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艺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共(7)页,29.72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8011a1cf5aa958c592b1f0c1834a02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合肥艺术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
至有“一及一继,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D.边疆封国格守分封制度2.“皇”字在秦朝以前常用于美化人们想象中能主宰一切的天神,比如“皇天”,后来逐渐
演变为天神的本身的称号;而“帝”字在春秋以前多指冥冥之中的“上帝”。据此可知,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的主要目的是A.突出皇帝独尊的地位B.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C.证明皇权的合法来源D.论证君权神授合理性3.汉武帝时期,朝议分为内朝朝议和外朝朝议。外朝朝
议由丞相主持,内朝朝议由录尚书事的大将军等人主持。一般情况下,内朝朝议可以否定外朝朝议的结果,并且可对外朝官员议定惩罚办法。这说明,汉武帝时的朝议制度A.使群臣相互牵制B.有利于加强皇权C.避免了决策失误D.完善了中枢机构4.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
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5.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一是在地
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二是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体现了多层次、复式结构的特征。这种设置A.反应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B.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C.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
要D.着眼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6.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裁撤行中书省,全国除南京直辖区外,分为十二个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三司不相统属,分别隶属于朝廷。这反映出明初A.废除了行省
制度B.削弱了六部权限C.中央集权的加强D.地方权力的扩大7.清初,大臣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奏本章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乾隆年间,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人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
奏人遵行。这说明奏折制度的形成A.使内阁权力名存实亡B.体现了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C.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助推清朝中央官制走向成熟8.古代雅典实行集体负责制,如雅典的执政官有9位,指挥军队的将军有10位等,同一职位的官员没有正副之分,彼此职权和地位相同。这一做法A.促
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彰显了民主政治的合理性C.提高了公民的参政机会D.强化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9.雅典法律规定公民不得因为私事耽误自己应承担的公共事务;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处死刑。”这些规定A.维护了本国的民
主政治B.限制了个人的合法权益C.维护了贵族阶级的专权D.体现了国家至上的理念10.公元前二、三世纪,罗马已不是原来的那种城邦国家了,它已成为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进行交易的共同市场,罗马公民也日益被改造为有世界观念的
“世界公民”。这一状况A.推动了罗马向外扩张B.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C.促进了万民法的形成D.加速了成文法的颁布11.英国《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如下: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
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材料表明英国A.国王的实际统治权得到约束B.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得以确立D.责任内阁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
12.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为对付这一“怪物”,美国精英们的顶层设计是建立A.邦联体制B.联邦体制C.三权分立制D.民主共和制13.在联邦政府中,1787年宪法赋予每一个部门用
以制约其他两个部门的权力:就国会而言,两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就能推翻总统对国会议案的否决......对总统来说,他可以批准或否决国会立法,任命最高法官;而最高法院则有权裁定国会立法、总统及其他行政官员是否违宪。这些规定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旨在保障美国的宪政民主C.使国会处于美国立法的核心D.提高了各部门的行政效率14.1875年1月,法兰西宪法议案在议会以353,352一票之差获得通过,法兰西终于确立了共和制。对此,在君主派眼里,这是无可
奈何的“较小的坏事”;在共和派眼里,这是与设想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反映了A.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与妥协B.法国两党制得以最终确立C.宪法模糊不清不具备法律效力D.共和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15.据统计,1871'-19
14年,德国共派出了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大使级外交官更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高级贵族或旧的乡村贵族,只有派驻巴黎的舍恩男爵来自贵族化的工业家家庭”;非贵族出身者只能担任其中无关紧要的职位。材料可以说明统一后的德国A.外
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B.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C.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D.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16.1841年,琦善在定海期间,面对英军的武力威胁,私自妥协,道光帝斥责他违反朝廷规制;1842年,伊里布赴定海办理“夷务”期
间,擅自收受英国俘虏的礼品,道光帝“告以天朝定制”“着将全数发还”。这反映出当时道光帝A.外交思想仍受华夷观念影响B.已具有维护民族权益的意识C.试图维护中英正常贸易关系D.注重规范外交官的政治行为1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
制度规定:完全废除私有制,居民的财物全部没收归“圣库”,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定额供给。男性青壮年除参加战斗外还要从事集体生产劳动,除按定额分配的吃、穿外别无报酬。这些规定体现出,太平天国A.重视维护农民的利益B.具有主观空想的特征C.实行全民皆
兵的体制D.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18.历史学者马勇认为中国近代一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丧失殆尽。此后,孙中山、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由他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这场战争A.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开端B.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使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潮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19.北京“城内城外各行铺户与各街住户,义和团俱伤令避忌‘洋’字,如‘洋药局’改为‘土药局’,‘洋货’改为‘广货’......诸如此类甚多。”由此可知,义和团A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B.极力抵抗列强侵略C.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D.注重维护民族经济20.1912年2月,孙中山召集同盟会议员讨论约法,特别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之真意义所在,一以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得到与会者赞同。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得
到全国各阶级一致拥护B.具有反独裁和求民主的精神C.预见袁世凯采取复辟行为D.存在因人设法的历史局限性21.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就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B.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C.已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D.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政党22.据1927年6月的调查,全国有五个省(粤、湘、鄂、赣、豫)成立了省级农民协会,全国农会会员总数约940万,分
布在17个省区。全国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如下表所示。当时中国社会的这一状况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单位:万)A.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B.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直接失败C.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基础D.是中共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3.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
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已经成为进行抗战的主要力量C.支持了国民
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配合了国民党太原会战的进行24.抗日战争时期,某报纸描述重庆大轰炸后的状况:“有许多难民,即使平时不关心国事的,这一次经过敌机狂炸的教训后,他们都自发地要求做救亡工作,实践‘抗战报仇’!
甚至有许多儿童要求进保育院,去受战时教育。”这表明抗日战争A.使社会舆论充分发挥了正导向作用B.提高了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C.实现了救亡图存与社会改造的结合D.有利于凝聚国人的民族意识25.邓小平在某次军事行动前强调:“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
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全国。”“中央的第一步棋”的重要意义在于A.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真面目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结束了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隋炀帝
是中国科举制的创始人,他认为由刺史荐举多弊端,于是令士人自行报名,策试进士。唐代取士之类别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由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我们所谓的科举制,专指乡贡。乡贡每年举行一次,任何人均可投牒自进,设立的科目很多,诸如秀
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始由礼部主持乡贡考试。登科之后如欲为官,尚需经过吏部的“释揭试”,中试后方可任官。——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官员选拔制度发生的
变化及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与唐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的进步性。(10分)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世纪
,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
权利。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
。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
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联邦议会代表各部,议员为邦
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它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号,是“联邦之首”。皇帝可不经议会同
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普鲁士宰相同时也是帝国首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10分)(2)根据材料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10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于辛亥革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很难否定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正如同盟会会员、杰出的教育家雷沛
鸣所言,辛亥革命“不是单纯的朝代更替,反之,它是政治革命,依之,即以创造新政治秩序”,辛亥革命“虽以破坏为方法,却以建设为鹤的”。辛亥革命打碎了旧秩序,但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新秩序的建立。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史上
一块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其历史意义和功绩不容抹杀。——摘编自张立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