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docx,共(30)页,76.63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2c3e40cc4238ca3c094b2742ce203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级高二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王娜审题人:冯杰芳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
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作为言行录,《
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对这个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听老师说过
,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子游的话是对的,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另一句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对于时间和生命流逝的哲思咏叹,后者则是对外境磨砺下的风骨彰显和生命韧性、君子人格
的歌颂。正如钟嵘所说,“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本质上紧紧关联如何在生命里创造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作为人的有限性,达成卓然和不朽。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
之功。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材料二:读书其实从哪本书开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读
书就是去思,读书是学习,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不是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孔子的语气永远是:我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你看着办吧。《论语》不辩论,不结论,不指示,不居高临下“比你较为神
圣”地“启蒙”。《论语》是讨论、陈述,是对思的启发,对经验的唤醒。读《论语》要思,要体会。真理在思的过程中敞开,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矿,忽然,蹦出一颗宝石。正是那种谦卑低调的语感,经验之思,之谈,令《论语》成为一部伟大的指示,千百年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世俗
化的后现代氛围,解构,调侃,怀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视传统、经验已经成为常识。《论语》失位已经若干世纪,它本来是汉语的最高之书,现在随便就可以调侃、否定。孔老二、丧家犬,从一个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磕绊都不会打
一下。《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所以鲁迅激愤地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
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一个世纪过去,在读书上,“拿来主义”已经相当媚俗,看看中国的书架就知道。窃以为,“温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回到希腊去找思想资源,越来越显得先锋起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怀疑主
义、虚无主义、“一切复零,从头开始”“怎么都行”“唯我独尊”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礼失而求诸野”,《论语》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
。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阳货》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场戏剧性对话,氛围由轻松到肃穆,塑造了真实亲
切的孔子形象。B.《论语·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颂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实之物表达了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C.《论语》不作结论性的“指示”,却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及国民性格的“指示”,彰显了以“文”化
人的魅力。D.《论语》“温故而知新”一说,与西方文艺复兴汲取古希腊文化养料有相似之处,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以“氛围感”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对《论语
》深刻思想性的肯定。B.材料二中,针对《论语》这一经典被随意调侃、否定的现状,作者以口语化的文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不满之意。C.材料二以随笔式的语言,论及《论语》成为经典、经历失位、回归生活语境的过程,看似零散琐碎
,实则脉络清晰。D.两则材料都力图拉近《论语》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距离,从不同角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对传统经典进行创新性阅读。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的立场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张卜天根据数学史家希思的英译本,将其翻译为中文。B.《史记》
涉及许多历史材料,但司马迁并没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汉朝的语言讲述历史,并于其中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C.在公祭孔子大典上,两百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庙道路两侧,朗诵《论语》,展现了儒家文化生生
不息的传承力量。D.河南卫视播出了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片中“洛神”绝美登场,娉婷袅娜,衣袂翩跹,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的神韵。4.关于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话题,鲁迅与于坚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5.在传统经
典作品研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需要完成《论语》导读资料的撰写任务,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为该导读列出要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好事一小件雷蒙德·卡佛“他走了。”她说着,继续轻拍他的肩头。在他
的抽泣声中,安能听见厨房里咖啡壶的嘶鸣。“好了,好了,”她轻柔地说,“霍华德,他走了。他走了,现在我们必须适应这点。适应孤独。”就在午夜之前,就在他们处理完了很多事情之后,电话又响起来。“你接,”安说,“霍华德,就是那
个人,我知道。”他们正坐在厨桌旁,面前摆着咖啡。霍华德的杯子边上还有一小玻璃杯威士忌。“喂,”他说,“是哪位?喂!喂!”电话断了。“就是他,”她说,“那个混蛋。我真想杀了他。”突然,她明白了过来:“我知道是谁一直打电话来了,就是那个面包师。我在他那儿给斯科蒂订过一
个生日蛋糕。他有咱们家的电话号码,一直打电话过来,为那个蛋糕骚扰咱们。那个面包师,那个混蛋。”晴空,星斗满天。他们在面包房门前停下车。他们能看见里屋的亮光,有一个体积很大的男人系着围裙,在那片平静的白光里不时地进进出出。“我们打烊了,”他说,“这
可是大半夜。你们喝醉了,还是怎么了?”安向前一步,迈进从敞开的门漫出来的光亮里。“对于一个面包师来说,你可是够聪明的。”安说,“霍华德,他就是那个一直给咱们打电话的人。”她握紧拳头,愤怒地盯着他。在她的体内,正有一种至深的愤怒燃烧着。“等会儿,”面包师说,“你想来取走你那个放了三天的蛋糕,是不是?
夫人,我可不想和你吵架。我就收你半价。你要吗?”“还说蛋糕!”她说。她知道自己能控制住正在体内沸腾的情绪。她很镇静。“夫人,我在这地方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面包师说着,“现在,别闹事。”他右手拿起一根擀面杖,
开始一颠一颠地拍在左手的掌心上。“你是要那个蛋糕,还是不要?我得回去工作了。面包师得在晚上加班。”“我知道面包师晚上加班,”安说,“他们晚上还打电话呢。你这个混蛋。”面包师继续颠着擀面杖。他看了一眼霍华德,对他说:“小
心点儿,小心点儿。”“我儿子死了。”她冰冷而决绝地说,“他周一早晨被车撞了。我们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走了。但是,当然了,你不可能想到这个,是不是?面包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是不是,面包师先生?但他死了。他死了,你这个混蛋!”就如同愤怒突然爆发一样,愤怒同样突然消弱,让位给了别的东西,一种令
人晕眩的反胃感。她斜靠在洒满了面粉的木桌子旁,手捂住脸,哭起来,肩膀来回颤动。“这不公平,”她说,“这不,不公平。”霍华德的手放在她腰背上,看着面包师。“你真可耻,”霍华德对他说,“可耻!”面包师把擀面杖放回到台
子上,解开围裙,也扔到台子上。他看着他们,慢慢地摇头。他从桌子下面拉出一把椅子,说:“请坐。”安擦干眼睛,看着面包师。“我想过要杀了你,”她说,“我想过要你死。”“让我说说我有多抱歉吧。”面包师说着,把手伸到桌子上,翻过来,露出他的掌心。“我自己没有孩
子,所以我只能想象你们的感受。我不是个邪恶的人。我不认为自己是。”这个男人说,“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谅我呢?”面包房里很热。霍华德从桌边站起来,脱下外衣,也帮安脱下了外套。面包师看着他们,看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站了起来。他找到杯子,从一台电动咖啡机里倒出咖
啡。又在桌上放了一盒奶油和一碗糖。“你们可能需要吃点儿东西,”面包师说,“我希望你们能吃点儿我的热面包圈。你们得吃东西,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他给他们端上来刚出炉的热肉桂面包圈,又在桌上放了黄油和抹黄油的刀子,然后和他们
一起坐在桌旁。他等着,一直等到他们都从浅盘子里拿起一个面包圈,吃起来。“吃点儿东西很好,”他看着他们说,“都吃光啊,想吃多少吃多少。全世界的面包圈都在我这儿呢。”他们吃着面包圈,喝着咖啡。安突然觉得很饿,面包圈又热乎又香甜。她吃了三个,让面包师很高兴。面包师聊了起来,
他们认真地听。虽然他们既疲惫又痛苦,他们还是听着面包师说的话。他告诉他们自己这些年里无儿无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讲起那些插在蛋糕顶上、象征新婚夫妇的小人。还有那些生日,光想想那些燃烧的蜡烛吧!他是个面包师,他很高兴自己不是个花匠。无论何时,面包的味道都比花要好闻。“
闻闻这个,”面包师说着,掰开一条黑面包,“这是口味比较重的面包,但口感丰富。”他们闻了,面包师又让他们尝了尝,有糖蜜和粗糙的谷粒的味道。他们听着他说,他们吞下了黑面包。荧光灯下,亮得就像白昼一样。他们一直聊到了清晨,窗户高高地投下苍白的亮光,他们还没打算离开
。(肖铁译,有删改)【注】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小说家,小说界的“简约主义”大师。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面包师生活艰辛,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即使霍华德和安深夜来
包到面包房与他争吵,他回应的同时也始终颠着擀面杖做面包。B.小说对斯科蒂的死着墨不多,着重刻画了活着的人们的悲剧,开篇写霍华德和安夫妇俩的失子之痛,但小说结尾却使人看到了生活的一缕曙光。C.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安的心理发生了细微变化,由失去儿子的悲痛到对面包师频繁打电
话行为的愤怒,继而转变为面对生活苦难的淡然。D.“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谅我呢?”一句表明,面包师对斯科蒂的死深怀愧疚,他讲述自己的不幸经历是为了博得霍华德和安的同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将主要场景放在一间透着亮光和浸润食物芳香的面包房之中,这样的精心安排既让情节集中紧凑,又让面包等相关物象意味深长、耐人咀嚼。的B.小说在表现人物突遭生活重创后的反应时,没有极力渲染悲伤的氛围,而是以传
神的细节暗示他们的情感波澜,取得了一种言简义丰的艺术效果。C.小说的结尾仅是作者观察的结束,而主人公的生活仍在继续,本文打破了传统小说封闭的叙事结构,呈现开放的特点,留下想象空间,余韵无穷。D.小说体现了作者的简
约风格,不重场景上的渲染,以工笔般的文字,对现实环境和情感背景进行极简洁的表达,故事简单,叙述平实,辞约义丰。8.结合文本,探究“好事一小件”的意蕴。9.这篇小说叙事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样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
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昔者秦之攻宜阳,韩氏急。公仲朋谓韩君曰:“与.国不寸恃也,岂如因张仪为和于秦哉!因赂以名都而南与伐楚,是患解于秦而害交于楚也”。公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和秦。楚王闻之,惧
,召陈轸而告之曰:“韩朋将西和秦,今将奈何?”陈轸曰:“秦得韩之都一,驱其练甲,秦、韩为一以南乡楚,此秦王所以庙祠而求也,其为楚害必矣。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以奉韩曰:‘不谷..之国虽小,卒已悉起,愿大国之信意于秦也。因愿大国令使者入境视楚之起卒也。’”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
之下路,谓韩使者曰:“报韩君,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使者还报韩君,韩君大悦,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害我者,秦也;以名救我者,楚也。听.楚之虚言而轻强秦之实祸,则危国之本也。”韩君弗听公仲怒而归十日不朝宜阳益急。韩君令使者趣卒于
楚,冠盖相望而卒无至者。宜阳果拔,为诸侯笑。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材料二:“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
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
,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敝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敝邑将以楚殉韩。”(节选自《战国策·韩一》)10.材料一中下划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答题卡上写下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韩君弗A听B公仲C怒D而归E十日F不朝G宜阳H益急的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
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指结盟的,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的词义不相同。B.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C.听,
是听从、听取的意思,与《出师表》中“诚宜开张圣听”的“听”词义相同。D.四境,意为四方疆界之内,与《六国论》中“起视四境”中“四境”的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攻打韩国宜阳
,公仲朋向韩国国君提出了通过张仪联合秦国,共同讨伐楚国,来缓解危机的建议,韩国国君听从其建议,并派他出使秦国。B.楚王向陈轸问计,陈轸认为秦国攻打韩国的目的就是要和韩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这必定会给楚国造成伤害,建议楚王主动联合韩国对抗秦国。C.韩国派使者到楚国,楚国做出已经准备好军队的假
象,并对使者说楚国准备带军队进入韩国,使者报告韩君,韩君中止公仲去秦国讲和的计划。D.公仲认为秦国会对韩国造成实际伤害,楚国只是在名义上帮助韩国,不能听楚国的虚言而轻视秦国带来的实际祸患,这样韩国的危机不能解除。13.把材料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2)敝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敝邑将以楚殉韩。14.材料二中,陈轸就韩国能否听从楚国建议一事做了分析,请简要概括两种情况。(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玉楼春·子规欧阳修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①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②。云③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④归合早。[注]①禽啼,此处指子规(杜鹃鸟)啼叫。②杪,树
枝细梢。③云,云髻,代指头发。屏山,屏风。④若解思归,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词以“江南三月春光老”的暮春景象开头,奠定了凄凉、伤感的
情感基调。B.杜鹃鸟在月亮落下、天还没有亮时发出凄厉的叫声,为下文写“惊梦”做铺垫。C.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由花及鸟,思绪飞动。D.这首词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鸟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思人的愁怨之情。的16.有评论认为,这首词的结尾不落窠
臼,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的思想和情感意蕴。(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以人为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提升自己句子是:“_____
_________。”(2)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常在诗词中借黑发变白的现象,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苏轼《江城子》中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也是这样。(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知识(本题共2小题,6分)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回虽不敏.(勤勉)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恻隐..之心(哀痛
,怜悯)D.天下归.仁焉(归顺)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1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乐何死而.后已,不亦远乎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吾为其无用而掊之.C与.越人水战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D.常于.几成而败之治之于.未乱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放风筝、打太极拳……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场地、器材和活动组织等方面没有过高门槛,在内容、形式和观赏性等方面则有着______的开发途径。如今,推动传统体
育项目发展,为群众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供更多选择,可谓______。让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要做好“培育文章”。通过群众______的形式,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进的.家庭、进校园、进课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些地方,“太极拳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利用体育课和课间操时
间习练,自然而然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精华。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就此基本结束
。谷雨时节,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姹紫嫣红早已开遍,人间锦绣尽收眼底。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可是,______?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事实上,谷雨时节我国
大体上只有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依然是现代生活重要坐标,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关于谷雨,______,如“谷雨打苞,立夏龇牙”“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等。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谷雨节气后,气
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好时节。______。为什么呢?据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为其降下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的由来。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是为了
纪念传说中“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22.请根据下面的一则新闻材料,拟写导语。不超过30个字。《四川日报》讯(记者王成栋)2019年4月29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天,“丁丁
”“如意”两只大熊猫,先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出发赶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然后搭乘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派出的专机直飞俄罗斯。中方派出饲养员和兽医随行照顾,直至两只大熊猫完全适应莫斯科动物园的生活。为迎接两只大熊猫的到访,莫斯科动物园按照中方专家建议改造了大熊猫馆
。大熊猫馆包括两个室外运动场、两个室内运动场及专门的食物调制间、竹子保鲜室、监控室等。为保证大熊猫吃到可口食物,莫斯科动物园与我省竹子、竹笋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我省空运新鲜竹子、竹笋到莫斯科。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原人民日报社
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曾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22级高二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王娜审题人:冯杰芳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
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
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
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对这个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
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子游的话是对的,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
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另一句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对于时间和生命流逝的哲思咏叹,后者则是对外境磨砺下的风骨彰显和生命韧性、君子人格的歌颂。正如钟嵘所说,“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本质上紧紧关联如何在生命
里创造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作为人的有限性,达成卓然和不朽。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
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材料二:读书其实从哪本书开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读书就是去思,读
书是学习,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不是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孔子的语气永远是:我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你看着办吧。《论语》不辩论,不结论,不指示,不居高临下“比你较为神圣”地“启蒙”。《论语》是讨论、陈述,是对思的启发,对经验的唤醒。读《
论语》要思,要体会。真理在思的过程中敞开,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矿,忽然,蹦出一颗宝石。正是那种谦卑低调的语感,经验之思,之谈,令《论语》成为一部伟大的指示,千百年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世俗化的后现代氛围,解构,调侃,怀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视传统
、经验已经成为常识。《论语》失位已经若干世纪,它本来是汉语的最高之书,现在随便就可以调侃、否定。孔老二、丧家犬,从一个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磕绊都不会打一下。《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所以鲁迅激愤地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
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一个世纪过去,在读书上,“拿来主义”已经相当媚俗,看看中国的书架就知道。窃以为,“温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回到希腊去找思想资源,越来越显得先锋起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
被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一切复零,从头开始”“怎么都行”“唯我独尊”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礼失而求诸野”,《论语》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
、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阳货》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场戏剧性对话,氛围由轻松
到肃穆,塑造了真实亲切的孔子形象。B.《论语·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颂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实之物表达了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C.《论语》不作结论性的“指示”,却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及国民性格的“指示”,彰显了以“文”化人
的魅力。D.《论语》“温故而知新”一说,与西方文艺复兴汲取古希腊文化养料有相似之处,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以“氛围感”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
肯定。B.材料二中,针对《论语》这一经典被随意调侃、否定的现状,作者以口语化的文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不满之意。C.材料二以随笔式的语言,论及《论语》成为经典、经历失位、回归生活语境的过程,看似零散琐碎,实则脉络清晰。D.两则材料
都力图拉近《论语》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距离,从不同角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对传统经典进行创新性阅读。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的立场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张卜天根据数学史家希思的英译本,将其翻译为中
文。B.《史记》涉及许多历史材料,但司马迁并没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汉朝的语言讲述历史,并于其中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C.在公祭孔子大典上,两百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庙道路两侧,朗诵《论语》,展现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D.河南卫视播出了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
赋》,片中“洛神”绝美登场,娉婷袅娜,衣袂翩跹,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的神韵。4.关于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话题,鲁迅与于坚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5.在传统经典作品研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需要完成《论语》导
读资料的撰写任务,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为该导读列出要点。【答案】1.D2.A3.B4.示例一:矛盾。①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是一些陈腐的观点,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教条,颓废和厌世的气息,故而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
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②于坚则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示例二:不矛盾。①虽然从表面上看,鲁迅与于坚在是否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问题上是矛盾的,但其实质
都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②二者表面上的分歧,是源于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鲁迅的时代,“中国书”是僵化的,远离生活与时代,而当下在怀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曾被教条化的《论语》回归了现实生活的土壤。5.①价值及特点简介:《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②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论语》,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解析】【1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错,二者的原则并非“拿来主义”,而是认为传统文化可转化为先锋思想。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对《论语》
深刻思想性的肯定”错,“氛围感”这一网络用语所表达的是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立场是:以当代人在经验、思考解读经典,让经典与时俱进。A.立场是借鉴外来文化,吸取其精华;B.“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立场与材料二最为接
近。C.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D.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可知,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观点陈腐、令人窒息,充满
颓废和厌世的气息,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其实质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结合材料二“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这个
时代,可以读《论语》了”可知,于坚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其实质也是认为《论语》并没有脱离生活和时代,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这是一种探究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根据以上内容,从“矛盾”与“不矛盾
”两个角度切入分析均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价值及特点简介:结合材料一“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作为言行录,《论语》中
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材料二“《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可知,《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
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②阅读方法指导:结合材料二“读《论语》要思,要体会”“《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阅读《论语
》,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好事一小件雷蒙德·卡佛“他走了。”她说着,继续轻拍
他的肩头。在他的抽泣声中,安能听见厨房里咖啡壶的嘶鸣。“好了,好了,”她轻柔地说,“霍华德,他走了。他走了,现在我们必须适应这点。适应孤独。”就在午夜之前,就在他们处理完了很多事情之后,电话又响起来。“你接,”安
说,“霍华德,就是那个人,我知道。”他们正坐在厨桌旁,面前摆着咖啡。霍华德的杯子边上还有一小玻璃杯威士忌。“喂,”他说,“是哪位?喂!喂!”电话断了。“就是他,”她说,“那个混蛋。我真想杀了他。”突然,她明白了过来:“我知道
是谁一直打电话来了,就是那个面包师。我在他那儿给斯科蒂订过一个生日蛋糕。他有咱们家的电话号码,一直打电话过来,为那个蛋糕骚扰咱们。那个面包师,那个混蛋。”晴空,星斗满天。他们在面包房门前停下车。他们能看见里屋的亮光,有一个体积很大的男人系着围裙,在那片平静的白光里不时地进
进出出。“我们打烊了,”他说,“这可是大半夜。你们喝醉了,还是怎么了?”安向前一步,迈进从敞开的门漫出来的光亮里。“对于一个面包师来说,你可是够聪明的。”安说,“霍华德,他就是那个一直给咱们打电话的人。”她握紧拳头,愤怒地盯着他。在她的体内,正有一种至深
的愤怒燃烧着。“等会儿,”面包师说,“你想来取走你那个放了三天的蛋糕,是不是?夫人,我可不想和你吵架。我就收你半价。你要吗?”“还说蛋糕!”她说。她知道自己能控制住正在体内沸腾的情绪。她很镇静。“夫人,我在这
地方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面包师说着,“现在,别闹事。”他右手拿起一根擀面杖,开始一颠一颠地拍在左手的掌心上。“你是要那个蛋糕,还是不要?我得回去工作了。面包师得在晚上加班。”“我知道面包师晚上加班,”安说,“他们晚上还打电话呢。你这个混蛋。”面包师继续颠着擀面杖。他看了一眼霍华德,对他
说:“小心点儿,小心点儿。”“我儿子死了。”她冰冷而决绝地说,“他周一早晨被车撞了。我们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走了。但是,当然了,你不可能想到这个,是不是?面包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是不是,面包师先生?但他死了。他死了,你这个混蛋!”就如同愤怒突然爆发一样,愤怒同样
突然消弱,让位给了别的东西,一种令人晕眩的反胃感。她斜靠在洒满了面粉的木桌子旁,手捂住脸,哭起来,肩膀来回颤动。“这不公平,”她说,“这不,不公平。”霍华德的手放在她腰背上,看着面包师。“你真可耻,”霍华德对他说,“可耻!”面包师把擀
面杖放回到台子上,解开围裙,也扔到台子上。他看着他们,慢慢地摇头。他从桌子下面拉出一把椅子,说:“请坐。”安擦干眼睛,看着面包师。“我想过要杀了你,”她说,“我想过要你死。”“让我说说我有多抱歉吧。”面包师说着,把手伸到桌子上,翻过来,露出他的掌心。“我自己没有孩子,
所以我只能想象你们的感受。我不是个邪恶的人。我不认为自己是。”这个男人说,“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谅我呢?”面包房里很热。霍华德从桌边站起来,脱下外衣,也帮安脱下了外套。面包师看着他们,看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站了起来。他找到杯子,从一台电动咖啡机里倒出咖啡。又在桌上放了
一盒奶油和一碗糖。“你们可能需要吃点儿东西,”面包师说,“我希望你们能吃点儿我的热面包圈。你们得吃东西,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他给他们端上来刚出炉的热肉桂面包圈,又在桌上放了黄油和抹黄油的刀子,然后和他们一起坐在桌旁。他等着,一直等到
他们都从浅盘子里拿起一个面包圈,吃起来。“吃点儿东西很好,”他看着他们说,“都吃光啊,想吃多少吃多少。全世界的面包圈都在我这儿呢。”他们吃着面包圈,喝着咖啡。安突然觉得很饿,面包圈又热乎又香甜。她吃了三个,让面包师很高兴。面包师聊了起来,他们认真地听。虽然他们既疲惫又痛苦,他们还是
听着面包师说的话。他告诉他们自己这些年里无儿无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讲起那些插在蛋糕顶上、象征新婚夫妇的小人。还有那些生日,光想想那些燃烧的蜡烛吧!他是个面包师,他很高兴自己不是个花匠。无论何时,面包的味道
都比花要好闻。“闻闻这个,”面包师说着,掰开一条黑面包,“这是口味比较重的面包,但口感丰富。”他们闻了,面包师又让他们尝了尝,有糖蜜和粗糙的谷粒的味道。他们听着他说,他们吞下了黑面包。荧光灯下,亮得就像白昼一样。他们一直聊到了清晨,窗户高高地投下苍白的亮
光,他们还没打算离开。(肖铁译,有删改)【注】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小说家,小说界的“简约主义”大师。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面包师生活艰辛,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即使霍华德和安深夜来包到面包房与他争吵,他回应的同时也始终颠着擀
面杖做面包。B.小说对斯科蒂的死着墨不多,着重刻画了活着的人们的悲剧,开篇写霍华德和安夫妇俩的失子之痛,但小说结尾却使人看到了生活的一缕曙光。C.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安的心理发生了细微变化,由失去儿子的悲痛到对面包师频繁打电话行为的愤
怒,继而转变为面对生活苦难的淡然。D.“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谅我呢?”一句表明,面包师对斯科蒂的死深怀愧疚,他讲述自己的不幸经历是为了博得霍华德和安的同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将
主要场景放在一间透着亮光和浸润食物芳香的面包房之中,这样的精心安排既让情节集中紧凑,又让面包等相关物象意味深长、耐人咀嚼。B.小说在表现人物突遭生活重创后的反应时,没有极力渲染悲伤的氛围,而是以传神的细节暗示他们
的情感波澜,取得了一种言简义丰的艺术效果。C.小说的结尾仅是作者观察的结束,而主人公的生活仍在继续,本文打破了传统小说封闭的叙事结构,呈现开放的特点,留下想象空间,余韵无穷。D.小说体现了作者的简约风格,不重场景上的渲染,以工笔般的文字,对现实环境和情感背景进行极简洁的表达,故事简单,叙述平实
,辞约义丰。8.结合文本,探究“好事一小件”的意蕴。9.这篇小说叙事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样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6.B7.D的8.①“好事一小件”指的是“吃”,面包师以面包等慰藉悲痛的霍华德夫妇,使
他们意识到生活还要继续,这是一件微小而美好的事。②“好事”之小与苦难之大形成对比,启示人们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有时一些小小的满足和温情却能抚慰心中的巨大伤痛,寄寓了作者对遭遇苦难之人的悲悯和人性中温情的赞美。9.①使情节紧凑集中,订蛋糕、儿子因车祸而死、频繁打电话催领蛋
糕、霍华德夫妇与面包师的冲突等情节在对话中交代或展开,不枝不蔓简单高效。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对话描写凸显了霍华德夫妇失子的悲痛,面包师生存的艰难、命运的悲苦、助人的良善。③是揭示小说主旨的主要途径。小
说“直面苦难,温馨相助”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逐步揭示出来的。④能提升阅读体验。通过对话叙述故事,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更易引起情感共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A.“他回应的同时也始终颠着擀面杖做面包”错误。根据前文面包师说“
现在,别闹事”,并且右手拿起一根擀面杖,开始一颠一颠地拍在左手的掌心上,可以知道他认为面前的两个人是来闹事的,而擀面杖是他用来防御的。C.“面对生活苦难的淡然”错误。通过文章的结尾他们一直聊到了清晨,窗户高高地投下苍白的亮光,他们还没有打算
离开,可以看出这堆夫妻逐渐地对生活开始有了希望。D.“他讲述自己的不幸经历是为了博得霍华德和安的同情”错误。通过彼此坦诚的对话,人物将彼此的悲楚辛酸和盘托出,在包容理解的同时,也使得彼此心灵获得慰藉。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
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工笔般的文字”错误。这篇小说对现实环境和情感背景进行极简洁的表达,这种极简洁应为“白描般的文字”,而不是“工笔般的文字”,“工笔般的文字”应是细致入微的描写。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的能力。结合“面包师说,‘我希望你们
能吃点儿我的热面包圈。你们得吃东西,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分析,“好事一小件”在文中只出现一次,出自面包师之口,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展现其身份性格。“好事一小件”指的是“吃”,凸显小事却可以产生大效果,美好生活,
勾连情感,其实小事不小,彰显面包师善良的本性,小中见大,平凡普通的人具有美好的人格魅力。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夫妻面临的灾难之大,面包师的生活被单调重复、辛勤劳苦所包围,如“他告诉他们自己这些年里无儿无女的生活是
什么样子”,却给予不幸的夫妻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标题中的好事之“小”与文中灾难之“大”形成对比,从而利于凸显小说“直面苦难,温馨相助”的主题,呼吁生活中的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叙事特点和表现手法的
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探究。从内容或情节发展上看:“他走了”简单三个字直接切入,委婉含蓄地交代儿子的离世。“好了,好了”“霍华德,他走了。他走了,现在我们必须适应这点,适应孤独”“你接”“霍华德,就是那个人,我知道”“就是他”“那个混蛋。我真想杀了他”等对话间接交代了相关事
件,体现心态变化并推进情节发展。“我们打样了”“这可是大半夜。你们喝醉了,还是怎么了?”“对于一个面包师来说,你可是够聪明的”“霍华德,他就是那个一直给咱们打电话的人”“他们晚上还打电话呢。你这个混蛋”等对话,不拖泥带水,使情节紧凑集中,订蛋糕、儿子因车祸而死、频繁打电话催领蛋糕、霍华德夫
妇与面包师的冲突等情节在对话中交代或展开,不枝不蔓、简单高效,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结合“他们晚上还打电话呢。你这个混蛋”“我儿子死了”“他周一早晨被车撞了。我们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走了。但是,当然了,你不可能想到这个,是不是?面包师不可能什
么都知道,是不是,面包师先生?但他死了。他死了,你这个混蛋!”“这不公平”“这不,不公平”“你真可耻”“我想过要杀了你”“我想过要你死”分析,通过对话描写凸显了霍华德夫妇失子的悲痛,使人物形象富有感染力。由“夫人,我在这
地方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我自己没有孩子,所以我只能想象你们的感受。我不是个邪恶的人。我不认为自己是”“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凉我呢?”“我希望你们能吃点儿我的热面包圈。你们得吃东西。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凸显面包师
生存的艰难、命运的悲苦、助人的良善,可见面包师形象的丰富性。从主旨角度看:结合“吃点儿东西很好”“都吃光啊,想吃多少吃多少。全世界的面包圈都在我这儿呢”“闻闻这个”“这是口味比较重的面包,但口感丰富”分析,可见对话描写是揭示小说主
旨的主要途径。小说“直面苦难,温馨相助”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逐步揭示出来的。从效果角度看:开头写夫妇失掉儿子,以及后文夫妻二人去找面包师,对话描写展示矛盾冲突和化解过程,其间的对话描写能提升阅读体验,给人真实鲜活感。通过对话叙述故事,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更易引起
情感共鸣。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昔者秦之攻宜阳,韩氏急。公仲朋谓韩君曰:“与.国不寸恃也,岂如因张仪为和于秦哉!因赂以名都而南与伐楚,是患解于秦而害交于楚也”。公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和秦。楚王闻之,惧,召陈轸而告之曰
:“韩朋将西和秦,今将奈何?”陈轸曰:“秦得韩之都一,驱其练甲,秦、韩为一以南乡楚,此秦王所以庙祠而求也,其为楚害必矣。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以奉韩曰:‘不谷..之国虽小,卒已悉起,愿大国之信意于秦也。因愿大国
令使者入境视楚之起卒也。’”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韩使者曰:“报韩君,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使者还报韩君,韩君大悦,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害我者,秦也;以名救我者,楚也。听.楚之虚言而轻强秦之实祸,则危国之本也。”韩君弗听公仲怒而归
十日不朝宜阳益急。韩君令使者趣卒于楚,冠盖相望而卒无至者。宜阳果拔,为诸侯笑。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材料二:“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
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
,重其币。谓韩王曰:“敝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敝邑将以楚殉韩。”(节选自《战国策·韩一》)10.材料一中下划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答题卡上写下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韩君弗A听B公仲C怒D而归E十日F不朝G宜阳H益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指结盟的,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的词义不相同。B.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C.听,是听从、听取的意思,与《出师表》中“
诚宜开张圣听”的“听”词义相同。D.四境,意为四方疆界之内,与《六国论》中“起视四境”中“四境”的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攻打韩国宜阳,公仲朋向韩国国君提出了通过张仪联合秦国,共同讨伐楚国,来缓解危机的建议,韩国国君听从其建议,并派
他出使秦国。B.楚王向陈轸问计,陈轸认为秦国攻打韩国的目的就是要和韩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这必定会给楚国造成伤害,建议楚王主动联合韩国对抗秦国。C.韩国派使者到楚国,楚国做出已经准备好军队的假象,并对使者说楚国准备带军队进入韩国,使者报告韩君,韩君中止公仲去秦国讲和的计划。D.公仲认为秦国会
对韩国造成实际伤害,楚国只是在名义上帮助韩国,不能听楚国虚言而轻视秦国带来的实际祸患,这样韩国的危机不能解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2)敝邑虽小,已悉起之
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敝邑将以楚殉韩。14.材料二中,陈轸就韩国能否听从楚国建议一事做了分析,请简要概括两种情况。【答案】10.BEG11.D12.B13.(1)所以说,在内部不估量自己实力,在外部依靠诸侯,是削弱国家的祸患。(2)我国虽小,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希望贵国对
秦国任意而为,我们楚国将为韩国牺牲一切。14.①不听从,韩王也会感激楚王,不会派兵攻打楚国,导致韩、奏不和,楚国不会受到大的伤害;②听从,韩国与秦国断绝联系,秦国怨恨韩国,韩国轻视秦国,导致两国不和,楚国危机解除。【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
断句的能力。句意:韩君不听。公仲生气回家了,十天不上朝。宜阳更加危急。否定词“弗”是动词“听”的状语,关系紧密不可断开,“公仲”作句子的主语,之前断开,所以在谓语动词“听”后B处断句;“怒”和“归”由“而”连接,之间不断开,在“归”后E处断开;“十日”作“不朝”的时间状语,关系
紧密,中间不断开,“朝”后G处断开;“宜阳”作主语,“益急”为谓语,之间不断开。故BEG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结盟。/赞同。句意:盟国是不可
靠的。/我赞同曾皙的理想啊。B.正确。C.正确。句意:听从楚国的空头承诺而忽视强秦的实际危害。/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错误。前者指“全国范围”,后者指具体的“四周边境”。句意: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起床一看四周边境。故选D。的【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建议楚王主动联合韩国对抗秦国”错误,依据原文“以名救我者,楚也。听楚之虚言而轻强秦之实祸,则危国之本也”可知,是欺骗韩国,假意帮助韩国,最终目的是离间韩楚关系。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故”,所以;
“内”,在内部;“外”,在外部;“恃”,仰仗、依靠;“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判断句。(2)“敝邑”,谦虚地指称自己国家;“悉”,全部;“愿大国遂肆意于秦”,状语后置句;“肆意”,任意;“殉”,牺牲。【1
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由“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得出,不听从,韩王也会感激楚王,不会派兵攻打楚国,导致韩、秦不和,楚国不会受到大的伤害;由“为能听我绝
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得出,听从,韩国与秦国断绝联系,秦国怨恨韩国,韩国轻视秦国,导致两国不和,楚国危机解除。参考译文:材料
一:过去秦国攻打宜阳时,韩国危急。公仲朋对韩君说:“盟国是不可靠的,还不如通过张仪去和秦国讲和呢!就用一个著名的大城去贿赂秦国,和秦一道南伐楚,这样就解除了秦对韩的祸患,把祸害转嫁给楚了。”韩君说:“好。”于是命令公仲出使,将西去与秦讲和。楚王听说后,
感到害怕,召来陈轸对他说:“韩国公仲朋将要向西和秦国讲和,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陈轸说:“秦得到韩的一座名城,驱使它的精锐军队,与韩联合起来向南攻楚国,这是秦王庙祭时所祈求的,这必将成为楚国的祸害。大王最好赶快派请
可靠的使臣,多带些车辆载上厚礼来献给韩国,说:‘楚国虽小,士卒已经全都发动起来了,希望贵国向秦申明不屈的意图。为此希望贵国派使者前来观察楚国动员起来的士卒。’”韩派人到楚,楚王便征发车骑排列在大路上,
对韩国使者说:“请报告韩君,说我国军队现在就要进入韩境了。”使者回去报告韩君,韩君非常高兴,中止了公仲去秦讲和。公仲说:“不行。在实际上危害我们的,是秦国;在名义上援救我们的是楚国。听从楚国的空头承诺而忽视强秦的实际危害,那是危害国家的祸根。”
韩君不听。公仲生气回家了,十天不上朝。宜阳更加危急,韩君派使者到楚催兵求援,使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但楚军却没有一个到来的。宜阳果然被攻克,成为诸侯间的笑料。所以说,在内部不估量自己实力,在外部依靠诸侯,是削弱国家的祸患。(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材料二:“挑选军队声言援救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派遣
使者,增加使者的车辆,加重使者的聘礼,使韩国相信大王是在救它。韩国如果不能听从我们,一定会感激大王,绝不会联兵而来。这样秦韩两国不和,秦兵虽然来到,楚国不会遭受大的损失。韩国如果能够听从我们,同秦国决
裂,秦国必然大怒,因而痛恨韩国。韩国得到楚国的援救,一定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它应付秦国一定不恭敬。这样我们便可以使秦韩两国的军队疲惫不堪,从而解除楚国的忧患。”楚王非常高兴,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声言援救韩国,派遣使者,增加使者的车辆,加重使者的聘礼。让
使者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希望贵国随心所欲地对付秦国,敝国为韩国将不惜牺牲一切地进行帮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玉楼春·子规欧阳修江南三月
春光老,月落禽啼①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②。云③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④归合早。[注]①禽啼,此处指子规(杜鹃鸟)啼叫。②杪,树枝细梢。③云,云髻,代指头
发。屏山,屏风。④若解思归,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词以“江南三月春光老”的暮春景象开头,奠定了凄凉、伤感的情感基调。B.杜鹃鸟在月亮落下、天还没有亮时发出凄厉叫声,为下文写“惊梦”做铺
垫。C.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由花及鸟,思绪飞动。D.这首词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鸟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思人的愁怨之情。16.有评论认为,这首词的结尾不落窠臼,内涵丰富。请简要
分析“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的思想和情感意蕴。【答案】15.C16.①词句大意是行人(女主人公所思之人)应该不似杜鹃鸟一心思归,如果他知道思归,就应该早点回来啊。②言外之意是人不如鸟,人间的离愁别恨与杜鹃鸟无关。因为杜鹃鸟还知道
念念不忘“归”,只是归不了,而行人却不“思归”。③通过人与鸟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女主人公的愁怨之情。【解析】的【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由花及鸟”错误。“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可知先是听到了杜
鹃的啼叫,后写到了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应是由鸟及花。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和情感的能力。①“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的意思是指行人(女主人公所思之人)应该不似杜鹃鸟一心思归
,如果他知道思归,就应该早点回来啊。②在人与杜鹃鸟的对比中表达了人的情感不如杜鹃鸟,人间的离愁别恨本与杜鹃鸟无关,而杜鹃鸟啼时时发出“不如归去”的啼叫,念念不忘“归”,却归不了,让人增加思归之情。而行人却不“思归”。③通过人与杜鹃鸟的对比,在人
不念归与杜鹃的想归却无法归家的对比中,进一步突显了女主人公的愁怨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以人为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2)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常在诗词中借黑发变白的现象,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
感慨,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苏轼《江城子》中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也是这样。(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
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鸿雁长飞光不度③.鱼龙潜跃水成文④.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⑤.朝如青丝暮成雪⑥.相顾无言⑦.惟有泪千行【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焉、鸿、度、文、暮、顾、惟。三、课内知识(本题共2小题,6分)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的A.回虽不敏.(勤勉)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原理)B.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恻隐..之心(哀痛,怜悯)D.天下归.仁焉(归顺)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敏:聪敏。句意:我虽然不聪敏/要想达到完善的理解,就需要实事求是的
推究事物的道理。B.忍:狠心对待。句意:君子明白大义/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C.正确。句意: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怜悯他人的心思。D.归:称赞,称许。句意: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怎么能不去禁止相互仇恨,反而去劝导相爱呢?故选C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乐何死而.后已,不亦远乎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吾为其无用而掊之.C.与.越人水战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D.常于.几成而败之治之于.未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承接,不译。句意: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直做到死才罢休,不也是路途遥远吗?B.助词,的;代词,代大葫芦。句意: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
/我是因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打碎了。C.介词,跟;动词,(卖)给。句意: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D.都是介词,在。句意: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在混乱没有产生时就进行整治。故选D。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20.阅
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放风筝、打太极拳……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场地、器材和活动组织的等方面没有过高门槛,在内容、形式和观赏性等方面则有着______的开发途径。如今,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为群众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供更多选择,可谓______。让传
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要做好“培育文章”。通过群众______的形式,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进家庭、进校园、进课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些地方,“太极拳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利用体育课和课间操时间习练,自然而然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精华。【答案】①
.各种各样②.适当其时(适逢其时、正当其时)③.喜闻乐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照应“在内容、形式和观赏性等方面”和传统体育项目“途径”的多样性,可用“各种各样”。各种各样:各种不同的类别、样式。第二空,“如今”强调时机适合,可用“适当其时”或“适逢其时”“正当其时
”。适当其时:指恰巧遇上那个时机。适逢其时:正好碰上那个时机。正当其时: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第三空,照应“群众”和“形式”,强调受欢迎,可用“喜闻乐见”。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就此基本结束。谷雨时节,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姹紫嫣红早已开遍,人间锦绣尽收眼底。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可是,______?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
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事实上,谷雨时节我国大体上只有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依然是现代生活重要坐标,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关于谷雨,______,如“谷雨打苞,立夏龇牙”“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等。谷雨将谷和雨
联系起来,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好时节。______。为什么呢?据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为其降下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的由
来。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答案】①.为什么春季雨水偏少呢②.还有很多农业谚语③.谷雨当天是联合国中文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句:由标点可知,此处是一个问句,后文“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
两季”揭示的是春季降水少的原因,因此问句可填“为什么春季雨水偏少呢?”第二句:后文“‘谷雨打苞,立夏龇牙’‘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等”列举的是农业谚语,因此前一句的概括句可填“还有很多农业谚语”。第三句:
后文解释的是为什么谷雨被定为联合国中文日,因此前一句可填“谷雨当天是联合国中文日”。22.请根据下面的一则新闻材料,拟写导语。不超过30个字。《四川日报》讯(记者王成栋)2019年4月29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天,“丁丁”“如意”两只大熊猫,先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出发赶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然后搭乘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派出的专机直飞俄罗斯。中方派出饲养员和兽医随行照顾,直至两只大熊猫完全适应莫斯科动物园的生活。为
迎接两只大熊猫的到访,莫斯科动物园按照中方专家建议改造了大熊猫馆。大熊猫馆包括两个室外运动场、两个室内运动场及专门的食物调制间、竹子保鲜室、监控室等。为保证大熊猫吃到可口食物,莫斯科动物园与我省竹子、竹笋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我省空运新鲜竹子、竹笋到
莫斯科。【答案】大熊猫“丁丁”“如意”离开四川(或“成都”),启程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本题时,一要注意题干中“拟写导语”的要求,明确导语精练概括的特点。二要抓住新闻导语提及的时间(2019年4月29日)、新
闻主体提及的报道对象(“丁丁”“如意”两只大熊猫)、报道事件(“丁丁”“如意”离开四川(或成都),启程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然后按要求作答即可。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原人民日报社副总
编辑卢新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曾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
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振兴国家,不负韶华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
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
家。青年人为何要担此重任?因为青年拥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挥其能力会终生懊悔,青年人若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
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
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担当的。近来竟有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生他养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见社会与国家!这哪里是青年人该有的样子?整日沉迷声色犬马,只想“娱乐至死”“佛系度日”,从未想过对他人和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绝望的自堕心态。而这种人竟成为“网红”,此理论一旦扩
展传播,将污染多少青年的心灵!诚应诫止之。“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青年人应胸怀祖国,奋发图强,像鲁迅曾言的那样:“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
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敢于在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摘取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一句话,强调了个人与中国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其中,“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的中国”点明“你”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你的”,所以“中国”是你的“依靠”,而“你”对“中国”有着责任和义务。接下来四句,“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则进一步说明了“你”与“中国”密不可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但显然这四句诗强调了“你”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是强调了个人对国家的影响。最后两句“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是把个人对国家的影响
形象化,提出对个人的期许和要求,个人应为国家的光明而奋斗。由此可见,材料体现的话题是:跳出小我,心怀大家(国家)。其中具体的精神内涵是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我们或许很平凡、很渺小,很微不足道,但也要有一分热,发
一分光,通过劳动的坚实付出,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我们每个人都与自己的祖国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一言一行、精神面貌、价值追求等等,都决定着国家的发展,体现着国家的形
象,代表着民族的素养。所以,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时,我们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把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都贡献出来,这样国家就会富强,不会受到外国的侵略和侮辱、欺压,我们就能凭自己的力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
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刻苦学习,牢记国耻,不忘使命,继往开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汗水。因为祖国的富强有我的责任,祖国的富强也应有我的功劳。写作时,考生可以在正文部分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作为青年一代应该怀有怎样的家国情怀
,用怎样的思想和行动来体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也可以单纯运用并列式结构,谈青年一代如何承担使命,圆强国之梦。立意:1.强国有我,勇于担当。2.国家复兴,吾辈责任。3.心怀家国,勇毅前行。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