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Word版.docx,共(7)页,128.48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953e40bd4fe6491ca144e914f122c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高2025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2024.12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
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若复数满足,则复平面内表示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2
.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且,则等于()A.3B.303C.D.3.已知向量,满足,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A.B.C.D.4.泰勒级数用无限连加式来表示一个函数,如:,其中.根据该展开式可知,与的值最接近的是()A.B.C.D.5.已知直线,圆,若圆上恰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都
等于,则()A.2B.4C.D.86.已知三棱锥中,平面,,,则此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7.对于函数与,若存在,使,则称,是与图象的一对“隐对称点”.已知函数,,函数与的图象恰好存在两对“隐对称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8.某城市随机选取个人参加活动,假设该城市人口年龄分布均匀,要使得参加该活动有人生肖相同的概率大于,则至少需要选取()个人.A.B.C.D.二、多选题9.甲罐中有5个红球,5个白球,乙罐中有3个红球,7个白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
球放入乙罐,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表示事件“从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表示事件“从甲罐取出的球是白球”,B表示事件“从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为对立事件B.CD.10.下图是函数的部分图象,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将图象向右平移后得到函数的图象C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D.若,则11.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左、右顶点分别为A,B,若P是右支上一点(与B不重合)如图,过点P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左支交于点Q,与其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S,T两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P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之积为B
.当直线l运动时,始终有C.在中,D.内切圆半径取值范围为三、填空题12.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则________.13.已知直线和互相垂直,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14.已知函数,
若关于的方程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四、解答题15.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求数列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16.如图,在直三棱柱中,,,P为上的动点,Q为棱的中点.(1)设平面平面,若P为的中点,求证:;(2)
设,问线段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人工智能(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自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某公司研究了一款答题机器人,参与一场答题挑战.若开始基础分值为()分,每轮答2题,都答
对得1分,仅答对1题得0分,都答错得分.若该答题机器人答对每道题的概率均为,每轮答题相互独立,每轮结束后机器人累计得分为,当时,答题结束,机器人挑战成功,当时,答题也结束,机器人挑战失败.(1)当时,求机
器人第一轮答题后累计得分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2)当时,求机器人在第6轮答题结束且挑战成功的概率.18.已知函数.(1)若,求极值;(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求的范围;(3)在(2)的条件下,求证:.19.定义:在平面内,若直线将多边形分为两部分,多边形在两侧顶
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相等,则称为多边形的一条“等线”.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其他轴为2,且点为双曲线右支上一动点,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且与的渐近线交于、两点,且点在点上方.当轴时,直线为的等线.(1)求双曲线的方程;(2)若是四边形的等线,求四边形的面积;(3)已知为坐标
原点,设,点的轨迹为曲线,判断:在点处的切线是否为的等线,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