(1)等位基因分离(2)①.1/2②.3/4(3)①.黄子粒:白子粒=1:1②.全为黄子粒(4)①.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②.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③.黄子粒:白子粒=2:3【解析】【分析】1、杂种优势指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也就是只有杂合子才会表现出杂种优势,显性纯合
子或隐性纯合子均表现为衰退。2、据图分析:图1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异常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图2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一条染色体。【小问1详解】F1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导
致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杂种优势。甲组实验中自然状态授粉,进行的是随机交配,A的基因频率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1/2,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AA=aa=(1/2)2=1/4,Aa=2×1/2×1/2=1/2,只有
Aa表现为杂种优势,因此衰退率为1/4×2=1/2;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第3年种植时种下的是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Aa=(1/2)2=1/4,AA=aa=(1-1/4)/2=3/8,则此时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3/8×2=3/4。【小问3详
解】如果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植株A可以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比例T∶t=1∶1,只能产生T的精子,所以自交F1全为T_,表现为黄色子粒。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只能产生t的精子,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还是T∶t=1∶1,所以子代Tt∶tt=1∶1,表
现为黄色子粒∶白色子粒=1∶1。【小问4详解】植株B多了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植株A的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其基因型是Tt,当以其为父本对其测交,即和tt的个体杂交,产生的T配子是致死的,所以子代是Ttt,所以可
能原因是植株A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Tt的配子。植株B可以产生的配子T∶tt∶t∶Tt=1∶1∶2∶2,所以如果授粉给正常白色籽粒玉米(tt),含T的精子致死,所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tt=2∶2∶
1,即黄子粒∶白子粒=2∶3。【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信息“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结合题图答题。33.水稻高秆、矮秆分别由A和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分别由B和b控制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病植株,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①③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______。(2)②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3)①④⑤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
数目变异,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经__________________培养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单倍体幼苗经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后成纯合二倍体,再选育得到aaBB,其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4)①⑥⑦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
___________,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杂交育种②.基因重组(2)①.诱变育种②.基因突变(3)①.单倍体育种②.植物组织培养③.花药离体秋水仙素或低温④.抑制纺锤体的形成(4)①.多倍体育
种②.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解析】【分析】1、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
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小问1详解】①③过程先将AABB和aabb杂交,接着让子一代AaBb进行自交,最后对
自交后代进行筛选,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小问2详解】②过程用X射线处理,将aabb人工诱变获得aaBB,b变成B源于基因突变,故②过程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该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小问3详解】过程①④⑤先将AAB
B和aabb杂交,接着获得子一代AaBb配子,最后得到aaBB的个体,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基因型为AB、Ab、aB、ab),单倍体经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后成为纯合二倍体(基因型为AA
BB、AAbb、aaBB、aabb),再选育得到aaBB。【小问4详解】①⑥⑦为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处理aaBB可获得多倍体aaaaBBBB,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染的色体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