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556.783 K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556.78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0723ec3e7a7ca2c138b9dc6e6846b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合计48分。)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内涵是()A.道法自然B.崇德尚贤C.

自强不息D.家国情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D项正确;道法自然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内涵,排除A项;崇德尚贤是墨家的思想内涵,

排除B项;自强不息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排除C项。故选D项。2.近代中国在文化反思上,经历了“文化自卑”向“文化自强”的转变,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

启“新文化运动”,“古今”“中西”之争异常激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A.本土性B.包容性C.连续性D.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根据材料“中国

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可知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B项正确;本土性是指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排除A项;连续性是指中华文化绵延不息,传承至今,排除C项;多样性是指中华

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排除D项。故选B项。3.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B.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C.周

边国家的生搬硬套D.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可以看出,这些地点基本都是中国的城市,可见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无关,排除B项;

“生搬硬套”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华人移民,排除D项。故选A项。4.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

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A.丰富中华文化内涵B.贡献中国智慧方案C.推动文明间交流融合D.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

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可知,中外文明的不断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间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无关,排除A项;BD项只是体现中华文明对世

界文明的影响,与主旨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5.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中世纪时代。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

作,并把这此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这表明()A.西欧奴隶制度严重影响其发展B.欧洲文化的源头在阿拉伯文化C.阿拉伯帝国文化交流非常频繁D.阿拉伯帝国文化对世界贡献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

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此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可知在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中世纪时代,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此著作

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进行了文化的交流,说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大,D项正确;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处于中世纪时代,也就是西欧的封建社会,而A项西欧奴隶制度严重影响其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欧洲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排除B项;题干只强调了阿拉伯学者保存了大量的

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此著作传回欧洲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所以无法得出阿拉伯帝国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这个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的6.那尔迈调色板是象形文字文物代表。图中那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那尔迈调色板,可用来研究()A.古

巴比伦文明B.玛雅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印度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那尔迈调色板是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图中那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可知,材料中的“象形文字”“莎草纸”“尼罗河三角洲”均属于古埃及文明的特征,C项正确;古巴比伦文

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其位于两河流域,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玛雅文明属于古代美洲文明,排除B项;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亚里士多德说:“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

于个人和家庭。…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然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这说明以城邦为载体的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A.集体主义B.个人主义C.平等主义D.自由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

料“城邦先于个人”等信息,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城邦至上,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非个人主义,A项正确,排除B项;平等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平等,而自由主义强调人的自由,两种价值取向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8.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

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这可用来研究()A.克里特文明B.希伯来文明C.古印度文明D.奥尔梅克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

字的印章……”并结合所学可知,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的古印度,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克里特文明位于地中海地区,属于古希腊文明,排除A项;希伯来文明诞生于今天被称为巴勒斯坦的这块土地上,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奥尔梅克文明的发祥地

位于今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9.《高丽史》,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这说明了()A.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B.照搬中国史书的体例的的C.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D.深受

中华文明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高丽史》参照了中国史书体例,说明朝鲜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反映朝鲜史书体例受中华文明影响,选项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选项“照搬”过

于绝对,排除B项;从材料不能得出该史书是否为现存最早的史书,排除C项。故选D项。10.4世纪中后期,遭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后,其首领说:“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

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用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的态度变化表明()A.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重构与认同C.战争对罗马文明的严重破坏D.罗马帝国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西哥特首领对待罗马文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

意图消除罗马转变为重构罗马,认为只有借助罗马的法律才能建立稳固的统治,由此说明人口迁移促进了文化重构和认同,B项正确;西哥特首领对罗马帝国态度的变化体现的是对罗马文化的认同,并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的对立,也没有体现战争对罗马文明的破坏,排除AC项

;4世纪中后期的罗马帝国确实已经走向衰落,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1.在海南《文氏族谱》等谱牒中,记载了不少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往番”“客洋"(移民海外)之人

,其中往往只有这些人的“生时”,而没有其“忌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海南族谱中有关迁往国外的移民的记载则广泛涵盖了人口、职业、婚姻、家庭等内容。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A.信息记录手段的进步B.近代社会的转型印记C.航海安全保障

的提升D.民族产业的更新迭代【答案】B【解析】【详解】与19世纪中叶相比,二战期间,海南迁往国外的移民,在家谱中的记载相对详细、具体,反映出华侨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大,国际法的发展和华工的权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南作为移民输出地与世界的联系增多等,是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印记

,B项正确;中国材料技术、造纸工业即信息记录手段的进步是移民记录信息发展的具体而非深层动力,排除A项;近代航运业的发展以及国际人权事业的进步,提升了华工的航海安全保障,只是部分具体因素,并非导致记录内容丰富的深层原因,排除C项;国内民族产业的更新迭代与海南移民记录变的详细没有直接联系,排

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是云冈石窟露天大佛像。对此,日本学者大村西崖评价道:“观其雄伟样貌与姿态,既非中国风,亦非印度风,岂非拓跋族理想之大又夫平!”这一评价强调了()A.佛教在北魏时期完成了本土化B.北魏皇帝积极支持

佛教的发展C.佛教成为维系北魏政权的支柱D.北魏精神与佛教艺术交汇融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观其雄伟样貌与姿态,既非中国风,亦非印度风,岂非拓跋族理想之大又夫平!”可知,云冈石窟露天大佛像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外貌特征,这反映了北魏时期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交汇融通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

出佛教在北魏时期完成了本土化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北魏皇帝积极支持佛教发展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佛教成为维系北魏政权的支柱,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13.中国引种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中国的一些农

作物也传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品尝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食物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

的开辟促进了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的食物物种交流,且题干材料“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表明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性联系的建立,食物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但“自由流动”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欧洲殖

民者的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但“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明清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说法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14.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祭司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法老的合法继承人。在耶路撒

冷,亚历山大皈依了犹太教。在巴比伦城,他派人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这说明亚历山大()A.弘扬亚非地区传统文化B.利用当地宗教强化统治C.推动各区域间信仰融合D.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埃及祭司宣布他为太阳神的儿子”“亚历山大皈依

了犹太教”“把巴比伦最崇拜的拜尔神庙重新修建起来”,反映出亚历山大重视宗教相关问题,但其最终的目的是利用宗教来巩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B项正确;宗教不等同于文化,二者范围不一致,排除A项;推动各区域间信仰融合在材料

中无法体现出来,排除C项;是否得到民众的支持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15.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这样描述拉美文化:“加勒比的历史充满了魔幻的色彩。这种魔幻现实色彩是黑奴从他们的非洲老家带来的,但也是瑞典的、荷兰的、英国的海盗们带来的。在加勒比地区集中了各色人

等和各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马尔克斯意在强调近现代拉美文化()A.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B.已丢失印第安文化元素C.移植了殖民者的风俗D.促进了不同种族的交融【答案】A【解析】【详解】拉美文化来源包括

黑奴从非洲带来的魔幻现实主义,瑞典等欧洲人带来的海盗文化,集中了各色人等和各种截然不同的事物等,反映出拉美文化具有多元性,拉美文化“在世界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说明拉美文化具有独特性,A项正确;已丢失印第安文化元素的说法太绝

对,排除B项;移植了殖民者的风俗只强调了材料的一个侧面,偏离了材料整体,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拉美文化促进了不同种族交融等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6.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

20年,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A.法国大革命的冲击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

战前后,梁启超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向西方求真理”,转变为揭露西方现代文明弊端,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缘于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D项正确;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是1904年梁启超观点产生的原因,排除A项;梁启超并非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并非

其理性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源,排除B项;梁启超思想认识的变化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每题13分,共4题,合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象棋起源于战国时期,那时战乱频繁……占星术数家非常活跃

,郑有子产,鲁有梓镇,楚有甘德,魏有石申等,他们在占盘上用卜推算日月五星运动和占验人间吉凶祸福,久而久之,逐使占盘和卜具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游戏。由于象“日月星辰之目”,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象棋。——摘编自宋会群《论象棋之——象棋的起源演变与术数

文化的关系》材料二象棋棋盘共有六十四格,中间是楚河、汉界,双方各执十六棋子,在棋盘上斗勇斗智,施计用谋。在象棋规则中,大子活动空间大,能纵横往来,小子也是胜负天平上的重要一码,有棋谚道:“卒能制马,士能制车,象能护子……开局炮(

砲)胜马,残局马胜炮(砲)。”车、马为左右军,将帅坐镇中军,当上下同生共死;士相环绕,士不离九宫,象不过河界,专心护主。棋至残局,虽大子尽失,然士相全可和一车,小卒终局对面笑,不至于战至一兵一卒之惨烈。——摘编

自李世宏《从中国象棋看中国传统文化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象棋起源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象棋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分析象棋棋子中“炮”字出现的原因。【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与占星术联系密切;反映战争现实。(2)内涵:儒家“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道家的辩证法思想;法家的“求变”思想;兵家的战略思想。(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火药的发明与其在军事上的使用;汉字表意功能的凸显。【解析】的【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中国象棋起源于战国时期”可知中国象棋起源早;根据材料一“占星术数家非常活跃……久而久之,逐使占盘和卜具成为

一种象征性的游戏”可知,中国象棋的产生和占星术联系密切;根据材料一“那时战乱频繁……占星术数家非常活跃”并结合所学可知,象棋的起源反映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社会现实。【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象棋与儒家提倡的“五常”观念即仁义礼智信以及中庸思想有着紧密

的关系,可见儒家思想在中国象棋中的表现;根据材料二“在象棋规则中,大子活动空间大,能纵横往来,小子也是胜负天平上的重要一码”并结合所学可知,象棋中的攻与守、强和弱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与道家倡导的无为思想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观点密不可分;中国象棋还体现了法家的术与势,“事异则备变”的思想;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战术,这种思想运用到象棋比赛中,就要了解对手的棋风、个性、优缺点,因人而异,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象棋蕴含丰富的兵家思想。象棋棋子中的“砲”变为“炮”字的原因主要是后来火药的发明与其在军事上的使用以及汉字表意功能的凸显。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九个郡…包含了邛都、夜郎以及滇僰部分地方的“西南夷”地区

。设郡县的同时,秦朝还派常頞(é)开通“五尺道”,从今宜宾南下,经过僰人聚居区,最终到达滇中一带。自秦关中地区到滇池区域“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印,复掌其民”……公元69年,合置永昌郡,完成了汉王朝对今西南部边疆的统一

。——摘编自李吉星《南诏国大理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茶马古道”概念系借用历史上唐宋以来实际存在的茶马互市的史实而命名,是我国历史上从茶产地到主要消费区域,连接滇、川、藏的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大通道。“茶马古道”途经藏族、

汉族、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傈族等20多个民族聚居区,是中国最神秘的滇、藏、川大三角。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迁徒的大走廊,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摘编自阳耀芳《“茶马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1)根据

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对云南采取的治理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茶马古道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交通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措施:①设置郡县;②开通“五尺道”;③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事务。(2)影响:①促进了云南与周边地区的贸

易往来,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②推动了西南民族交融,维系了民族团结。(3)作用:①加强了地域间的联系;②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④有助于推动地方开发与区域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一“设郡县的同时”可得出,设置郡县;根据材料一“秦朝还派常頞(é)开通‘五尺道’”可得出,开通“五尺道”;根据材料一“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印,复掌其民”可得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事务。

【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二“连接滇、川、藏的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大通道”可得出,促进了云南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根据材料二“途经藏族、汉族、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傈族等20多个民族聚

居区”“民族迁徒的大走廊,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可得出,推动了西南民族交融,维系了民族团结。【小问3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二“途经藏族、汉族、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傈族等20多个民族聚居区”可得出,加强了地域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经济文

化交流;根据材料一“完成了汉王朝对今西南部边疆的统一”、材料二“茶马古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迁徒的大走廊,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助于推动地方开发与区域发展。19.16世纪以来全球联系加强,中西文化交流随之更加密切。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的欧洲被称之为“中国的欧洲”,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字认识中国文化。16世纪下半叶,欧洲陆续出现葡萄牙人的《中国报道》等记述中国的著述,种类繁多,如《中国新地图集》《中国哲学家孔子》《中国植物》《中医津要》《中国礼

仪论》等。他们还将儒家的“四书”译为西文出版,既为欧洲“汉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亦促成欧洲社会“中国热”风潮出现。——马建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材料二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

”。赫尔德认为“这是一个为避免犯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体……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19世纪时,欧洲流传一个比喻“这个帝国是一个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

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当更多的欧洲人这样看中国时,他们的军舰来叩关了。——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材料三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

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而国人之效法西洋文明者,亦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则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年)(1)据材料一、

二,概括16至20世纪欧洲知识界对中国认识的变化。(2)分析材料三中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答案】(1)变化:16至18世纪,欧洲知识界对中国全面介绍,推崇中

国文化,形成“中国热”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中国全面否定。16至18世纪,欧洲主要通过文字、思想来了解介绍中国文化,肯定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科技等成果;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批判中国的思想僵化、制度落后。(2)原因: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使得对学习西方充满热情中国人产生怀疑

和动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出现,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不断深入,对西方文化进行不断反思;在探索救亡道路上,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优点,改变以往的盲从

态度。(3)主要途径:殖民扩张;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经济贸易;民族交融。认识: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文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解析】【详解】(1

)变化:根据材料一中“18世纪的欧洲被称之为‘中国的欧洲’”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知识界对中国全面介绍,推崇中国文化,形成“中国热”;根据材料二中“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可知,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中国全面否

定。原因:根据材料二中“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字认识中国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主要通过文字、思想来了解介绍中国文化,肯定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科技等成果;根据材料二中“(中国)是一个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的血液

循环已经停止”可知,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批判中国的思想僵化、制度落后。(2)原因:根据材料三中“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可知,欧战(第一次世界大

战)灾难,使得对学习西方充满热情的中国人产生怀疑和动摇;根据“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出现,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根据“吾人今后不可不

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可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不断深入,对西方文化进行不断反思;综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探索救亡道路上,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优点,改变以往的盲从态度。的(3)主要途径:综合三则材料和所学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可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主要有殖民扩张、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经济贸易和民族交融等。认识:综合三则材料信息和问题,从方法、作用等角度分析可知,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文化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有

利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游牧民族大迁徙·中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材料一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

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材料二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

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

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等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以“对待内迁民族的政策”为主题,确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答案】论题:东西方的民族交融影响中西社会发展。阐述:3-6世纪,东西方都处于社会动荡,

民族交融的时期。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与内地近似的管理制度并给予优待;内迁的少数民族也积极学习中原制度,推行汉法。同一时期,罗马人对进入帝国的蛮族采取了分治的措施;内迁的日耳曼人保持自己的制度文化和法律,有很强的自治性。东西方民族交融的差异,对后来东西方发展影响深远,如中国: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奠定基础;这也有利于中国统一和中央集权的长期存在。西欧:没有形成民族认同,出现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因此,游牧民族大迁徙影响中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回答本题首先要注意从两段材料中提取出相似之处,仔细阅读两段材料我们能够得知,公元3—6世纪,东西方都处于社会动荡,民族交融的时期,并且在动荡之后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即东西方的民族交融影响中西社会发展。

然后我们要从论点出发,从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寻找论据来证明我们的论点,在论证的时候需要注意论据要同时使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中国古代史的角度我们可从魏晋时期民族的融合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奠定基础,

可从制度及社会治理方面概括得出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得以长久保持,可从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去论述,世界古代史的角度我们可从西欧没有形成民族认同,出现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可从西欧形成了封建制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等方面去论述。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东西方的民族交融影响了中西社会发展。获得更多

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