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四川专用)专题04文言文阅读 .docx,共(24)页,69.1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11391d36a3d14cc160b6a2633fe0f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4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2022·四川·成都七中高二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
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文本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
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
。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
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日:“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节选自《贞观政要·论务农》)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
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B.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C.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D.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道,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强调君王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是相对的概念。B.庠序,古代的
地方学校,商代称“序”,周时称“庠”,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C.贞观,唐太宗年号,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D.冠礼,古代男子成年的仪式,男子在十五岁时由长辈为其束发并戴上新帽
,以示成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指出解决温饱后,还要让孝梯的观念深入民心,如果能让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天下百姓就会归顺。B.唐太宗反对迷信阴阳,他认为凡政事都以农事为要就自然会得到福佑,否定了在农忙时为太子举行冠礼的奏议。C.唐太宗认为百姓安居乐业
、敦行礼让即为富贵,倘使天下人富贵,即便自己不听乐曲、不事田猎,也会很快乐。D.孟子的王道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太宗“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观点和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一致性。4.把文中画横线的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2)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2022·四川凉山·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
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日:“准方进取,可欺君耶?”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淳化二年.
...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
少乃伏诛;淮以参政王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自唐末,藩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泰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
来。太宗览奏不怿,曰:“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藩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准言:“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而徙仲舒凤翔。景德元年,契丹内寇,纵游
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因请帝幸澶州,高琼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太后预政于内,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日:“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言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节选自《宋史·列传四十》)5.下列对
文中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B.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C.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D.太宗怒/起入禁
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6.下列对文中的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论,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研究《春秋》的重要文献。B.枢密院,封建时代中
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C.淳化二年,是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另外三种纪年法分别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D.崩,指
古代帝王去世,王后去世为“薨”,大夫去世为“卒”,士去世为“不禄”。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寇准性情耿直而执着,曾经在议事时与皇帝意见不合,皇帝十分生气想要离开,可是寇准毫不退让,拽住皇帝衣服不放,直到皇帝让步,寇准才退下。B.寇准请皇帝到前线激励士
气,皇帝到达城北门楼后,宋朝士民望见天子车盖,欢呼雀跃,声势震慑敌军。C.天禧三年,皇帝得了风疾,刘太后在宫内干预朝政,降寇准为太常卿,让他管理相州,又将他调到安州,贬他为道州司马。D.寇准深受皇帝信任。宋太宗把他和魏征相比,把他看
作诤臣,真宗皇帝临死也说他是可以寄托大事的人选。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2)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藩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2022·四
川南充·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颜杲卿,字昕,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莅事明济。性刚直,有吏干,尝为刺史诘让,正色辩白,不屈。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禄山反,令杲卿与高邈、李钦凑守土门。杲卿及长史袁履谦与真定令贾深、
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谋泄,禄山杀循。杲卿阳不事事,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
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真卿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虔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履谦以钦凑首示杲卿,喜且泣。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稿城尉崔安石图之,安石设计生
擒之。已而事显,上乃拜.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顺道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日中,传数百里。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
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我世
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牧羊羯奴耳叨窍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桥南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乾元元年五月,诏赠太子太保,谥号..“忠节”。(节选自《新唐书
·颜杲卿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牧羊羯奴/耳叨窍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B.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牧羊羯奴耳/叨窍恩
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C.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牧羊羯奴/耳叨窍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D.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牧羊羯奴耳/叨窍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天宝”,唐玄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朝代不能有多个年号。B.“太守”,通常指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能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自行任免所属掾史等。C.“拜”与“授”“迁”“
补”“擢”“转”等同为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转”与“拜”相同。D.“谥号”,始于西周。专指皇帝、诸侯去世后,朝廷给予的称号。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杲卿才干出众。他处理公务聪明干练,天宝十四年,安禄
山听说他的名声,推荐他为营田判官,代理常山太守。B.颜杲卿足智多谋。安禄山反叛时,颜杲卿一方面和同僚袁履谦等人商议平叛计策,一方面主动和堂弟颜真卿联合。C.颜杲卿顽强英勇。史思明等率叛军攻打常山,不到十天,贼军猛烈攻城。颜杲卿昼夜苦战,粮食、箭矢都用光了。D.颜杲卿忠君爱国。叛军先是以他小儿子
的性命威胁他,再对他施以肢解极刑,但颜杲卿始终坚守忠义,宁死不降。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性刚直,有吏干,尝为刺史诘让,正色辩白,不屈。②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顺道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2022·四川·
遂宁绿然学校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
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
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
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
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
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
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
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2022·四川自贡·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
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①。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
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②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
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
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
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③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苏轼《刑赏忠厚
之至论》)【注】①祥刑:慎用刑法。祥,通“详”,审慎。②方命:逆命、违命,也写作“放命”。③祉:喜欢。遄:疾速。已:停止。沮:终止,阻止。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
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B.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C.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D.有一不善/从而罚之/
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古代指解释经书的著作。比如解释《春秋》的《左传》《谷梁传》。B
.书,指《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C.诗,指《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春秋至战国的诗歌三百余篇。D.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后来也常用作历史著作的名称。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君王深爱百姓、
深切地替百姓担忧,对于做好事的,在奖赏、赞美之余,并勉励他坚持到底,苏轼对此极为称赞。B.在周朝的王道衰落之时,周穆王仍不忘吩附大臣使用祥刑,对无罪的人怀抱哀怜同情之心,孔子认为他仍有可取之处。C.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建议,任用给族人带来毁灭之
罪的鲧,苏轼认为这当中体现了圣人的用心。D.古代君王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天下的恶人都禁不起用刑拷打,不需要用刀锯制裁。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
谊《过秦论》)(2022·四川达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文忠,字.思本,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之,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
冠诸将。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士诚自是不敢窥严州。明年,谢再兴叛降于吴,以吴军犯东阳,文忠与胡深迎战于义乌,将千骑横突其阵,大败之。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朱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
。胡德济使人告贼势盛,宜少驻以俟大军。文忠曰:“兵在谋不在众。彼众而骄,我少而锐,以锐遇骄,必克之矣。”乃使元帅徐大兴等将左军,严德等将右军,而自以中军当敌冲。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冲其中坚。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明年秋大军伐吴令攻杭州以牵
制之守将谢五再兴弟也谕之降许以不死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师还,命军中收养道上弃儿,所全活无算。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
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怕怕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亲为文致祭,谥.武靖。(节选
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秋/大军伐吴/令攻杭州以牵制之/守将/谢五再兴弟也/谕之降/许以不死/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B.明年秋/大军伐吴/令攻杭
州以牵制之/守将谢五/再兴弟也/谕之降/许以不死/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C.明年秋/大军伐吴/令攻杭州以牵制之/守将谢五/再兴弟/也谕之降/许以不死/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D.明年秋/大军伐吴/令攻杭州以
牵制之/守将谢五/再兴弟也/谕之降/许以不死/五与再兴子五人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自称用字,表谦虚;称人用名,表尊敬。B.舍人,官名。始
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的亲近属官。古代封建王朝大都设有此官职。C.应天,南京的古称,明朝前期首都,永乐时期迁都后为留都。满清建国后改名为江宁府。D.谥,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或褒或贬意义的称号。23.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文忠喜爱学习,文采斐然。李文忠虽自小随父亲颠沛流离,但他读书一直都很聪慧,他师从金华的范祖干和胡翰,在诗歌写作方面文风雄奇。B.李文忠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李文忠十九岁就率领亲军,跟随太祖援救池州,击败天完的军
队,又打败了张士诚的进攻,平定了谢再兴的叛乱。C.李文忠权衡形势,有勇有谋。李文忠援救新城时,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他果敢地判断用兵之道在于谋略而不在于人多,并身先士卒,大败敌军。D.李文忠军纪严明,体恤百姓。李文忠不杀投降官兵,严禁军队擅入
民居打扰百姓,有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锅,李文忠就将他关押起来以定民心。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胡德济使人告贼势盛,宜少驻以俟大军。(2)师还,命军中收养道上弃儿,所全活无算。(2022·
四川绵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怀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陈轸曰:“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三年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十
五年,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十六年,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
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二十二年,秦王遗楚王
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楚王患之,乃复与秦和亲。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论之曰:“夫道,善用之则百里之地可以独
立,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B.齐秦之交合/张仪乃
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C.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D.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26.下列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亲,古代的一种外交策略,指秦国用远交近攻的结盟策略来瓦解当时六国联盟的做法。B.君,战国时期爵位的一种,是卿大夫一种新称号,封君制延续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传统。C
.薨,君主时代一般指诸侯或者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可指高等级妃嫔或者封王的贵族去世。D.荀卿,指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27.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A.秦国在攻打齐国之前,运用外交手段,派出张仪等人斡旋游说,破坏了齐楚联合的策略。B.楚怀王对局势判断不当,不听从臣属的谏言,轻信秦国能够遵守约定,导致后来的失败。C.楚王最终能和秦国和好,一方面迫于秦国的武力
威胁,一方面因为秦国对楚国许以利益。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荀卿的话,旨在证明作为一国的国君应当善于运用治国之道的观点。2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2)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
(2022·四川泸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
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
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
,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
》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
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画竹/必先得成
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B.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C.故画竹/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D.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A.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长叫寻。文中十寻是极言竹之高,但这里并不是实指。B.缣素,丝织品,可供书画,统而言之都叫绢,分开说白色的叫缣,带黄色的叫素。C.砚,磨墨之文具,与笔、墨、纸并称为中国文房四宝,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D.元丰,宋神宗的年号。这里是用年
号纪年,古代还用干支、王公即位年次等纪年。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集议论、记叙、抒情于一体,亦庄亦谐,舒卷自如,文笔看似闲散,意脉却流畅完整。B.作者把文与可画竹
与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进行类比,认为他画竹传达出道理,是有道者。C.文与可漠视名利,率性洒脱。他不借画作博取名声,对求画的人感到讨厌,并进行斥骂。D.文章记文与可和作者之间的赠答交往,幽默风趣,表达了作者失去好友的悲痛之情。3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
哉?”余因而实之。(2)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2022·四川眉山·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
至。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
秋敛,与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又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会张方平知陈州,辟.为教授。哲宗立,代轼为翰林学士,寻权
吏部尚书....。自元祐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疑不决,辙面斥其非,上疏曰: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
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调停之说遂已。初,夏人来贺登极,相继求和,且议地界。朝廷许约。明年,夏人以兵袭泾原,熙河将佐范育、种谊等,遂背约侵筑买孤、
胜如二堡,夏人即平荡之。辙乞罢育、谊,别择老将以守熙河。宣仁后以为然,大臣竟主育、谊,不从。后屡因边兵深入夏地,宣仁后遂从辙议。徽宗即位,徙永州、岳州。崇宁中,蔡京当国,又降朝请大夫,居许州,再复太中大夫致仕。政和二年卒,年七十四。论曰: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辙寡言鲜欲
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节选自《宋史·苏辙传》)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B.
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C.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D.辙寡言
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若是者/轼宜若/不及然/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3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举,又叫制科,是由皇帝下诏而举行的小范围考试,通过策论文章考察应试者水平,选拔各类特殊人才。B.丁父忧,遭逢父亲去世。“丁忧”也
称“丁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源于汉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C.辟,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是汉代开始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D.吏部尚书,吏部的长官。吏部为官署名称,隋唐、五代时为六部
之首,主管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辙聪颖博学,科考优异。十九岁时,他就和兄长苏轼一同考中进士科;又于神宗朝上书言事,得到召对延和殿的殊遇。B.苏辙一心为民,
为官耿介。青苗法施行,朝廷内外知道使者迎合王安石心意而生事,都不敢说,而苏辙力陈不可。C.苏辙有政治主见,坚持原则。朝廷内外有元丰旧党兴起一些邪说,以图动摇哲宗,苏辙上疏直言,反对任用元丰党人。D.苏辙有外交识见,处事果断。在宋夏两国议定边界的情况下,范育、种谊等
无故挑起战事,苏辙请求朝廷将其罢免。3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2)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2022·四川宜宾·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
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
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圣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后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
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俄转中书舍人。于是天子荒纵,宰相不才,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
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
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六年,卒,年七十五,赠
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后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
为谋非/所以发扬圣德也/B.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圣德也/C.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圣德也/D.陛下启言者路/
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圣德也/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元年,属于年号纪年法,始于汉武帝,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有的皇帝在位时有多个年号。B.制策,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后来
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选取士人的科目之一。C.仆射,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所以诸官之长称为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掌管全国兵权。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据其生前业绩评定的带有
褒贬意义的称号。3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况倚仗自己的才华很少推重认可他人,但非常赏识白居易,因为白居易未成年时就聪敏过人,擅长写文章。B.武元衡被杀,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求赶快捉拿盗贼,以必得为要求,得罪宰相,也许为以后遭贬埋下了隐
患。C.白居易一生为官多不称意,最终无意于功名,甚至在晚年的时候沉迷于佛道,一整月不吃荤,且称香山居士。D.白居易工于诗歌,创作颇丰,当时士人争相传诵,甚至被鸡林行商卖给他们的国相,一篇诗歌大概能换一金。4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
之!(2)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2022·四川广安·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也。世居京师。少倜傥,不拘小节。及长,姿貌瑰伟,嗜酒好博。恒使僮仆屠酤为事。梁始兴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
骁勇闻。高祖征交趾,厚礼招之,度乃委质。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平后,追录前后战功,加通直散骑常侍,封广德县侯,邑五百户。迁散骑常侍。高祖镇硃方,除信武将军、兰陵太守.
.。高祖遣衡阳献王往荆州,度率所领从焉。江陵陷,间行东归。高祖平王僧辩,度与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高祖东讨杜龛,奉敬帝幸京口,以度领宿卫,并知留府事。徐嗣徽、任约等来寇,高祖与敬帝还都。时贼已据石头城,市鄽居民,并在南路,去台遥远,恐为贼所乘,乃使度将兵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贼悉众来攻,不能
克。高祖寻亦救之,大败约等。明年,嗣徽等又引齐寇济江,度随众军破之于北郊坛。周文育、侯安都等西讨王琳,败绩,为琳所拘,乃以度为前军都督,镇于南陵。世祖嗣位,迁侍抚军将军,进爵为公。未拜,出为使持节、吴郡太守。天嘉元年,增邑千户
。以平王琳功,改封湘东郡公,邑四千户。秩满..,为侍中,未行而太尉侯瑱薨于湘州,乃以度代瑱为都督湘、沅、武、巴、郢、桂六州诸军事。世祖崩,度预顾命..,以甲仗五十人入殿省。废帝即位,进位司空..。华皎据湘州反,引周兵下至沌口,
与王师相持。乃加度使持节、车骑将军,总督步军,自安成郡由岭路出于湘东,以袭湘州,尽获其所留军人家口以归。光大二年薨,时年六十。赠太尉,给班剑二十人,谥曰忠肃。太建四年,配享高祖庙庭。子敬成嗣。(选自《陈书·卷十二·列传第六·徐度》,有删改)4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B.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
军/合州刺史C.侯景之乱高祖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D.侯景之乱/高粗克定广州/平蔡路养/破李迁仕计/划多出于度/兼统兵甲/每战有功/归至白茅湾/梁元帝授宁朔将军合州刺史42.下
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古官名。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B.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多以三年或六年为一届,到期后一般调任或转任其他官职。C.顾命,原本是《尚书》中篇名,取临终遗命之意
。后因此称帝王临终前的遗诏为顾命。D.司空,古官名,西周始设,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全国军事。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度任性不羁。年少不拘小节,长大喜欢喝酒赌博,常指使小仆役和职业
微殿之徒闹事。B.徐度骁勇善战。在平定内乱、抵御贼寇时均立有战功,后因平定王琳有功,晋升为司空。C.徐度格尽职守。追随高祖或出谋划策,或亲自统兵,或主持留守,尽职尽责,深受信任。D.徐度生死皆荣。梁朝时加官进爵,陈朝时食邑四干户,去世后追赠太尉,配享高祖庙庭。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1)梁始兴内史萧介之郡,度从之,将领士卒,征诸山洞,以骁勇闻。(2)去台遥远,恐为贼所乘,乃使度将兵镇于冶城寺,筑垒以断之。(2022·四川资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柳)带韦,字孝孙。深沉有度量,少好学。身长八尺三寸,美风仪,善占对。
时侯景作乱江右..,太祖令带韦使江、郢二州,与梁邵陵、南平二王通好。行至安州,值假宝等反,带韦乃矫为太祖书以抚安之,并即降附。既至郢,见部陵,具申太祖意。邵陵即使随带韦报命。以奉使称旨,授转辅国将军。十七年,太祖遣大将军达奚武经络汉川,以带韦为治行台左承,从军南讨。时梁
宜丰侯萧循守南郑,武攻之未拔。乃令带韦入城说循,曰“足下所固者险,所恃老援,所守者民。今王师深入栈道..,长驱汉川,此则所凭之险不足固也。武兴陷没于前,白马破亡于后,自余川谷酋.豪,路阻而不敢进,此则所望之援不可待也。今大兵总至,长围四合,戮逃
亡以劝安居,赏先降以招后服,人人怀转祸之计,家家图安堵之谋,此则所部之民不可守也。且足下本朝丧乱,社稷无主,尽忠将何所托,窃为足下不取也。仆闻贤者相时而动,智者因变立功。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身名俱灭者哉”循然之,后乃降。魏废帝元年,出为解
县令。明年,转汾阴令。发摘奸伏,百姓畏而怀之。天和二年,封康城县男,邑.五百户。寻丁母忧。凡居剧职,十有余年,处断无滞,官曹清肃。时谯王俭为益州总管,汉王赞为益州刺史。高祖乃以带韦辅弼二王,总知军民事。建德
中,大军东讨,征带韦为前军总管齐王宪府长史。齐平,以功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六年,卒于位。(节选自《周书•柳带韦列传》)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
身名/俱灭者哉/B.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身名俱灭者哉/C.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身名俱灭者哉/D.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
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身名俱灭者哉/4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右,即江东,古人常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故称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为江右。B.栈道,指在山岩之间用竹木架成的道路,
也指古代高楼建筑之间架空的通道。C.酋,本义与“酿酒”有关,后引申出“匪徒头领”或“部落首领”的意思。D.邑,可以指我国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封地,也可指“城邑”“国都”。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A.柳带韦假传书信,成功平叛。假宝谋反后,他假传太祖的书信,顺利安抚了谋反的人,并让这些人投降归附了朝廷。B.柳带韦能说善辞,劝降敌臣。他主要从“地势”“兵力”“装备”三方面向萧循详析了时局,并成功劝说萧循放弃抵抗
。C.柳带韦为政有方,收获民心。在汾阴县令任上,他调查以往被隐藏的坏事,揭发了以前逃脱法网的奸人,受到百姓认可。D.柳带韦身受朝命,辅佐诸王。他接受高祖之命,辅佐了谯王、汉王,帮助他们管理政事,同时协助齐王平定了叛乱。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足下
本朝丧乱,社稷无主,尽忠将何所托,窃为足下不取也。(2)凡居剧职,十有余年,处断无滞,官曹清肃。(2022·四川德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未冠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
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元和元年,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
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绎曰:“是子我自拔擢致名位,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对曰
:“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鄄。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
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
,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选自《旧唐书》,有删改)4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未冠/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
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B.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未冠/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C.幼聪慧绝人/襟
怀宏放/未冠/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D.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未冠/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
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5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宪宗,是皇帝的谥号。谥号是指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功过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B.丁丧,即丁忧。指古代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按礼制必须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制。C.疏,也称
“奏疏”“奏议”。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体。D.司马,古代官名。隋唐时为州刺史副职,白居易被贬谪为江州司马时,实际上已有职无权。5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文采斐然。顾况对他文章大加赞赏,其文辞艳美、针砭时弊,士君子都收藏其作
品。B.白居易虑事深远。师道进绢替魏微孙子赎宅,他认为臣不应掠君之美,这得到皇帝认可。C.白居易刚正耿介。针对宪宗任命招讨史一事,他直谏皇上,情辞急切,且因此触怒了皇帝。D.白居易仕途多艰。武元衡被测,他力论其冤也不奏效
。后又遭人嫉恨,被贬为江州司马。5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022·四川遂宁·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结合所学文言文篇目,完成各题。高仁厚,初事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为营使。黄巢陷.京师,天子出居成都。先是,京师有不肖子,持梃剽闾里..,号闲子。京兆尹始视事,辄杀尤者以怖其余。巢入京师,人多避难宝鸡,闲子掠之,吏不能制。仁厚素知状,下约入邑闾纵击。军入,闲子聚观嗤侮,于是
杀数千人,自是闾里乃安。会.邛州贼阡能众数万略诸县,列壁数十,涪州刺史韩秀昇等乱峡中,诸将不能定。仁厚督兵四讨,屯永安。阡能遣谍者入军中,吏执以献,谍自言父母妻子..囚于贼,约不得军虚实且死。仁厚哀.之,曰:“为我报贼,明日我且
战,有能释甲迎我者,署背曰‘归顺’,皆得复农矣。”纵谍去。贼设伏诈降,仁厚遣将不持兵入谕其众,皆真降。仁厚还,天子御楼劳军。敬瑄与仁厚谋曰:“秀昇未禽,公能破贼,当以东川待公。”仁厚许之。仁厚使游军逼贼,久不战,则夜以千卒持短刀、强弩直薄.营,火而噪之。秀昇率舟兵救火,仁厚遣人鹜.没凿舟,皆沉,众
惧,多溃。秀昇斩溃兵,众怒,执秀昇以降。仁厚槛车送行在..,斩于市。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初隶神策军,闻敬瑄以仁厚代己,有望言,移檄..言敬瑄十罪,杀监军田绘,遣兵攻绵州,不克。帝乃下诏削官爵。敬瑄即表仁厚为东川节度留后,率兵二万讨之。师立遣大将张士安、郑君雄守鹿头关。仁
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伏发,击走.之。师立自督士,十战皆北。仁厚约城中斩首恶者赏,君雄呼于军曰:“天子所讨,反者耳,吾等何与?”乃与士安哗而进,以仁厚书示师立曰:“请以死谢众。”自沉于池
死。君雄献首天子。仁厚入府,纵系囚,赈贫绝。诏拜.剑南东川节度使。乾宁中,追赠.司徒。(节选自《新唐书·高仁厚传》)53.下列对断句和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
不敢进B.“黄巢陷.京师”的“陷”指“攻占”,“强弩直薄.营”的“薄”可解释为“迫近”。C.“仁厚哀.之”“仁厚遣人鹜.没凿舟”“伏发,击走.之”中的加点字都属于词类活用。D.“会.邛州贼阡能众数万略诸县”“谍自言父母妻子..囚于贼”“稍.迁至移中厩监”中的加点字
都属于古今异义的文言词。5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指乡里、民间;闾左,泛指百姓;豪门大户因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B.行在,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
行幸所至之地,在文中具体指皇帝避乱的成都。C.移檄,在文中指的是发布檄文,檄是指古代官方或民间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D.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赠,是指赐予死者以官爵或者荣誉称号。5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仁厚惩恶制暴,维护社会安宁。百姓到宝
鸡避难,遭到不良子弟抢掠,官吏不能遏制,他约定在军队进入闾里时可猛击不良子弟,以维护社会秩序。B.高仁厚为人真诚,劝服诈降敌寇。敌人设下埋伏谎称投降,高仁厚不携带任何兵器就进入敌人的阵营去劝说他们投降,结果敌人都真的投降
了。C.高仁厚善于用兵,作战足智多谋。他派士兵骚扰韩秀昇的军队,久不交战,却在夜里袭击韩秀昇军营,在韩秀昇率水军救火时,派人凿沉敌人的船只。D.高仁厚平叛有方,重在惩治首恶。杨师立发动叛乱,他率军讨伐,多次取胜,并许诺斩杀首恶的人受到奖赏,得到郑君雄等人响应,迫使杨师立
投池自杀。5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京兆尹始视事,辄杀尤者以怖其余。(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2022·四川雅安·高二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庾荜,字休
野,新野人也。荜年十岁,遭父忧.,居丧毁瘠,为州党所称。弱冠,为州迎主簿..,举秀才,累迁安西主簿、尚书殿中郎、骠骑功曹史。博涉群书,有口辩。齐永明中,与魏和亲,以荜兼散骑常待,报使,还拜散骑侍郎,知东宫管记事。永明
十年,己未,魏主宗祀显祖于明堂以配上帝,自是每朔.依以为常。以散骑常侍从众聘于魏,魏主使侍郎成淹引荜等于馆南,瞻望行礼。永明十一年,庾荜掌中书诏诰,出为荆州别驾。仍迁西中郎谘议参军,复为州别驾。前后纲纪①,皆致富饶。荜再为之,
清身率下,杜绝请托,布被蔬食,妻子不免饥寒.。明帝闻而嘉焉,手敕褒美,州里荣之。丞相渠璋素与之交善,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时值凋敝,百姓凶荒,所在谷贵
,米至数千,民多流散,荜抚循甚有治理。唯守公禄,清节逾厉,至有经日不举火。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殓,柩不能归。高祖闻之,诏赐绢百匹、米五十斛。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薨,蔼
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时荜为州别驾,益忽蔼。及高祖践阼..,蔼以西朝勋为御史中丞,荜始得会稽行事,既耻之矣;会职事微有谴,上以蔼其乡人也,使宣旨诲之,荜大愤,故发病卒。(选自《梁书·庾荜传》,有删改)【注释】①纲纪:官名。公府及州郡主簙,这里指荆州别驾。57.下列对文中画
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B.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C.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D
.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5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父母的丧事;遭父忧,即父亲去世。古时,父母逝世,要为父母居忧服丧。B.主簿,官名,负责掌管文书,办理事务。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
中。C.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人常把“朔”和“晦”放在一起表示时间,如“朝菌不知晦朔”。D.践阼,也称为践极,是指帝王去世,文中“高祖践祚”就是指高祖去世。5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庾荜孝顺至亲。十岁那年,遭逢父丧,他守孝时哀伤过度而消瘦不已,因而深受州里人
称许。B.庾荜深受重用。齐永明年间,朝廷与北魏和亲,庾荜被任命兼任散骑常侍,作为报聘使者,同时又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主持东宫事务,管记事。C.庾荜清正廉洁。担任荆州别驾时,杜绝请求托付,生活清贫,妻子儿女都难免有饥寒之苦,因此受到皇帝的褒奖赞美。D.庾荜心胸狭隘。他瞧不起不得志时的同乡乐蔼
,后来耻于乐蔼升职位超越自己,恰逢职事出现小过失而受乐蔼教训,忿恨不已,发病离世。60.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散骑常侍从众聘于魏,魏主使侍郎成淹引荜等于馆南。②明帝闻而嘉焉,手敕褒美,州里荣之。(2022·四川内江·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段一:孝公既没,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
师,逡巡而不敢进。秦元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文段二:秦王足已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
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
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61.下列对文中画
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B.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
不上闻/岂不悲哉C.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D.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
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古代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隋朝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B.合从缔交,即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
约。合从,即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C.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三公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下面设九卿。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因社稷为帝王所祭拜,后用来泛称国家。6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文王、武王、昭襄王
三代秦君继承故业,遵循遗策,使用武力威压四邻,秦国与列国矛盾逐渐平息。B.贾谊认为,先王为了让天下太平,就设置了公卿、大夫、士来沟通上下,并建立法律制度来让天下得到治理。C.贾谊认为,子婴等三位人主昏惑不觉悟,繁法严刑,使忠臣不敢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故天下大乱,秦不长久。D.君子治
理国家,要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不能本末皆失,治国策略要与形势相符,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6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2)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
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