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11)页,1.59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a33e016a6bdc7736c8eccbb28d0c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诗云“鱼
在在藻,依于其蒲”。“藻”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体中“藻”、“蒲”及其他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藻”
、“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C.位于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位于拟核处的分子DNA呈环状D.“藻”、“蒲”、色球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2.海底往往形成富含氧化锰的锰结核矿,研究发现一种以锰为“食”的细菌,该细菌可以利用锰将CO2转化成有机物,
满足自身需要,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可控制酶的合成B.通过无丝分裂增殖,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C.从外界吸收的N元素可用来合成ATP、磷脂等D.从锰结核矿富含氧化锰推断,该细菌属于分解者3.《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和果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单糖类食品甜味剂B.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控糖”的范畴C.人体内糖类
绝大多数会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内环境D.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有一部分原因是脂肪无法转化成糖4.下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检测各组酚的剩余量,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的的A.由图1模型推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B.可用每分钟所消耗的酚量表示多酚氧化酶活性C.据图2分析可知,酶A的最适温度是50℃,高于酶B的最适温度D.若酶A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则其可被R
NA水解酶催化水解5.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其遗传物质(+RNA)的复制和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NA上分布着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B.RNA复制酶能催化双链RNA间氢键的形成C.+RNA上
的嘌呤总数等于-RNA上的嘧啶总数D.该病毒易发生变异与其遗传物质为单链结构有关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如图表示蔗糖运输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伴胞的过程,其中①表示H+-蔗糖同向运输载体,②表示H+-AT
P酶,③表示W载体。韧皮薄壁细胞内能积累高浓度的蔗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蔗糖通过协助扩散出韧皮薄壁细胞B.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抑制细胞呼吸,蔗糖进入伴胞的运输会受影响D.图示过程说明某些
转运蛋白兼有酶活性7.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为研究胞质环流与细胞骨架的关系,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APM(植物微管解聚剂)处理紫露草雄蕊毛细胞后,测定胞质环流的速度,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细胞质基质中
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B.先用低倍镜找到雄蕊毛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APM使植物细胞中微管解聚从而破坏细胞骨架D.一定范围内APM浓度越大对胞质环流的抑制作用越明显8.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
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释放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RNA聚合酶分泌过程C.图中囊泡与靶
膜识别结合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9.化学渗透假说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电子传递,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势差和质子(氢离子)浓度梯度差,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质子梯度差的产生和NADH的氧化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从细胞中
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电极(如图1),测定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已知线粒体外膜可自由渗透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用的完整线粒体可以从酵
母菌、霉菌等真核细胞中获取B.线粒体内的所有酶都是通过膜融合进入的C.实验结果可推测,线粒体基质中的质子浓度低于内外膜间隙D.上述过程建立在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10.骨骼肌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呈舒张状态,其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较低;当其受到刺激后,组织液
中Ca2+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从而诱发内质网中Ca2+外流,使得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进一步升高,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Ca2+和Na+外排时转运蛋白虽然不同,但转运方式相同B.引起肌肉收缩的Ca2+
浓度变化都是通过协助扩散完成的C.Ca2+运入内质网是维持细胞质基质低Ca2+状态的唯一途径D.保持正常水平的Ca2+浓度,对肌肉收缩的调节有重要作用11.可立氏循环是指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速度超过其再形成NAD+
的速度,这时肌肉中产生的丙酮酸由乳酸脱氢酶转变为乳酸,使NAD⁺再生,保证葡萄糖到丙酮酸能够继续产生ATP。肌肉中的乳酸扩散到血液并随着血液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通过葡萄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体
进行可立氏循环时,肌细胞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B.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处被消耗C.肌细胞产生的乳酸需在肝细胞中重新合成葡萄糖,根本原因是相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过程中,产生NAD+和少量ATP12.胰脂肪酶是催化
脂肪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的关键酶。科学家研究了长茎萄蕨藻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萃取物的浓度B.两种萃取物对胰脂肪酶均有抑制作用,但正丁醇萃取物效果更佳C.探究胰脂肪酶作用最适pH时,先将底物和
酶混匀,再置于不同pH下进行反应D.合理使用长茎葡萄蕨藻醇提物,可通过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来达到减肥的目的13.将一批刚采摘的大小及生理状况均相近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直接贮藏在1℃的冷库内。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
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的()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贮藏天数,因变量是CO2和O2的比值B.第10天时,对照组和CO2处理组的有氧呼吸强度相同C.第
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若实验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则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14.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该动物的基因型为MmNn,测交后代中绝大多数个体为mmNn、Mmnn,极少数为MmNn、mmnn。若图中染色体上的编号
1是基因M的位置,则基因m、N、n的位置依次为()A.4、17、14B.16、6、18C.13、14、3D.16、15、615.为了分析某爱德华综合征(18三体)患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18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A1~A
4都是等位基因)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图所示。该患儿的病因不可能是()A.若未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I异常所致B.若未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异常所致C.若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
I异常所致D.若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则可能是母亲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异常所致16.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现用两纯合
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C.红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D.B
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基因型为__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17.随着奶茶、甜品的泛滥,部分青少年逐渐养成长期高糖、高脂摄入的饮食习惯。高糖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还会诱发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炎,严重的还会发展为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液中脂质明显偏高,为探究某药剂A对该病是否有治疗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以下材料设计以下实验:材料:正常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各若干只,注射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配制的药剂A
。实验步骤:(1)将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选______小鼠作对照,乙、丙选______小鼠。(2)甲乙两组都给予正常饮食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丙组给予正常饮食并腹腔注射______。(3)注射一周后检测三组小鼠血液中的
脂质含量,结果如图。为了更好的指导药剂A的合理使用剂量,还需要增设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18.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速率。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入渗透压较低的溶液
中,可使其逐渐吸水涨破,此时光线更容易透过红细胞悬浮液,液体由不透明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澄清,肉眼即可观察到,这种现象称为溶血,溶血时间与水分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有关。下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
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图,O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失水?_____。(2)分析图,将相同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乙细胞均保持活性,乙细胞的吸水能
力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细胞甲。(3)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时间少于肝细胞,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4)有观点认为:低温会使水分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减慢。请以羊血为材料,以溶血现
象作为观察实验指标,设计实验验证这一观点。(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19.为探究盐胁迫下植物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海水稻为材料,测得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叶肉细胞
和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根部细胞的相关数据,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海水稻呼吸作用变化的影响。的(1)光合色素主要包括________。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2)据图1分
析,在高盐胁迫条件下,海水稻叶肉细胞前15天光合色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但胞间CO2浓度降低,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可能原因是________。(3)海水稻耐盐与其特有的调节机制有关。①
若以150mmol/L的NaCl溶液浓度作为低盐和高盐胁迫的分界线,结合图2分析,海水稻根部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有何不同?________②在高盐胁迫条件下,海水稻根部细胞还可通过多种“策略”降低细胞质中Na+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损害,部
分生理过程如图3所示。据图3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________(答出三点)。20.栽培水稻(二倍体)主要有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两种类型,二者育性均正常,杂交可以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但远缘杂交带来的杂种不育现
象,严重限制了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人员对杂种不育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1)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每一代植株的花粉育性。亲本花粉育性正常,F1花粉一半不育,F2植株花粉可育与一半不育之比为
1:1。请写出F1产生的雌配子种类数及比例___。(2)研究发现非洲栽培稻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G。①将非洲栽培稻的一个G基因敲除(基因型记为Gg)并自交,后代中GG、Gg、gg的个体数之比为107:123:16。以上结果可知,Gg个体产生的不含___
基因的花粉育性极低(不育)。②Gg做母本与亚洲栽培稻杂交,F1的基因型有___种。③观察发现gg个体花粉全可育。综合以上信息可知在花粉半不育性状产生中,G基因的作用是___。(3)Gg细胞中转入一个G基因,整合至染色体上,获得的
转基因个体花粉育性有大幅度提高,则G基因被转入的位置及花粉可育的占比是:位置一及占比___;位置二及占比___。21.构建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同时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细菌中
导入一些特殊的DNA序列作为生物传感器,可制备出在特定环境中优先生长的工程菌,研究者利用如图所示的原理分别设计氧气传感器和乳酸传感器。回答下列问题:(1)在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
___(答2点)和渗透压等条件。对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__法灭菌。(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氧气传感器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时,需将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
导入大肠杆菌之前,需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者用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特定基因制备出含乳酸传感器的试验性工程菌,发现在
无乳酸状态下GFP基因的表达量偏高,传感器灵敏度低。据图提出改造重组质粒以提高灵敏度的措施:____________(答2点)。(4)在(3)试验的基础上,若想仿照乳酸传感器的原理设计出四环素检测传感器,根据图2所示完成下列表格。设计方案的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观测指标___________
__实验原理(推测)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