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共(8)页,377.7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651a506214ff7ecbb91a6e2be6fc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明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段考试高二生物试题(选考)(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40分。每小题1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2.右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
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负反馈调节在丁中普遍存在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可根据其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4.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不属于种群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B.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C.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D.各种群的年龄结构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某树林中树上蝉的成
虫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B.样方法可用于调查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C.放开二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必然持续下降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
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均属于种群的特征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
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①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④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8.图1和图
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2中
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9.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场所,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影响其种群密度B.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大于干旱环境C.调查蝗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D.合理灌溉和引入青蛙等天敌可以防治蝗害10.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
生存条件,鼠的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只/hm2B.鹰的迁入率增加会
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
,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1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用标志重捕法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③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④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制片时,加样液后盖盖玻片在计数
室上⑤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需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A.零项B.一项C.二项D.三项13.农业农村部于今年初宣布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且在长江泸州段和沱江泸州部分段实施永久性禁捕。禁捕后,专家预测长江鲢
鱼的种群数量将呈现下图所示增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改变种群的数量B.向长江水域中投放鲢鱼幼苗,与未投放鱼苗相比,会使K值增大C.泸州水域出现大量的越冬候鸟红嘴鸥,可能是迁入率远远大于迁出率D.群落的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
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14.根据数学模型图回答关于种群和生态系统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B.根据图甲种群数量变化模型预测,出现环境阻力是在第五年之后的C.如果图乙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则①表示分解者D.若图
乙表示一个种群,①~④可代表不同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15.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16.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混养时,其食物的分布
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四大家鱼的全部个体组成一个种群B.图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C.草鱼与鲢鱼的食性有很大差别,故不存在竞争关系D.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他动植物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17.长白山北
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竞争关系B.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
空间和食物条件C.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18.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
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9.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C.图丙中两种生物的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D.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2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一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种群在
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C.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D.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21.在气候条件合
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森
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22.据调查,支付宝“蚂蚁森林”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至今已经种植了约1亿棵树,包括红柳、胡杨、梭梭树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该活动的开展荒漠化地区不一定能演替成森林B.该地区高矮不一的梭梭
树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随着植被种类的增加,生物的种间关系也会更加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
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⑥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⑦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②⑥⑦B.②③⑥C.①⑤⑦D.②⑤2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C.
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2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具有5条食物链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微
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26.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
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农民在农田中锄草,灭虫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D.某人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就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27.假设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kg的草,排出
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B.20kg的粪中的能量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C.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D.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8.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
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2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E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C.碳循环进行的同时一定伴随
着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及生物群落内部往复循环30.生态学家对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单位:𝑘𝐽⋅ℎ𝑚−2⋅𝑎−1)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甲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乙2.40×1076.00×1054.00×1052.30×107丙7.50×1082.40×1076.00×1067.16×108A.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
T污染,处在甲营养级的浓度最高B.第二个营养级向第三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2%C.丙中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全部来源于未利用的能量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71×1011𝑘𝐽⋅ℎ𝑚−2⋅
𝑎−1,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3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
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32.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中的茱萸,传递的是行为信息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山寺桃花盛开的原因是因为接受到了化学信息C.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光信
息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33.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
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B.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强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与热带森林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慢B.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
物多样性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C.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河流受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保持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35.下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B.长白
山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C.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种电子蛙眼D.我国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2种36.下列有关“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B.人类
在进行海洋生态系统开发时,应遵循“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C.目前人类已经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臭氧层遭到破坏,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但对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影响37.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即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
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D.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8.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说法合理的是A.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B.应该
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C.其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39.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
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B.桑基鱼塘通过将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了系统生产力,是运用整体性原理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D.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关键在于植被恢
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40.“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
量B.从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C.该模式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基本原理D.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促进物质循环利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60分。)41.(11分)在调查稻田中某种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
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曲线。(1)影响该鼠的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2)前4年该种群数量,第9年调查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第年鼠的种群密度最小。(3)如果持续第16~20年间趋势,鼠的种群数量将呈型曲线增长。(4)为防治鼠害,通过引入鼠
的天敌来降低鼠的数量,与化学防治相比这种防治的优点;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实践意义是。42.(10分)图甲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解,图乙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二氧化碳库。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
系是。(2)鸟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绿色植物千克。(3)图乙中D→C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碳在D与A、B、C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表示,B表示。(5)图甲中除图中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
应有。43.(16分)如图,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若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
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2)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___________、b。图乙中,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
________。(3)图丙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鸟猫头鹰蛇蟾蜍鼠昆虫绿色植物图甲CABD图乙44.(12分)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选择之后,现
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地区中的植物、植食动物甲和肉食动物乙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其中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如表所示(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年龄0+1+2+3+4+5+6+7+8+9+≥10个
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2)研究表明,动物种群甲中的个体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
____,由此推测动物种群甲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偏高/不变
/偏低)。(4)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地区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_____(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调查该地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法取样,统计的方
法有和。45.(11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系统的结构包括。(2)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①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
工程是一类少消耗、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②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③生态工程中所遵循的基本
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与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