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解析.docx,共(25)页,4.67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ab24cd79ce9a63439cb640d313c5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陕西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其中1-8小题为单选题,9-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雁
群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如图所示,这是雁群为了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雁群的行进情况,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B.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头雁看作
质点D.研究雁群从北方迁往南方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雁群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是小张运动过程的x-t图象,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则()A.1020s−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6s的速度为3m/sC.第30s的加速度为21.5m/s−D距离出发点最远60m3.一个物体从塔顶自由下落,测得物体落地
前最后1秒内下落高度是45m,若210m/sg=,塔的高度是多少()A.100mB.115mC.120mD.125m4.高铁改变生活,地铁改变城市!地铁站距短需要频繁启停,为缩短区间的运行时间需要较大的启动加速.的度。0=t时刻,一列高铁和一列地铁沿各自所在的长直轨道由静
止启动,0~240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地铁的vt−图像,乙是高铁的vt−图像B.地铁和高铁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3C.地铁和高铁加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4︰1D.0~240s内,地铁和高铁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5︰85.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
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2cm+B.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5cmC.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
3cm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3cm6.羱羊具有很强大的爬坡能力,如图是羱羊爬上水坝壁上舔舐钙盐的场景。假设羱羊从水平地面缓慢爬上圆弧山坡,则在此过程中羱羊()A.受到的支持力增大B.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受到山坡的作用力增大D.受到
的合力增大7.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开始的3h用时为t,则()A.物体落地时间为3tB.物体的落地时间为3tC.物体的落地速度为33gtD.物体的落地速度为3gt8.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中,“互
”字作为最能体现2021年“一带一路”精神内涵的汉字拔得头筹,成为年度汉字。如图为力学兴趣小组制作的“互”字形木制模型。模型分上下两部分质量均为0.5m。用细线连接两部分。当细线都绷紧时,整个模型可以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连接a、b
两点的细线为l,连接c、d两点的细线为n,重力加速度为g。则()A.细线l对a点的作用力向上B.细线l的拉力等于细线n的拉力C.细线n的拉力大小等于0.5mgD.整个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9.一物体做初
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比是1︰4︰9D.每经过1s,速度增加2m/s10.如图所示,物体在五
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其中1F大小为10N。如果绕作用点旋转力1F,而保持其余四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那么这五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可能为()A.30NB.21NC.14ND.7N11.两位同学进行竞走比赛,她们分别拿着底部穿孔、滴水比较
均匀的饮料瓶,假设每隔1s漏下一滴,她们在平直路上行走,向学们根据滴在地上的水印分布分析她们的行走情况(已知人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A.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人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水
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12.如图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用
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是滑轮与细线的交点且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球A、B受到拉力TOA与TOB相等,
且2OAOBTTmg==B.弹簧弹力大小为2mgC.A球质量为6mD.光滑半圆柱体对A球支持力的大小为mg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
,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______m/s;(3)计算小车加
速度大小a=______m/s2。的的1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为白纸上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的图示。(1)本实验中采用的物理方法:____________
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代替法”);(2)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图中_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3)在该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如图所示),那么为了使橡皮筋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
说法中正确的是()A.F2可以有多个方向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C.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值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三、解答题(共4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共36分)15.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人员的直接接触,常用无人机运送物品
。如图所示,无人机携带医药箱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212m/s=a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2st=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高度为020mh=,然后再经匀减速直线运动24st=后到达用户阳台,此时无人机恰好悬停。若整个运动过程中医药箱可看成质点。求:(1)医药
箱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2)匀减速阶段医药箱的加速度a的大小;(3)无人机整个运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16.如图所示,A棒和B筒的长L都为20m,A和B的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A悬挂于天花板上,B为上下
无底圆筒,处在A的正下方,距A的下端s为5m处,B距地面足够高,且AB运动过程中相遇不相碰撞,重力加速度g取210m/s,空气阻力不计,求:(1)若B不动,让A自由下落,求A经过B所需的时间。(2)若A自由下落的同时,B以050m/sv=的速度竖直上抛,求A经过B的时间。17.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
的斜面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地面与斜面体的动摩擦因数为2。(1)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及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2)若用水平向右的恒力拉动该木块,沿斜面向下
加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3)若用沿着斜面向上的力拉着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18.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和水泥圆筒的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个半径R=5cm、质量m=20kg的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
恰好能匀速滑下,已知两木棍间距d=8cm,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sin37°=0.6,cos37°=0.8,g取210m/s)。(温馨提示:22sincossin()abab+=++,tanba=)(1)两根直木棍对水泥圆筒弹力的合力及摩擦
力的合力的大小;(2)每根直木棍与水泥桶间的动摩擦因数;(3)将水泥圆筒沿直木棍匀速向上拉动,所需最小拉力?(sin74°=0.96)陕西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其中1-8小题为单选题,9-12小
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雁群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如图所示,这是雁群为了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雁群的行进情况,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B.
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头雁看作质点D.研究雁群从北方迁往南方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雁群看作质点【答案】D【解析】【详解】A.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研究雁群的行进情况,不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B.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选取
有关,故B错误;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头雁的形状大小,所以不能将头雁看作质点,故C错误;D.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时,雁阵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故D正确。故选
D。2.如图所示是小张运动过程的x-t图象,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则()A.1020s−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6s的速度为3m/sC.第30s的加速度为21.5m/s−D.距离出发点最远60m【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
知,10-20s小张相对出发点的位移不变,则静止不动,故A错误;B.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在第6s的速度:v=30m/s10xt==3m/s故B正确;C.由图可知,小张在2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0,故C错误;D
.由图可知,小张距离出发点最远为30m,故D错误.3.一个物体从塔顶自由下落,测得物体落地前最后1秒内下落的高度是45m,若210m/sg=,塔的高度是多少()A.100mB.115mC.120mD.125m【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212hgt=()211
45m2hgt−−=解得125mh=故选D。4.高铁改变生活,地铁改变城市!地铁站距短需要频繁启停,为缩短区间的运行时间需要较大的启动加速度。0=t时刻,一列高铁和一列地铁沿各自所在的长直轨道由静止启动,0~240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地铁的vt−图像,
乙是高铁的vt−图像B.地铁和高铁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3C.地铁和高铁加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4︰1D.0~240s内,地铁和高铁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5︰8【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意知,地
铁的启动加速度大,所以甲是高铁的vt−图像,乙是地铁的vt−图像,故A错误;B.vt−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则地铁和高铁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0830=3003240aa=地高故B错误;C.地铁和高铁加
速过程中的位移30100124030024xx==地高故C错误;D.0~240s过程中,高铁的平均速度大小300km/h150km/h2v==高地铁的平均速度大小2403024375100km/hkm/h22404v−+==地则地铁和高铁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5:8vv=地高故D
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2cm+B.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5cmC.该昆虫
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3cm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03cm【答案】D【解析】【详解】AC.其最短路程分析可知:应该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G才可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AEFD和面CDFG展开,如图所示连接A与G,AIG的长度就
是最短路程221020cm=105cms=+故AC错误;BD.昆虫只能沿木块表面从A点到G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情况,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为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2210102cm=1
03cmx=+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的6.羱羊具有很强大的爬坡能力,如图是羱羊爬上水坝壁上舔舐钙盐的场景。假设羱羊从水平地面缓慢爬上圆弧山坡,则在此过程中羱羊()A.受到的支持力增大B.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受到山坡的作用力增大D.受到的合力增大【
答案】B【解析】【详解】AB.设坡面倾角为,则cosNmg=,sinfmg=缓慢上坡的过程中,倾角增大,则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羱羊受到山坡的作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保持不变,故C错误;D.羱羊缓慢
上坡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合力始终为零,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B。7.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开始的3h用时为t,则()A.物体的落地时间为3tB.物体的落地时间为3tC.物体的落地速度为33gtD.物体的落地速度为3gt【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得2132=hgt
则'212hgt=解得'3=tt物体的落地速度为【'3==vgtgt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中,“互”字作为最能体现2021年“一带一路”精神内涵的汉字拔得头筹,成为年度汉字。如图为力学兴
趣小组制作的“互”字形木制模型。模型分上下两部分质量均为0.5m。用细线连接两部分。当细线都绷紧时,整个模型可以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连接a、b两点的细线为l,连接c、d两点的细线为n,重力加速度为g。则()A.细线l对a点的作用力向上B.细线l的拉力
等于细线n的拉力C.细线n的拉力大小等于0.5mgD.整个模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答案】D【解析】【详解】A.细线只能提供拉力,所以细线l对a点的作用力向下,A错误;BC.模型上部分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细线l对a点向下的拉力1F、细线n对d点向上的拉力2F,它们的关系为211=+
=0.5FGFmgF+BC错误;D.对整个模型受力分析,受总重力mg、地面给的支持力,二力平衡,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整个模型对地面压力大小为mg,D正确。故选D。9.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s末、2s末、3s末的
速度之比是1︰3︰5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比是1︰4︰9D.每经过1s,速度增加2m/s【答案】BD【解析】。【详解】A.根据vat=可知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1:2:3vvv=::故A错误;BC
.根据212xat=可知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之比123::1:4:9xxx=则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23::1:3:5xxx=根据xvt=可知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比123123::::1:3:5vvvx
xx==故B正确,C错误;D.每经过1s,速度增加量为2m/svat==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其中1F大小为10N。如果绕作用点旋转力1F,而保持其余四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那么这五个力的合
力的大小可能为()A.30NB.21NC.14ND.7N。【答案】CD【解析】【详解】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其余四个共点力的合力与第五个力等大反向,把1F的方向旋转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则其余四个力的合力与这个力合力范围020NF故选CD。11.两位
同学进行竞走比赛,她们分别拿着底部穿孔、滴水比较均匀的饮料瓶,假设每隔1s漏下一滴,她们在平直路上行走,向学们根据滴在地上的水印分布分析她们的行走情况(已知人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人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
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答案】ACD【解析】【详解】A.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相等,则人做
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相等,知人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故CD正确,B错误。故选ACD。12.如图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
B通过光滑滑轮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是滑轮与细线的交点且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球A、B受到的拉力TOA与T
OB相等,且2OAOBTTmg==B.弹簧弹力大小为2mgC.A球质量为6mD.光滑半圆柱体对A球支持力的大小为mg【答案】AC【解析】【详解】AB.根据题意,对B受力分析,受弹簧的弹力F,绳子的拉力OBT和本身
重力,根据共点力平衡得,水平方向有sin45OBTF=竖直方向有cos45OBTmg=解得2OBTmg=,Fmg=根据定滑轮的特性知TOA与TOB相等,故B错误,A正确;CD.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拉力TOA和支持力FN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相等,夹角为60°,则FN和TOA相等,夹角为60°,则FN和TOA相等,为2mg,对A由平衡条件有A2sin60OATmg=解得A6mm=故D错误,C正确。故选AC。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
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大
小______m/s;(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答案】①.交流②.0.02s③.0.875④.3.50【解析】【详解】(1)[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交流6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使用
电源均为交流电;[2]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的瞬时速度为17.5087.5cm/s0.875m/s20.12ACBxvT====(3)[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2xaT
=可得222249.0017.5017.5010m/s3.50m/s401a−−−==.1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为白纸上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的图示。(1)本实验中采用物理方法:____________
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代替法”);(2)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图中_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3)在该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如图所示),那么为了使橡皮筋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C.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值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答案】①.等效代替法②.'F③.F④.C【解析】【详解】(1)[1]由
于实验中要求一个力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2)[2][3]由图乙可知,力F是由作图得出的,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而'F就是实际的将橡皮条拉至O点的合力,故沿OA方向的一定是'F。(3)[4]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时,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也确定。故选C。三、解答题(共4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共36分)15.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人员的直接接触,常用无人机运送物品。如图所示,无人机携带医
药箱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212m/s=a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2st=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高度为020mh=,然后再经匀减速直线运动24st=后到达用户阳台,此时无人机恰好悬停。若整个运动过程中医药箱可看成质点。求:(1)医药箱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
度v;(2)匀减速阶段医药箱的加速度a的大小;(3)无人机整个运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答案】(1)4m/sv=;(2)221m/sa=;(3)11st=的【解析】【详解】(1)12st=时医药箱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最大,为114m/svat==(2)
经匀减速后到达用户阳台,此时无人机恰好悬停,则匀减速阶段医药箱的加速度大小2221m/svat==(3)飞机匀速所用的时间035shtv==故无人机整个运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12311stttt=++=16.如图所示,A棒和B筒的长L都
为20m,A和B的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A悬挂于天花板上,B为上下无底圆筒,处在A的正下方,距A的下端s为5m处,B距地面足够高,且AB运动过程中相遇不相碰撞,重力加速度g取210m/s,空气阻力不计,求:(1)若B不动
,让A自由下落,求A经过B所需的时间。(2)若A自由下落的同时,B以050m/sv=的速度竖直上抛,求A经过B的时间。【答案】(1)2s;(2)0.8s【解析】【详解】(1)A棒下端与B棒上端刚相遇,A棒下落位移为2112sgt=A棒上端与B棒下端刚相遇。A棒下落位
移为22122sLgt+=通过的时间为21ttt=−解得2s=t(2)以A棒为参照物B相对A的加速度0agg=−=故B棒相对A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经过B的时间为240s0.8s50Ltv===17.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始
终保持静止,地面与斜面体的动摩擦因数为2。(1)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及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2)若用水平向右的恒力拉动该木块,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3)若用沿着斜面向上的力拉着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
体的摩擦力。【答案】(1)1tan=,0f=;(2)0;(3)方向水平向右,大小sin2mg【解析】【详解】(1)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cosNmg=fsinFmg=f1FN=解得1tan=以斜面
体为研究对象,设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fscosinFfN=+结合f1FN=1tan=解得0f=(2)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ficossnFNf=+结合f1FN=1tan=解得
0f=(3)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fscosinFfN+=同时有cosNmg=f1FN=联立解得2sincossin2fmgmg==所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右,大小sin2mg。18.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和水泥圆筒的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个半径R=5cm、质量m=20kg的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恰好能匀速滑下,已知两木棍间距d=8cm,与水平面的夹
角α=37°。(sin37°=0.6,cos37°=0.8,g取210m/s)。(温馨提示:22sincossin()abab+=++,tanba=)(1)两根直木棍对水泥圆筒弹力的合力及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2)每根直木棍与水泥桶
间的动摩擦因数;(3)将水泥圆筒沿直木棍匀速向上拉动,所需最小拉力?(sin74°=0.96)【答案】(1)160N,120N(2)0.45;(3)192N【解析】【详解】(1)从右侧视角分析,在沿斜坡方向有f合=mg
sinα垂直与斜坡方向有F弹合=mgcosα解得f合=120N,F弹合=160N(2)从BD→AC视角分析,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θ角满足42sin5dR==所以θ=53°由2Ncosθ=mgcosα解得400N3N=所以动摩擦因数为120
.45fN==合(3)从右侧视角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木棍提供的支持力合成为2Ncosθ,摩擦力合成为2f=2μN故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固定,图中β角满足23tan2coscos4===fN故β=37°
现问题变为“物体受重力、木棍提供的力和拉力三力平衡,拉力最小值为多少”,根据力学平衡的矢量三角形得Fmin=mgsin(α+β)解得Fmin=192N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